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支股息收一個月糧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26.html

記得止凡第一次接受報章訪問,題材是有關「悶股」投資,我回答記者問題近兩小時之久,有很多對話內容並沒有登出來,今天分享一個當時所談及的概念。


還記得當時記者問我,每天看著所買入的「悶股」,價格又沒有上落,又沒有動作,可能大市都升了上去,朋友都賺個不停,心理是如何作出平衡的呢?就這個問題,我又提出財務自由的概念,指投資是一個計劃,而重點是計劃如何實踐,並非著眼於股價今天升多少,後天跌多少。在回應記者問題時,我更隨口舉了一個實際例子。

舉例說我的其中一支愛股建行(0939),嚴格來說在很多人眼中也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悶股」,因為其股價長時期沒有大升,主要原因是內銀股甚有危機,大行不斷話內地有壞帳問題,是計時炸彈雲雲。加上建行本身大型動作欠奉,多年來都是集中精力做銀行業務,每年中央給出借貸額,做好息差, 能賺多少就多少,簡單得悶死人。

就建行的例子,我已經持有多年了,一直累積著,股價在這些年來都有上有落,而我每年所收到的股息早已多於自己一個月的薪金(而我的人工又不是只有$14000以下噢),而且還穩定得很,亦會年年增加著。試想想,這樣的股票,如果我有12支,我不就能每年收息也有自己的年薪嗎?哪我的生活狀態將會如何呢?可以想像得到。

在香港,股息收入都是免稅的,反而打工仔的人工是要交稅的,朋友們都交掉一個多月糧的稅款。再者,大家都清楚,人工加幅不一定能追到通脹步伐,而優質公司的股息增長,隨公司的增長多能大大跑贏通脹,這是被動收入奇妙的地方。而且,論穩定性,我相信優質公司的股票所能產生的收入比大部份打工仔的工作都要穩定很多倍。

單看這支股票,讓我每年享受多一個月糧,而這多出的一個月糧會加快財務計劃的步伐,讓我儲蓄更多,有更多投資的彈藥。很快地又會有另一支「悶股」替我提供另一個月糧,慢慢地,我就由12個月糧增加至13個月糧的收入,之後就14個月,15個月,一直下去,財務自由就是這麼簡單的計劃。

第一個額外的月薪可能要三五七年,因為可能知識不足,收入有限,但之後會越來越快,因為你的收入開始包含了主動及被動部份,財務知識又一直增加著,漸漸地這不再是一條「死數」,你的資產一旦起動了,現金會自動源源不絕地流進。

還有,投資「悶股」增加被動收入這個概念只是一個最保守的想法,在持有「悶股」其間,市場可能每隔幾年替你帶來驚喜。例如有基金大手購入而令股價大升,又或者市場資金氾濫而雞犬皆升,使你手上的「悶股」突然超買得厲害,考慮沽出套現也變相合理。大市跌又如何,恭喜,這段時間你繼續埋頭苦幹地工作儲蓄,你所收集的資產會更抵買,收集得更多,回報率更高,對財務自由計劃絕對有幫助。

所以話,投資「悶股」,心態很重要,如果有足夠財商分析公司,了解明白自己的投資取態,投資這類「悶股」也是可取的。對於我這個概念,記者並沒有編進稿件內,可能她們不認為這是有吸引力的點子吧,但我卻認為,這些概念比起實際操作本身更重要,更應該報導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