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時代中的內銀股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1.html
三月份過去,內銀股都公佈了2014年業績,大部份都需要減派息,不少盈利增長亦放緩。內銀的股價多年受壓,本來以為業績期過後會進一步被唱淡,誰知復活假期後一個「大時代」狂潮開始,轉眼間內銀股成為狂牛炒起的目標,眼見不少專家突然轉口風,180度由唱淡變成唱好,基金經理急忙補倉,好像從前的什麼壞帳、撥備、貪腐問題都一一消失似的。在這景況,作為投資者,更應該冷靜分析形勢。


幾期有關內銀股的政策及新聞都不少,點評一下止凡的想法。前日晚上,下調存款準備金1個百分點,市場將會釋放萬多億元出來,這是什麼天文數字呢?我只知道國企銀行今天還有近兩成的存款準備金放在中央銀行,逐個巴仙或每半個巴仙地放出來,中國市場的貨幣流動性都能大大提高,中央太能操控了。放了資金,代表內銀能借出更多資金作息差賺取盈利,銀行作為百業之母,這消息對內銀股絕對是利好因素。

存款保險制度又怎樣呢?本來大型銀行較穩當,就算存款待遇低一點,客戶都願意存錢在大型銀行處。但有了存保制,大小銀行對存戶的保障可謂沒多大分別。這制度對於大型銀行,包括我愛股之一的建行,算是一個利淡因素,意味著以後要多點成本才能爭取客戶存款了。

息率市場化又如何?內銀多年受著政策保護,一直利潤豐厚,其實這又是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控制型經濟。息率市場化其實應該稱之為息率正常化,這是遲早的事情,到內銀「有毛有翼」,總有一天它們都會走出中國跟其他世界級銀行競爭,雖然息率市場化會收窄內銀盈利,但也是市場成熟的表現,我樂見這些內銀及內地金融體系的成長。

回看內銀的盈利能力,去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難得的銀行C》討論過。今天大型內銀所擁有的盈利能力與效率,可算是世界頂級優質銀行的級數,這可能是因為收取暴利多年所致,就算今天利好利淡各有因素,可能只是把未來的暴利減少一些,回歸正常而已。

朋友問我會否因為以上的一些利淡因素而減持內銀,為求令朋友更容易理解我在想什麼,我提出了一個假設,例如我覺得某公司股票值$18,今天這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機會被新遊戲規則而削減一成兩成,在我心目中這公司股票還值$14、$15,今天這股票在市場的買賣價還在$5、$6、$7,那麼我應該做什麼才合理呢?

港股恒指的歷史市盈率為8至24倍之間,平均值在14倍、15倍左右,以內銀今時今日的規模及盈利級數,採納一個比恒指更高的市盈率也算合理。近期大升一輪,工、建、中、農的市盈利也只是7倍左右,簡單一算,大家又認為它們值多少呢?

買股票多年,經常都幻想自己若能在70年代、80年代買入了匯控、恒生、煤氣、中電、港燈、長實、新地等股票並一直持有之今,當時個位數字的股價,今天收一季股息都不只當年股價的數字了。拿這個概念來看,把今天當成是80年代的香港,有什麼股票在30年後會有巨幅成長的呢?從這個角度想,今天在中國內地的銀行,實在太抵買了。別忘記,這些銀行還未算正式成長而走出中國賺外資噢。

今天,富蘭克林鄧普頓的調查顯示,有四成三受訪本港投資者表示,會以少於一年時間評估投資的成敗,令本港成為全球最短視投資者的地區之一。這調查令我感覺到不會有太多股民用以上的觀點角度去考慮投資一支股票,一心只會著重哪支股票在三幾個月升得多,抱這概念,投資成績會好嗎?希望多點股民知道問題所在,應該多看價值,放長線、釣大魚,做合理的決定,免做「大時代」中的大鱷點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