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公布了逾萬億歐元購買債券的QE項目。一些投資者開始猜測,美聯儲的加息時間可能比市場預期的今年年中還晚。因為其他央行的大寬松會推升美元匯率、傷害美國經濟。但美國財經新聞網MarketWatch的全球述評編輯Rex Nutting認為這種預測有誤,美元走強代表美國經濟增長強勁,歐洲央行的QE不會導致美聯儲推遲加息。
高盛經濟學家最近分析認為,美元升值一年內至少會讓美國GDP增長下降0.5個百分點。但如果美國經濟增長強勁,美聯儲幾乎沒有理由過於擔心美元的這種負面影響。高盛列出四大影響因素:
美國有經濟增長更強勁的前景;預計歐洲和其他地區傾向於貨幣寬松;國際油價下跌;全球經濟增長將更疲弱。
Kris Dawsey認為,美聯儲會預計,以上因素對美國增長前景的綜合影響較為中性。
上述觀點與美聯儲此前公布的看法一致。去年12月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的會議紀要顯示,聯儲決策者認為,經濟下行的風險幾乎完全平衡了上行風險。
Nutting指出,美元上漲的一個原因就是,在國際能源價格下跌推動下,美國經濟形勢好轉。換言之,如果美國經濟增長下滑,美元就不會走強。
而且,歐洲和日本的QE迄今為止還算成功,這兩大美國貿易夥伴的利好又會消除美國經濟的一重下行風險。
在本周公布的報告中,IMF大幅下調全球增長率預期,降幅為三年來最大。盡管美元持續上漲,IMF仍將今明兩年美國的經濟增速預期上調至3.6%和3.3%。下圖可見2008年以來美國GDP年化增長率。
美元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是市場預期歐洲、日本等其他地區推行貨幣寬松。過去投資者一直因為其他地區推出QE的傳聞買入美元,本月瑞士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意外行動只是讓他們更相信,除了美國會逐步轉向收緊貨幣,全球其他地區都會保持貨幣寬松。
Nutting進一步指出,對於美元走強,美聯儲最擔心的不是傷害美國經濟,而是影響通脹上升。
過去三年,不計能源的美國服務業價格通脹從2.2%升至2.7%,其中房租、車險、大學學費和醫療費用都未下降。這種進展符合美聯儲預期。今後這類占CPI約58%的價格通脹也不會因為美元走高突然下跌。下圖可見不計能源服務在內的CPI同比增長變化。
如果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可觀,就業增長持續強勁,可能美國薪資最終會開始回升,就像上世紀90年代末那樣。當時是幾十年來頭一次在美元走強時美國實際中位薪資水平上漲,而且失業率較低。雖然不能保證重演那一幕,但這是美聯儲期望的最佳結局。總之,歐洲的QE不會迫使美聯儲推遲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