📖 ZKIZ Archives


全球化、民工荒與貿易戰 Consilient Lollapalooza


http://consilient-lollapalooza.xanga.com/725439832/%E5%85%A8%E7%90%83%E5%8C%96%E3%80%81%E6%B0%91%E5%B7%A5%E8%8D%92%E8%88%87%E8%B2%BF%E6%98%93%E6%88%B0/


全球化的背景下,生產的要素成本都要擺在全球的競爭市場上,唯一不可以的就 是人工成本。外判趨勢必定會引起工作流失,而要求外判國家經濟體去創新及增加高附加值職位去維持增長。

然而,實際上外判的速度之快,那有 足夠的創新職位可以替代?很多國家創新的不是實質產業。即使是美國,在IT行業的產生後,基本上沒有新的大型行業產生,而外判的速度依然維持。歐洲國更尤 甚。我稱這過程為國家產業空洞化。空洞化的結果是繁衍出的是金融地產及消費產業。這些行業後來自我依賴及完成,而同時同歸於盡。這便是產業金融化。未見其 害,先見其利。這一輪全球化加上金融的透支效應讓全球經歷歷史上難見的經濟及金融繁榮。

外判的另一方,是大量的技術勞動人口的輸入。中國 及其他亞洲地區接受了大量的外判技術及經濟效應。龐大的勞動力及相對低成本讓產品價格維持穩定,而產量得以提升。

穩定的政治局勢、全球化 的推進、IT革命的效率提升,讓通脹維持低水平,讓通脹得以維持低位。加上大量金融創新,讓信貸擴張可以為新興國家及全球資本市場提供大量資金,發展迅 速。

貿易->發展->低通脹->資金->貿易->發展

這就是偕大歡喜的全球化了。然而,任何發展都有邊際遞減的趨勢,就 如被拋高的石塊,最終難敵地心吸力一樣。

全球化的進展,需要三大因素支持
1大量低成本的技術人口
2大量低價資源
3 穩定的資金來源

現在的全球化效益,已越來越低了,而帶來的問題卻越來越大。中國及亞洲地產再不能無限量提供廉價技術勞動人才,中國人口紅 利已到尾聲。全球的勞動成本,只能上升了。民工價格就如石油一樣,產能已到極限,未來價格只能上升。

2003-2007年的金融主義發 展,最終也敵不過資源節約所帶來的通脹壓力。雖說利率是較直接的角色,但其實利率只是一個被動的人為虛擬概念,實質卻是資源分配問題主導整個遊戲。

能 源資源節約能引起2003-2007的牛市結束。所謂的次按及全球樓市泡沫只是基於全球化的一個症狀,而全球化及資源制約及國家政治才是病的主體。

通 脹壓力(不是那個數字)問題,正威脅著外判國的產業空洞化及金融化發展,所以她們在這次衝擊首當其衝。消費及金融模式的破壞後,本地失業率及財富大量流 失,引起很大的政治壓力。不少聲音要求保護本土產業,實際上這只是在全球化舞台上的悲鳴。因為,他們的勞動力根本沒有任何價格競爭力。然而,這並不代表他 們不會產生任何影晌,實際上他們加劇了貿易及生產成本,進一步加劇人力資源制約問題。

新興國家的發展,繼續讓資源制約產生壓力。同時,人 口紅利的結束,正讓廉價勞動成本上移,輸出成重大的通脹要素。這將是2010-2020慢慢發生的大概率事件。加上新興國家快速發展所對資源的需求,對全 球化經濟病帶來雙重的通脹要求打擊。

試想,全球資源有限,但要更多人享有更舒適的生活,中間的財富是怎樣產生的呢?新興市場在全球化中的 優勢,就是注定要富起來,但富有國家會同意讓自己佔用更少資源嗎?政治壓力,不容易這方向的發展,最少他們會盡其力量。貿易戰,是理所當然的。

一 個國家的人民有財富,這個國家才算是有財富。人民有資源去享用,才算是真正擁有財富。勞動成本上移,讓人們收入增加,其實是中國人民真正變得富有的機會。 最少,他們更有能力去面對資源制約的問題。

西方國家比較頭痛的是,他們同時面對資源制約及失業問題,又要面對維修空洞化及金融化問題。除 非他們能夠在技術上突破,或受政治壓力而反全球化,否則財富轉移是必然的。(當然,他們還有糧食及科技,甚至軍事上的優勢,可隨時換 Game&Restart)

現在看來,全球化的倡議者及保護者,正產生逆轉。然而,無論結果是怎樣,只是相對的問題,但全球化病 是一個不治之症,最終資源及勞動資源制約是一個必然限制,全球化帶來的實質經濟增長已到達終點了。

如果遊戲繼續,資源、科技、新興市場內 需會一支獨秀,其他都只能是熊市反彈。通脹將為金融市場帶來很大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