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秘書翻身!變亞洲最有權勢女性

2015-03-09  TCW  
 

 

二月二十五日,《富比世》(Forbes)雜誌公布「二○一五年亞洲商界最有權勢五十位女性商業領袖」(Asia's 50 Power Businesswomen),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不僅獲選亞洲商界最有權勢女性,還是台灣唯一上榜的企業家,同時也是國內精密產業中,第一位獲此殊榮者。同樣上榜的還有全球空調女王、中國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以及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與首席人才官、螞蟻金融服務集團首席執行官彭蕾等名人。

以機械關鍵零組件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為主力產品的上銀,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傳動控制產品廠,服務客戶包括全世界工具機大廠、前四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廠、蘋果、Google等國際大咖廠商。

在亞洲,擁有這樣成績單的女性不少,能在多位競爭者中勝出,蔡惠卿靠的是「顛覆傳統」與「創新行銷」。

精密產業是男性的天下,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職位,清一色都是男性,女性即使再能幹,能夠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她已經當了七年的總經理。

曾不懂專業崩潰大哭她上課證明自己,細心勝出

沒機械背景的她,進入男性為主的機械業,常是被「忽略」的對象,官員拜會時,握手常跳過她,談起專業,同事直覺她聽不懂,懶得跟她解釋,讓她挫折不已。「同事講話我聽不懂,他們又覺得我講話天馬行空,我講話他們也聽不懂,」蔡惠卿曾經因此崩潰大哭,卻未打倒她。她去上課,搞懂同事間對話內容,就是要證明自己可以。

她靠女性主管擅長的「溝通」與「細心」,收攏同事。現在,她是除董事長卓永財外,上銀背後第二個最重要推手。「她是功能和角色上和我最互補的專業經理人,」卓永財指出。

「強將手下無弱兵,蔡惠卿要是不夠強,坐不上上銀總經理這位置,」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總幹事黃建中觀察,最早不懂機械技術的蔡惠卿,就像現在上市公司聘請的獨立董事,不在這行,卻能以獨到眼光看到行業內的人看不到的盲點。

事實上,蔡惠卿從三十四年前、三專畢業初入職場時,就展現「顛覆傳統」的特質。

她當時第一個面試工作是上市公司業務助理,面試時公司要她一個人先進會議室等,面試主管不但超過約定時間,而且進來時頭髮凌亂,讓她心中連打好幾個問號;當主考官要她提想法時,她甚至毫無遮攔,敢主動反映對方公司沒警覺,讓她一個陌生人在會議室晃、主考官頭髮沒梳好就進來……。

後來她被錄取,卻選擇進了第二家面試公司,也就是卓永財離開交通銀行辦的雜誌社和顧問公司工作。

卓永財曾評論蔡惠卿說,「上銀成立前的基本功,全是她幫忙打下來的。」

做零件卻想打品牌她用故事,軟化硬邦邦產品

蔡惠卿的個性裡,不想走別人走過的路,也不想自己做重複而沒有新意的事,但在機械業冷冰冰的產品中,想要和別人不一樣,除了要有勇氣,更要有取之不盡的好點子。

她從小編輯進入黑手工廠成為上銀頭號員工,再到營收百億元的總經理,一開始不是沒有挑戰。尤其是,她還想要打品牌。

做零組件卻要打品牌,在當時的機械業算是異數,蔡惠卿從自己擅長的行銷強項出發,定調一個人從生、老、病、死,都用得到上銀出產的產品,替硬邦邦的產品說出品牌故事,又請來外部講師上創意思考課程;約在十年前開始,率團隊在展覽攤位下功夫,不斷思考如何讓產品會動、有聲音甚至還要求有味道,讓來參觀展覽的人完全顛覆重型機械冷冰冰的印象,例如去年機器人展,上銀推出機器手臂煎雞蛋糕,便出自她的巧思。

創新的點子,讓《富比世》看到了蔡惠卿把老行業玩出新生命的能耐。

「我不甘心產品都擺這樣呆呆的,沒辦法忍受是這樣,帶領團隊創意思考,做成可以demo(展示)表演、有尖叫聲那種東西,」蔡惠卿邊比手勢邊解釋,不懂機械專業反而讓她沒包袱,思考更開放,「工具機展覽攤位慢慢變活潑,但我不能告訴人家說是我功勞,而是一種潛移默化。」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其實讓自家產品變活潑,吸引高中、大學生等年輕族群看展時覺得新鮮有趣,也是她布局人才的盤算。

一般公司總經理,不是負責業務、技術就是財務,但蔡惠卿卻沒有循著傳統的思路,選擇站在人才布局的高度,替上銀的下一個世代埋下種子。

「吸引年輕人來看產品,這些可能是我potential(潛在)人才,」她認為,人才,是公司要壯大的最大武器,所以她把每天的日常營運工作通通交給經理、協理、副總級專業團隊,自己負責品牌行銷、人資和教育訓練等人才布局工作,和卓永財做到角色互補。

「一般總經理忘了統合,……我做的工作比較未來性,不是routine(例行公事)。」採訪前,蔡惠卿還在和一名日商自動化醫療設備企業回台工作的小女生面談,就為了替公司物色下一代人才,她甚至還到美國取得組織心理學博士學位,就為了精進布建接班團隊的能力。

「我現在對幼齒的(指年輕人)比較有興趣,」她笑稱,現在只要一聽到同事小孩念機械工程,便開始招兵買馬,「其實我就在建構接班梯隊!」

曾為員工伙食掛電話她扮白臉,感性關照員工

為了避免人才被台積電、友達搶走,上銀特別和台中高工、台科大推動產學合作專班,二月底她還特別花時間到台中高工座談,讓學生爸媽放心把小孩交給上銀,隔天又對幹部耳提面命,強調這群小朋友不能和一般新進同仁做一樣的教育訓練,要用一對一的師徒制來導引,甚至以留置率當作主管領導力的關鍵績效。

四月,蔡惠卿會去北京工具機展現場,她除了觀察同事、拜訪客戶建立長期關係,也要專程和長期贊助的機械博士論文獎得主碰面,乘機物色蘇州中心的潛在人才,「有些人不懂,以為我只是去做公關,其實這些都是我在替未來鋪路。」蔡惠卿透露。

截稿前,記者請卓永財用一句話形容蔡惠卿,他這樣回覆:「她是上銀建立企業文化總督軍及最佳詮釋者。」

「我老闆常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溝通,」卓永財認為最難的事,卻是蔡惠卿的強項,她會先了解對方需求,直搗「罩門」外,讓每一次都能有效的溝通。

親和力十足的她靠柔性領導,對內和對員工要求嚴格的卓永財,一人扮白臉一人扮黑臉,奠定上銀組織管理基礎。

相較理性的卓永財重員工專業技術和績效,感性的蔡惠卿則關心員工的家庭和生活,甚至曾為了新廠員工餐廳不找外包廠開伙現煮熱食,只能吃便當,溝通時用掛掉承辦主管電話,來表達她的重視。

蔡惠卿透露,平常外界看卓永財要求高,其實他心腸軟,最後砍人都是她出面,對外也由她拒絕外界上門要求的贊助,「跟他(卓永財)說推給我,對不起我沒有預算、屬性跟我們不適合,我當黑臉沒關係,很互補。」只不過卓永財個性急,蔡惠卿卻顯得慢條斯理,兩人也曾經過磨合才累積信任,卓永財就曾念她:「妳當什麼總經理,動作那麼慢,慢吞吞的,這些事情怎麼還沒想到!」

「我不是沒想到,是在我這裡(腦袋),」蔡惠卿解釋,有的人需要花八○%時間醞釀、二○%做,馬上做好,她就是那種人,「這種人醞釀時間久,可是後面都不需要擦屁股。」

「過去幾乎沒有女性總經理model可以學習,我自己也是笨鳥先飛。」但她強調,有冒險和熱情就能勇往前進。

「上榜有兩個好處,台灣還有精密產業能曝光;第二,女性原來可以被看到。」在上銀一待二十七年的蔡惠卿說。過去女性在陽剛的機械業常被看成附屬的,蔡惠卿浮上檯面之後,讓機械業老闆開始敢起用女性主管,打破傳統思維注入新元素,也讓《富比世》看到她的影響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