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港通”的三大猜想 作者:荀玉根 湯慧 張華恩 香港媒體 8 日消息稱,深港通已經獲得國 務院批複,最快月內宣布,並在今年 4 季度啟動,但在隨後證監會例會上,發言人張曉 軍表示沒有聽聞。不管是否已經批複,深港通年內開通仍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開通,對 市場影響幾何?我們不妨來大膽猜想一下。 猜想一:深港通的標的、額度、交易制度如何?有滬港通半年多的鋪墊,深港通在 機制的設臵方面顯得更為成熟,自李克強總理今年 1 月表示滬港通後應該有深港通,深 交所和聯交所,以及兩地監管、結算部門就開始在積極籌備之中。( 1)首先,從標的來 看,我們預計此次深港通 A 股的標的應該是新的深成指數中的 500 只股票,以及 AH 股 共 503 只,H股方面,恒生小型股的 197 只可能會納入標的。 (2)其次,額度方面應該 比照滬港通(北上南下分別 3000 億、2500 億)並在此基礎上有所擴容,包括每日交易 額度方面也會相應的擴大。(3)最後,交易制度方面仍是和滬港通保持一致,但在 T+0 方面可能有所推進。 猜想二:兩地結構差異如何?(1)如果按照 A 股的 503 只標的來看,創業板、中 小板的公司占比分別為 17.9%和 42.1%,相比滬港通藍籌為主小票的占比上升,從估值 上來看,目前恒生小型、中小板、創業板的 PE 分別為 23.9、48.7、103.3。( 2)從行 業估值來看,整體估值法下港股的日常消費、金融估值相比 A 股略高,A 股的電信、信 息技術、能源相比港股較高;中位數法下,A 股估值較港股均偏高,仍然是能源、信息 技術、材料中位數估值更高。綜合上述,我們判斷,如果深港通開通,在滬港通邏輯下 的低估、高股息率品種仍可能受到北上資金親睞,而 A 股中信息技術等個股可能會受到 冷遇。 猜想三:深港通開通後對兩地資金流影響如何?從目前滬港通的使用額度上看,北 上和南下資金使用額度占比分別為 41.1%和 28.5%。在 3 月放開了公募基金南下投資限 制、以及保險投資港股的限制後南下資金的積極度明顯上升。目前 AH 折溢價指數仍維 持在 130 的歷史高位水平,預計深港通開通後,資金南下的熱度可能有所上升,對於港 股小型成分股中相對 A 股低估的科技類股票活躍度上升,而香港市場上類似目前大陸地 區三板市場的 GEM 市場表現也有望活躍。 風險提示:深港通未按照進度推進。 (海通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