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當電子業年薪被打三折 出走現場直擊!

2014-12-22  TCW

 

根據韜睿惠悅的報告,科技業高階主管薪資所得在台灣整體產業中,已經從九年前的中段班,在二○○八年之後落到倒數第二名,僅僅贏過產險業。從「科技新貴」到「科技不貴」,台灣科技競爭力出了什麼問題?

現場:竹北台元科技園區走進對門公司,就能在台領中國薪

你可能想像不到,一張門禁卡,就可以改變台灣科技業的競爭優勢!

今年年初,聯發科最精銳的手機研發部門裡,十一名員工投效港商鑫澤科技,這家公司位於竹北的台元科技園區,今年二月才成立,外界揣測是聯發科的中國競爭對手為了挖角而設立的台灣門戶。

今年晨星與聯發科合併之前,據傳晨星二十多名手機晶片研發部門的員工,已投效同在台元科技園區的訊崴科技,這是中國通訊大廠華為在台灣的分身。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不僅是中國最大晶片設計公司,也在手機晶片領域與聯發科對打。

台元科技園區裡,訊崴與聯發科就在同區;以前,台灣人才被中國公司挖角,還得細細盤算到異地工作的無形成本,現在,連這個都免了,因為聯想、展訊、華為、中興、獵豹等中國公司,以及許多披著「外商皮,中國骨」的企業已經在台灣設點。

想換工作?只要換一張門禁卡,走進對門的公司,就等於走出「國門」;傳統觀念裡,到中國領高薪,起碼要買張機票,搬幾個皮箱過去,現在,連這些都省了。

在台北南港、內湖科技園區裡,手機業者估計,已有近千名台灣員工離開宏達電、廣達、華碩、聯發科等,轉而替中國公司開發手機,壯大他們的全球影響力。

主角:面板業出走大陸員工新合約薪水打六折,仍比台灣高一倍

今年春天,曾啟新(化名)嘆了口氣,終於在工作合約書上簽下了名字。

約四年前,他是台灣面板公司出走到中國深圳,打造華星光電的兩百名種子部隊之一,當時華星開出相當於他在台灣三倍的年薪。短短四年多,華星從無到有,至今已經是中國第二大、全球第五大面板廠,第二座最尖端的面板八代廠,即將在明年底量產。

當初和曾啟新一起去的「華星一期」,超過八成都選擇留下來,但新一輪的合約裡,大家的薪水都被打了八折到六折不等。回到台灣工作,當然是他的一個選項,但是不成文規定裡,曾在中國同業上班的人都被封殺;更現實的是,即使在中國薪資被打折,也還是比台灣水準高出約一倍。

「如果沒有員工分紅費用化,我可能不會離開台灣,」曾啟新說。

這,只是一個縮影,台灣科技業薪資大不如前,成了員工往外走的最大推力,中國的大舞台、高薪資與更多的機會,則是強大的拉力,而這一推、一拉間,也讓兩岸競爭力產生激烈的消長。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李瑞華說,外商挖角台灣,不是現在才發生,而是已經持續了十多年;但二○○八年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實施,更猶如一把刀,在「電子新貴」與「電子不貴」中間,清楚切割。

科技業高階主管的薪資,更是從七折、五折、三折,節節下滑。

二○○九年台積電中階主管的薪水,大約比前一年打了七、八折,當時急於發展晶圓代工的三星,看準這點大力挖角。

就在這一年,業界盛傳三星一年就挖走台積電數十名中階主管,其中包含台積電前研發處資深處長梁孟松。據傳三星開價三倍薪資,簽約五年,當時一位台積電經理若跟隨跳槽,五年可能賺超過一億元。

員工分紅費用化前,晶圓大廠一位三十、四十歲的研發副理,鼎盛時期年收入逾一千萬元,目前僅約三百萬元。

另一家通訊設備大廠的經理,二○○八年之前年薪一百萬元、分紅卻高達三百多萬元,現在費用化加上實價課稅,一年合計薪酬還不到一百八十萬元,等於打了四、五折。

現場:業界最頂尖公司一軍出走兩、三百人,被當九牛一毛

這些例子比比皆是,員工分紅費用化實現了所得分配不均的社會正義,卻也增加了台灣科技人往外走的動力。

一波波中國公司瞄準台灣人才,不外乎技術研發、工廠管理等領域,由於被挖角的多半是行業裡最頂尖的公司,原本人才吸納力就強過同業,因此不至於到一個團隊離開,就傷筋動骨的程度。

這群菁英出走,從台灣電子業從業人數一百多萬人來看,比率似乎不高。一位中國前面板大廠高層舉例說,台灣一家面板廠五萬名員工中,有技術含量的約兩萬人,就算一次出走兩百、三百人,也只不過是一%,不會動搖根本。

然而,這兩百人卻能讓一家中國面板小廠如虎添翼,從無到有,成為競爭對手倍數成長的養分。這才是值得擔憂的地方。

更現實的是,台灣企業在電腦時代稱霸全球之後,卻在智慧型手機與網路軟體的新世代缺席,取而代之的,是中國聯想成為全球個人電腦第一大品牌、小米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華為是全球最大通訊設備公司,而明年全球有十八座面板八代線進入量產,八座都在中國,擴產腳步快,需求的人才更多。

新台幣六千億元,相當於台積電去年整體營收規模,這是中國今年十月成立的第一期半導體發展基金,將用來扶持當地晶片設計與製造產業,第一步已經以控股公司整合展訊、銳迪科(RDA)等設計公司,計畫五年內營收規模超越聯發科。

這幾年,中國不僅培養出大型科技公司,薪水也直追台灣,在深圳,博士畢業生的月薪已有約新台幣六萬元的水準,碩士生也有新台幣三、四萬元的薪水,已經與台灣差不多。

至於五年工作經驗以上的資深工程師,「北京、上海、深圳都比台灣高,資深經理可能年薪就有人民幣五十萬元(約合新台幣二百五十萬元),」曾長年派駐上海的外商總經理觀察。

主角:不誘人的中型公司企業若沒本錢加薪,恐淪人才培訓班

台灣電子業的國際競爭力,隨著電腦的式微而流失中,人才的流失,也讓台灣電子公司面對「轉型」這個大課題時,資源不斷流出;只有少數跨入新領域的如聯發科、台積電、和碩等指標企業,才能明確說出下一個成長動能在哪裡,也才有持續加薪的本錢。

人才流動,也形成了現在電子業兩極化的狀況;優秀的人才擠破頭要進入尖端公司,中型公司沒有股票紅利的誘因,工作一樣辛苦,但開不出誘人的薪水,成長潛力又被畫上問號,最後往往淪為大公司的人才培訓班。

該走的都走了,產業優勢還會在?鼓勵出走人才創業,才是新正向循環

因此,現在的電子業正需要大破大立,讓僵化、沒有競爭力的大公司自然被淘汰,釋出人才、重新啟動創業的風潮,才能再有新的正向循環。

「人才需要環境讓他不斷自我學習、自我發展壯大,今天說不准去(國外),只能在紅樓戲院演小角色,怎麼可能出個『大導演李安』?」富智康前行政總裁程天縱說。

「我認為現在形勢比人強,台灣比不上中國、日本、美國,因為日本是大市場,有各種挑戰在那裡,假如我們這裡舞台已經不夠培養世界級的人,反而應該鼓勵台灣人才去中國盡量學,十八般武藝通通學回來,再鼓勵他們回來創業。」程天縱建議。

正是因為台灣電子業轉型失敗、原地踏步,現在的惡果是,就算台灣電子業人想往外走,被高薪挖角的最後黃金期,大約只剩下三年。

「現在中國對台灣電子業,除了半導體和晶片設計這些前端人才之外,其他的也不太感興趣了,最近已經明顯看到疲態,」一○四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說,「中資以前是『非台灣人不可』,現在是『有台灣人也可以』,香港、新加坡的人才都行。」

現在還能讓中國科技公司用「新台幣換人民幣」,等同五倍高薪挖角的,只剩下尖端公司裡最尖端的人才,「一年半前,中國挖角工程師還開出一.五倍薪水,最近只有一.二倍。」晉麗明說。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李瑞華也表示,三年是台灣科技業被高薪挖角的最後期限,「該走的都走了,剩下的也不值得挖了。」李瑞華嚴肅的表示。

這幾年獲利不佳的面板業更是如此,一位顯示器公司董事長說,中國對台灣人才還是開出一.六倍的薪水,只是「現在不必他們來挖,台灣面板業的人,自己會打聽有沒有機會去中國。」

過去,台灣人才的能力明顯高於中國,但是現在兩邊已經急速拉近,只剩下部分半導體仍有顯著優勢,如果台灣電子業老闆的心態,仍然只是抱怨員工被高薪挖角、而忘了給員工們有希望的未來與成長的空間,才是整個產業發展最真切的隱憂。

程天縱說了個笑話:兒子看完《西遊記》,跟爸爸抱怨說,這書不合邏輯,因為孫悟空把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去取經的路上,遇到小妖魔卻都打不過,還得跑回來找如來佛求救兵,這是怎麼回事?爸爸說,天兵天將都是專業經理人,小妖魔都是自己出來創業,都是拚命的。

程天縱說,台灣過去三十年,產業政策和資源太過集中在大型企業,培養的都是專業經理人,現在中國冒出頭的新公司,則是一些拚命創業的人,雙方交戰,台灣就沒轍了。究竟是薪資低落、人才太委屈,還是我們培養的人才無法因應變化,這才是科技業薪資滑落背後最值得探討的議題。

【延伸閱讀】3股推力 逼走科技菁英!

1. 員工分紅費用化後》高階主管薪資被打3折

2. 中國企業高薪挖角》到大陸工作年薪最高多5倍

3. 海外薪資不如以往》薪水仍比留在台灣多1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