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波全球化鋪天蓋地襲來,台灣企業存活的戰略是什麼? 戰略一:到當地設廠,取得公平競爭機會;戰略二:創造超越關稅的價值,培養客戶忠誠度;戰略三:留在台灣研發創新,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這就是「新皮箱精神」,過去鴻海郭台銘、廣達林百里等大老闆都靠一卡皮箱打江山,現在仍有不少老闆擁有此精神,但,目前全球經濟圈被自由貿易協定(FTA)包圍,台灣尚未加入,除電子業,其他產業都要面對關稅及非關稅障礙的不公平貿易競爭,皮箱難度比過去更高,戰略也得比過去更靈巧,要走出去,也要根留台灣。以下就是中小企業打國際戰的鮮明案例。 國際戰將一:富堡》靠「放羊理論」,成人紙尿褲賣到亞洲前三大 富堡是生產全台第一大、也是亞洲市占前三大、安安成人紙尿褲的企業,台灣的股票上櫃公司;富堡董事林峻樟是家族第二代,曾擔任總經理,現在負責富堡的海外市場,他一月十日剛從中國回台灣,十八日又要飛東協,考察投資案。 「這是數人頭的產業,就是有人的地方都要去,老人、女人、小孩都是我的市場(富堡不只生產成人紙尿褲,也有衛生棉、嬰兒紙尿片)」林峻樟說,因此,中國、東南亞、非洲、美洲,只要人多的地方,都會去。 他認為,亞太區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地方,四十二億人占全世界總人口的六○%,這些國家的國民所得正要成長,比市場經濟成熟、品牌也成熟的歐美市場,更適合台灣發展,「幾十億人頭,做不完,做一百年也不會倒!」他說。 三十年前,林峻樟就決定要走出去,「這是我的放羊理論,」把羊放在人口多的地方,只要羊不被狼吃掉,每一隻都會變得很大,像泰國、印度、伊朗,市占率都是第一。 選對戰場:看好印度消費力,登上第一大品牌 「沒有Plan A(A計畫,指加入區域經濟圈), 就要有Plan B(B計畫) 嘛!」他說,B計畫就是「走出去」,全世界有很多市場可以選擇,像台灣加入不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就可以到RCEP的國家設廠。 他分析,印度市場的優勢是:一、印度是民主國家,對中國排斥,對台灣較友善,MIT(台灣製)在印度很吃香,因為印度人比較不喜歡中國製的產品,覺得中國製都是山寨品,較喜歡台灣產品,因為性價比高。 二、印度是全球人口第二大國,十二億五千萬人,雖然當地人均GDP只有約一千五百美元,但是,卻有一、兩億國民所得八千到一萬美元的中產階級,這就是富堡的目標市場;根據富堡研究,國民所得三千美元以上,就有成人紙尿褲需求,而印度落後中國二十年,將會複製中國經濟成長的經驗,商機就在此。 研發升級:在台往高端技術走,切入長照產業 富堡二○一五年的營運重點在RCEP,將在印度設廠,富堡雖然十一年前就從台灣賣紙尿褲到印度,如今是印度第一大品牌,但,當經銷商都紛紛投資設廠,變成競爭對手,富堡不去印度設廠,就要用二一%高關稅去競爭,因此決定今年設廠,除供應印度需要, 未來也能透過RCEP圈內關稅優惠,賣到東協其他國家。 B計畫,還包括「打不過就加入它」,中國就是一個例子。 富堡曾在中國慘賠,被當地企業的價格戰打趴,後來,富堡乾脆把當地競爭者納入其產業鏈之中,由原本的競爭者來做代工業務,出口美國、日本,甚至中國本地,富堡則往更高端的技術走,才不會被取代。 而富堡的台灣廠,則升級為全球研發中心,往高端技術走,目前切入長照產業,研發出復健紙尿褲,更升級為抗菌材質,不斷創新研發,以保持業界領先地位。 當台灣被一個個崛起的區域經濟圈孤立,林峻樟卻自信的說:「未來十年,我會是亞洲第一名。」因為研發、生產、銷售,富堡已經採取國際分工,布局完整。 【圖表】富堡複製中國經驗,壓寶印度——富堡赴RCEP 設廠路徑圖 國際戰將二:昇宏》幫客戶創造價值,一款洗髮精賣遍全球48國 「二○一五年,東協、 中南美洲我們都要occupy(占領,意即兩地國家都要設據點)。」發下豪語的是昇宏國際總經理蔡秋月。 昇宏國際,一家位於高雄大樹的洗髮精製造品牌商,年營業額達新台幣六億元以上,讓一瓶洗髮精,賣遍全球四十八個國家,產品走高價路線,全球除了中國市場以外,其餘均由台灣製造,在台雇用五、六百人。 在台灣,它是專業沙龍的第一品牌,在國際上,它旗下的品牌SH-RD,是美國影星珍妮佛.羅培茲、韓星張根碩、尹恩惠、李秉憲愛用,免費在國際雜誌上代言;近三十年前創立的品牌yellow seduction(黃色誘惑)目前在歐洲還熱賣。 形容自己比旅行社導遊還忙,蔡秋月最多一年出國十幾次。二十多年前就決定走品牌的路,「(全世界)能去的地方都會去,能跑的展覽都跑。」她說,東協、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北國俄羅斯、中南美洲的宏都拉斯,都有昇宏的產品。 洗髮精是高關稅的商品,例如,泰國二○%、菲律賓一○%、越南二二.五%到三○%、中南美洲也超過一○%,關稅這麼高,為什麼能在全球攻城略地? 「如果能夠讓客戶變成當地最強的廠商,關稅就不是最大阻礙,」蔡秋月說,昇宏從製造商起家,成立五、六年後開始發展品牌,從國內的專業沙龍走到海外,靠的策略就是市場區隔,專業路線,以及創造價值。 像昇宏每年去世界各地做說明會,幫客戶辦美髮秀,在印尼、越南、宏都拉斯等國,都經常在當地辦秀,提高品牌知名度,甚至,也幫客戶做教育訓練,在沒有YouTube的年代,就拍攝DVD赴國外教學,後來更代理美國美髮教育課程,請外國客戶來台灣上課受訓,提高客戶的競爭力。 把客戶變最強夥伴:到各國辦秀、教育訓練,不打價格戰 當客戶的價值被創造出來,就不會陷入價格戰;昇宏產品的價格,在海外幾乎是不二價,在紐約,一瓶護髮霜出口價可賣到四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元),各國的代理商也幾乎都沒換過。 因為,客戶要的是昇宏營銷模式,管理財、知識財,這些都是關稅無法取代的。 去年昇宏也打進德國,德國市場的進入門檻很高,需要很多認證才將進口,但是,只要進得去,就能做很久的生意。 台灣在國際美容美髮產業,並不是領導品牌,所以打國際戰很辛苦,蔡秋月永遠記得,當年昇宏在美國參展時,被問Where do you come from?(妳來自哪裡?)她回答「Taiwan」時,客戶就掉頭就走的情景,當時雖然感到挫折,但是,最後美國市場還是打了進去,甚至還因為熱銷,而被當地廠商仿冒。 今年昇宏計畫到越南設廠,因為越南是它亞洲營收最高的據點(中國除外,因為中國市場由昇宏中國廠供應),當地經銷商一直要求設廠,越南廠將來也可就近供應東協其他國家需要,享受東協市場的優惠關稅。 打進東協、德國:就近供應市場,還能享受低關稅優惠 而台灣,則繼續研發最新、最好的產品,和海外廠區隔,核心技術留在台灣。 當全球FTA圍牆越築越高,台灣老闆們依然用「新皮箱精神」突圍,向全球市場叩門。FTA雖不是競爭的必要條件,但若善用FTA,這些老闆們就能在世界的擂台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圖表】昇宏賣遍亞洲,今年更在越南投產——昇宏赴AEC 拓銷、設廠路徑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