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視頻”拯救視頻分享?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8/149012.html

黑馬說:在視頻分享領域,短視頻也好、小視頻也罷,都受制於發布者自身技術的“不過關”而暫時很難普及。但這並不妨礙短視頻作為一種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分享手段,逐步實現擴散。

\文/張書樂   刊載於《互聯網經濟》2014年12月刊
編輯/i黑馬

2014年國慶前夕,微信推出了ios 6.0版本,增加了小視頻、微信卡包等全新功能。特別是小視頻功能,尤為引人關註。在很多人看來,一直不溫不火的短視頻領域,似乎將因為微信這個移動社交的巨擘的加入,真正成為流行時尚元素。幾乎在微信動作的前後,不少互聯網企也紛紛推出了帶有自己“基因”的短視頻業務,一時間,“小視頻”作為短視頻領域的一直生力軍,成為了網絡視頻分享領域的新熱門。


正確的時間發起視頻戰爭

選擇在國慶前夕發布,微信可謂用心良苦,就如同年初的紅包大戰,搶占春節的節點一樣,小視頻在國慶前出現,瞄準的正是國慶長假出遊。彼時恰恰是一年中朋友圈各種分享、炫耀貼最密集爆發的時段。

並非只有微信看到了這個時機和短視頻的潛力。9月末,由明星李冰冰、黃曉明、任泉等投資成立的StarVC參加了秒拍的C輪投資。依托於微博的秒拍完成了C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了凱鵬華盈、新浪、紅點創投和StarVC。

作為騰訊的對手,新浪微博也在謀劃新的爆發點,都將目光投射在短視頻領域,並非偶然。

在社交網絡之上,可以運用的元素搭配大體可分為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四大類,微博的崛起,某種程度是實現了簡短文字和圖片的混搭,而微信的成功,恰恰是成功的打出語音牌,實現了和PC端IM端的大腕QQ的差異性競爭,從而打敗了移動QQ。

依據這一邏輯,想要再次讓移動社交網絡上一個新臺階,最好的入口是成功發揮視頻的能量。

這樣的嘗試在社交網絡上由來已久。2013年1月,國外短視頻Vine在發布不到半年就被Twitter收購。同年,國內的短視頻開始起步,當年年初,杭州趣維科技推出小影;2月1日,愛奇藝推出啪啪奇;4月19日,Youtube創始人推出玩拍;6月21日Instagram推出短視頻版;9月28日騰訊推出微視;今年4月,美圖秀秀公司推出了美拍,這些短視頻並通過分享到微博、SNS等社交網絡的方式,建立互通口,從而逐步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但問題在於,短視頻盡管已經被社交網絡用戶們所熟知,卻並沒有真正成為社交網絡上的標配,哪怕背靠微博這樣強大的流量入口,依然不得其門而入。

微信此刻加入戰團,正是看到了這一尷尬窘境。對於小視頻新功能特性,微信的描述是,可以在聊天或朋友圈拍攝一段小視頻,讓朋友們看見你眼前的世界,可以讓聊天更具有趣味性。

這個描述中,正說明了小視頻的差異化競爭路數——原生態。和可剪輯制作的短視頻前輩們不一樣的路數來突圍。

又一款現象級“遊戲”?

微信平臺上,誕生過一個名詞——現象級遊戲。最有名的代表有《瘋狂猜圖》、《圍住神經貓》等,這類遊戲往往起初大熱,但幾天之後就歸於沈寂。

小視頻的表現,似乎再次印證了微信制造現象級遊戲的能力。“小視頻僅僅在發布的最初幾日,因為用戶的新鮮勁風光了一把,很快在微信之中,小視頻就成了一個被放棄的玩具,鮮有人問津。”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小視頻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並非外界傳聞的太耗費流量,而是大多數用戶很難操作好視頻,這是門技術活。”

以美拍為例,在美圖秀秀時代,其快速崛起於PC端,並在移動端獲得極佳覆蓋的關鍵,就在於將圖片美化這個過去需要專業人士才能做到的技能平民化,通過將Photoshop的主要功能一鍵化和傻瓜化,工具性的美圖秀秀在PC端大受普通用戶歡迎。美拍的設計路線與之相近,希望在短視頻領域複制美圖秀秀的模式,並加入社交元素,形成黏合度。當然,選擇用短視頻表現,其實也是因為流量和手機硬件的制約。

但攝影和攝像盡管相通,卻難易程度差距極大。簡單的美化一張圖片不難,但從構築創意、拍攝視頻、剪輯渲染這一系列拍攝和發布流程,則從單張圖片的點,變成了N張圖片組成的線,難度成倍提高。“僅僅依靠一個工具想要實現接近廣播級的視頻效果,在目前技術條件上,根本不可能。甚至於,短視頻本身,比長度不受限的傳統網絡視頻,難度更大,就好比廣告通常比電視劇要難拍一樣。”該業內人士如此評價:“也因此,短視頻興起一兩年來,出現了觀眾多作者少的尷尬窘境。其實,從過去的網絡視頻興起至今,十年來,這個問題都沒有真正解決。”

有意思的是,11月中旬,美拍新版1.8開始公測,拋棄了先前的“10秒也能拍大片!”宣傳語,首次支持最長60秒視頻拍攝,比微信6秒小視頻,長了許多。而幾乎同時,秒拍也將之前的10秒限制放寬到60秒。據稱,目前秒拍的日均上傳量視頻數達到10萬左右。“在手機硬件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流量費越來越低的今天,更長的視頻在移動互聯網成為可能。”評論者稱:“對於發布者和觀眾都一樣。”

越來越長的短視頻,和更短的微信小視頻形成了南轅北轍的路線,區別在於,前者想要在技術上“大片化”,而後者立足於微信的友際傳播,想用用原生態的視頻影像來達到隨時隨地隨意的社交分享。

將所有視頻處理技巧全部拋開,走“笑笑小電影”的路線,成為微信小視頻的核心理念。但目前看來,用戶還是希望“化妝”出鏡,而不是素面朝天。

更多的短視頻……

在視頻分享領域,短視頻也好、小視頻也罷,都受制於發布者自身技術的“不過關”而暫時很難普及。但這並不妨礙短視頻作為一種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分享手段,逐步實現擴散。

一方面,眾多企業開始借助短視頻複制其在微博、微信上的營銷故事,OPPO、貓撲、杜蕾斯、美圖、墨跡天氣等品牌紛紛在短視頻社交平臺上發布創意版“迪拜搖”廣告,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加上夏季流行的“冰桶挑戰”,更為短視頻營銷燒旺了爐竈。一些草根也開始借助短視頻開展創意營銷,如媒體曾報道短視頻“喜劇之王”陳翔,在美拍上只用了三個月,就收獲57萬粉絲,並開始和CCTV欄目組洽談合作,擁有76萬粉絲的戀珊妮則借助短視頻為自己的護膚品微店做推廣,日銷售額最高達到百萬。

另一方面,不少互聯網企和傳媒平臺也走出短視頻社交分享的固定模式,量身打造自己的短視頻平臺。11月,由新華社視頻網站新華網絡電視出品的超短新聞視頻客戶端“15秒”在蘋果和安卓平臺上線,主打超短新聞視頻,讓用戶在15秒左右快捷、直觀地了解全球新聞,成為是國內首個超短新聞視頻客戶端。而此前1個月,鳳凰視頻iPad客戶端進行全新改版升級,在版塊設計上也更加突出新聞短視頻專題和特色欄目這兩大鳳凰視頻的獨特優勢內容,力求在內容嚴重同質化的視頻客戶端領域。

此外,就連打出小視頻牌的騰訊,亦在謀求多方位突進,騰訊負責即時通訊業務的副總裁殷宇透露,QQ正在準備一個獨立的視頻社交App。當然,這個和微信完全不在一個軌道。其之前的短視頻主力微視,則開始走出活動創意路線,如借力“雙十一”,讓剩男剩女用短視頻發布脫單宣言,給無序的自由分享代入到主題語境之中,以更好地形成引爆點。

然而,短視頻距離真正的爆發,還有一段時間,需要耐心等待和準備。

作者:張書樂 微信號:zsl13973399819 天天送達的原創幹貨,每日更新的互聯網產業分析,獨家獨到的觀點火力全開,紮根IT、遊戲產業評論十年,著有《實戰網絡營銷》、《榜樣魔獸》、《推手兇猛》、《淩博微步:超完美微博營銷》、《價值百萬的網絡營銷》等書籍,歡迎訂閱。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與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