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轉:PIMCO對油價下跌的理解 警惕油價暴跌觸發系統性金融事件 熱愛大自然的DD

來源: http://xueqiu.com/8933873018/34562373

轉:PIMCO對油價下跌的理解 警惕油價暴跌觸發系統性金融事件

川財證券策略團隊翻譯

 在思考2015年全球宏觀經濟前景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新進展就是油價在過去3個月里暴跌40%,在過去30年里,類似甚至更大幅度的油價下跌發生過好幾次,有些是在重大的經濟衰退期間,比如1991、2001和2008年,而有些則是在全球經濟增長時期,比如1993和1998年。目前的油價大跌對2015年的全球經濟增長意味著什麽?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必須要確定目前的石油熊市是由需求驅動的還是由供給驅動的。

總的來說,需求驅動的石油熊市通常是實體經濟增長遇阻以及宏觀經濟出現下行風險的警示,而供給驅動的石油熊市通常預兆著生產力增長的提高以及宏觀經濟出現上行風險。此外,需求驅動的石油熊市的發生頻率高於供給驅動的石油熊市,導致投資者習慣性地將石油熊市與經濟下行聯系在一起。

我們認為,如今的石油熊市主要是由供給驅動的,這次油價下跌70%源於供給增長意外提高,30-40%源於需求增長的減弱,原因是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不是經濟增長放緩。

2014年美國的原油產量大幅超出了之前的預期,雖然近年來美國石油產量之高一直讓人意外,但是其對油價的影響直到最近才達到最大,這是因為產量增長的規模達到了顯著的水平,並且2012-2013年間因阿拉伯之春而停產的一些油田在2014年恢複了生產。在需求端,有證據表明中國和歐洲的實際需求減緩,加劇了油價的下行壓力;不過2014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其實依然在上漲,進一步證明這次熊市是由供給驅動的。

我們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速度將加快,主要原因是我們認為供給驅動的油價大跌將從根本上改善全球大多數經濟體的貿易狀況,並且石油美元從生產國向消費國的轉移將提高貨幣流通速度,這將為明年的經濟增長提供進一步的支撐。

盡管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將出現上行風險,不過石油凈消費國與凈生產國的經濟動力將出現重大分化。在主要經濟體中,油價下跌的最大受益國是日本、歐盟、中國以及美國。而在另一端,俄羅斯受到的傷害最大,其次是巴西。

我們密切關註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與全球銀行之間的金融聯系。過去10年來,大宗商品超級周期一直是全球資本支出井噴的驅動力,現在這輪超級周期很有可能進入了最後的階段,這一階段可能會持續幾年時間。之前,1994到2007年間中國和其它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激增推動大宗商品的實際價格在1999到2012年間暴漲,進而促使資本支出在2004到2013年間顯著增加。然而,到了2014年,一些重要的工業大宗商品的實際產量已經開始大於新增需求,致使大宗商品超級周期進入最後階段,在這個階段,大宗商品實際價格的下跌最終將導致未來的資本支出下降。

從歷史經驗來看,大宗商品價格的周期變換永遠會出現一些由下而上的“傷亡”。可是,考慮到過去10年來以大宗商品為基礎的資本支出繁榮持續時間之長、涉及範圍之廣,我們必須要特別留意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有關的杠桿,既包括看得見的,也包括隱藏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速度和幅度有可能引發一些主權或準主權國家的資產負債表發生集中的信貸損失,如果損失足夠大可能將觸發系統性的金融事件,反過來導致金融狀況收緊並降低未來的全球經濟增長。雖然這一情景的可能性不高,但是鑒於大宗商品價格與全球銀行之間金融聯系不透明,新興市場經濟體尤其如此,因此我們需要對此保持警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