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兩名內閣高層官員辭職後,名調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支持率大幅下滑。政府內部矛盾公開化,導致安倍晉三振興日本經濟的努力面臨更大的阻力。
日本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一項最新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大跌至53%,較10月份的調查下落9個百分點。
接受調研的1059個樣本中,37%的人表示不支持安倍政府,比10月10日的調查升高了7個百分點,當時安倍政府的“不支持率”為30%。
這是安倍晉三自2012年12月上臺以來,在民意支持率上最大打擊。上周安倍政府內閣兩名部長在同一天宣布辭職,這使讓日本政府在繼續提高消費稅,重啟核能等不受歡迎的改革上將面臨更大阻力。
上周一因為政治資金醜聞,小淵優子(Yuko Obuchi)辭去經濟產業大臣。作為日本政治世家,小淵優子的父親小淵惠三是日本第84任首相。
有73%的受訪者認為,小淵優子辭去經濟產業大臣是“必須的”。同時有76%的人要求小淵向國民解釋其政治資金醜聞。
同一天辭職的還有法務大臣松島綠(Midori Matsushima),原因是此前有反對黨曾指控她違反政治捐贈法律,在她的選區向選民分發紙扇子。
小淵優子和松島綠是9月份安倍內閣大換血時,新進入內閣的閣僚。他們被視為是安倍晉三改革日本政壇,推動更多女性參與政治的重要政治籌碼。
安倍希望快速更換閣僚,把醜聞控制在盡量小的範圍內。但是其他內閣成員,包括防衛大臣江渡聰德(Akinori Eto),水產大臣西川公也(Koya Nishikawa),厚生勞動大臣鹽崎恭久(Yasuhisa Shiozaki)同樣面臨財務醜聞困擾。
安倍晉三2006-2007年第一個首相任期,就飽受閣僚財務醜聞的困擾,當時多名部長辭職,還有一人自殺。因為支持率暴跌,和他本人的健康原因,安倍晉三當時在上臺僅一年就宣布辭職。
事實上安倍政府還面臨內部分化的風險。路透報道稱,一名匿名日本政府高官最近曾對某團體表示,“我認為應該延遲一年半,即到2017年4月再上調消費稅。”
這位高層官員稱,在4月份已經上調消費稅背景下,過快繼續增稅可能令經濟複蘇脫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