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遇見互聯網,投行會否邊緣化?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503/t20150326_734359.htm

  互聯網金融這陣「風」已全方位地滲透到金融行業的所有領域,投行業務同樣不能倖免。雖然股權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業務短時間內無法顛覆投行既有的優勢地位,但華爾街投行在互聯網行業的併購中已開始被邊緣化。目前,這一風氣也在向中國蔓延,BAT都擁有實力雄厚的併購團隊,其近年的一些併購也繞開了投行。陳永謙/文

  自被稱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元年的2013年以來,以BAT為代表的「攪局者」開始出手金融領域,互聯網金融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勢顛覆意欲打破了固有的金融格局,銀行、券商、基金、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被迫謀變,以鞏固既有優勢地位,而曾被譽為「金融業皇冠」的券商投行業務,也逐漸感受到互聯網帶來的威迫感。

  這種威迫感,一方面來自互聯網金融創新業務對市場的侵蝕,另一方面來自互聯網企業本身對投行業務的繞行。

  互聯網金融VS傳統投行:威迫強,顛覆難

  進入2014年,隨著國金證券牽手騰訊,推出首隻互聯網金融產品「佣金寶」,正式拉開券商觸網的序幕,整個證券業依靠經紀業務為生的基礎被互聯網金融的侵入徹底打破,投行業務在互聯網的侵蝕下已很難獨善其身。從2014年開始,國內不少券商內部開始思考互聯網模式對投行未來模式的影響,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等已開始或準備在投行內部成立互聯網專業小組,對互聯網思維、盈利模式、行業研究以及業務合作等進行綜合佈局。

  籠統而言,投行業務互聯網化的核心理念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提供標準化的服務。不過,由於投行業務處於一個相對封閉式的環境,在體制和高度專業化的制約下,互聯網尚很難真正侵入核心的投行業務。在現行機制下,互聯網對國內券商投行業務最直接的影響,或許表現在融資渠道上。其中,股權眾籌是主要的影響模式。

  股權眾籌,是指創業企業通過網絡平台向大眾籌資,並以股權作為回報的一種互聯網金融業態。中國的股權眾籌興起於2013年,目前平台數量已達數十家,成為P2P之後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新熱點。

  融360金融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眾籌2014年報告》顯示,2014年四個季度中國股權眾籌募資金額分別為0.4725億元、1.0838億元、2.0284億元、3.4682億元,全年募資總額為7.05億元。儘管7.05億元尚不及一家A股主板市場IPO公司的融資額高,僅為市場資金的九牛一毛,但股權眾籌每季度的募資金額近乎翻倍,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14年底,中國證券業協會起草了《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加強對這一行業規範的同時,這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政策的指引。

  以互聯網思維經營的股權眾籌能走多遠尚未可知,但相比投行模式的一成不變,更具活力的互聯網模式或許能給人驚喜,融資渠道或將成為互聯網打開投行壟斷地位的一個缺口。一直關注創業企業和互聯網領域的華興資本CEO包凡曾表示,過去20年投行在工作方式、商業模式等方面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10年後如果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改寫遊戲規則,助推經濟革命性增長,則將促使投行做出變革。

  新財富在對國內幾家投行的訪談中瞭解到,在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下,投行業內普遍都存在緊迫感。有業內人士則表示,互聯網對券商的影響更多的是在心理層面上,畢竟在全行業都互聯網化的前提下,券商投行部門的固守讓人產生坐以待斃的錯覺。然而,不管是券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主動求變,還是被動改變,在證券承銷、併購和資產重組等高度專業的領域,短期內互聯網在根本上很難動搖其根基;加上投行業的體制保護和門檻極高,互聯網金融還無法滲透進去,而未來互聯網對投行業務的影響究竟有多深,目前還是未知之數。

  硅谷巨頭併購棄用華爾街投行

  一直以來,併購業務在國外被譽為「投行皇冠上的明珠」,因為它最能反映券商投行業務的實力和身價,是投行核心價值的重要體現。每一次經濟格局變動,每一次產業結構升級,每一次企業併購浪潮,背後都有投行的身影。

  2014年全球併購風起云湧,據湯森路透的數據,截至2014年12月11日,全球併購交易總額達3.2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0%,創200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華爾街投行在這場全球併購盛宴中收益豐厚,據披露,全球併購業務第一的高盛在這一年為價值超過9350億美元的併購交易提供服務,並從中獲得了17億美元的併購業務收入。

  然而,在全球併購業務中風生水起的華爾街投行,在硅谷卻陷入窘況。2014年,美國高科技行業在前7個月進行了高達1000億美元的併購,創下2000年以來的最高點,不過華爾街投行卻意外成為其中最大的輸家,因為在2014年美國發生的高科技併購案中,已越來越難看到投行的身影。

  2014年,蘋果以30億美元收購Beats Electronics的交易中沒有聘請任何一間投行做財務顧問。不僅如此,Facebook、甲骨文、谷歌、微軟等互聯網巨頭都不再依賴投行的作用,Facebook對虛擬實境遊戲公司Oculus VR的23億美元收購,以及甲骨文對Micro Systems的50億美元收購,都沒有看到以往華爾街投行人員的身影。2013年谷歌斥資10億美元收購地圖公司Waze,2011年微軟85億美元收購Skype時,也選擇繞過投行的幫助。

  交易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統計顯示,2014年美國交易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併購案中,69%的併購公司沒有聘請投行擔任顧問,而該比例在10年前僅為27%。這被歸根於伴隨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信息不對稱遞減、企業高成長所帶來的估值標準重構,華爾街投行的作用和技能與硅谷的需求越來越不匹配。

  在互聯網時代,美國互聯網巨頭的併購已不能用傳統的公司估值標準來衡量,華爾街投行被認為最擅長兩件事:財務評估和談判,但投行可能並不擅長評估處於早期階段的科技公司,這也導致華爾街投行跟互聯網巨頭越走越遠。在2014年2月,Facebook以最終2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Whatsapp,而Whatsapp在2014年上半年虧損約2.3億美元,營收僅為1500萬美元。對投行而言,這樣的併購沒有科學依據,也不會主動去撮合這種交易。

  據稱,谷歌的拉里·佩奇會採用一種牙刷測試,即這項服務或者產品能否像牙刷一樣,被用戶每天使用至少兩次,作為是否併購一家互聯網企業的衡量標準之一。這個評判標準迴避了傳統意義上投行對公司的估值標準,看中的是服務或者產品的實用性而不是利潤率,注重的是長期潛力而不是短期經濟效益。這無疑與華爾街投行的評判標準背道而馳,使得投行被認為並不真正瞭解互聯網公司真正追求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投行在撮合交易過程中的價值,由此也被質疑。

  相比每次併購交易要尋求相對外行的華爾街投行的幫助,且要向其支付昂貴的顧問費用,互聯網巨頭越來越熱衷於組建自身的併購團隊,以進一步降低對投行的依賴性。蘋果、Facebook等巨頭從投行中招募不少專業人員,自行搭建團隊來做併購標的的財務分析工作,並給予他們更多的職責,以取代華爾街投行的作用。

  出身高盛的艾德里安·佩裡卡(Adrian Perica)於2009年加入蘋果的併購部門。據悉,他領導下的併購團隊最大規模時擁有過百人,其團隊成員不少都曾任職於華爾街各大投行。艾德里安·佩裡卡為蘋果帶來了標準化收購業務諮詢和決策服務,正是在他的領導下,蘋果完成對Beats這宗有史以來併購金額最大的交易。在他加盟蘋果的2009年,蘋果僅完成兩宗併購,而在2014財年,蘋果已將37家公司收入囊中。由於擁有媲美華爾街投行團隊的併購部門,蘋果對華爾街投行的依賴性也不斷降低,同時節省了大量的財務顧問費用。

  華爾街投行不僅以專業著稱,其收費同樣令人咂舌。在2014年11月,華爾街宣佈兩宗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天價併購案,參與的投行將分享3億多美元的併購費用。以此比例計算,蘋果收購Beats時以自身團隊取代投行,節省了900萬美元。在美國已完成上百起公司併購案的思科曾表示,比起每筆交易向投行支付數百萬美元的費用,僱傭全職銀行家更具效率,也更為划算。

  美國互聯網巨頭能輕易繞過投行去完成價值不菲的併購交易,除了它們更瞭解互聯網,還在於大部分互聯網企業都處於硅谷這個相對較小的圈子。Facebook收購Oculus VR,一個最大的因素是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既在Facebook擔任董事,又同時任職於OculusVR董事會,在他的穿針引線下,交易雙方知根知底,從而降低了交易難度。不過,繞過投行的併購有時難免會出現問題,谷歌和思科等巨頭都曾經由於沒有接受投行的幫助而吃了啞巴虧,併購的公司在完成交易不久即宣佈倒閉。

  歸根到底,並不是美國互聯網巨頭不需要華爾街投行的專業知識,只是在自身比投行更加熟悉併購標的的前提下,利用公司媲美華爾街投行專業知識的團隊成為首行,投行被邊緣化由此成為在所難免的事實。

  互聯網併購中投行邊緣化之風會否吹襲國內

  相比已感受到市場變化帶來的一絲寒意的華爾街同行,國內投行暫時不會面臨這樣的尷尬局面,因為根據政策規定,在A股上市的公司進行的併購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交易時,應當聘請在中國註冊、具有從事財務顧問業務資格的專業機構擔任財務顧問。

  不過,新財富採訪的國信證券投行人士透露,隨著註冊制時代的來臨,投行的渠道作用有弱化趨勢,投行的牌照也將逐漸放開。同時,國內已經有部分互聯網上市公司配備了併購團隊,尤其是在海外上市的BAT等巨頭,都擁有實力雄厚的併購團隊。BAT近幾年在國內市場大肆併購小公司,有很多業務同樣繞開了國內投行的幫助。

  在相對封閉的市場環境,國內投行的日子依然可以逍遙自在,但面對未來可能的變化,最好的做法無疑是未雨綢繆。■

  本文原載於《新財富》2015年3月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