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官二代聯手英特爾 叫陣聯發科

2014-10-06  TCW
 
 

 

短短五個交易日,聯發科股價從五百元跌到四百四十五元(計算至九月二十九日),大砍一一%,市值蒸發了八百六十四億元。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正遭遇一場全面獵殺的危機。

英特爾+展訊被諷弱者取暖專家:別低估中國式布局

九月二十六日,全球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宣布以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五十億元)買下清華紫光集團二○%的股份。後者,是清華大學旗下控股集團,官方色彩濃厚,也是中國前三大通訊晶片廠展訊、銳迪科的母公司。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美中兩大晶片龍頭以入股的方式攜手合作,也把展訊與聯發科的宿命對決,一口氣拉高到國家層次。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霸氣的說:「紫光希望能成為一家世界級的晶片巨頭,用五年左右時間超過聯發科。」

儘管業界解讀,這是兩個弱者互相取暖的結合,「英特爾的X86系統早就過氣,展訊又是聯發科的手下敗將,兩個加在一起就跟微軟加諾基亞一樣,變不出把戲,」一位前外資分析師說。就連聯發科內部的工程師也認為「目前並不構成威脅」。

但看在瑞銀新任執行董事、半導體資深分析師陳慧明眼裡,他卻憂心忡忡認為:「從產品面來看是弱弱結合沒錯,但不要忽略了背後的中國因素!」

陳慧明觀察,過去展訊在技術實力與規模上,確實落後聯發科一大截,然而在被擁有多位官二代背景的清華紫光集團收購後,地位上已經提升了一個檔次。

清華紫光的顧問,不少都是官二代,溫家寶、習近平的兒子,都是清華幫出身,但與一般中國國營企業不同的是,他們並不干預營運。「攤開展訊的roadmap(計畫圖)會嚇死你,他們做的布局,絕對不是國企做得出來的,」陳慧明說。

而與英特爾合作,更有多重戰略意義,除了立刻獲得一筆資金外,更重要的是「把氣勢做起來」。

「今天能夠引進英特爾,明天是不是可以引進高通?可能連三星都願意來談,到那時候,要挖人、要堆技術,都比現在容易,」陳慧明說。長期來看,聯發科要面對的不只是一家企業,而是中國政府、中國產業鏈加上美國技術的策略聯盟。

但對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來說,眼前最急迫的挑戰,不是中國對手清華紫光,而是美國敵人高通。

對付高通,速度取勝:開發時間縮短至三個月

搶在聯發科首款4G六十四位元晶片發布之前,高通罕見於九月二十五日在北京舉辦盛大發表會,高中低階產品齊發,款款都是衝著聯發科而來,其中最低價的MSM8916,售價壓到十二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六十元),直接挑戰聯發科低價霸主地位。

「技術上來說,高通才是聯發科最大的對手,」在半導體界有二十年資歷,一位晨星半導體前資深主管觀察,高通的技術領先聯發科至少三年,過去一個打高端、一個走低端,井水不犯河水,但現在高通改變策略,向下追殺,已經踩進了聯發科的領土。一位熟悉聯發科高層的人士指出,為了因應當前的險峻局面,蔡明介已經擬定全盤作戰計畫。

對高通的侵門踏戶,他用速度與之對決。「蔡董常說,攻擊是最好的防禦,」該人士說,當低價已經失效,就必須用更快的速度甩開對手,以時間換取空間。過去聯發科的產品開發週期大約是半年到七個月,但現在「可能得壓縮到五個月甚至三個月。」

抵抗聯軍,開闢第二戰場:印度、美國成立研發中心

對清華紫光與英特爾聯軍,他準備展開第二、第三戰場。以往聯發科光靠中國市場就能撐起半片天,但蔡明介也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去年以來,聯發科海外布局動作頻頻。在印度,投資了兩億美元成立新的研發中心,未來團隊將達五百人,目前已經拿下了一○%的市占率。在美國,加州的研發中心今年正式啟用,總共五個研發部門,強攻4G高端市場。

對展訊的頻頻挖角,他用專利建起防火牆。今年中大動作提告鑫澤數碼,目的就是在警告下面的工程師不要輕舉妄動。

人才止血,提告護專利:防不了跳槽,人可走圖要留

「他知道如果人家真的要挖角,怎麼防也防不了,但是有本事,你人過去,不要把圖(編按:IC設計圖)放出來,」一位熟悉聯發科動態的專利事務所高層說。聯發科擅長打團體戰,一張圖就是一個團隊的心血結晶。限制不了員工的雙腳,至少要保護好團隊的腦袋。

話雖這麼說,蔡明介還是盡量避開與展訊正面接觸。今年中,他在上海找適合的地點要蓋新的研發中心,就特別交代負責人「找個離展訊(總部)越遠越好的地方,」一位知情人士說。

前有高通攔路,後有展訊挖角,如今又加入了中國政府與美國英特爾聯軍攪局,聯發科面對的,將是一場從技術面、資源面、人才面的三面硬仗,台灣IC設計之光能否繼續發熱,考驗也越來越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