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贏得亞太領導人對亞太自貿區路線圖的支持,據彭博報道,領導人同意對亞太自貿區的路徑展開策略研究,並在2016年底完成。
在11日下午出席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記者會時,習近平表示,我們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批準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
習近平還提到,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仍面臨諸多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應全力推動改革創新,發掘新的增長點和驅動力;大力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盡早將願景變成現實。
亞太經合組織應該發揮引領和協調作用,打破種種桎梏,迎來亞太地區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新一輪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打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符合所有成員共同利益。
亞太自貿區的想法最早在8年前就已經提出,但這次的APEC峰會上才正式啟動,有媒體稱中國欲借此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習近平稱,“這是我們朝著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方向邁出的歷史性一步。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決定,將把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及,目前中美兩國支持不同的地區自貿協定,中國在APEC推動成立亞太自貿區,而美國支持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後者不包括中國。
在APEC會議召開前,《華爾街日報》還曾提到,美國試圖阻撓中國在APEC峰會上推動亞太自貿區。報道稱:
在美國的壓力下,中國已經擬於會議結束後公布的APEC公報草案中刪掉了兩個條款。公報將不再提議對亞太自貿區進行“可行性研究”(這是啟動談判的術語),也不會提及建成該貿易區的目標日期。中國此前設定的目標日期在2025年。
而從談判的進展來看,第一項條款得以保留。據外媒報道,在亞洲自貿區問題上,中國成功推動APEC成員國同意對此進行兩年的可行性研究。在貿易部長會談的聲明中對此的措辭是“其目標是盡早建立亞洲自貿區”。
但《華爾街日報》援引官員的消息稱:中國最初希望達成更進一步的協議,包括明確談判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最終達成的結果更像是一個口頭支持。
今天,彭博引述公報內容稱,將全面系統地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為最終實現亞太自貿區創造有利條件,夯實基礎。官員將會展開對亞太自貿區路線圖展開策略研究,並在2016年底完成。
值得註意的是,除了亞太自貿區協議,本次APEC會議另一項備受關註的協議是,擴大原世貿組織在上世紀90年代達成的《信息技術產品協議》(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ITA,該協議旨在消除對高科技產品的關稅),這是美國希望做到的,但中國不願意推動。
周二,外媒報道稱,中美已經就信息技術貿易協議(ITA)擴大範圍達成一致,ITA將取消高科技產品的關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