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轉眼間就突破了3000點,喜出望外卻又在預料之中。堅信估值必然回均中值,堅信橫能夠有多長,豎必能夠有多高的我,一直還是傻傻地滿倉著。去年最大的收獲並非盈利有多少,而是對於基本面惡化,出現毀滅價值的公司已經可以做到果斷絕情。
股市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一群烏合之眾往往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別人悲觀時貪婪”?這十幾二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好像不對。應該是“別人悲觀時你必須悲觀,別人絕望時你才可以貪婪;別人樂觀時你必須比任何人更樂觀,別人貪婪時你悄悄地離場。”
看著一個個能夠在熊市中堅守多年的股友,在股市上漲初期離場,實在是有點無奈。6000點跌至3000點高呼價值浮現千載難逢,現在也就3000點,大家有著各種各樣的擔心,什麽板業板泡沫嚴重,什麽PMI持續不景氣GDP下行等。決定A股指數走向的是創業板麽?不,僅僅是那幾十只權重股而已,這些曾經的大爛臭的估值只要還在均值以下,沒啥可擔心的。還擔心PMI、GDP?算了吧!決定企業估值的是盈利能力,與營業額、采購額沒啥關系,value-added才是是關鍵的。
企業每年都在累積盈利,資產不斷增厚。現在的3000點怎麽算也只可能比幾年前的3000點更安全,不是麽?
去杠桿、去應收賬款、去庫存已經好幾年,現在企業規模收縮但是現金流入卻更好了,該樂觀還是悲觀?別忘了股市是先行指標,等大家能夠感受到經營環境好轉時,就已經太遲了。
後面可以預見的利好還有不少。滬港通已經通行了,人民幣要國際化,資金池要弄好吧?MSCI與富時兩大指數總得引進來吧?深港通不開通行嗎?不能只將滬市納入讓MSCI與富時指數而忽略深市吧?股市要國際化,就得發展衍生工具,現在可以融資融券了,但是不開放T 0,衍生工具如何對沖呀!
三頭馬車總不能放任任何一頭倒下吧?要穩住樓市,繼續降息降準還是免不了的。反腐與改革多少能夠釋放點盈利,降低估值水平吧?
15年會怎麽走?不知道。還沒有試過大漲後立馬大跌吧?大媽進來了嗎?呵呵。我還是比較樂觀的。記住,投資盈利是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