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核能行業協會首次發布全球核電綜述報告 作者:中國核能行業協會 為方便公眾了解全球核動力堆基本情況和發展動態,近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網站發布了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編制的《2014年全球核電綜述》。該報告首次按年度公布了全球運行和在建核動力堆情況、主要核電國家發展動態等內容。 以下是詳細內容: 2014年全球核電綜述 一、概述 自1954年人類開始利用核能發電以來,經過60年的發展,核能已經成為世界能源三大支柱之一,積累了超過14000堆·年的運行經驗。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前,核能發電占全球電力供應的15%左右;福島核事故後,日本大量機組停運,2012年以來全球核能年發電量占比降至11-12%。隨著世界能源需求、環境保護壓力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表示了對於發展核能的興趣和熱情。本文介紹了2014年全球核動力堆的基本情況和發展動態。 二、2014年全球核動力堆1基本情況 (一)總體情況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437個運行中核動力堆2(含實驗堆,下同),71座在建動力堆,150座永久關停動力堆,2座長期關停動力堆。目前世界範圍能應用的動力堆仍然是沸水堆(BWR)、快堆(FBR)、石墨氣冷堆(GCR)、輕水冷卻石墨慢化反應堆(LWGR)、重水堆(PHWR)、壓水堆(PWR)和高溫氣冷堆(HTGR)幾種,其中快堆與高溫氣冷堆目前仍主要處於實驗階段。2014年新增並網投入運行3的動力堆共有四座,其中3座來自中國,分別是方家山1號機組(PWR,1000MW)、福清1號機組(PWR,1000MW)與寧德2號機組(PWR,1018MW),另外1座是阿根廷的ATUCHA-2機組(PHWR,692MW)。 (二)運行動力堆情況 (1)全球運行動力堆數量 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共437個運行動力堆中,美國動力堆數量達到99座,為全球最高;法國總共58座,位居第二;我國共有23座動力堆(含中國實驗快堆)。具體動力堆數量分布情況如下圖2.2-1所示。 ![]() 圖2.2-1全球各國動力堆分布情況圖 (來自IAEA PRIS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數據) (2)全球核電份額及主要核電國家的核電份額比較 由於目前尚未完整收集到2014年全球各國核電份額(該國核發電量占其總發電量的比例)的數據,因此全球核電份額數據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下圖2.2-2中介紹了2013年全球核電國家的核電份額占比情況,其中法國的核電份額占比最高,為73.3%。隨著中國大陸核電機組陸續並網發電,核電份額占比有所提高,截至2014年12月31日核電份額為2.39%。 ![]() 圖2.2-2 2013年全球核電份額概況 (來自IAEA PRIS的數據) ![]() 圖2.2-3 全球主要核電國家核電份額比對情況 (數據來自世界核協會網站,WNA) (3)全球運行核動力堆堆型歷史分布 全球共437個核運行動力堆的總裝機容量為374.9GWe,我國共有23座運行中的核動力堆(含中國實驗快堆),總額定裝機容量為20330.58MWe。運行中動力堆堆型歷史分布如下圖2.2-4。 ![]() 圖2.2-4 全球運行動力堆堆型歷史分布圖 (三)建設中的核動力堆情況 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共有71座核動力堆正在建設中,總裝機容量為68136MW,堆型類別中以輕水堆為主,作為新技術的快堆和高溫氣冷堆占比較少,其具體堆型分布情況如下圖2.3-1。 ![]() 圖2.3-1 在建核動力堆堆型分布圖 全球71座在建核動力堆中,37座來自於亞洲(遠東地區),其中中國大陸共有26座在建動力堆,數量與裝機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四)新建核動力堆情況 2014年,全球僅有三座核動力堆開始建設,其堆型均為輕水堆,本年度正式開工的動力堆數量是十年來最低的,具體分布如下圖2.4-1所示。 ![]() 圖2.4-1 開工機組數量歷史分析圖 本年度開工的三座核動力堆分別是9月24日開工的阿聯酋BARAKAH-3機組(1345MW,采用韓國APR1400技術)、2月8日開工的阿根廷CAREM25機組(25MW,采用阿根廷研發的小型堆技術)與4月26日開工的白俄羅斯BELARUSIAN-2機組(1109MW,采用俄羅斯VVER V-491技術)。 三、2014年世界核電發展動態 美國發布了能源戰略《作為經濟可持續增長路徑的全面能源戰略》(《The all-of-the above energy strategy as a path to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在此報告中,核能作為低碳能源的重要作用仍然得到了重視。同時美國環保署發布了環保新政,提出火電廠排放新標準,對提升核電競爭力、促進核電起到正面作用。美國目前有4臺AP1000機組和1臺二代改進型機組在建。 歐盟達成2030年能源發展目標和碳減排目標,低碳能源發展,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發展受到重視,傳統以煤電為主的一些國家將會開始快速發展核電(例如波蘭)。依托歐洲的電力市場,東歐等國家核電市場開始逐步恢複,匈牙利、波蘭、捷克、羅馬尼亞等國家的核電新項目建設意向逐步明確,歐洲核電有可能繼續擴張。 受到北海油氣資源接近枯竭的影響,英國開始積極推動低碳能源的發展,核電受到更多重視,在英法兩國的推動下,英國的能源項目HinkleyPointC(HPC)得到歐盟批準。 為推進可再生能源領域均衡發展,法國通過《能源過渡法案》,提出多項能源發展目標。未來核電裝機將維持在現有水平,但2025年核電占發電比例降低至50%。 日本修訂《能源基本計劃》,以“3E+1S”(能源安全保障、經濟性、環境適宜性原則和安全)為能源政策基礎,構築“多層次、多樣化的柔性能源供應結構”。按照此政策,核電將繼續作為日本重要的基荷電源存在。日本政府通過了核電新安全標準。首座在運核電站的重啟已獲得日本核監管當局以及地方政府的同意,目前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日本唯一一座在建的核電站也提交了重啟計劃。 受到國內核電站質量事件的影響,韓國國內核電站的建設進度延緩並影響到公眾對核電的支持度;APR1400首堆未能實現原定投產目標;在修訂第二次國家能源基本規劃時,韓國從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促進有競爭力的能源工業體系角度出發,強化了可再生能源發展,核能發電占比將比第一次規劃時2035年的41%有所降低,但核能發展仍是其電力的主要組成。 中國核電雖然2014年未開工新的核電項目,但發展核電的願望由上至下越來越強烈。在建二代改進型機組逐步突破瓶頸,一批新機組陸續投入運行;AP1000首批機組在緊張攻關中前行,自主三代技術(華龍一號)和CAP1400的研發為核電創新驅動發展奠定基礎;內陸核電研究論證逐步深入。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核電仍將保持在建和投運的高峰,整體發展為世人矚目。 註: 1.本文中各項數據,如無特殊說明,摘自於國際原子能機構動力堆信息系統(IAEA-PRIS)。 2.IAEA-PRIS系統統計和發布全球範圍內核電反應堆(運行、在建、計劃或長期關停)的基礎數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是該系統的中方協調單位。核動力堆包括全球各國的核電機組及其他非商業用途的核能反應堆,如法國的鳳凰堆和超鳳凰堆、中國的實驗快堆等。 3.機組並網後IAEA就納入運行統計範疇。 (來自中核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