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畫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66n.html
天才畫家畢加索的許多畫讓一般的人很是費解,看不懂,甚至覺得他越畫越不像樣。
下面是網絡上介紹畢加索創作歷程的一組他的代表畫,或許有助於我們理解他的作品,很有意思!
↓14~16歲的作品:

↓20來歲開始嘗試不同風格的作品:

↓從30來歲到最終,仿佛越畫越“不像樣”了:

畢加索這樣說:“我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後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畢加索的畫真的不像樣嗎?讓我們來觀看一下他的名作《格爾尼卡》:

油畫《格爾尼卡》
畢加索的這幅油畫《格爾尼卡》永久地陳列在聯合國會議大廳里,時刻警示人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1937年4月的某一天,畢加索聽到,西班牙美麗的商業小鎮格爾尼卡鎮被德軍轟炸成了一片廢墟,鎮上無辜的居民慘遭屠殺。畢加索極為震驚,滿腔憤怒!他用畫筆作武器,強烈控訴法西斯的野蠻暴行!此畫表現痛苦、受難和獸性:畫中右邊有一個婦女舉手從著火的屋上掉下來,另一個婦女拖著畸形的腿;左邊一個母親與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個戰士的屍體,他一只斷了的手上握著斷劍,劍旁是一朵正在生長著的鮮花……這幅看似以立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風格相結合的作品,卻是一個孩子眼睛看到和心感受到的真真切切的現實畫面,震撼人心!
天才藝術家都有孩子般的想象力,畢加索像孩子那樣畫畫,我們也就需用孩子般的心和眼光來觀賞。巴金也說道:“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是自然,是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