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文創】相繼牽手好萊塢,國內影業公司圖什麽?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21/149390.html

黑馬說:繼“IP改造”之後,中國電影再議“國際化”。在華誼3月16日宣布牽手美國STX娛樂公司計劃合作18部影片後,3月18日,電廣傳媒正式宣布與獅門影業達成戰略合作。藝恩咨詢劉翠萍也向i黑馬表示,今年,類似整體打包項目合作的形式可能會越來越多,國內Top前10的影視公司相繼在探討和好萊塢的合作。

我們的問題是:在中國電影面向好萊塢的“國際化”進程中,像阿里、萬達這些“有錢大戶”為何不能愉快地一起玩耍?相對於入股、並購的“砸錢”式合作,打包影片項目的合作似乎更容易“聯姻”成功。



文 | 卡西 本刊記者

萊塢不差錢 BAT也難任性


3月18日,電廣傳媒正式對外宣布與獅們影業達成15億美金的戰略合作,合作有效期為3年,合作影片涉及50部影片投資和發行,總投資金額為15億美元。此次合作被稱作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海外交易。

有意思的是,此前垂涎獅門的“大金主”阿里、萬達和複興國際相繼拋出橄欖枝均未能如願,由此看來,有錢的土豪們面對好萊塢也很難任性起來。一向“高冷”的好萊塢釋放的信號一直是不太好親近,據說,此次電廣傳媒能最終拿下一紙合約前後花費了一年多時間,談判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電廣傳媒影業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榮陽向i黑馬坦言,與獅門的談判十分艱難,開聊的前30分鐘甚至能明顯感覺到對方對合作的意願並不強烈。“一開始,他們對我們在談判中提到的決策不是很認同,加上談判人員也不夠專業,彼此溝通出現了障礙。”

從商業上看,這是全球最大的一筆合作交易,牽扯到全球的收入來源、雙方各個地區的稅收和財務結構等繁雜細節,為了體現出誠意和專業性,電廣傳媒請了美國頂尖的娛樂行業收購、並購律師,香港的財務和稅務顧問等國內外專業的律師,共計有十幾人。

顯然,好萊塢電影公司在選擇合作夥伴時看中的不只是錢,否則它一早就從更早拋出橄欖枝的阿里和萬達中選擇一個了。那麽,究竟在獅門眼里,他們不能一起玩耍的原因是什麽?i黑馬通過采訪梳理了以下三項牽手好萊塢的正確姿勢,供參考。

首先,是資源的高匹配度。據了解,獅門影業很早就想找一家中國的電影公司合作,其競爭對手——好萊塢六大都已經提前數年在中國成立了海外辦事處或子公司。

美國獅門影業成立於1997年,相比好萊塢六大影視公司還屬於年輕企業,成立僅17年,但它多年來的好業績加強了其與六大競爭的野心。公開資料顯示,其在2013年時的影片全球總票房曾超越20 世紀福斯公司,躍居好萊塢公司的第五名。另據藝恩咨詢的研究報告,獅門最新出品的24部影片中,盈利高達22部,過去三年的投資回報率高達36.63%,且毛利率保持在48%左右。近年來,他們開始不斷加快步伐進軍海外第一票房大倉的中國市場。對於獅門而言,找一家資金和資源雄厚的媒體集團或許是明智之選,此前在《驚天魔道團1》時就因合作而留有好感的電廣傳媒成了合理目標之一。

實力如何?電廣傳媒過去參與投資和發行的,包括《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京城81號》、《閨蜜》等多部影片在票房和利潤回報上均表現不錯。此外,電廣傳媒一直以電視內容為主業,遊戲、廣告、旅遊等領域的業務資源均不俗,其旗下還擁有30家IPO公司,資產實力強大。這些都奠定了很好地發行、廣告基礎,足以支撐其在票房回收方面有不錯的保底實力。

不過除了電影以外,他們在其他領域也有擴張的需求。“除了錢,他們更看重跟電廣在資源上的多重匹配,我們的合作是出於資源驅動。”榮陽向i黑馬表示,中國有太多公司想“傍”上好萊塢,但成功的比較少。原因是,同時具備夯實的資本實力和團隊實力的企業稀少。”

第二,是合作方式。藝恩咨詢的分析師劉翠萍告訴i黑馬,目前和好萊塢的合作中比較順利的是打包影片的合作,還有一部分是入股、並購等形式,後者在投資類型進展比較緩慢,目前還沒有成功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新聞集團和博納影業的合作,2012年,博納獲得新聞集團的戰略入股,兩年內彼此都沒有獲得明顯進展,2014年7月,博納聯手複星集團回購新聞集團所持博納19.3%的股權。

一直以來,好萊塢六大背後的資本都實力雄厚,而且他們的註資通常不涉及對於好萊塢電影各生產環節的幹涉。而國內的影視公司不論從公司層面,還是政府角度,一些入股、並購等形式的合作都附帶一些額外訴求,而這些訴求通常是好萊塢公司不太能接受或妥協的,彼此要達成合作的默契點相對並不容易。

因而,好萊塢在選擇國內去合作對象時,反而不是優先阿里、萬達這類巨頭型公司。劉翠萍分析稱,對於影片投資來說,阿里在影視方面做的並不算很成功,盡管入股了優酷、愛奇藝,但不具備經營權。雖然萬達26億收購了美國第二大院線MAC屬於渠道,不代表好萊塢影片。所以,對於獨立於影視制片工作的獅門影業來說,最終選擇電廣傳媒是比較保險的。

第三,是合作理念。“我們對獅門的研究下了很深的功夫,包括他們多年來的財報,投入產出比分析,未來片單都進行了研究。另外,我們很欣賞獅門在風控方面的控制力,我們的原則和判斷是一致的:相較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動輒四五千人的團隊,獅門的團隊控制在一千人左右;獅們影業以中小投資為主,單片成本在3000萬左右,投資成本遠低於其他六大;預售能力超強,他們只有確保預算在一定的百分比內能獲得投資回報時才會做投資決策;此外,在發行上有一些創新,且有效地控制了宣發成本。”

據悉,此次與獅門影業的合作是中國電影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合作項目,雙方合作周期為3年,且主要用於影視項目合作,細致到每部影片投資上限為3000萬,每年合作的項目總投資不超1.25億美金。此外,彼此還將開展網絡視頻、主題公園等衍生產品的開發。對於合作期內獅門影業投拍制作、發行的影片,根據影片的凈制作投資額,獅門影業和公司按照75%、25%的比例出資。

內民營影視公司“好萊塢之路”艱難 參與程度低

盡管阿里、萬達在獅們影業的“爭奪賽”中失利,但單看這件事對於行業的刺激影響來看, 劉翠萍認為,此次合作對於其他影視公司,包括BAT都會有正向刺激作用。過去,國產電影很早就提出要獨立走出國內,進軍國際市場,但發行渠道和影片定位、明星演員均滿足不了國際視野的需求,通過合作的形式既能取得一部分好萊塢的資金,對於海外影片在國內的發行也有利,從整個市場全球化的層面來看,這是國內又向國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國內想和好萊塢合作的中國電影公司一向很多,但成功的卻很少。榮陽認為,很難獲得成功的原因有幾點:一是過大誇張自己的實力,包括資本實力;二是在談判細節中,對方發現在資金和資源的利用上不夠真誠和務實;三是從資本層面看,有一些基金的確很有錢,但好萊塢公司不想要“傻錢”,他們也看中團隊能力;四是站在國內影視公司的角度,從以往的好萊塢合作案例來看,即便是國內影視公司與美方影視公司達成了合作,我們通常在影片上的參與程度非常低,主導權很弱,導致相互間的合作體驗不佳。

口片不再受配額限制 合拍片依然路漫漫

根據此次電廣和獅們公開的首批合作片單,包括《埃及眾神》《驚天魔盜團2》《最後的女巫獵人》和《西卡里奧》等8部。針對“雙方合拍影片的收益率將達30%以上”的分析數據雖然未經考證,但中美合拍片的高收益使得成了每年各大電影節的熱議詞也是不爭的事實。其實早在2012年,於冬就曾對媒體公開表示:“未來十年,中美電影的合拍是世界電影的主導力量。”

有一個問題是,過去好萊塢向中國出口電影一直受到中國方面的政策限制,如中國電影管理部門的相關制度對中美合拍片制作過程中與中國相關的內容、演員和拍攝地點都有明確規定,且最終海外影視公司一般只能獲得17%的收益,因而美國電影公司會選擇通過投資合拍片則可以不受進口配額的約束(但過去不少打著“合拍片”旗號的影片最終都被“攔截”以進口片份額引進來。)那麽,隨著2015年“進口配額”相關的政策開始放寬,好萊塢影片將進一步擴充進中國影市。尤其來自韓國、日本、法國等國的電影公司都紛紛展開了與中國電影公司的合作洽談,這是否意味著中外合拍片將迎來潮長的好時機?

中美合拍片的現實阻礙在於,一方面中美雙方均為最大限度的爭奪影片的主導權, 華誼兄弟是Studio 8的投資人,王中磊此前就曾對媒體無奈地表示:“在一些影片的合作過程中,具體的電影、編劇、導演和制片人都來自好萊塢,我們要遵守好萊塢的遊戲規則。”另一方面中國法律又規定要想成為一部合拍片,中國的合作方必須擁有合拍片真正的所有權。對此,電廣傳媒相關領導則表示,與獅門影業合作後,如果雙方聯合制作合拍片,一定是由電廣傳媒發起,再引入獅們的投資的形式。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看起來很美的“中外合拍片”過去十年來一直表現很尷尬,真正取得成功的作品屈指可數。一些合作影片常常陷入投資回報低,口碑不佳的尷尬境地。

2008年,羅伯-明可夫導演,李連傑成龍主演的《功夫之王》獲得了1.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和52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該片由獅門影業發行;2010年,索尼影業出品,由哈羅德-茲瓦特導演的《功夫夢》獲得了1.8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和1.76億美元的本土票房。 福克斯國際先後參與了《全城熱戀》《全球熱戀》和《刀劍笑》三部影片效果也差強人意。

根據藝恩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近三年內,中美合拍片一共也就6部,平均票房均在一百多萬,唯一一部拉開票房差距的也不足3000萬。

數據來源:藝恩enbase

盡管打入好萊塢市場道路阻且長,中外合拍片也始終沒有迎來市場的“春天”。但近幾年,國內大的民營影視公司從未停止“好萊塢之路”的開拓進程。先前華誼、萬達紛紛在海外註冊公司,此後,萬達收購了美國第二大院線AMC,華誼於近期宣布牽手美國STX娛樂公司,並計劃合作18部影片。博納也將於近期與好萊塢公司有合作消息發布。
 

電廣傳媒影業與獅門影業達成戰略合作無疑給中國電影“國際化”打了一劑強心針,藝恩咨詢劉翠萍也向i黑馬表示,今年類似整體打包項目合作的形式可能會越來越多,國內Top前10的影視公司也都有與好萊塢合作的計劃,更多市場潛力和商機還有待挖掘。榮陽就表示:“與獅門影業除了在電影本身有合作外,在遊戲開發、電視、成功的電影模式引進、項目植入、主題公園等方面都還有更多商機可探尋。”
 

 

本文作者卡西,由i黑馬編輯。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