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畢菲特預言幾時都啱用 李華華

2008-12-29  AppleDaily


 

2008年步入尾聲,總係有好多年度回顧或者09年預測,美國CNBC.com睇番07年股神畢菲特點睇08年股市同經濟時,發現股神所謂嘅08年預測,原來係唔受時間規限。雖然08年股市歷盡滄桑,但畢菲特都認為,衰退會創造新機遇,大家唔使睇得太淡。

唔識止賺得個桔

股 神8個不死預言貫徹佢嘅投資格言,好似股市永遠都唔會抵買,同埋投資者誤以為股價下跌係壞事等。華華就認為,股神話美好嘅幻覺會令投資者錯失離場機會呢一 點,最有參考價值,畢菲特用灰姑娘比喻投資者,認為股價勁升就好似灰姑娘參加舞會,連灰姑娘都知道凌晨12點前要離場,但投資者就往往賴死唔走,當時間一 到,南瓜車同玻璃鞋通通打回原形,得番個南瓜同幾隻老鼠。諗番起科網泡沫爆破,畢菲特講過從歷史上可以睇到,投資者永遠都唔識喺歷史吸取教訓。不過,畢菲 特另外幾個不死預言都可以勉勵投資者。佢話喺資本主義社會,衰退無可避免,我哋更應該喺過去幾次衰退中,學習點應付o依家同未來嘅衰退,股神仲對CNBC 個記者講,佢咁後生,有生之年起碼要經歷多六至七次經濟衰退。

股神的永恒真理

‧永遠唔能夠避開衰退

‧從歷次衰退中學習,應付 現時及未來將會出現的衰退

‧衰退創造機會‧股市永遠都唔會抵買

‧市場總係錯誤‧投資者錯誤地認為股價下跌係壞事

‧美好嘅幻覺,會令投資者錯失離場機會

‧巨 變之後將展現更迷人嘅盛宴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910

四大预言均未兑现 中国乳业“坚强”反弹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12/20090912025609861.html


每经记者  李文艺

2009年9月,距离去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刚好一周年。

        这一年,我国乳业发生了许多“意外”:行业并没有如之前所想一蹶不振,相反的是,不到一年时间迅速收复失地;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巨 头仍然稳坐前三位置,行业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强大的行业规范和政策扶持,令业内感叹我国乳业凤凰涅槃般的新生。原来,过去大多数人对于乳业危机的判断都 是错误的。

        本周,《每日经济新闻》特别推出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报道,通过多方采访,还原我国乳业、乳企在经历行业毁灭性打击后的恢复状况。  

【行业】

三大乳企稳居前列  销售额涨回原位

  一年后,人们又开始拿着吸管没有担忧地喝牛奶了。

        不管是官方数据,还是上市公司年报或消费者信心调查,都显示经受“三聚氰胺事件”打击后的中国乳业已经基本恢复  “元气”。最让人意外的是,当初危机来临时的四大预言一个都没有兑现,而整个行业的恢复过程却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预言一:

2009年将是行业洗牌之年

        2008年11月,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独善其身的两大二线品牌飞鹤、三元先后高调宣布,分别以1.6亿元和1.3亿元的价格竞得央视重 点广告段和黄金广告段。央视广告招标会历来被看成中国行业景气的风向标,由此,外界认为: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巨头一统天下的时代可能终结,2009 年乃至今后的几年都将是中国乳业的洗牌之年。

        尽管2009年还没有完全过去,但传说中的洗牌似乎不会到来了,伊利、蒙牛、光明仍然“霸占”着三巨头的交椅。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陈 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整个行业还没有出现大面积洗牌的现象,市场格局基本不变,只是在细分市场上结构有稍微的调整。如奶 粉市场中,原本三鹿所占有的18%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瓜分;伊利的奶粉业务发展很快,市场份额由之前的不足10%发展到现在的13%;光明也逐渐把奶粉这 块业务当成支柱业务在发展。液态奶老大蒙牛的市场份额稍有下降,但仍然处于第一的位置。同时,三元和飞鹤的发展也很快,但相比第三名光明仍有不小的差距, 暂时无法撼动三巨头的地位。

预言二:

三巨头未来两年都将亏损

        2008年9月22日,“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中金公司立即下调了三大乳企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报告称,危机除了重创乳企公司的销售 外,还将增加其未来的营运成本,退货、库存滞销将引发大额会计计提;危机公关增加费用开支;乳品需求下降推高营销投入;从紧监管提高生产成本。因此,中金 公司预计

*ST伊利(600887,收盘价18.99元)、蒙牛乳业(02319,HK,收盘价20.10港元)、光明乳业(600597,收盘价6.89元)三 家上市公司2008年~2010年将连续亏损,从而给予三公司“回避”的评级,并采用2009年1倍的净资产价格作为公司股价的安全底线。

        同时,摩根大通也预期,蒙牛乳业的业绩将在未来三年遭遇滑铁卢,2009年和2010年预计净亏损。

        2008年,乳企上市公司中,除三元股份(600429,收盘价7.09元)外,其他均为亏损,但今年上半年这一情况就发生了改 变。*ST伊利今年上半年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17.57%;蒙牛乳业上半年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13.55%;光明乳业上半年净利润 4533.54万元,同比下降67.8%。三大乳企都实现了盈利,销售额恢复的情况整体向好。

        事实上,三家公司去年股价大跌时,最低价格也没有跌破每股净资产。

预言三:

三元将领跑中国乳企  进入三强

        去年底,三元股份董事长张福平曾放出豪言——“三元要进入中国乳业的前三名”,2008年业绩披露后,三元股份盈利4000多万元,成为 唯一一家盈利的上市乳企,加上二级市场股价的良好表现,由此业内“恍惚”认为三元已经成功实现“上位”,或将领跑中国乳企。特别三元是收购三鹿后,更增加 了上述一预期实现的可能性。

        目前,三元还未进入前三强,与“老三”光明乳业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截至今年6月30日,光明乳业总资产42.63亿元,上半年主营业务 收入38.52亿元,而三元股份总资产只有16.66亿元,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1.34亿元。此外,前三强乳企都是全国布局,三元股份的战线也只在北京 及周边省份,而奶粉产品在收购三鹿后,今年4月份才正式铺货,还未见成效。

        在上半年的业绩较量中,三元股份不但没有“领跑乳企”,还因为投入三鹿的费用猛增,营业利润基本没有了,3673.43万元的净利润中, 有95%来自公司投资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如果单看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还是负数,短期内挤进三强是没希望了。

预言四:

中国乳业将一蹶不振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来势凶猛,当年10月我国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由正常情况下的70%、80%骤降至个位数,奶产品滞销迅速 蔓延至液态奶,甚至其他奶制品,行业形象几乎毁灭,相关部门还撤消了伊利、蒙牛、光明液态奶名牌称号。我国乳业面临着空前的行业危机,进口奶粉品牌迅速成 为主流,市场份额扩展至9成以上。当时,*ST伊利、蒙牛乳业、光明乳业的股价也一落千丈,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都跌至底谷。

        事实上,早在去年底的时候,中国乳业将一蹶不振的预言就被推翻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市场份额已开始出现恢复的迹象。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 表明,今年前5个月,行业工业产值已恢复至“三聚氰胺”事发前九成的水平,1~5月产值622.8亿元,同比增长5.82%,至少出现了缓慢的正增长。截 至目前,根据媒体对各个城市消费者市场的调查,三聚氰胺事件对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影响基本消除,对奶产品的消费已恢复正常。不过,消费结构仍有变化,消费者 开始偏向于高端奶、酸奶等产品的消费。“正是这种结构的变化,导致乳企的销售量还没完全恢复,销售额却基本恢复到事前水平。”陈钢说。

业内分析

行业重振背后:政府扶持+消费需求

  危机中的四大预言皆没实现,我国乳业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恢复迅速,根本的动力是什么?陈晨认为,政府扶持起了关键性作用。

        2008年1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2008年、2009年及2010年的行业发展做出了要求和规定。

        最重要的是,除了对行业的各种标准化规定,规划纲要还对重塑消费者信心提出了三大措施。一是及时公布信息,二要维护消费者权益,三要普及乳制品知识。几条紧急措施执行下来,对消费者信心提升有很大帮助。

        “从一侧面看,三聚氰胺事件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家还出台政策,要求奶制品行业加大对奶源的投入。我们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像蒙 牛这样的企业大步发展时,上游投入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投入。现在,在国家政策的约束下,行业产业链的连接也是一个大趋势。”陈晨说。

        可以这样说,国家对乳业的扶持和规范让整个行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但出现恢复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的刚性需求。

        国金证券食品行业研究员陈钢称,我国的人口对奶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而且具有刚性。虽说去年事发时,短时间内掀起全民喝豆浆热,但豆浆与 牛奶毕竟不能完全替代,最终人们还是要回到牛奶的消费上来,短期的心理影响将很快消除。只不过,消费结构会有所调整,更多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档次较高的牛 奶。比如蒙牛乳业,在今年年初还遭遇了一个“特伦苏事件”,对公司高端奶市场是一个重要打击,因为蒙牛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液态奶,而特伦苏的销售占据其液 态奶收入的20%,但今年二季度,该部分的恢复情况也比较好。三巨头的市场格局没有变化,其中也有消费习惯的因素。不过,值得一提的细节是,《每日经济新 闻》在对公司的采访中发现,这些曾经受过伤害的企业,如今在面对媒体时仍然相当谨慎。

【公司】

“反弹”中  乳业三强表现各异

遗憾!三元股份“错失良机”

  提到三元股份,不得不想起那个曾经被国人视为“民族英雄”的品牌,但现在这种感觉正渐渐远去。

股价跑输大盘  业绩靠投资收益

        去年9月三聚氰胺事发,三元股份因在该事件中“独善其身”,成为二级市场唯一走强的乳企,2008年9月18日起,连续走出6个涨停,后 因收购三鹿事项停牌,今年2月16日复牌后继续走出3个涨停。但这种猛烈的势头很短暂,2月18日完成3个涨停之后,是三元股份长达半年时间的高位震荡。 目前的股价相比2月17日的价格稍微上涨了4.73%,但同期的大盘却上涨了28.9%。

        更没想到的是,三元股份在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中,竟有95%来自投资收益。

大力投入  “背着”三鹿赛跑

        对于三元目前的状况,业内存在一些分歧。

        大部分券商研究员认为,历史给予三元股份的机会一瞬即逝,而三元股份并没有掌握住。持这部分观点的人士认为,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全 国许多消费者都不知道三元这个品牌,事发后,人们知道了这个品牌,这对三元股份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会。但当时的三元还只是区域性品牌,在营销手段和产 能上都无法做出迅速的反应,所以错失了一次良机。现在,随着三聚氰胺影响的消失,消费者对三元的品牌概念也在消失。

        “三元股份能把三鹿的接力棒拿过来,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最近几年可能是一个磨合期,要培育市场,没那么快见成果。”东海证券行业研究员卢媛媛说。

        但是,国信证券研究员黄茂却看好三元股份。“这一年来,三元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非常快,去年是14.14亿元,今年上半年就已达到 11.34亿元。在公司的扩张发展中,只要收入猛增就是有潜力的公司。”黄茂称,三元股份之所以营业利润很低,是因为对三鹿的投入费用太大,投资者可以关 注三元下半年这部分投入费用,如果有所减少,预计明年,三鹿这部分资产就能带来利润,慢的话估计要3、4年时间。

        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三元未来的成败就押在“三鹿”上了,如果这部分资产整合得好,三元股份就还有机会,整合不好就是负担。

感叹!*ST伊利强者仍强

  因为连续亏损,我国乳业第一巨头伊利股份一不小心被ST了,但2009年,*ST伊利打了一场翻身仗,股价和业绩都有突飞猛进的表现,估值优势在行业中显得很突出。业内认为,这应该归功于*ST伊利早已建立的较为完善的产业布局和积极的宣传攻势。

走出阴霾  今年股价上涨138.57%

        去年9月份,三元股份连续涨停时,*ST伊利却在连续跌停,但此后走势发生逆转,*ST伊利今年以来股价涨幅138.57%,远远超过大盘。

        最重要的是,*ST伊利半年报显示其业绩增长快速,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3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 117.57%;1~6月份,主营业务收入122.17亿元,同比增加6.69%。但是,国信证券研究员黄茂分析说:“*ST伊利过去两年因为摊销股权激 励费用,导致净利润为负,因此今年净利润的增长不能说明问题,应该比较营业收入,这一数据今年与去年变化不大。”

        从*ST伊利的产品构成看,上半年液体奶实现收入77.73亿元,冷饮收入21.17亿元,奶粉及奶制品的营业收入21.2亿元。不过, 奶粉的营业利润率为40.71%,高于冷饮的33.41%,总体来看,液态奶收入仍然占了一大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ST伊利的销售费用为 17.99亿元,相比去年的16.41亿元,增加了9.63%,业内认为*ST伊利上半年采取了积极的促销策略。

期待业绩释放

        *ST伊利是业内产业布局最完善的企业,相比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基本依靠液态奶,*ST伊利是液态奶、冷饮、奶粉三条腿走路。有数据显示,三鹿倒下后,*ST伊利迅速抢占奶粉市场,市场份额已从之前的不到10%上升至13%。

        对于三元股份、光明乳业、*ST伊利三家A股公司的投资机会,业内普遍认为*ST伊利中长期更值得关注,除了明显的估值优势,另一理由是 看好公司长达8年的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将来业绩的释放,更何况公司的销售费用较高,若能适当压制,利润增长空间弹性大。

惊喜!光明乳业发力奶粉

在乳企中,光明乳业尽管与蒙牛、伊利一起被看成前三强,但蒙牛与伊利是第一阵营,光明乳业只能是第二阵营。在危机和反弹中,光明乳业始终都很“温柔”。

        光明乳业的股价走势自去年见底后,也是一路向上,但反弹的力度没有*ST伊利那么大,今年以来的涨幅为63.27%,与大盘走势基本持 平。上半年业绩报告发布后,光明乳业成为唯一一家业绩同比下滑的乳企,净利润4533.54万元,同比下滑67.8%;主营业务收入37.48亿元,同比 下滑0.58%。在光明乳业的主要产品构成中,液态奶的收入占到了80%以上。公司表示,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奶粉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工业奶粉销 售收入下降较大。

        中投顾问陈晨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中,光明乳业受到的品牌冲击相对较小,所以在恢复过程中,反弹也不那么强烈。

        不过,三聚氰胺一事后,光明乳业在战略布局上也有惊喜,今年年初公司表示,正式将原本非主营的奶粉业务纳入公司的支柱业务之列。按照光明 乳业去年全年73.59亿元的主营收入规模,在奶粉的收入上需达到20亿元以上,才能算是真正的支柱产品,而去年光明乳业在奶粉的收入上只有2.5亿元左 右。

        高华证券认为,光明乳业的半年报也体现出液态奶的需求有所恢复,但乳制品的总体收入基本持平,略低于预期,上半年高企的销售费用仍然说明公司在采用激进的策略进行品牌重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8

含淚預言 蔡東豪

2010-04-01  NM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國家之間的外 交猶如一座冰山,在水面上見到的是冰山一角,冰山的大部分在看不見的水底下。假如這比喻沒錯,近日中美在人民幣應否升值問題上的角力,精彩程度是罕見—— 見得到的刀光劍影已如此激烈,見不到的廝殺必定更兇險。

美國失業情況持續惡劣,美國政界承受着龐大壓力,中國崛起成為最佳卸責藉口,當中 最有力一點,是中國政府人為地壓低人民幣匯價,向美國出口廉價貨品,打擊美國本土經濟,是美國失業問題的元兇。美國人到沃爾瑪購物的時候,見到大量產品是 中國製造,懶得去了解當中的因果關係,認定人民幣升值就能解決失業問題。美國政府和政客順勢大合奏,齊齊炮轟中國政府。

中國政府當然不肯受 屈,反駁美國是無理指控,總理、高官、學者、公關公司等聯成一線,一時以感性宣言和民族口號,一時提出有根據的數據向美國還擊。其中最有力的證據,是○五 年至○八年人民幣升值近兩成,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九年至今人民幣匯價相對穩定,中美貿易順差卻陸續減少。一攻一守皆有秩序及有論據,這場外交 搏擊在猛烈拳腳中打出和諧韻律。

這場外交角力會怎樣發展下去,結果如何?我為讀者作拆解和預言。

美國方面必定繼續猛攻,即使 攻不破,對美國人民總算有交代。需要詳加分析的是中國會怎樣回應人民幣應否升值這實質問題。感性宣言和民族口號是政治演員的台詞而已,中國政府始終會以理 性去衡量問題的輕重,然後作出對國家整體最有利的決定。

人民幣自由兌換之前,金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有限,人民幣匯率主要受實體經濟影 響,其中最重要是貿易。人民幣升值的話,首當其衝的是出口企業,企業利潤受壓,有可能導致工廠倒閉,增加失業。中國最有力的反駁,是美國不可能把自己一手 造成的失業問題,轉移到一直在金融海嘯中謹守紀律的中國。

 

然而,人民幣升值,中國企業也有不少得益者。不少內地企業領導人 透過傳媒發出支持人民幣升值的言論,包括理應是接近中央決策層的聯想集團及招商銀行等企業。人民幣升值的「最大」贏家是依賴進口的企業,其中包括不少大型 國企,例如鋼鐵、石油化工及運輸等行業。東方航空曾公開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百分之一,東航盈利就會升近三億元人民幣。

熟悉中國國情的 人,明白政府的決定未必全以金錢得失作依歸,人民幣升值可能令中國失業情況惡化,影響社會和諧,在穩定壓倒一切的大前提下,企業賺多賺少是其次。重點是, 再有工廠倒閉是否真的會導致社會不穩?

內地工廠倒閉潮早在○八年開始,在○九年金融海嘯中最劇烈。過去幾年,出口業重鎮廣東省,法定最低工 資每年以平均兩成速度上升,令不少廠家叫苦連天。○九年廣東省政府破例地停止調高工資,讓廠家在海嘯中喘一口氣。但從過去幾年工廠水深火熱的環境中,大量 失業民工沒有出亂子,大部分回鄉找到工作。實情是中國經濟整體強大了,連出口民工的內部省份也受惠,到廣東打工不是內部省份青年的唯一出路。再者,中國政 府樂見企業轉型,低增值的加工工廠一一倒閉,隨之而起的是附加值較高的企業,弱者離場,強者自會找生存空間。

上星期有一則對廠家影響深遠的 新聞,傳媒不大報導,可能傳媒覺得廠家已輸到麻木了。廣東省宣布調高最低工資,平均升幅達兩成。或許中國政府從經驗中已建立起信心,出口企業倒閉不會導致 社會混亂。

人民幣升值有得有失,明顯地,得多於失,從國家有形及無形的利益角度看,中國應該讓人民幣升值。最理想的實施時間是今年下半年, 到時外交上自有其他爭拗課題取代人民幣升值,中國可強調是不會隨便屈服於美國的無理取鬧,會照自己的時間表去做應做的事請;美國政府和政客可耀武揚威,高 呼成功爭取人民幣升值。

這預言是一個將受進一步打擊的廠佬作出的。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 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72

當初預言中了-詩天控股(1008)、澳科控股(2300)

(1)

舊故事請閱: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1218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322

董事會亦確認,目前並無任何有關收購或變賣的商談或協議為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23條而須予公開者;

但是公司三月中上市,九月中可以減持呢。

他之前如果把賣給2300的業務上市也可,為甚麼一早不把詩天和2300一起上市搞大?

他這樣多錢,又要弄這隻小盤股出來?相信大家都好明白。

雖然有機會想自己的仔女接班,但是如果踏實做生意。又為何要炒股票?

蔡得先生,54歲,主席,於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

蔡得先生於中國擁有逾25年業務經驗,其中逾18年源自中國包裝及印刷業。蔡得先生亦為本公司所
有全資附屬公司的董事。蔡得先生於一九九零年涉足印刷業,當時彼於中國成立一間合營公司(現為貴聯發展的全資附屬公司),從事包裝盒印刷業務。此前,蔡得先生於中國從事貿易。

蔡得先生為蔡曉明先生及蔡曉星先生的父親。


蔡曉明先生,31歲,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彼負責本集團的整體財務管理。蔡曉明先生亦為詩天紙藝的董事。

蔡曉明先生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茂名市第六屆委員會委員。蔡曉明先生自管理本集團業務中獲取逾七年包裝及印刷業經驗。

蔡曉明先生於二零零一年一月加入本集團。彼為蔡曉星先生之胞兄。

蔡曉星先生,24歲,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彼負責制定及實施本集團的市場推廣策略。蔡曉星先生於二零零八年自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 (Simon Fraser University)取得通識教育學士學位,副修經濟學,從中吸取市場推廣及商業管理知識。

蔡曉星先生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加入本集團。彼為蔡得先生之子及蔡曉明先生之胞弟。

於加入本集團前,蔡曉星先生的工作由胡倩華小姐負責。

於二零零七年六月十三日,蔡得先生與澳科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偉誠集團有限公司(「偉誠」)訂立一份買賣協議(「買賣協議」),據此,蔡得先生向偉誠出售貴聯控股國際的全部已發行股本(不包括(其中包括)其於詩天紙藝的權益)(「出售事項」)。

進行出售事項時,貴聯發展為貴聯印刷包裝的直接全資附屬公司,而貴聯印刷包裝則為貴聯控股國際的直接全資附屬公司。

貴聯控股國際及貴聯印刷包裝均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業務,而貴聯發展在進行出售事項前則從事投資控股及買賣機器、紙張及備件業務。由於詩天紙藝並無出售予偉誠,故於出售事項完成前及於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二日,蔡得先生向貴聯發展購入詩天紙
藝的全部已發行股本。

出售事項的詳情載於澳科控股分別於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日及二零零七年九月七日刊發的公佈及通函(「澳科控股通函」)內。根據買賣協議,出售事項的部分代價 乃透過向蔡得先生發行200,000,000股澳科控股新股份償付。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蔡得先生持有167,114,000股澳科控股股份,相當於根據 澳科控股於二零零九年三月三日向聯交所遞交的股份發行人證券變動月報表所載,澳科控股於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八日的1,089,961,000股已發行股份 約15.3%。


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除於澳科控股股份中持有上述權益之外,蔡得先生並無於貴聯控股國際或澳科控股的附屬公司中持有任何股權,但仍然擔任貴聯控股國際及其 若干附屬公司,即貴聯印刷包裝、貴聯發展、蚌埠金黃山凹版印刷有限公司、深圳貴聯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彩印務有限公司、襄樊金飛環彩色包裝有限公司及昭 通安通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的董事。根據上文所述,澳科控股並非上市規則界定的本公司關連人士。

蔡得先生及蔡曉明先生亦為貴聯發展獲授的銀行信貸充當兩家銀行的擔保人,於二零零九年一月三十一日,有關信貸約達70,000,000港元。蔡得先生及蔡曉明先生就貴聯發展獲授的該等銀行信貸提供的擔保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已解除。

除詩天紙藝之外,誠如澳科控股通函所披露,貴聯控股國際的其他四家前附屬公司並無根據出售事項出售予偉誠。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上述附屬公司中其中兩家,即湖南鷹鯤油墨有限公司及深圳源昌行貿易有限公司,已分別出售予一名獨立第三方及蔡得先生的胞兄。

貴聯控股國際其餘兩間前附屬公司,即東莞貴聯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及深圳安通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均由蔡得先生全資擁有。儘管東莞貴聯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及深圳安通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仍由蔡得先生實益擁有,但其業務與本集團的業務並無關連, 此乃由於前者已停業,而後者則主要從事物業租賃業務。

(2)

後來業績不佳,此前賣方,即詩天控股(1008)蔡先生上次作價20.48億元,蔡先生用以下方式支付:

(1) 1,167,698,000元以澳科控股回購其股票支付。

(2) 880,302,000元以各種方式以現金支付。

去年澳科控股(2300)交易再拆局: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1252

「但是我認為澳科對該公司的控制權是很低的,所以藉此機會出售之。從公告一句可見「自二零零七年買賣協議完成之日至本公告日期,銷售公司並無宣派或支付任何股息。」,可知澳科對其是並無財務控制權的,由此可見這銷售集團的用法只用來併報表,裝好看而已。

至於減持的問題,第一次申報有2.16866億股,但交易只取得2億股,故推估其增持1,686.6萬股。其後9.5元減持1,875.6股,8.2元及7.8元減持1,400萬及1,000萬股。

之後在2008年7-10月間減持100萬股,估計價值在3-7元間(推估),我推為7元。在2008年10-2009年9月間又減持529萬股(推估),估計沽售價為5元。

所以大約得「出售5,004.6萬股,沽售價3-9.5元不等,估計套現約4.1億」這些數字。

......

即澳科的控制權已於2009年6月30日終結,由2009年7月1日的獲利,是屬於蔡先生的,據常州錦鵬的正常盈利約2,000萬一個情況來說,這兩個多月盈利可能接近5,000萬,故代價可能只是約20億。

至於其財務安排,我相信大約1億多是自己讓人借給他的或是自己的,至於其餘7億多,應該是向金融機構借回來的。

至於金融機構的還款來源,可分為兩塊,一塊是2.1億的股東貸款,其餘一塊是屬於派發銷售集團的派息5億多(要記得,這兩年多獲利並未當股息派發),所以才有人夠膽借錢給他購回這件東西。他亦可以無本購回這件資產,實現他的下一步大計。

(3)

今晚,詩天控股公告,看來我們猜中他的大計,真是買回這舊道具散貨,估計會用盈利保證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206/LTN20101206985_C.pdf

詩天控股(國際)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現正考慮並磋商可能透過發行本公司新證券收購本公司控股股東全資擁有的公司(「目標公司」)(「可能進行之交易」),倘落實進行,根據上市規則將構成本公司之非常重大收購及關連交易。目標公司透過其附屬公司主要於中國內地從事香煙包裝設計及印刷業務。可能進行之交易亦可能涉及控股股東減持本公司若干新證券,以維持本公司足夠公眾持股量。

(4)

我們不如回顧他上次賣的時候寫些甚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119/LTN20100119280_C.pdf

貴聯控股乃一間於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註冊成立之投資控股公司。貴聯控股集團之主要業務為於中國湖南、湖北、安徽、深圳及貴州從事高質卷煙包裝印刷業務。

....

如本公司二零零九年中期報告所述,貴聯控股集團之利潤率轉差,尤其是貴聯控股集團之主要溢利貢獻來源常德金鵬之相關權益之貢獻大幅下降,主要由於二零零九年上半年卷煙集團重整產品組合,導致常德金鵬之產品利潤率減少所致。此外,貴聯控股集團於期內產生更大開支以維持其市場份額。本集團認為貴聯控股集團之盈利可能持續下跌之風險有增無減。

....

本集團獲常德金鵬之管理層告知,中方夥伴在考慮到相關政府政策後或不會於二零一零年四月牌照屆滿時續期。倘常德金鵬之牌照無法續期,常德金鵬或會被迫停業,並可能須大幅撇減與貴聯控股集團有關之商譽。

....

董事認為,基於貴聯控股集團於截至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表現,無法實現二零零七年收購事項後第二個全年之溢利保證之風險有增無減。於貴聯控股完成事項後,二零零七年貴聯控股協議將告終止,而澳科集團及蔡先生將不再承擔該協議下之任何義務及責任。

本公司確認,倘蔡先生作出之溢利保證未能實現,則本公司有權根據二零零七年貴聯控股協議索取賠償。然而,本公司預期與蔡先生協定溢利保證之賠償金額(如有)並最終執行有關安排及獲得現金賠償需時。此外,蔡先生身為貴聯控股集團之創始人及管理層主要成員,對貴聯控股集團之成功經營十分重要。

本公司仍然認為,根據二零零七年貴聯控股協議之條款向蔡先生索取賠償會損害本公司與蔡先生間之互信及合作關係,且會影響貴聯控股集團管理層之士氣及未來表現。權衡利弊後,董事認為出售事項為一項審慎及在策略上有利之決定,令本公司得以按可接受之條款退出貴聯控股集團之投資,並收回全部投資成本,變現貴聯控股集團之收購後溢利貢獻以及避免貴聯控股集團商譽之潛在減值風險。出售事項亦可為本集團提供進行收購事項之額外資金。

且看後續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1

魏應州回台道歉 預言股價十年漲六倍

2011-3-28 TWM




三月二十一日,康師傅控股在台灣 與香港同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魏應州選擇回台,這也是康師傅TDR(台灣存託憑證)掛牌之後,魏應州首次回來主持法說會。

「真的很抱歉,無 代無誌(台語:無緣無故)跌到三十多元!」魏應州拿起麥克風就是一陣抱歉!原來去年一整年台股指數漲了九‧六%,但康師傅TDR股價卻跌了一七‧二%,從 四六‧五元跌到年底的三八‧五元。魏應州解釋,因為新台幣升值跌掉八%,而另外跌的九%則是「努力不夠」!

去年,康師傅全年營收一九四六‧ 一八億元新台幣、年增率為三一‧五%;淨利上升二二‧三九%、達一七八‧五七億元,每股盈餘為二‧四八元。魏應州對這張成績單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特別 是在非酒精類飲品銷售量上,去年康師傅一舉超越可口可樂,提前達成二○一三年的目標。

被問到是否對股價感到委屈?魏應州忍不住對媒體撥起算 盤,認為在股票本益比不變、每年約成長二○%的條件下,股價在十年內應可成長六倍,達到一二○港元。儘管這只是魏應州的獨門估價公式,但看好中國內需黃金 二十年的他,顯然真的很需要股東長抱力挺。

(林讓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9

惠普喊撤!施振榮半年前預言成真

2011-8-29  TCW




八月十九日,當全球科技業者還沒 從Google宣布買下行動裝置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的震撼中恢復,全球PC龍頭惠普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布計畫分拆甚至出售旗下PC 業務。消息傳出當天,惠普股價暴跌二○%,市值足足蒸發一百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四百八十億元),創下六年來新低。

「這不只是大刀闊 斧,根本是對自己開槍!」一位美系外商分析師掩不住驚愕的語氣說。

攤開惠普的財務報表,PC業務占惠普整體營收近三分之一,去年幫公司帶進 了四百零七億美元營收。截至七月三十一日為止,PC部門獲利為五億六千七百萬美元,並未出現虧損。根據國際市場調查機構顧能(Gartner)發布的二○ 一一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場出貨量統計,惠普市占率達一七.五%,連續四年排名第一。這些數據都顯示了PC業務之於惠普的重要性。

今年初, 惠普執行長李艾科(Leo Apotheker)才信誓旦旦的說,要發揮惠普在PC上的優勢,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帶給消費者更多創新,沒想到一轉頭,就朝自己開了一槍,這究竟是怎麼回 事?

微薄營益率,沒搞頭台灣還在撐,老美不玩了

答案,就在日漸下滑的營業利益率。惠普的PC營益率六%不到,與蘋果的麥金塔 (Mac)系統將近一五%的營益率形成強烈對比。原本寄予厚望要與iPad抗衡的平板電腦TouchPad,今年七月一日推出以來四十九天內,在百思買 (BestBuy)只賣出了二萬五千台,慘不忍睹。

「平板電腦只賣了(預期)十分之一,非常難看,加上這麼低的營益率……,台灣人或許會死 撐活撐做下去,但美國人不打沒把握的仗,覺得不行就快刀斬亂麻,」顧能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王菊梅說。

事實上,不只惠普,其他歐美PC廠 商也面臨相同窘境。全球第二大PC廠商戴爾(Dell)公布今年第二季的財報顯示,消費類PC業務的營業利益率低到只有二.五%。

種種不利 的消息,是否已經代表著PC產業走入末日,而重度依賴歐美品牌的台灣代工廠也跟著被宣判死刑?

創新主導權,轉移中亞洲技術優勢,已勝歐美

「這 反而是一個機會!」今年二月,宏?硈郈鴗H施振榮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就曾經預測,PC的低營業利益率將會逼得惠普、戴爾等公司丟掉這個產業,現 在看起來,這些預言似乎在一個個成真。

施振榮指出,科技演進的邏輯常常是歐美發明,亞洲發揚光大。例如電視機,曾經被歐美視為是夕陽產業, 卻在日本人手中重新被撿起,賦予其更高的價值,現在反而成為日本科技工藝的代表。

他認為,PC產業也有類似的現象在發生。「當華碩、宏?痋 B聯想三家市值加起來超過惠普、戴爾的時候,整個產業的黃金交叉點就出現了!」施振榮肯定的說。台灣過去累積了三十年的代工經驗,在PC上的技術優勢已經 遠超過歐美,黃金交叉之後,整個產業的創新主導權從歐美轉移到亞洲的態勢將更加明確。

雖然產業的轉移趨勢顯然已成定局,但不少人都在猜測, 究竟是哪家亞洲公司會拿下惠普的PC業務。因為,即使台灣長期的未來可以如施振榮預期般樂觀,但當前還是要面對轉移過後的短期衝擊。

目前最 有可能接手的,是韓系的三星與中國的聯想。「這個時代已經走向大者恆大,沒有三百億美元(預算),是玩不起這場遊戲的,」大和證券亞洲科技研究部主管陳慧 明指出。

幾乎擁有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獨缺PC的三星,對這個產業一直虎視眈眈;聯想目前在PC市占率以一二%排名第三,一旦併入惠普,市 占率將一口氣衝到近三成,具絕對主導優勢。雙方各有戰略性考量,但以目前來看,「資源高度集中的三星勝出機率比較高,」陳慧明觀察。

陳慧明 指出,依過去經驗,美系品牌對台灣代工的依賴程度最高,中國次之,三星因擁有自己的一條龍產業鏈,接手後台灣可以吃到的餅肯定會大幅縮減。為此,經濟部長 施顏祥非常憂心,不僅第一時間了解狀況,更緊急邀集台灣PC品牌與代工廠商研擬對策。

台灣代工廠,要轉型純做硬體,只有一條死路

「這 等於強迫台灣的PC產業加速思考,是要繼續仰人鼻息,還是要轉型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陳慧明說。

「台灣現在需要的,不是放棄硬體,而是在 硬體的基礎上,加上創新服務,」施振榮說。純做硬體的話,就只有一條摩爾定律,那是死的,但如果能強化對市場的洞察力,找出消費者的需求,把PC當成載 具,掌握「easy」(簡潔),「dependable」(可靠),「end-to-end」(端對端)三項要素,仍有可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王 菊梅也指出,當前PC產業的成長動能全部集中在亞洲,大中華地區正逐漸取代歐美,成為下一個科技主戰場,「到時候我們控制載具,又有在地文化優勢,五十年 之後,搞不好全世界的電腦都會變成台灣(品牌)呢!」施振榮大笑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2

末日預言太準 魯比尼公司末日到了?

2011-11-14  TCW




十一月三日晚間,「末日博士」魯 比尼(Nouriel Roubini)在紐約寓所辦了一場會員專屬派對,受邀賓客多是他旗下研究機構的對沖基金經理人客戶。席間他還安排一場三十分鐘的演說,分享他對美國、中 國與歐元區三大危機的看法。

魯比尼重申:「我們的看法非常悲觀。」三大經濟體的情勢異常嚴峻:歐元區解體的風險變大,不只希臘與葡萄牙恐將離開歐元區,西班牙與義大利最終也會選擇離 去;美國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只會比第二季難看,財政缺口則讓明年成長毫無希望;而中國二○一三年逃不過硬著陸的命運。

自從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魯比尼出口的話少有中聽的,而且似乎每一回預測都一句比一句重,連看印度的經濟成長都可以在半年內就從「前景看好」急轉 直下變成「發展過熱」。

否認出售,但前景遭質疑

或許是他的悲觀論調太成功,全球莫不受影響,連他創辦的研究機構魯比尼全球經濟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s)都無法倖免。不久前財經新聞台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爆料,魯比尼正延請投資銀行代尋買主。

CNBC引述接獲投資銀行電話的匿名人士說法,已經好一些機構收到招標書,文中列出魯比尼全球經濟公司全年營收可望達一千四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億二千 萬元),不過虧損卻可能也不下於兩百萬美元,而且還不見止血跡象。

報導一出,魯比尼幾天後就發表聲明:「我的公司並未待價而沽。」他堅稱魯比尼全球經濟公司「體質強健、經營穩當,而且資本充裕,財務完全獨立。」不過,財 經網站不放棄質疑,他的聲明沒有隻字片語保證未來絕不會出售。

魯比尼全球經濟公司成立於二○○九年十月,至今員工數逾八十五人。根據知情人士說法,招標書上寫著公司預估二○一二年營收成長率約為八%,後年更可達四 ○%,獲接觸的買家可據此自行訂定出價範圍。

不過,CNBC的線人坦言,儘管魯比尼全球經濟公司持續拓展研究項目,但手上的客戶清一色是企業而非投資人,這樁交易能增添自家公司多少新業務、帶來多少 投資金額,仍是未知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7

預言篇》全球科技業一千天的巨變 五年內蘋果、谷歌面臨營運危機!

2012-03-19  TWM日



凱利過去二十八年的預言逐一實現,他對未來科技生活的觀察,成了科技業動見觀瞻的趨勢預言。

在全球科技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期,他提出五大預言,帶著我們預言未來一千天的科技生活,將出現哪些巨變。

撰文‧賴筱凡

數位科技馬不停蹄往前狂奔,台北街頭依舊車水馬龍,除了高樓又多了些,一切看起來沒有太大的變動,但走在街上的人們會發現,每面玻璃櫥窗宛如一面鏡子,正 播放著最新的商品資訊。

人類對科技的反撲

手機取代PC,終有一日連手機都不需要行色匆忙的上班族,出外不再左手拎著NB、右手拿著智慧型手機,膝上還擺著平板電腦,包包裡更放著一台相機。他們現 在只需要輕碰隨處可得的螢幕,螢幕便能透過眼珠、聲音、指紋,自動辨識每個人的身分,連上網路後,他們就可透過這個宛如鏡子一般的螢幕,打電話、處理文 件、發送電子郵件、查詢所有存在雲端的資料。

這是十年後的台北街頭,也是科技預言大師凱文.凱利為我們大膽描畫的未來科技生活。未來就像是一個「鏡子的世界」,隨時隨地身邊都有螢幕可以讓你上網,甚 至鏡子裡的網路,還可能擁有人工智慧,了解你的所有喜好、直接用語音與你溝通。

聽起來像不著邊際的狂想?其實一點也不,因為凱文.凱利過去提出的十大預言已改變全球人類生活,他最新的五大預言,即將完全顛覆我們對科技的經驗與想像。

當「後PC時代」一詞從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口中說出,從他拿出iPad的那一刻起,PC享有的榮耀時刻已經畫上句點,「PC已經玩完了!」凱文.凱利話講得斬釘截鐵,因為智慧型手機的運 算功能漸行強大,手機取代PC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未來三到五年內,我們不再需要用到PC,你只需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然後連接上螢幕,它就是你的電腦,你根本不需要再去買PC。」凱文.凱利的話不是危 言聳聽,因為地球另一端的華碩發表會上,已經將凱文.凱利的預言,徹底實現。

無處非螢幕,鏡子世界誕生靠硬體賺錢的公司,要找出新獲利模式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產品發表會場,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正介紹華碩再一次的創新產品—— PadFone,這是一個三合一的產品,它可以是你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甚至還是你的NB。

僅此而已嗎?當然不。「我認為最終的科技生活是,人類完全不須攜帶任何科技產品,因為所有產品都將整合在一起「就像過去iPhone將iPod的音樂功 能、拍照、錄影以及GPS導航定位,全部整合了進去。」這其實就是一場人類對科技的反撲,當科技入侵辦公室、家裡、娛樂、教育領域,人類不再願意隨身攜帶 手機、平板與NB,「你巴不得把這些東西全都丟掉!」凱文.凱利說得激動,在這個預言背後卻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鏡子世界的誕生。

嘗試想像一下,未來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每一面牆、每一片玻璃、每一個可以顯示的地方,都將成為觸控螢幕,而它的功能就是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連接上網路。 聽起來有些懸疑,但這的的確確就是電影《駭客任務》裡所描畫出的場景,當主角基奴李維(Keanu Reeves)用手指輕輕觸碰牆面,便可啟動螢幕,並且將各個畫面隨意移動,這些場景的想像,就是來自凱文.凱利。

一九九四年,凱文.凱利寫下《失控》這部經典時,讀者覺得他瘋了;可是四年後,《駭客任務》卻用《失控》為基底,帶觀眾飛進未來失控的網路世界。

因此,鏡子的世界聽起來也就不那麼詭異,十年後只要輕碰身邊的瓷磚就可啟動螢幕,「它可透過眼珠辨識、聲紋辨別,甚至指紋輸入,然後,這個螢幕就成了你的 電腦。」凱文.凱利興奮地說,人類將不再需要攜帶任何科技產品在身上,網路將是隨取即用。

如此一來,那些過去習慣靠著大量生產製造來獲利的公司怎麼辦?「快點轉型吧!」凱文.凱利沒有半點猶豫地如是說。

網路會是基本人權

使用頻寬將像呼吸空氣般自然、免費他甚至直指,在這個全球科技業面臨轉型存亡的關鍵期,蘋果、Google在未來五年內,都將面對營運危機,這是科技業最 艱難的時刻,也是最好的機會,「能留下來的人才能稱王。」台灣科技產業發展近三十年,由於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台灣靠辛苦代工養活了一代人。然而,有一天, 人類不再需要電腦,甚至不再需要智慧型手機,台廠引以為傲的代工產業將何去何從?這將是一場對台灣科技業最大的浩劫。「即使轉型再痛苦,我認為這些靠硬體 賺錢的公司,都必須說服他們的股東,破釜沉舟地找出新的獲利模式。」凱文.凱利無情地說。

於是,鏡子世界儼然成形,人類生活幾乎二十四小時無法與網路脫鉤,也就是你我逐漸患上的「網路成癮症」。

目前每個人平均每天花多少時間上網?答案是十三小時,這是市調公司Harris Interactive在○八年針對美國人所做的調查。但那時臉書(Facebook)這類社群網站尚未普及;根據另一家市調公司「創市際」ARO網路測 量研究顯示,使用者平均花在臉書上的時間便高達六.六小時。

如果要二十四小時連網,未來網路成為人類的民生必需品,數據匯流的數量將龐大到無法想像,電信商有限的網路頻寬開始被占滿,人類對網路的需求將呈倍數放 大,「所以,網路將會是基本人權,有一天,數據傳輸甚至將是免費的。」他說。

他試圖還原過去三十年網路誕生後所帶來的改變,「如果說第一個世代,是僅限於坐在桌上型電腦面前,嘗試用鍵盤敲進的每個字,與電腦做溝通;那麼,網頁開始 建立,網站雛形的出現,則被視為網路演進的第二個世代。」但隨著網路開啟了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網頁不再單單只是你的網頁,其他人可以在上頭留言,這成了 凱文.凱利口中網路演進的第三個世代。而在這個世代裡,所有資訊流都將儲存在雲端裡。

為服務人類 科技將將有人工智慧

網路將比你更了解自己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演進,當我們一邊追逐科技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活,同樣地,在凱文.凱利預見的世界裡,人工智慧將不再只是幻想。「這個改變會來得很快, 拿車子舉例好了,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自己駕駛汽車,因為汽車將會自動駕駛。」在他與許多科學家的交流中,自動駕駛的汽車最快在未來三年就會誕生。

而這還只是人工智慧發展的第一步,終有一天,人工智慧不再只是死板的程式,將會擁有智慧,與人類溝通。顯然地,蘋果iPhone 4S推出的Siri(語音功能)就是驗證他預言的一個開端。在他的認知裡,科技產品是為人類服務,而不是人類牽就科技產品,那便成了人類被科技奴役。

此外,在凱文.凱利對人工智慧預言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那就是網路將可輕易地辨識每個人,甚至知道每個人的喜好與需求。這是他在○五年就提出的概 念。我們每個人在使用網路搜索、讀取網頁時,不知不覺中,網路已經記錄下每個人的習性,它會知道我們經常搜索哪一類資訊,它會了解我們對哪些資訊存有需 求。

這個概念談起來很抽象,但舉例而言,Google搜索的提示便是網路智能的一種。每次在Google搜索資料時,它就會記錄下我們常用的詞彙,下次你再輸 入同樣的詞彙時,Google便會優先提示你想找的資料。

最後,在凱文.凱利對未來一千天的預言裡,他要談的另一個重要科技趨勢,叫作生物科技。隨手拿出口袋裡的小電子裝備,拇指大、宛如隨身碟般,凱文.凱利 說:「這是一個追蹤器。」它能夠記錄使用者的位置,記錄使用者每天走路的距離,甚至還追蹤你的體溫及血壓。

「不要忽視人類對健康的要求」

生技發展將空前蓬勃

「人類之所以需要這類生理追蹤器,不為別的,就是希望追求長生與不死。」凱文.凱利這麼舉例,每個人就醫時,測量體溫、血壓,然後數據交由醫生來判斷是否 生病。但是,若天生體溫高、心跳速度低於平均值的人,可能就無法適用這種情況,「因為醫生不會知道每個人不同的平均值是多少。」「不要忽視人類對健康的要 求,生物科技將是未來科技生活發展相當重要的一環。」凱文.凱利說。同樣的話,在愛滋病權威專家、同是麻省理工學院董事會成員何大一的口中,獲得驗證, 「當我們走在校園,超過一半學生所做的研究,都企圖與生物科技掛鉤,因為他們都知道,生物科技將在未來科技生活扮演重要角色。」當凱文.凱利二十八年來的 預言一一實現,而二○一二年,絕對還不是人類發展的盡頭,世界末日也還沒到來,凱文.凱利又提出他對未來一千個日子的預言,何時逐一應驗,就讓我們一起做 見證。

凱文.凱利

未來1000天五大預言

我們對電腦科技的經驗與想像即將完全顛覆,全球科技業在未來5年將經歷重大轉型,甚至蘋果、Google都將面臨嚴峻考驗。

追求不老

不要忽視人類對健康的要求,為了追求長生,甚至不老,生技將有爆炸性的發展。

免費頻寬

當上網成為基本人權,免費網路也可望成為事實,數據匯流的數量漸形龐大。

鏡子世界

每一面牆、每一片玻璃、每一個可以顯示的地方,都將成為觸控螢幕,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連接上網路。

人工智慧

自動駕駛的汽車、語音辨識系統Siri的出現,宣告未來科技將可能擁有智慧。

產業巨變

PC被智慧型手機全面取代後,蘋果、Google在未來5年將面臨嚴峻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0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趨勢大師 凱文.凱利新觀點 巨變 1000天的大預言


2012-03-19  TWM




他,曾經預言有一天網路茁壯到成 為一個國家;他,曾經預言網路時代裡,開放的人將永遠勝利;他,更預言了PC之死、雲端計算的出現,甚至有一天網路將會知道你的所有喜好,掌控全人類生 活。

他,是凱文.凱利。

一位身上不帶智慧手機、NB、平板電腦,連有線電視都不看,卻精準看到科技趨勢演變的大師。

更是一位與賈伯斯浸濡在同樣背景,連施崇棠都受他影響的科技思想家。

《今周刊》特地飛到加州南舊金山的小鎮,專訪這位後PC時代,你不能不認識的科技趨勢大師。

製作人.周啟東 撰文‧賴筱凡 研究員.楊卓翰 攝影.陳永錚有一位美國人,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從此沒有再進過校園,他沒有發明任何一項產品,卻影響全球資訊科技(IT)二十八年,他不是賈伯斯,但他 發現比iPhone、iPad更重要的東西。

一九九四年他說:「鍵盤是不人性的,有一天會出現觸控、聲控的輕便電腦,人們可以直接與電腦互動存取資料。」十七年後,賈伯斯在iPhone 4S上實現了這句話。

這位永遠留著大鬍子、眼神純潔的智者說:「地球上的電腦有一天會全部相互連結,使用者像蜜蜂一樣,在網路上貢獻個人智慧,最終會誕生一個虛擬國家。」大家 都認為他是瘋子。然而,二十八年後,臉書(Facebook)成為全球第大三國家,它的子民逾八億人。

他說:「有一天人造的電腦產品將具有人工智慧,可以自我修復、升級,靠著網路連結成為一部超級電腦,進而影響人類生活。」一九九九年後,導演華卓斯基兄弟 聽到了,以他的想像為基礎,拍了史上最受歡迎的︽駭客任務︾系列電影。

二十八年來,他的科技預言都一一實現,細心傾聽的人、用心實踐的人,後來都成為一方霸主,甚至成為億萬富豪;忽視他的人卻抱憾終身,甚至被科技的浪潮吞 沒。他是誰?為何可以成為天才賈伯斯的精神導師?甚至成為帶領全人類探索未來科技的趨勢大師?

從未在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上過班他的預言卻引導科技發展方向他就是科技界最傳奇的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他從未在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上過班,但靠著無窮的想像力,他的預言引導資訊科技的發展方向,進而影響全球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倚靠電腦科技生存 的台灣,每個人都應該靜下來,仔細聆聽他的預言,了解這位大師的成長過程,因為在未來五年全球科技轉型動見觀瞻之時,台廠應深刻思索,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與發展的方向,跟上趨勢的腳步,甚至領導全世界。

為了專訪這位影響賈伯斯的科技教父,︽今周刊︾經過長期策畫安排,終於排除萬難在微冷的二月天踏上美國加州舊金山南方靠太平洋的一座小鎮。當天小鎮和煦如 春天,依山而居的凱文.凱利衣著簡便,一點也看不出他是精準預言網路發展、改變人類生活的一代大師。

「求知若渴,虛懷若愚」牽引科技爆發時代的兩位大師他不如外界想像的,口袋一打開,就是好幾支智慧型手機;他也沒有時時刻刻盯著電腦看臉書、更新推特 (Twitter);在他的工作室裡,沒有超高科技的觸控螢幕牆,更沒有我們從未見過的尖端科技;就連他的客廳裡,也只有一台沒有接上有線電視台的液晶電 視,他與世界的連結就只有它||蘋果桌上型電腦。

面對我們不斷追問為何可預見如此多的科技發展?有何祕訣?他微笑地拿出一本發黃、薄薄的舊書,就是賈伯斯終身推崇的雜誌《全球概覽》(The Whole Earth Catalog),而凱文就曾經是這本雜誌的編輯,成為兩位科技大師人生中的另類交集。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虛懷若愚)。」這句話是《全球概覽》於一九七一年停刊時,最後一期雜誌的封底。不但是賈伯斯的人生座右銘,也是凱文.凱利自我 成長的核心精神。捧著這本珍貴的雜誌,凱文.凱利感動地說:「這是影響我最深的雜誌!」二戰嬰兒潮出生、嬉皮文化中成長喜好與傳統唱反調、挑戰權威凱文生 於一九五○年代、成長於六○年代,那是美國最動盪的年代,也是創意爆發的年代。二次世界大戰剛落幕,戰勝的美國追求著富國強兵的霸主地位,積極開展國防科 技,帶動科技業的蓬勃發展,摩爾定律、半導體晶片的誕生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電視已經開始步入美國人的家庭;而電視、汽車、收音機是當時最高端科技的產 品。

那時候的賈伯斯,生活在南舊金山的洛斯阿圖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則成長在西雅圖的律師家庭;至於早他們三年出生的凱文.凱利,則在美國東岸的紐澤西, 與他們吸收同樣的時代養分。

美國一九六○年代的嬉皮文化,產生了「花的力量」(flower power,意指和平主義),那一輩的年輕人,他們留著長髮、蓄著鬍鬚,穿著牛仔褲,嘴裡哼的是披頭四的歌,深受嬉皮文化的薰陶,更多時候是沉浸在大麻與 迷幻藥之中。

他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不論是賈伯斯、比爾蓋茲,抑或是凱文.凱利,他們嘗試挑戰權威,他們喜好與傳統唱反調,他們認為與其坐在教室聽講,不如用自己 的雙腳去認識這個世界。

於是,與賈伯斯、比爾蓋茲一樣,凱文.凱利也走上了大學輟學一途。他與所有的年輕人一樣,十九歲的凱文全身充滿熱情,但他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是要當科學 家?還是藝術家?甚至是哲學家?他義無反顧的走上一段奇特探索之旅,探索自己、也探索世界。

「我們很難理解到底亞洲長什麼樣子,甚至沒吃過中國菜,學校裡八○%都是白人。」十七歲的凱文.凱利從未出過國,書本上也沒有詳細介紹過神祕的亞洲,有一 天聽父親朋友講述日本之行的美麗經驗,引發他對亞洲綺麗的幻想,他決定一個人到亞洲遊歷。

一張睡袋、一台相機

八年亞洲之旅 從台灣起跑他開始到一家鞋廠公司的倉庫打零工,不斷地做著相同的勞力工作,就是包裝、搬運,這讓他每小時能獲得兩美元的薪水,就這樣,他用賺來的錢,替自 己存到一張飛往亞洲的單程機票。

留著大鬍子,帶著睡袋,背著父親友人幫他買的日本相機,二十歲的凱文.凱利帶著他僅有的財產,飛往亞洲。原本他最想去的地方是日本,但由於正好有朋友在台 灣讀書,在友人熱情的邀約下,他的第一站改飛台灣。

亞洲對他宛如外星球般,是他全然不了解的地區,他半句中文也不會,一九七二年就這麼一個人飛到了台灣,「台灣完全跳脫我的想像,交通很亂、滿街跑的機車, 這與我生活的紐澤西截然不同。」他忍不住笑了。

三個月的台灣行,奠定凱文.凱利八年亞洲之旅的基礎。他靠著隨手攔車、走路的方式,從台中翻越中央山脈,來到花蓮,再從花蓮往南走南迴到高雄,他跟著阿美 族原住民的腳步,搭著他們的流籠,橫度懸崖峭壁。在那個還沒有中橫公路的時代,連十大建設都才正要啟動,一個蓄著大鬍子的外國人,就用雙腳認識台灣。

沿路他小心翼翼地按著相機快門,那幾乎是他身上最值錢、最高科技的財產,「咔嚓,我每按一次快門,就花了一美元。」底片還必須自己沖洗。凱文.凱利以三個 月的時間,完成台灣環島之旅,他的鏡頭留下了純樸年代的台灣印象,連傳統喪禮,都令他感到驚奇。「我曾經以為,我會是一位藝術家。」所以,他瘋狂地畫畫、 拍照。

他買了船票離開台灣前往日本沖繩,繼續他的旅程。他到過菲律賓、香港、印度、大陸等地。亞洲之旅,教給他的東西,遠遠超過課堂上,「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能夠 如此樂觀,亞洲人天性如此,他們都覺得明天會更好。」直到一件意外事件,改變他的一生。

在耶路撒冷預知死期 結束漂泊六十天後「重生」 領悟人類生存的意義就在他的亞洲之旅第八年,他剛進入以色列聖城耶路撒冷,那一夜,他決定停止攝影、停止旅行,因為他以為自己將在六十天後死亡。

那是個天氣寒冷的夜晚,他回到旅館的時間太晚了,不得其門而入,凱文.凱利只能睡在街上等待黎明。那個寒冷的晚上,他盡可能地蜷縮著身子取暖,在半夢半醒 之間,「我的耳邊出現了一個聲音,告訴我將在六十天後的聖誕節當天死去!」聽起來很玄,但他竟深信不疑。

他匆匆結束旅行,也不再拍照,「我都將在六十天後死亡,為什麼還要花時間拍照?」於是他回到美國老家,重新與朋友聯 繫,但因為他將身上僅有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為了去看父母、見兄弟姊妹「最後一面」,他騎著腳踏車、帶著睡袋,從西岸出發橫越五千英里美國大陸。

六十天裡,他盡其可能地把所有想做的事做完,一步步地迎接「死亡」的到來。最後證明,上天跟他開了個玩笑,他沒有「如期死去」,聖誕節隔天還是醒過來了, 他內心充滿感謝,「我躺在床上,睜開雙眼的那一剎那,真的感覺到重生。」凱文.凱利說。

所以,重生的凱文.凱利,開始尋找「未來」。「過去六十天,我以為我要死了,對於一個即將死亡的人而言,是沒有未來的。未來是人類生存的意義,人就是對未 來有期望,才能每天活得這麼有動力。」他不諱言,在耶路撒冷開啟的六十天「死亡體驗」,成了他日後積極追尋科技未來的重要伏筆。

停止拍照後,凱文.凱利也重新了解到,他無法成為藝術家。有別於賈伯斯是從科技走進藝術,從創辦蘋果到成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凱文.凱利則走了相反的路。「我沒辦法靠著拍照、畫畫賺錢,不適合當藝術家,那我就想,或許,我可以當科學家。」凱文.凱利的眼裡,閃 耀著光芒。

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

買了數據機,把它接到電話插孔的那一刻凱文.凱利鍾情於科技,其來有自,他與賈伯斯同樣受到了《全球概覽》的影響。「那是一本充滿各式知識的雜誌,它教你 如何蓋房子、告訴你女人如何生小孩,它是一本影響我非常多的雜誌。」六○年代的美國,《全球概覽》這類雜誌被定位為反主流文化,它用列印、剪貼、重新編 排,把各類科技當成工具,幫助讀者利用科技提升生活品質。

當時他有一位科學家朋友,「我在朋友喬治亞大學的實驗室裡,看到他們正在研究網際網路,我想知道科技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他一邊當自由撰稿人賺取微薄稿 費,一邊在實驗室裡學習,嘗試當一名科學家。「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才發現,我也不會是個科學家。」他笑著聳了聳肩,科學實驗、證明、反證、寫論文的無限輪 迴,實在令他忍受不了,他不認為科技就只是這麼單純與無聊。

不過,凱文.凱利也非全無所獲,反倒是那段經歷,開啟了他預言科技趨勢的重要大門,經過二十八年、數萬公里的辛苦追尋、跌倒及挫折,他終於找到人生的目 標。

一九八四年,這一年,賈伯斯主導的麥金塔上市了;因為軟體開發,比爾蓋茲登上了《時代》(TIME)雜誌的封面;而凱文.凱利則預言了網路國家即將誕生。

「那是一個PC極度不普及的年代,就連網路都僅限於大學研究使用。」凱文.凱利不明白為何人們要對著一個藍色的盒子打字,更何況連打字都得先經過一番練 習。

「現在,每個人都喜歡科技,每個人對科技怪咖(Geek)有著好感,但二十多年前不一樣,人們對科技是冷漠的,他們沒辦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要自己組裝電 腦。他們只覺得這些人在胡鬧,網路不過是二十歲年輕人的玩具。」可是,當時凱文.凱利還是好奇,「我無法理解,到底什麼是網路?人們為何為之瘋狂?」就像 當年他對亞洲的好奇一樣,他想搞清楚,網路到底是什麼?

若要凱文.凱利定義,他人生中最大的轉折為何?「那就是我買了數據機,並把它接到電話插孔的那一刻。」他說他除了替《新時代》(NEW AGE)期刊寫旅遊文章,他還經營自己的郵購生意,專賣美國一般書店買不到的書籍,他打字、列印、剪貼、編排,搞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件生意。「沒辦法, 《新時代》能付的稿費有限,我必須賺錢。」即使收入不多,但這都無礙凱文.凱利對科技新知的狂熱追求。

視野領先同輩三十年

網路:人和電線組成的全新生態白天忙完後,晚上他就花時間與科技怪咖聊天,他想知道這些深究技術的人,為什麼每天要花費十數小時,對著一個藍色盒子,不停 地打字?他想知道為什麼透過電話纜線的傳輸,能讓遠在巴西聖保羅的人,得以與加州聖荷西這一端的人對上話?

「我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將當時的網路研究透徹,我做了很多訪談,問了很多想靠網路創業的人,寫成一篇預言網路科技未來的故事。」凱文.凱利翻著他二十八 年前在《新時代》寫的封面故事,當時的內容對照現今人類離不開網路的數位生活,驚人的逐一實現。

就在這篇報導裡,他開頭就這麼寫著:「這(網路)能讓人們即使相隔兩地,仍能如置身巴黎的咖啡廳一般,輕鬆地聊天,這是過去我們從未有過的新境界……。」 現在這些話聽起來,很稀鬆平常,因為每個人都能輕易在網路上聊天、對話。

可是,遠在二十八年前,那個連台積電都還沒出現的年代,宏碁也僅成立八年,全世界擁有電腦的人,寥寥可數,甚至多數的人將凱文.凱利的報導視為無稽之談。 問他沮喪嗎?凱文.凱利蹭了蹭鼻子:「其實不,因為你不能怪他們,那是個網路根本不普及的年代,甚至連有電腦的人都很少,他們怎麼可能懂什麼是網路。」他 的視野領先當時同輩三十年,從此迷上網路這項全新的科技。他認為人類的未來將因此改變,也發現這個由人和電線組成的全新生態,具有某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有機 性,更開啟了他三十年的網路科技預言生涯。

認為科技將擁有智能、機器將掌控世界出版《失控》 提醒世人提前擺正態度當他與網路新科技越走越近,他越是發現網路的可能性無可預期。他驚覺到,或許有一天,科技將會變得與人類一樣有智能,掌控世界的不再 是人類,而變成了機器。

這些念頭源源不絕地湧了進來,一九九四年「我決定寫書,寫一本告訴世人科技可能會失控的書,那也就是《失控》(Out of Control)。」凱文.凱利這本曠世巨著影響許多人,許多的漫畫、科幻小說都吸收凱文的幻想養分,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大受歡迎的電影︽駭客任務︾。導 演華卓斯兄弟甚至要求主演的基努李維讀完這本書。

一九九四年當凱文.凱利完成《失控》一書時,距離他預言網路國家的誕生,又過了十年,《失控》是一本延續他對科技想像的書。人們已開始學著與PC相處,但 不變的是,人們依舊尚未感受到網路將掀起的革命力量。「這才真的令我失望,十年已經過去,電腦也開始普及,但認同我理論的人,依舊很少。」凱文.凱利回憶 起來仍然不免遺憾。

不過,凱文.凱利也並非完全找不到知音,他對科技趨勢的觀察,開始吸引追隨者,《連線》(Wired)雜誌的創辦人就是一位。《連線》原本是一本總部位在 美國東岸的雜誌,當《連線》辦公室從東岸搬到西岸時,他們決定做一本不一樣的雜誌,而凱文.凱利成了他們首要邀約的撰稿人。

他們想法很簡單,就是要編一本可拉近科技與人類的雜誌。「當人們不再覺得電腦是個遙不可及的科技產品,我們必須創造更多管道,讓人們認識新科技。」這樣的 信念對於凱文.凱利,至今依舊不變。

為了要釐清科技的真相,六十歲的大師讀書、看雜誌,每天花近十個小時在網路上看各類文章,他勇於嘗試每一種新科技,當亞馬遜(Amazon)甫成立時,他 成了它的頭一批客戶、當線上影音內容供應商Netflix開始打破現代人的收視習慣時,他搶先試用。「科技不是冷漠的,它是累積多年人類智慧的結果,當新 科技出現時,我都會努力去嘗試,直到我確定,我不需要這項產品。」準確預言人類近三十年網路科技發展「保持距離才會看得更清楚」這位科技趨勢大師身上不帶 任何一款智慧手機,並非他沒試用過智慧手機,「而是我發現,我並沒有這項需求。」即使身為大蘋果迷,桌上擺著兩台蘋果電腦、iPad,卻獨缺全球最熱賣的 iPhone。「你必須與科技產品保有一些距離,(趨勢)才會看得更清楚。」凱文.凱利說。

科技趨勢預言大師凱文.凱利沒有大學文憑,前半生都花在尋找人生目標,與全球的年輕人一樣,但他求知若渴,對於每一項新知都充滿好奇心,誠實面對自己。一 旦找到目標,就專注傾畢生之力研究,使他注定成為獨領風騷的人物。

曾經一度「瀕臨死亡」,凱文的科技預言主導人類近三十年的網路科技發展;六十歲的他鬚髮雪白,比從前更關心人類與科技的未來。他對未來有什麼大膽的新預 言?人類會被電腦消滅嗎?值得你我仔細聆聽。

(請上活動網站,體驗未來數位生活的魅力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KevinKelly/)28年來,凱文.凱 利的預言逐一實現從1984年凱文.凱利預言網路國家即將誕生,沒能成功引起認同,卻在2010年,臉書成為全球「第三大國」,讓人開始回頭去尋找他28 年來所做的每個預言。

1.智能辦公室的出現

當我們的工作,不能沒有電腦與網路,智能辦公室將隨之出現。(1994年)→1995年,微軟推出各種輔助辦公室的工作軟體,例如IE 、Outlook。

2.3D動畫不是夢

未來我們可以看到動畫合成的角色在電影擔任主角,不僅外表是虛擬的,行為也是虛擬的。 (1994年)→1996年賈伯斯的動畫公司皮克斯完成第一部合成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3.搜索讓Google坐上龍頭搜索將是網路世界最重要的東西,有效率的搜索流程,才真正有價值!(1994年)→1998年,Google、雅虎等搜尋 引擎主導新網路時代。

4.亞馬遜將顛覆世界

每台電腦一旦被網路給聯結起來,網路商務平台的出現,將徹底顛覆傳統的商業行為。(1994年)→2004年,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商務平台崛起,逐步侵蝕 傳統商業模式。

5.網路社群隱然成形

當網路的使用人數不斷增加後,一個虛擬世界就此成形,全新的「網路社群」誕生。(1994年)→2006年,推特、噗浪等網路社群相繼問世,造就百家爭鳴 的競爭態勢。

6.網路將擁有智能

當網路記錄下所有使用者的喜好與需求,電腦將比你自己更懂你想要什麼。(2005年)→2008年,Google推出「搜索建議」,它將依照使用者的瀏覽 紀錄,了解您的喜好與需求。

7.網路言論破壞力大如導彈網路世界裡,開放者永遠勝利,中央控制者一定輸。簡單幾個字的威力,將讓網路言論的破壞力,大如導彈。(1994 年)→2010年,維基解密(WIKILEAKS)陸續公開各國政府機密文件,震撼全球。

8.網路國家誕生

28年前,在《新時代》期刊預言:有一天,網路將打破國界,一個虛擬的網路國家跟著誕生。(1984年)→2010年,臉書使用「人口」超過5億人,成為 全球「第三大國」。

9.所有運算工作都將上雲端未來電腦只是一個窗口,用來連上網路,人類不再仰賴電腦運算,因為所有運算工作都將登上雲端。(2003年)→2010 年,Google推出雲端電腦Chromebook,試圖讓所有運算工作登上雲端。

10.人類將能與科技對話科技最後終將走上「擬真化」一途,人類與科技產品對話將不再是幻想。(1994年)→2011年,蘋果iPhone 4S推出擬人化的語言功能Siri,讓使用者直接與手機對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8

四大潛在風險預言社交網絡崩潰

http://news.imeigu.com/a/1333021742931.html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們熱衷圍繞Facebook、Twitter以及近來火熱的Pinterest這類社交網站的商業活動,華爾街也幾乎為Facebook的IPO做好準備。似乎每個人都為來自社交網絡的潛在價值歡欣鼓舞。

但是在我們可以宣佈社交網絡成為下一個互聯網巔峰之前,請以以MySpace和GeoCities參照,對比Facebok和Twitter,認真考慮下真實存在的潛在風險。

1.經濟復甦帶來的衝擊

Twitter建立於2006年,Facebook於2007年對公眾網絡開放,這都發生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

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失業率正不斷刷新二戰後的新高。而那些有工作的人們,卻在花費大把時間瀏覽諸如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等網站。

但品牌專家Rob Frankel,卻對社交媒體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表示或許目前這種繁榮恰是對社交網絡未來增長最大、最不容易察覺的威脅,他進一步解釋說:「我認為這真的 是一個大家都忽略了的因素,因為經濟復甦的過程意味著人們需要更加努力,把時間全部投入工作,這樣就沒有閒暇光顧社交網絡消磨時間。」

但是面向專業人士的社交網站LinkedIn卻額外受追捧,有工作的人們希望在經濟低迷的時候守住工作,一旦經濟復甦,還可以整理好簡歷,開始尋覓 新的工作機會。Twitter同樣也是經濟形勢的晴雨表,其自身作為一家網絡平台公司擁有的工作崗位數目的意義,正超越其社交網絡帶來的價值。

總而言之,網絡在面對大起大落的社會形勢動盪時,比真實社會更加脆弱,尤其是Facebook這種社交網絡。

2.Twitter的現實麻煩

Twitter最現實的需求是盈利,最有可能的出路是廣告。但是正如上週的若干分析報導,存在可能降低用戶對Twitter的興趣和使用度的因素。 位於波士頓的Yankee集團副總裁Carl Howe表示,「因為Twitter屬於真正的短格式消息,大眾參與Twitter是為看到最核心的即時新聞報導。但廣告不但不屬於即時新聞,還會影響用 戶感受。」

Twitter並非只面臨上述困難,從第三方應用開發商到專業的增值應用公司(例如專門分析Twitter的數據並研究社會、文化和經濟趨勢的 TweetReach公司),都發現他們源自Twitter的數據出現錯誤,或者屬於無效樣本。這方面已經出現實例,例如最近的報告顯示Twitter在 預測Hollywood電影票房方面已經不再有效。

3.無法逃避版權問題

時下正流行的Pinterest和Tumblr,都無法逃避涉及版權的問題,並且版權問題日益嚴重。儘管目前社交網絡處於巔峰,但有句俗語叫「站的越高跌的越重」,從前的Napster就是個例子。

公司和用戶已經開始意識到Facebook等社交網絡已經使用新的用戶政策,將用戶上傳分享的內容的版權劃歸給用戶自己。社交網絡公司認為這樣的政策能夠保護他們,免遭版權方面的直接威脅,同時也承諾絕不對用戶的行為橫加干涉。

但請用大腦思考下,其實只要他們想要干涉隨時都可以行動。

試想如果一件持續兩年之久的關於一名員工要求Facebook提供密碼的訴訟案件都能招致一系列的花邊緋聞和國會調查,那麼到了版權高度的糾紛會把社交網絡帶入何方?

至於原因,正如Rob Frankel所說,無法理解為何有些公司當把放到自己網站的內容放到Facebook時就顧慮重重。

4.用戶已經看透Facebook商業策略

這些商業策略毫無秘密可言,但人們還是會爭先恐後的裝扮自己的Facebook主頁,壓根不會注意到Facebook的本意:讓用戶點擊廣告。如果免費個人主頁影響到用戶點擊廣告的積極性,那麼Facebook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簡而言之,本月Facebook提交美國證監會的文件證實了個人主頁更新計劃,他們將不再鼓勵用戶裝扮個人主頁。

更多的證據,請參閱Facebook的網站關於廣告商和贊助商的幫助文件,其中就有涉及「成功案例」的講解。但是這些文檔卻不會出現在個人主頁的幫助頁面。

公司在Facebook發佈廣告的成本最低是每天1美元,有效果的廣告投放通常是每月25000美元,而最高級的廣告要昂貴的多,例如刊登在Facebook登出界面的位置,報價高達70萬美元。

當經濟復甦之時,大多數經濟學家希望由小型商業企業的投資和擴張拉動增長,而大多數的小型公司不可能負擔起每天1000美元的廣告成本,他們通常會另外尋找節約預算的網站,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到那時真正的危機就會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