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降準為什麽低效?金融空轉背後的GDP假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56

降準為什麽低效?金融空轉背後的GDP假象


上周,李克強總理先後光臨宇宙存款大行工行,以及宇宙基建大行國開行,央行也馬上跟進大幅度降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

為什麽要降準,與實體經濟增速迅速下降有關,這還得從GDP數字說起。一季度GDP數據公布之後,認為統計數據存在修飾、質疑之聲有之,認為調結構初見成效、自慰聲音亦有之。但是,筆者還是被其中一個數據驚到了:一季度貿易順差占GDP之比高達4%以上,也就是說按照支出法計算GDP=消費+資本形成+貿易順差的邏輯,去掉貿易順差之後的GDP增速可能嚴重高估!

出於對這個數據的好奇,我們做了專門的研究,並得出了重要的發現。

不計貿易順差GDP僅為3.53%?

根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5.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其中,出口3.15萬億元,增長4.9%;進口2.39萬億元,下降17.3%;貿易順差7553.3億元,擴大6.1倍。同期,GDP統計數據為14.07萬億,也就是說,貨物貿易順差占據GDP比例的5.3%之多!難道,出去貿易順差之外,GDP增速只有1.7%?數據太過驚詫。

當然不是,對外貿易里,除了貨物貿易之外,還有服務貿易,中國的服務貿易一直都是逆差、且不斷擴大的狀態。於是,筆者趕緊去找服務貿易的數據。

原來,前三個月的服務貿易差額還沒有出來,只有1-2月數據,貿易逆差為1804億人民幣。其中,旅遊服務是絕對的大頭,貿易逆差為1775億元,而運輸服務為-393億元。這個數字與中國出境遊人數持續增長,海外開銷巨大有關。

好,如果我們對3月的數據進行等比例估算,2015年一季度中國的服務貿易逆差可能為2662億左右。兩項綜合計算,一季度的貿易和服務順差也還將有4890億,占GDP的比重達到3.47%。

也就是說,不計貿易順差,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僅為3.53%?這個數據仍然讓人足夠驚詫。由於GDP叫做“國內生產總值=“國內消費總值”+“國外消費總值”+“國內資本形成總值”,在海外的消費國內經濟是獲益較少的。那麽,GDP竟然虛高到這種程度了嗎?

我們發現,還有一個數量值得懷疑,那就是資本形成=固定資本形成+存貨調整,由於一季度進口的各種大宗商品都在大幅貶值,而且相應的最終產品價格也在跌價,存貨價值可能在跌價。但是,到底跌了多少呢,沒人有這個數據的詳細統計!

於是,我們只能變換角度,看看GDP里的水分到底在哪里。

區域統計數據里的玄機

於是,我們又想到從區域經濟入手——盡管區域增速、區域總值往往比國家統計的高上一些,特別是增速往往高了1個百分點上下,但是,這依然是一個可資參考的變量。

首先,我們找了歷年數據比較完整的上海。一季度上海全市(GDP5815.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6.6%,增速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68億元,增長1.5%;第二產業增加值1901.32億元,增長1.6%;第三產業增加值3896.79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7.0%,比去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可見,上海的增速大約下降了0.4個百分點,與全國增速還是相符的。

然後,我們又找到北京。一季度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7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5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億元,下降0.6%,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937.8億元,增長5.6%,增速回落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816.7億元,增長7.2%,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總體看,北京的經濟增速下降了0.5%似乎也是合理的。

我們再去找天津。一季度,天津市生產總值3709.0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9.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88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805.02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1881.13億元,增長9.4%。天津市去年GDP的增速是10%,等於下降了0.7%個百分點!似乎有點超預期了。

好,我們再找過去幾年和天津表現一樣好的重慶。2015年一季度重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06.69億元,同比增長10.7%,較全國高3.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經濟增長11.2%。似乎重慶仍然在享受主動引入東部產業的紅利,看起來沒有問題。去年的增速是10.9%,下降了大約0.2個百分點。

接下來我們又在中部、東部找了幾個省市。其中,河南省增速為7%,去年是8.9%,下降速度驚人!雲南是7.2%,去年全年增速是8.1%,最後統計出來增速下降了0.9%。其中向下拉動力也是工業,增速只有5.2%。而四川增速為7.4%,去年則為8.5%,增速下降了1.1%……經濟表現不好的東北三省、河北和山西等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可以想見其增速肯定會更低。

也就是說,除了重慶(產業轉移)、上海(服務業占比極高)等少數地區外,其他地區的GDP增速降幅肯定都不止0.4-0.5個百分點!全國GDP增速在這時候下降只有0.4%肯定是值得質疑的。

因為各省的GDP是按生產法計算的,貿易順差不是單獨核算的,可以說,各省的數據更能反應生產端的變化。如果各省GDP的同比增速減少0.5-0.8個百分點的話,那麽,從生產法計算的一季度GDP實際增速可能為6.6-6.9%!

問題出在金融!

既然生產法更能反映國內經濟的情況,而支出法要考慮順差、存貨調整,我們就循著生產法更進一步。參考下表:


我們發現,按照統計局統計,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數據是沒有問題的,它們都是實物生產,有增值稅、工業增加值、生產稅等多種方式互相矯正——在區域可能作假,在全國層面這個數據是比較真實的。

那麽,如果有問題,問題一定出在第三產業的統計上。我們發現,在第三產業的子項里面,除了金融和其它服務業之外,竟然所有的增速都低於6%!嗚呼,中國的服務業真的很健康嗎?就算不計算房地產,零售、交通等各種數據都並不健康!要知道,這些是經過了價格調整的,不能第二次把原材料跌價問題放進去了。

但是,唯獨有一個數據讓人驚詫,就是金融業增加值的異常快速增長!具體到上海的話,金融對GDP的拉動已經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金融業增加值967.63億元,增長28.7%,增速大幅提高19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8.7%,這是不可持續的、不健康的。

換句話,實體產業越來越不好,而金融占比越來越高!沒錯,股市亦如此,市場的實際利率、金融成本也是如此。至於其它服務業,因為其中的主要項目之一就是政府服務,還有教育、醫療、科研等項目,我們暫且看不到細致的項目,但是因為政府赤字擴大、教育和醫療增速一直較高,總體增速較快似乎是合理的。

那麽,金融一枝獨秀問題就大了。降準降息也好,簡政放權也好,金融的錢無法進入到實體生產的大循環,只能進入股市,而通過股市進入實體經濟的通道下榨、有效性極低,已經通過全球各國經濟所證明了!更何況,即使能夠進入,也只是給2000多家企業金融成本降低而已,對全局幫助有限,市場並不缺錢,缺的是可以投錢的好項目,過剩的過剩,飽和的飽和,平困居民缺少消費力則是結構性問題,這是明顯的金融空轉問題!

但是,正如我們再前面分析的。在金融空轉的問題下,降息尚且可以降低企業部分的融資成本(主要是存量),本來貿易順差較大的情況下,貨幣並不稀缺,而是缺少好的使用通路,降準的價值必然被大打折扣。而周小川行長在接受采訪時,對貨幣政策的效果本身也持有不確定性意見,為什麽還要大幅降準呢?

以筆者看,要麽利用尚且健康的中央財政,擴大基建投入,如鐵路、水利等,讓資金直接註入實體經濟,把短期資金作為長期投資;要麽忍受轉型痛苦,擴大收入分配,刺激低端群體的消費能力,甚至像2008年推行的汽車下鄉、空調下鄉等政策。在金融空轉的情況下,繼續擴大M2,非常值得商榷。

(轉自21世紀明天日報)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本文言論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未持有相關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0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