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斯蘭國沖擊中東
激進組織伊斯蘭國在2014年成為全球最危險的恐怖組織。其通過毀滅性的閃電戰占領了敘利亞東部和伊拉克北部。這重塑了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格局。這一激進組織的征服威脅到了中東地區整個少數民族的存亡,使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並促使美國對伊拉克進行軍事幹預。
美國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本月表示,在伊拉克境內發動的一系列針對性空襲中,3名伊斯蘭國高級頭目被炸死。
不過,另一名高級指揮官警告說,戰鬥還遠遠沒有結束,也許需要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鏟除伊斯蘭國激進組織。
2 共和黨拿下美國參眾兩院
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贏得壓倒性勝利,自2006年以來首度贏得參議院多數席位,同時也保住了在眾議院的多數席位。
選舉結果顯示出美國選民對於民主黨和總統奧巴馬的不滿,同時也顯示出共和黨在兩年前總統大選敗北後的努力。重掌美國參眾兩院燃起了共和黨2016年入主白宮的希望。
3 美國經濟複蘇
美國經濟在2014年開始複蘇。今年新增就業人數創下了上世紀90年代晚期以來新高。汽車銷量創下歷史記錄。盡管工資上漲並未增速,而房地產市場開始放緩,經濟依然複蘇。
今年1-11月,美國新增工作崗位270萬個,今年有望創下1999年以來新高。失業率在11月跌至5.8%,低於去年同期的7%。
現在問題的核心是,美國工資增速能否加快。工資增長的乏力是許多人對經濟不滿的原因。在產出、招聘和公司利潤上,美國經濟今年都表現出色。
4 頁巖油繁榮 油價下跌
今年下半年,石油價格下跌近50%,美國頁巖油擾亂了全球石油市場。供應不斷增加而全球原油需求則在放緩,這導致了油價的下跌。
今年年初,美國三大油田日產量達到367萬桶。到年底,三大油田日產量達到469萬桶。美國頁巖油的繁榮給全球油市構成下行壓力。
OPEC代表在11月表示,OPEC決定保持石油生產目標在3000萬桶/日不變。因OPEC不減產的決定,油價開始新一輪暴跌。
5 烏克蘭危機與歐美對俄制裁
普京吞並克里米亞後,烏克蘭戰火不斷。數千人喪生,其中包括馬航MH-17航班上的298人。
歐美對俄羅斯進行了金融、軍事和能源等領域的制裁。俄羅斯經濟隨後陷入蕭條。11月,俄羅斯經濟同比萎縮0.5%,陷入衰退。
6 埃博拉
致命病毒埃博拉今年走出非洲,開始在全球蔓延。歐洲、北美、南美均出現確診病例。美國的一名患者已經不治身亡。世衛組織警告稱,東亞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高盛稱埃博拉比禽流感、豬流感更讓人擔心,或令人們減少航空旅行和購物,成為影響經濟的風險因素。盡管目前埃博拉對美國經濟影響有限,但若局勢惡化,最糟可類比SARS對香港的影響。
7 巴以沖突
今年7月,以色列海軍在加沙地區登陸,摧毀了位於該地區一處長距離火箭彈發射裝置,巴以沖突加劇。今年,以色列加大了對哈馬斯的打擊力度,對加沙地區的哈馬斯以及其他恐怖組織造成重大打擊,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死亡。
8 馬航航班失聯
馬航MH370航班於3月8日失聯。該航班原本計劃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前往中國北京。MH370航班由波音777-200機型執飛,該航班總共運載239人,包括227名乘客(2名嬰兒)及12名機組人員。航班的乘客來自於13個國家,其中包括154名中國乘客。
9 阿里巴巴上市
9月18日,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上市規模達到250億美元,創下歷史記錄。該股首日上市大漲38%至93.89美元。
10 大型亞洲經濟體不確定性增加
中國今年很可能無法達到7.5%的增長目標,而日本、印度和印尼等亞洲經濟體都面臨挑戰。
中國政府希望在給樓市降溫的同時,維持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政府一直十分謹慎,而中國的投資者則非常瘋狂。今年,A股上漲超過50%。
日本央行需要通過大規模的資產購買計劃,幫助日本經濟複蘇。日本央行預計,日本經濟將在明年3月結束的財年中增長0.5%,不過,經濟增長將在此後加速。
印度和印尼兩國今年都選出了新的領導人。兩國推行的改革有望吸引投資。印度和印尼目前都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
亞洲經濟體在2014年的年終,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