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布局“一帶一路” 中銀香港業務及資產大重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439.html

布局“一帶一路” 中銀香港業務及資產大重整

第一財經日報 張菲菲 2015-05-22 18:23:00

中行5月21日公告稱,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正在考慮出售南商銀行其在中的全部股權的擬議交易計劃。同時,公告還稱,本行亦正在考慮將東盟部分國家的銀行業務及資產重組並轉讓予中銀香港(控股)或中銀香港的擬議交易計劃。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金融棋局中,各家金融機構所走下的每一步棋子,背後都蘊含著審慎而周密的布局意圖。這不,向來以國際化取長的中國銀行一連“出招”兩步棋:出售全資附屬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下稱“南商銀行”)全部股權,並重組東盟地區部分機構業務。

中行5月21日公告稱,本行子公司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銀香港(控股)”) 直接持有的全資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下稱“中銀香港”) 正在考慮出售南商銀行其在中的全部股權的擬議交易計劃。

同時,公告還稱,本行亦正在考慮將東盟部分國家的銀行業務及資產重組並轉讓予中銀香港(控股)或中銀香港的擬議交易計劃。

中銀香港出售全資附屬銀行股權是基於怎樣的考量?中行將東盟地區部分機構和業務交由中銀香港的目的何在?這背後折射了中行推進“一帶一路”過程中海外布局哪些新的端倪?5月22日,中行副行長張金良向《第一財經日報》詳解了其背後的戰略意圖。

出售南洋股權 合並同類項

作為一家成立於1949年在香港註冊的銀行,南商銀行除了在香港本地經營商業銀行業務以外,在內地設有南商(中國)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在國內各大城市設有分支機構。

對於出售南商銀行股權的原因,張金良表示,無論在香港和中國內地,南商的業務與中銀香港和中國銀行均有重疊,差異化程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和客戶的分散。

“這次中銀香港擬議出售南商股權,可以解決上面所說的機構重疊和資源分散問題,可以簡化管理鏈條,降低管理成本。”張金良表示。

那麽,如何將南商銀行股權出售?對此,中行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高健表示,中行和中銀香港將在取得財政部及其他有權監管機構(如需)的批準或許可後,在產權交易所以進場交易方式,或按照財政部及其他有權監管機構認可的方式,實施出售。

據了解,此次資產出售和資產重組交易較為複雜,需要中國財政部、香港金管局等境內外多個監管機構的批準。

至於具體進展,高健表示:“我行正在按照監管規定的要求,開展項目的報批工作,向監管機構遞交申請,在取得監管機構的批準或許可之後,方可推進項目繼續進行。”

中銀香港扮演更重角色

事實上,盡管此次中行資產出售和資產重組交易複雜,但梳理其邏輯清晰可見:出售南商銀股權,旨在整合中行資源,“合並同類項”,將中銀香港的更多資本和資源投入於東盟地區銀行業務和資產重組。

這可謂是中行“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中,由中銀香港做出的一道“先減法,再加法”的算術題。中行的重要考量在於,東盟地區是中銀集團海外業務發展的重點地區之一,也是人民幣國際化和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區域。

“我行已經啟動了監管溝通及相關準備工作,一旦時機成熟、條件具備,我們將報請董事會審議批準。成熟一家、推進一家。”張金良介紹。

對於中行向中銀香港轉讓東盟部分國家銀行業務的意圖,中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李芒表示,東盟地區與香港在地域和文化方面有著天然的聯系,多年來,中銀香港與母行及其他海內外分支機構密切聯動,積極支持了大批中資企業“走出去”,與東盟國家有著長期的業務往來。

在業務能力方面,中銀香港也有著比較優勢。該行長期植根國際金融中心,是香港三大發鈔行之一,是海外最大的人民幣清算行。“如果這次重組計劃順利完成,可以充分延伸中銀香港在客戶、產品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快進入東盟主流市場,提升中銀集團的國際競爭力。”張金良說。

在中行的海外架構上,中銀香港在集團“一帶一路”戰略中有著重要角色。李芒表示,作為中銀集團控股子公司,中銀香港與中國銀行其他眾多海外分行、附屬機構一起,構成集團構建“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的全球性網絡基礎。

“此次重組,不僅是將中國銀行部分機構和業務轉讓中銀香港,更是將相應的市場交由中銀香港發展。”高健表示,以後中國銀行將不再直接在這些地區新設機構,而由中銀香港負責此地區的業務擴張與發展。

張金良表示,今後中銀香港將會深耕東盟地區,必將有助於配合中行國際化戰略的推進,更好地支持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

不過,中行方面表示,目前考慮的戰略重組只包括部分東盟國家,尚不涉及其他地區。

踐行“一帶一路”戰略

在海外國家和地區,中行有著廣泛的服務網絡,被公認為“中國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商業銀行。”截至2015年3月末,中行在中國大陸之外的4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30家經營性分支機構,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已在16個國家設立機構,在2個國家正在籌設機構。

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以來,不論是政策性金融機構,還是商業性金融機構都在積極踐行這一戰略,競相拓寬海外金融市場。那麽,中行將如何一如既往地發揮國際化水平的比較優勢?

對此,李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新的機遇背景下,中行海外金融服務的市場定位著眼於:第一,側重與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合作,爭取在重大項目中獲得商業業務機會;第二,在“一帶一路”地區能更廣泛地挖掘重大商業項目配套商業項目的融資和金融服務機會;第三,借助中行海外服務網絡和多元化服務優勢,通過多元化的融資模式,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更好的融資支持;第四,發揮海外經營優勢,特別是利用撮合業務能力,為“走出去”和“引進來”企業相互之間的市場調研、企業資信調查及項目信息獲取等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