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句俗話,如果連華爾街的擦鞋童都開始買股票,就是該賣股票的時候;同樣的,如果連籃球門外漢,都守在電視機前緊盯籃賽轉播,這必定已是全民運動。敝人在下我,就是那籃球門外漢,緊盯的賽事則是三月八日晚上的HBL高中籃球聯賽冠亞軍之爭。 松山高中與泰山高中的冠亞軍之爭,賽前未演先轟動,小巨蛋全場爆滿,一票難求。今年除了戰況精彩外,還有兄弟對峙的戲碼。有一對傑出的泰雅族兄弟,代表各自學校分別打入八強,甚至進入最後的冠亞軍之爭。這晚,他們的母親也到現場,她究竟該為誰加油?賽事一開始,松山高中就處於落後,上半場結束時甚至落後的差距達十五分。球真是圓的,在下半場最後幾分鐘,松高逆轉勝,以六分壓制泰高,拿下冠軍。 根據尼爾森調查,當晚收視率比去年成長三○%。第二天的《聯合報》亦以頭版頭條報導這場賽事。 我這門外漢因為住在「男生宿舍」,家裡的大小男人最近都緊盯著看高中籃球聯賽,因此被迫收看。既然是門外漢,好奇就特別多,我最不解:為何高中生們打籃球,會變成全國新聞?理論上,應該更精彩的大專聯賽(UBA)或職業賽為何冷清許多? 高中籃球聯賽有超過二十年歷史,一批批球員,三年後會陸續到大學。因此大專聯賽球員的戰場經驗、技巧都優於高中生,吊詭的是,大專籃球聯賽的精彩度為何反不如高中生?況且,高中生還有升學壓力的羈絆。 關鍵在:校方重視度、學生的團隊意識與紀律。 一則,各大學校方對於籃球聯賽的重視程度不如各高中;再者,大學生也難約束、自主性強。所以,縱有經驗不錯的個別球員,卻未能有精彩的球隊、賽事。高中聯賽的受矚目讓我看到團隊意識與紀律的力量,遠高於能力。 這讓我回想起過去的工作經驗。我曾先後在A與B公司服務,B公司成立較晚,創立時大舉挖角產業龍頭A公司的優秀員工。聚集龍頭公司優秀員工的B公司後來的表現,竟不如預期。關鍵就是,A公司的優秀員工到B公司後,團隊意識相對薄弱,都懶散了,戰力不如以往。 看球賽,亦能洞察經營。不論你擁有多少能力強的球員、同仁,如果這些個體沒有足夠的團隊意識,永遠無法成就一支強勁的隊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