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移動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13年以來,各大互聯網巨頭加緊在移動互聯網端的布局,如百度收購91無線,阿里入股新浪微博、高德,騰訊收購搜狗、開放微信公眾平臺、投資生活服務類滴滴等;巨頭在移動互聯網端的種種布局,讓大眾確定並肯定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發展趨勢。另從憤怒的小鳥,到植物大戰僵屍、唱吧、陌陌、大姨媽、天天愛消除、臉萌、滴滴打車……一個個草根APP應用一夜爆紅,他們在業界內創造的商業格局、用戶數量、融資神話等,更是刺激了數以百萬計的個人和團隊投入到APP開發中來,暢想名利雙收。
俗話說得好,一將功成萬骨枯,雖然整個APP行業確實異常火爆,且市場分類已形成並趨向穩定,但是除了遊戲和廣告外,眾多APP還沒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成功者為數不多,失敗者何其多。人們大多時候只看到APP行業“錢景動人”,眼里心里只有APP成功創業勵誌故事,又有幾人細數或深思在這些成功創業的APP背後,又有多少APP創業者舉步維艱、逐漸消失呢?
2012年,蘋果APP Store中僅應用推薦服務新增的APP數量為339164個,而下架的APP數量為273285個,這意味著每天都有700多個APP從我們的手機中消失了。
2013年市場上各類APP暴漲,約有幾十萬款App,但其中僅有幾百個可生存下來。
2014年4月App Annie發布的完整全球app市場分析報告中顯示,中國地區App Store的增長最為顯著,環比上一季度增長了約70%,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中APP數量持續飆升。百萬的APP軟件競爭巴掌大的手機屏幕,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APP應運而生,同樣也有數以萬計的APP銷聲匿跡。
對以華為、中興、熊貓、國電、誠邁等中國著名軟件企業重要戰略布局的南京來說,更是不會錯過如此火熱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創業熱潮。南京市每天在各領域中都有各種各樣的APP不斷上架,對成功的APP創業家們,筆者真誠祝福其錢景如虹,走的更長遠;在移動互聯網創業成功率如此之低,特別是在筆者的一朋友慘遭創業失敗,輸的血本無歸的沈重心情下,筆者代自己及行業人士向南京本土的創業家們致敬,並沈重哀悼並祭奠那些或許還沒出現在公眾視野就已經失敗的了的本土APP,如社交類:LBS軟件飄飄、面圈;生活服務類:如廁神器噢粑粑、易外賣、移動車小二、掌上公交、建鄴智慧城市APP;旅遊類:南京攻略、南京著名旅遊景點等。同時從數百家失敗APP中對比並簡單分析了失敗原因,期望能對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們有所啟發和幫助。
缺乏市場調查、產品定位不精準,過於重視理論分析輕實踐
以結伴社交、群“Play“為口號的自稱為中國式社交神器的”面圈APP“為例,開發前不斷的更新完善產品需求架構,歷時3年,終於在14年5月在各大應用市場上架推廣,開發分析理論太強,架構時間太長,錯過了社交APP最佳推廣時間。先不說其奇葩的logo和登陸界面,單說其市場定位”結伴“社交,就值得大家深度推敲一下,在社交領域“一超多強”的格局下,連各種邊緣化、個性化市場都已被微信、易信、YY、陌陌等占領滲透的情況下,以社交為切入點,在沒有任何資源積累的情況下,妄想不少錢或少花錢推廣其產品,並在社交領域占有一席之 地,確實比登天困難。
以旅遊類南京攻略APP、南京著名旅遊景點APP為例,在攜程、去哪、途牛等旅遊大牛的面前,沒有突出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定位,或許他們明確用戶需求,但是其產品只能滿足大眾的共性需求,並沒有提供滿足用戶特定需求的核心價值。或許這些APP產品,進行一些精確的市場調查,規避掉與市場大頭共性的基礎上,找準自己定位,抓住時機進行市場推廣,現在又是一種情況。
不懂技術缺少經驗、人才引進難、用戶需求過於垂直
以噱頭夠夠足,產品差異化定位夠精準的自稱為年度最彪悍軟件——“全天候內急助手” 噢粑粑APP為例。噢粑粑創業團隊是一群平均年齡為25歲的年輕人,夠激情夠努力,抱著“方便市民的公益” 目的,研發出幫助南京人外出內急時找廁所的實用化、本土化應用軟件。找廁所的軟件,哈哈,咋一聽很有意思,不少人抱著好玩的心理下載試用,在上線第一天下載量突破了1500人,但其產品後期發力不行,下載量逐漸減少,最終淡出大眾視野。究其原因是1.創業團隊太年輕,缺少經驗,專業技術能力不足,APP質量差,用戶體驗不好,轉化率低,用戶下載量上不來;2.用戶需求過於垂直,噢粑粑創新點在於為找不到廁所的用戶找到廁所,粗略一想,覺得很有用,但是在南京這個公共設施如此完善的城市,地鐵有廁所,麥當勞、肯德基、各大商場均能充當免費公廁且布局如此緊密,又有多少人想找廁所找不到呢?噢粑粑用戶需求過於垂直,人群基數少,且很多在不用他的APP就能輕松找到廁所的情況下,想要推廣起來,真的很難。
沒有戰略方向,後續資金進入難
以易外賣為例,易外賣是一款在手機上實現在線叫外賣的應用軟件,打開軟件後,自動定位周邊美食,只要在設備上輕松的完成在線點餐操作,就可以坐等美食上門。當然據了解易外賣產品質量也不過關,自動定位系統耗時長且不準。易外賣在美團、大眾點評等大頭坐鎮的前提下,其提供的產品服務沒有核心競爭力,僅能滿足用戶共性的需求,沒有明確其戰略方向,定位不準確,推廣起來比較困難,在其推廣周期內沒有吸引足夠的量變,量變不足無法成功質變,沒有成功吸引風投投資。APP在前期創業時大多屬於自掏腰包,在無比燒錢的APP行業內,沒有後續資金進入,也就意味著失敗。
祭南京移動互聯網創業者,總結得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多處於“三無”狀態——無資金、無經驗、無人脈。他們雖然大多以失敗告終,或許沒有很多資本和籌碼去賭,但有的是一腔激情與拼搏勇氣,正是他們的激情與勇氣,為整個移動互聯網帶來了別樣風采,為後續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經驗和借鑒,向移動互諒網創業者致敬。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E4%BA%8E%E6%96%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