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云的灰色饭局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7/168980.html
“假如人生是一场饭局,约什么人点什么菜由我拍板由我策划,我一定会很挑剔,除了满足口腹之欲,能够天南地北,夹杂甜酸苦辣, 有交流、有感动,才是令人一再回味的饭局。” 在主持清谈节目《志云饭局》时,陈志云每次都以这段话作为开场白。在导演了无 数场这样的“饭局”后,这位香港无线电视(TVB)的业务总经理现在不得不去赶赴廉政公署的“饭局”。3月11日,香港廉政公署以涉嫌贪污 拘捕了包括陈志云在内的4名无线电视人士。廉署怀疑他们以权谋私,串通下属违规批出大量制作合约给关联的广告制作公司,涉嫌诈骗无线电视和艺员近1000 万港元。此事波及甚广。无线电视近百名职员与艺人被廉政公署找去约谈,无线电视城自12日起“封城”至今,禁止媒体入内采访。随 着调查的展开,一场已经摆了多年的灰色“饭局”,在风暴中现出若隐若现的轮廓。这场“饭局”由陈志云这样的人物一手拍板和策划,当中充满远超口腹之欲的各 种无节制的欲望,有利益的交流,有“感动”人心的巨大诱惑,从而被局内人一再“回味”,难以自拔。“曾经位高权重的总经理一朝沦为涉贪对 象,与无线电视在香港免费电视领域的一家独大、娱乐圈经纪行业长期以来的灰色操作都不无关系。”3月16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与当地娱乐圈往来密切的香港公 关公司人士说。陈志云被扣查后,于3月12日获准保释返回家中。他的人生饭局,从此注定夹杂甜酸苦辣。20万港元一桌 的“饭局”陈志云被捕之前,无线电视翡翠台原本计划在3月18日早上重播此前与廉政公署联合制作的剧集《廉政行动 2007》。剧集未及播出,一场“廉政行动2010”就抢先在无线电视的办公室而不是节目间里上演。为此,电视台不得不临时决定改为播放《聊斋2》。“现 在显然不是重播此剧的合适时机。”无线电视的外事部副总监曾醒明说。在过去几年,廉政公署平均每年会接获约10宗与电视台有关的贪污举报, 主要涉及采购、服务外判以及员工管理。“香港凡是有外判电视工作的机构,一直以来都存在类似的贪污风险。问题是是否有人揭发,以及涉及的利 益有多大。”上述公关公司人士说。香港廉政专员汤显明3月13日表示,涉及电视台外判服务的贪污举报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服务收取佣 金,如不符合雇主规定,即属非法佣金。另一类是通过服务诈骗金钱。事实上,香港无线电视在早年资源充足,基本上电视剧和大型综合节目都是内 部制作,并不需要外判。近年来偶尔会购买一些优质韩剧以及内地的电视剧和节目来播放,由于要节省成本,一些小型节目、广告等也会外判给制作公司来做,利益 链条由此滋生。无线在制作节目工程合约上,一直有严格规定和指引,对于不超过20万港元的合约,不需要向上级请示和投标,可以由业务主管自行 批出。如果超过20万元,则合约必须经过投标程序。尽管如此,熟悉圈内潜规则的人都知道,实际情况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 如在陈志云一案中,廉政公署所怀疑的一个链条是:陈志云作为无线电视业务总经理,总揽制作节目工程合约的批核。他充分利用这一权力关照他的私人助理丛培 昆。丛培昆在外面开设了包括娱乐制作、广告制作以及出版业的“思潮广告制作有限公司”,当无线电视需要外判公司协助举办各种节目时,陈志云就会派出市场及 营业部业务拓展主管陈永孙负责洽谈生意,最终把业务交给思潮公司承办,从中赚取利益。这种“饭局”常常吃得很狠。引发此次调查的导火线之 一,就是丛培昆的思潮广告公司负责协办的《翡翠歌星贺台庆2009》节目。据说,当时不少出席节目的歌手和艺人只收了区区几百元的“出境费”,而无线电视 支出的制作成本却高达1000万港元。“香港的电视台需要制订程序,提高透明度,包括设立合资格的服务机构名单,以及筛选合适的合作伙 伴。”汤显明认为。垄断者设置的“饭厅”不过,也有舆论将陈志云事件更多归因于香港免费电视市 场的基本格局。香港目前只有两张免费电视牌照,一张在亚洲电视,一张在无线。“由于亚视常年半死不活,无线电视在香港免费电视市场一家独 大,成为最有势力、覆盖最广的资讯娱乐提供者,垄断了大部分节目与艺人资源。因此艺人如果要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就不得不依靠无线电视里有权势的人,也由 此出现了陈志云只手遮天的局面。”香港一位证券行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说。而这种格局似乎还将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位分析师认为,亚洲电视长年 经营不善,最近三年都是亏钱的,就算王征接手,即便最近有内地背景的地产商王征接手,以后发展得如何都是未知数;无线与亚视长期形成九比一的收视率惯性, 短期内很难改变。“王征接手亚洲电视,是携带着要‘打造亚洲CNN’的口号进军香港电视界的,从他的这一定位思路来看,估计未来针对香港本 地的节目内容可能会减少,只剩下无线电视会有适合本地观众的内容,无线的独大地位甚至有可能加强。”这位分析师说。此外,城市电讯 (01137.HK)、有线宽带(01097.HK)、电讯盈科(00008.HK)等新加入者正在申请免费电视牌照。但目前香港政府并没有给出批准的时 间表以及数量。“即便这些牌照都顺利获批,短期内也无法撼动无线电视的老大地位。”不少香港电视业内的人士及传播学专家近期也一直呼吁香港 政府考虑多批准几张免费电视牌照,使行业形成良性竞争。看不到尽头的“饭桌”目前还不清楚廉署最后是否将对陈志云提出检控,因为廉政公署 来势凶猛地对娱乐媒体圈开刀,这已不是第一次,但以往的一次次都是无言的结局。早在2003年,廉政公署执行“舞影行动”,追查香港有关唱 片公司和娱乐公司的高层,涉嫌多名歌手的推广宣传,以及歌曲颁奖礼的得奖结果作假,向电视台的高层提供利益。在2003年7月16日,廉政 公署先后动员了300人和60部车,展开大规模行动,拘捕的人士众多,涉及22名娱乐圈高层。包括英皇主席杨受成、环球唱片公司香港区总裁陈少宝、无线助 理制作总监何丽全、《劲歌金曲》监制陈家伦等。同时,也带走了26名知名艺人以及相关公司职员协助调查。不过事件扰攘半年,“舞影行动”变 成“无影行动”。最终英皇的四名高层获撤销控罪。而在舞影行动中被指控收贿款的前唱片公司高层陈少宝,也在2004年底获法庭宣判无罪释放。香 港娱乐圈内多年来一直充斥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在2009年,廉政公署共接获6宗涉及电视台的贪污举报,被捕的有300多人之众,但最后没有一名电视 台员工被检控。前述熟知香港娱乐圈内情的公关公司人士认为,多次扫荡无果,缘于娱乐圈内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取证困难。比如, 此次廉政公署调查陈志云案,约谈一些TVB的艺人,会问艺人“知否个人身价?”“知否去澳门或出埠工作的酬劳?”但是有不少艺人确实不知道自己的身价具体 有多少,因为很多工作都是通过经纪公司接洽,经纪公司也会从中分成。而且有时候为了提高身价,一些经纪公司也不愿意对外透露艺人的真实身价。艺 人的真实身价如果无法确认,就很难界定通过某些公司接洽的活动的价格到底是否正常,也就难以掌握足以对某些“饭局”中人提起检控的证据。那 么,陈志云们的灰色饭局,会这样继续摆下去吗?这一问题目前尚无人能答。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