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股暴漲港元需求激增,金管局註資31億港元接美元拋盤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57

港股暴漲港元需求激增,金管局註資31億港元接美元拋盤

作者:朱麗娜

4月9日,“港股通”買入成交7.51萬筆,成交金額達到127.06億元,而賣出成交累計5.43萬筆,金額達到38.72億元。相比之下,當日北向的“滬股通”每日剩余額度有179.8億元人民幣,余額約占每日額度的138%,顯示賣盤成交金額多過買盤成交金額。

在單日打破七項紀錄之後,香港股市繼續高歌猛進。

截至4月9日收盤,港股繼續大升707點,收報26944.39點,上漲2.7%,刷新七年歷史新高。主板成交亦創下新紀錄,達2915.29億港元。恒生國企指數攀升2.63%,漲351.78點,收於13748.37點;恒生紅籌指數上漲3.15%,升159.43點,收報5227.81點。

“現在買港股還來得及嗎?”

“滬港通額度老爆滿買不進去了可怎麽辦?”

“交易量放大後會不會像內地市場那樣暴漲暴跌?”

9日晚,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在其最新網誌中說,這是最近他最被常問及的三個問題。

自去年11月滬港通啟動以來,港股通一度被戲稱為“幽靈列車”,額度持續使用不足。然而,“南冷北熱”自4月8日起發生驚天大逆轉,截至9日13:47,南下的港股通105億元每日額度連續第二日被搶空,比前一日提前一個小時告罄。而過去數月,港股通額度用量最高記錄僅為25.59億元。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坦言:“滬港通是港股成交破頂的催化劑之一,兩周前內地厘清機構投資者參與滬港通的政策,造就了港股成交急升。”

據港媒報道,由於散戶投資者湧入市場買賣盤激增,導致一通證券、耀才證券、渣打銀行及創興證券等網上平臺發生“大塞車”,用戶一度無法登錄。

對於“一片暢旺”的港股,李小加呼籲投資者,“不要急,不用慌”。他強調機會無窮而風險常在。並且他指出,盡管滬港通額度接連爆滿,實際上,相比內地股市日均一萬億以上的成交量來說,經由此管道進出的資金量仍然有限,截止8日,港股通總額度僅使用19%,約479億,而滬股通總額度也僅用了39%,約1157億。

資金流入跨境ETF

“港股成交近日創下新高,港股通額度用完並且港元匯率偏強,這三個指標都表示外圍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市場。”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亞太區股票副主管何偉華表示。

在巨量資金湧入香港的帶動下,港元匯率不斷走強。根據香港財資市場公會數據顯示,4月9日,港元兌美元即期匯率為7.7506,逼近7.75強方兌換保證。

香港金管局發言人4月9日晚間表示,該局按照貨幣發行局機制當日向市場註入31億港元承接美元沽盤,是去年8月以來首次註資。金管局表示,近日隨著股市暢旺,市場對港元需求有所增加。

“目前南下的資金還是以散戶為主,很多是通過銀行理財渠道,比如一些內地銀行幫助一些高端客戶進行資產管理,這些資金很大一部分配置在股票之中,而一些公募基金仍在集結之中。”某外資基金經理向本報記者透露。

他續指:“其實很多國內的基金早在去年就已經來香港了解港股的運作規律,但他們發現港股市場的玩法傾向於挖掘價值,和國內市場的玩法很不同。目前有些基金還在等待公司內部的批複,或者還在繼續研究港股的投資策略。”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港股上演報複性追漲行情之前,4只在內地掛牌上市的港股ETF基金成交已經激增。證監會新政一推出,H股ETF在3月30日第一個交易日即暴漲8.38%,4月3日和7日港股休市停牌期間,H股ETF再次暴漲,漲幅分別為5.62%、7.13%。

“這與當初很多香港投資者蜂擁購買A50基金一樣,因為通過港股通購買港股,散戶投資者需要兌換港元,過程中有一定的匯兌成本,同時還設有50萬元的資產限制,而港股ETF交投則更加便利。”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向記者表示。

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料顯示,4月9日最新參考匯率人民幣兌港元的買入和賣出價分別是0.7768和0.8248,而實際結算則為0.79885和0.80035。

在投資港股的一系列指數基金中,素有“小港股直通車”之稱的易方達H股ETF(510900.CN)管理規模最大、成交最為活躍。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信息顯示,截至4月9日,該ETF飆漲9.98%,單日成交量達568.16萬手,成交金額為8.4億元。該ETF最新份額為13.15億份,比去年年底1.27億份暴增9.35倍,單位資產凈值1.2541元,單日上漲5.53%。

同時,華夏基金旗下投資港股的華夏恒生ETF聯接(000071.CN)4月9日起已暫停定期定額投資申購,原因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保障基金平穩運作。”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目前恒生指數PE大約11-12倍,處於比較合理的水平,後市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雖然今日港股升勢比較急促,但相對歐美股市而言,自2009年3月美聯儲推出量化寬松措施以來,香港和內地股市仍大幅落後於歐美市場。因此短期內出現大幅暴跌甚至股災的風險較低。”

同時,他指出,雖然港股整體向上的動力毋庸置疑,但由於內地投資者湧入,“港股的波動性將明顯增加,全年波幅將在5000-6000點左右。”

根據渣打的統計數據,今年迄今為止,港股的波幅達到4610點,相比之下,2012-2014三年內的年度波幅分別為4662點、4685點、4225點。同時,A股市場今年的累計波幅已達967點,前三年的波幅則分別為529點、595點、1265點。

市場主旋律:沽A買H

在南下資金連續兩日瘋狂搶購港股的同時,海外投資者正在積極沽出A股。

4月9日,“港股通”買入成交7.51萬筆,成交金額達到127.06億元,而賣出成交累計5.43萬筆,金額達到38.72億元。相比之下,當日北向的“滬股通”每日剩余額度有179.8億元人民幣,余額約占每日額度的138%,顯示賣盤成交金額多過買盤成交金額。

同時,多只A股ETF亦錄得大量沽空交易。安碩A50(02823。HK)沽空金額22.96億元,沽空比率35.6%,收報跌1.4%,總成交金額64.59億港元。南方A50(02822.HK)沽空金額17.59億元,沽空比率25.3%,總成交金額達69.43億港元。

“由於A股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飆升,而港股漲幅相對落後,隨著H股逐步追漲,目前整個市場的主流操作策略就是沽出較貴的A股,買入價格較低的H股。”黃國英表示。

同時,他透露,在過去兩周內旗下基金的A股持倉數量由過去十幾只一路減持至剩下兩只,“雖然以前A股市場貴很多,但成交量是港股的十幾倍,而且市場動力較好。目前在香港市場憧憬內地公募基金南下的刺激下,市場氣氛明顯改善,春風開始吹向港股”。

黃國英續稱,目前南下的資金主要追逐一些兩地上市價差較大的股票,以及目前未在中國內地上市的國內公司,如騰訊控股(00700.HK)。根據港交所網站最新發布的3月“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票則包括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中國鐵建(01186.HK)、海通證券(06837.HK)等。

此外,他指出,隨著兩地股市差價不斷縮窄,市場的炒作重心或將跟隨估值變化而轉向。截至9日收盤,追蹤內地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股票價格差異的AH股溢價指數收報123.74,跌幅達3.33%,顯示出港股較A股的價格折讓有所減少,不過整體來說,A股還是較港股平均貴23%。

“一些對沖基金,由於單個基金規模小,適合快進快出的跨境套利策略。而對於一些長線的多頭基金而言,由於整個規模體量較大,目前還是傾向於吸納A股,從長期回報的角度來看,A股的這輪牛市才剛剛開始。”某外資公募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