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未來10年淘金密碼 聰明、創造力、年輕人

未來10年淘金密碼 聰明、創造力、年輕人 
 
2014-11-24  TCW
 

當大數據浪潮正往你我襲來,台灣企業的腳步,在專家眼裡,多數是慢半拍,「這幾年,我在國外看到成千上萬個(大數據)創新例子,但是都沒出現在台灣……。」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

對台灣而言,除了善用大數據去改善製造業良率外,我們擁有全球密集度第一的超商網絡,還有全球數一數二健全的健保資料庫,甚至還是全球資訊代工王國。如果,我們能透過出貨的硬體,蒐集更多數據,新獲利機會,可能就在下一個轉彎處出現。

本刊越洋專訪曾任微軟等大企業顧問,並出版《大數據》一書的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維多.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他主張,台灣必須勇敢去想像數據能帶來的價值,因為未來十年,大家要迎來的是靠資訊,而非硬體獲利的時代。

台灣老闆搞錯大數據目的??它不是解決老問題,是幫助創新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對台灣企業、甚至是中小企業來說,該如何運用大數據?你建議的第一步是什麼?

麥爾荀伯格答(以下簡稱答):未來,所有產業都會被大數據影響,並且改變商業模式,只是有些產業會發生得快一點,有些影響程度比較深。

企業須做的第一步是,了解數據有很多看不見、過去不曾想像的價值,沒有這一步,什麼都不會改變;第二步,當意識到錯失了很多商機,就想辦法蒐集數據;第三步,招募聰明、具有創造力,可以從數據中找到新商機的年輕人。

至於該如何從大數據中找到新的可能性?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學習的技能,像自學操作Excel那麼簡單。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想像力」的重要性,當你有想像力,才有辦法從數據中找到機會。

問:但不少台灣企業主或主管,連該用大數據解決什麼問題,都不知道,這一點該如何克服?

答:我對這個現象並不意外,因為他們搞錯了大數據存在的真正目的。大數據不是用來解決現有問題的工具,它是幫助企業發現未知的商機,來開發新產品或服務。例如,當金融機構把交易資料透過大數據分析,運用在即時預測國家經濟狀況時,它不只停留在解決現有問題層次,而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服務,協助企業從中找到新的賺錢機會。

問:不少台灣企業主做決策時,都習慣依靠過去經驗或直覺,你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嗎?

答:依靠數據決策的時代就要來臨了,那些不擅於擁抱理性數據決策的企業,未來不可能生存下去。

當你要處理大量消費者資料時,過去經驗告訴我們,用數據決策的成效,總比人為來得好。這就像吃藥一樣,如果我只是憑直覺,讓身體自然痊癒,也沒有去看醫生,狀況嚴重時,我甚至會死亡。但如果醫生可以透過診斷數據知道,過去得了這種病的病患有什麼病因、怎樣治療才會好,然後對症下藥,我就有更高的機率痊癒。商業上也是如此。

不過,這邊我也要提醒,數據決策並非萬能,大多數情況下,它對企業的確很有利,有些成功的企業家,仍會做出看似力排眾議、違背理性的決定,這就回到所謂決策者的智慧,也就是人的因素;但大多數狀況下,企業決策還是要避免人為偏見比較好。

任何行業都能賺數據財??物流業車輛損壞資訊,能賣給車廠

問:那對企業主來說,他又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才能掌握大數據商機?

答:他們需要多了解世界,不是只注意自己現有的產品跟客戶,應該注意的是數據,從數據中觀察,有什麼過去沒有發現的資訊。

例如,當UPS看到他們每天有六萬台車在全美各州運送貨物時,注意的不是每一輛車子,而是背後的數據,讓數據說話。當他們了解數據的重要性,就會想辦法更新導航軟體、偵測即時路況,了解不同天氣、環境、路程對運送的影響;並且在車上裝sensor(感測器),在車子壞掉前,就先預測哪些部分可能壞損,事先維修,改變原本固定時間更換零件的做法。這個資訊不只對UPS有幫助,它也可以把這些數據賣給汽車製造商,增加營收。

另外,像語言學習App「Duolingo」也是很好的例子。這個軟體針對某個語言的學習者,推出A、B兩套課程,讓一部分用戶選A、另一部分選B,最後透過大數據分析,分析哪套課程效果較好,好的因素有哪些。例如,早學或晚學、每天用App學習的時間,甚至是課程中哪類型的題目答對率較高,藉此設計個人化的學習教材,這也是過去沒有大數據分析時,教育產業不曾出現的教學方式。

一個簡單的App,就可以改變整個產業,這不是很驚人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