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9 AD
| ||||||
全 國兩會上星期在北京召開,筆者較有興趣是有關上海的經濟新聞。尤其當中一段有關推動上海、香港金融中心,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新聞。09年國務院提出,推 進上海加快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考慮,最觸動香港人的字眼,相信是「國際」這兩個字。如果上海真的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香港人豈不是「無飯開」? 中 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朱玉辰的談話,十分發人深省,「滬港交易所簽訂了更緊密合作協議,國際板獲得特區政府及有關方面積極支持」、「上海與香港已共同簽 訂加強滬港金融合作備忘錄,明確滬港金融合作的總體目標和優先領域」。為甚麼不是「港滬」,而是「滬港」,以中央的語意,當然是上海為首,香港為副。在香 港與上海競爭的時候,為甚香港特區政府竟然支持上海的「國際板」,這跟林鄭局長在電視上笑意盈盈地promote上海世博有異曲同工之妙。 「港 滬」所簽訂的合作備忘錄有那些明確目標?特區政府又怎樣自毀長城,掏空自己?請記着,香港的GDP per capita是世界前30位,而中國的GDP per capita是100名以外。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香港人nothing to shame about,shameful的是香港的特區高官。 UncleRay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