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最古老的壟斷即將走到盡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38

u=3170416640,1174594925&fm=21&gp=0

從2016年開始,中國將結束約有2600年歷史的食鹽專營制度,結束全球最古老的壟斷。

央視引述工業和信息化部稱,有關部門正加緊研究制定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總方向是取消食鹽專營。工信部作為食鹽主管部門通過書面函件稱, 鹽業體制改革後,涉鹽企業將可實現真正的自主經營和公平競爭。

目前,中國鹽業總公司是唯一的可以在中國銷售食鹽的公司。這是一個大生意。中國的產鹽量高於其他任何國家。如果算上化工行業的需求,中國使用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鹽。

事實上,需求的穩定使得走私鹽成為一個反複存在的問題。1994年,北京成立了負責食鹽壟斷的警隊,該警隊警員人數曾一度高達25000人。在2013年,淘寶等購物網站與執法人員合作,對非法鹽進行了打擊。中國的食鹽專營制度始於春秋戰國時代的齊國,並在漢朝成為一種全國性的壟斷制度。

鹽不僅僅是政府重要的收入來源,有時,中國王朝的命運就取決於對鹽的控制。

原本漢初鹽業開放民營,富商大賈和地方諸侯因此而財累萬金,甚至威脅到了中央政權。武帝時征戰頻繁,國庫窘迫,富商們卻不願"佐國家之急",漢武帝因此下令將鹽鐵經營完全收歸官府,實行專賣,由官府直接組織食鹽生產、運輸和銷售,禁止私人經營。

西漢之後,食鹽管制時興時廢,甚至隋唐初期有128年是完全放任鹽業,且免除食鹽征稅。但安史之亂後,政府財政陷入困境,鹽業專賣又重新開始實行,壟斷而產生的鹽利收入也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支柱,此後歷朝歷代都因此而加強鹽業管制。自中唐起,鹽利所得已居全國賦稅之半,北宋時期,鹽利占全國賦稅的三分之二,到了元朝,"國家經費,鹽利居十之八,而兩淮鹽獨當天下之半"。直至明清時期,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其半取給於鹽"。民國初年,袁世凱甚至還以鹽稅收入為抵押,向列強借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