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將收官,法興銀行跨資產研究團隊和英國《每日電訊報》以圖片的形式為投資者匯總了今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大趨勢:
2014年全球經濟並未走上全面複蘇的道路,全球GDP僅增長3.3%,被IMF首席經濟學家認為是“平庸的、比預期還要糟糕的”增長。
2014年全球經濟還患上了一個通病:去通脹化。
法興銀行跨資產研究團隊指出:
絕大部分發達國家的通脹率都在下滑。部分地受益於大規模的寬松刺激,更重要的是上調銷售稅帶來的影響,日本成為今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通脹率上升的國家。美國和英國的通脹率都跌至了1%附近,歐元區則徘徊在0甚至0以下。
2014年,油價重挫,沈重打擊了盧布。
2014年沒能成為加息之年,俄羅斯是個例外。
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化,虛線部分為法興銀行預計的今年6月以來主要央行資產負債表變化。
讓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徹夜難眠的圖表:5-5年期遠期通脹率持續走低。
希臘再次成為歐元區的擔憂。希臘宣布將舉行提前選舉,這意味著左翼Syriza可能上臺。如果Syriza上臺,其將要求希臘放棄財政緊縮和改革、撕毀希臘與“三駕馬車”(IMF、歐盟委員會以及歐洲央行)之間諒解備忘錄,希臘或將面臨退出歐元區的風險。
相較於2008年初,希臘經濟仍然萎縮超過25%。
(歐元區各國凈外債變化:2009 vs 2014)
2014年,歐元區南北再平衡又停滯了。
令人欣喜的是,英國短期失業率跌至金融危機以來新低。
讓人難過的是,英國債務修正值增長至1.4萬億英鎊,比英國國家統計局首次統計高出了1270億英鎊。
2014年美元表現強勁,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新高,對所有主要交易貨幣都升值。相較於2013年,日元、歐元貶值超過10%,俄羅斯盧布兌美元更是在年末時候出現崩潰。
2014年,大宗商品大跌,尤以原油為甚。法興銀行表述,油價下跌可能會進一步降低通脹,並在明年初將歐元區拖入輕微的通縮。
歐美息差擴大。整個2014年,美國與歐洲經濟前景的分化變得越來越明顯。歐洲經濟增長和通脹上升希望渺茫,德國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跌,觸及歷史最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國經濟增長日漸穩固,結束QE之後,未來可能會加息,美國國債收益率在攀升。
2014年,A股年漲逾50% “牛”冠全球股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