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民夜以繼日在千多隻股票中尋寶,冧巴滿天飛,記到頭暈。財經演員教股民辨認「大媽股」,分析「殼 味」,令人啼笑皆非。大家這麼辛苦,無非是想尋覓心水股,在大時代中賺一筆。可是,在數字堆中弄至身水身汗,大上大落一輪,結果可能得個吉。如果告訴各 位,年初至今不足半年時間,除港交所(388)外,買藍籌股可賺五成,各位可能不信。唔係啩,坐定定,買藍籌賺五成,你呃我!冇呃你,而且這個冧把一定不 會記錯,是「一號」。 長和系世紀大重組在今年一月宣布,其間經歷股東會,股份分拆等細節,可能產生混亂,但重組在今年六月完成。昔日的長 實(1)及和黃(13)變成今日的長和(1)和長地(1113),重組變成有始有終,可以計算重組的利弊。如果長實及和黃股東在1月9日宣布重組計劃持股 至今,即是什麼也不用做,直至6月3日長地掛牌,回報分別是54%和50 %。換句話說,重組宣布日持長實及和黃,五個月賺五成。重組宣布後,長實及和黃股價上升約一成,股民後知後覺,宣布後才追入,也有四成進賬。但大部分股民 沒有這樣做,大家在忙於追逐沒法記得到的冧巴,冷落了一號。可能有些人認為揸藍籌是「唔型」行為,眾裡尋它尋到隻變身殼股才算有型,可是賺五成就是賺五成 呀。翻查當時關於重組的傳媒分析,最常見是,持有者可繼續持有,無貨者不宜高追。在股民眼中,藍籌升一成變成「高追」,仙股升幾倍卻說成「剛開車」。時間 過得真的很快,只是五個月,今日回想彷彿是遠古事件。當時的分析環繞誠哥是否撤資,重組可能是前菜,之後還有後着,股民應按兵不動,看清楚才行動。股民看 法頗一致,誠哥高所有人幾班,重組一定有後着,當時城中政經人士都在交換陰謀論。
我的看法跟股民其實也是差不多,我們不是 誠哥同一班波,誠哥舉動我們沒可能算清楚,與其亂猜,不如照單全收,信任誠哥的公開解釋。重組後兩星期,我在本欄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釋放價值》,這四 個字正是誠哥和管理層不停解釋的動機。我當時看法是「分析這些似是很複雜,很多陰謀的事情,我傾向相信內情其實很簡單,陰謀論不存在,借用IT界術語 「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我們知道的就是內情)。兩點之間最短距離,是直線,想太多不只無益,還浪費時間。財經演員不願意接受重組理由是釋放價值,因為這原因太明顯。財經 演員分析股票,原因通常錯綜複雜,峰迴路轉,公司管理層說的東西,需要拆解,或者是這原因,財經演員才有生存價值。股民可能不以為然,在大時代賺五成不算 什麼,隨口舉出近期賺五成個案。買長和賺五成和買沒法記住的冧巴賺五成,有沒有分別?我認為是天淵之別,賺錢當然有質素之分。買殼股或「大媽股」,買了之 後,我會睡得不好。買長和,我放心得多,繼續瞓得着,因為我知道明天一早,誠哥和Canning起身為我搵錢。持股睡眠質素是重要至極點的分析因素,睡得 不好可導致多種負面情況,因此避得就避。買入股票後睡得不好,通常是壞信號,最大可能是代表買入的決定是錯。另一分別是犯錯空間。「犯錯」這兩個字在本欄 不停出現,因為我很在意犯錯。我一定會犯錯,犯錯之後如何,是我不敢不去想的事情。誠哥有可能跣我,或者誠哥也會被人跣,例如出現環球股災,買入長和可能 坐艇,但相對買入「大媽股」坐艇,我睡得比較好,原因一樣,我知道瞓醒一覺,誠哥和Canning在不停想辦法。買錯了長和,我知道我有得翻身,買錯了 「大媽股」,可能是一世。重組一役,五個月時間,誠哥身家進賬800億。公司資產調上調落,調左調右,賺800億,只能是超人魔術。誠哥說重組是開始,未 來仍有很多大計,你們肯信嗎? 蔡東豪 Tony Tsoi 上市公司精電國際前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