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互聯網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 二月立春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2v2se.html

從古巴回來以後,看的第一個有點份量的片子,就是央視二套的《互聯網時代》,有些橋段甚至有淚奔的衝動,這並非因為央視敘事手段一向比較感性化所致,而是被事實擊中,覺得現實的發展,實在超越想像太多,改變的太深,太廣,一次又一次打破眼前的迷障,一個又一個新天地矗立面前,大到世界發展的進程,小到我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態,完全被互聯網時代所改變,今天自己的一切,在學生時期根本就無從想像,連個線索都沒有,走到現在,這個「令人驚訝」的變化進程還在持續,雖然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波瀾,但我很清楚,這是一個「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躍升境界,這一聲驚雷的震撼度,因為時間軸的相對漫長,消減了所有始料未及者的驚詫,其實今天絕大部分人都不能想像,未來將會是怎樣的不可思議。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真正根本徹底的改變沿襲近千年來社會發展面貌的,既不是某個哲學論調之爭,也不是某個主義之爭,更不是哪個偉大的政治家的功勞,而是來自實業家和科學家的貢獻,歷史看得越多,對之越是感慨,這也是當我看到成就了互聯網基礎架構的那些科學家們逐一亮相時,有淚湧衝動的原因。

迄今為止的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1760年以蒸汽機為標誌,所有重要的生產力應用都用上了蒸汽機動力;第二次是1870年前後進入電氣時代,幾乎所有的生產活動都電氣化,大大提升效率;第三次是1980年後開始進入的計算機信息革命時代,這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都把人類社會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而巧合的是,前兩次工業革命基本上都經歷了100多年左右,才孕育出下一次工業革命,以此為經驗,簡單類推,發生在1980年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才剛剛完成少兒期,僅僅走到青年期,還沒到壯年期呢,互聯網時代只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鋪墊,它的終極發展應該是全面深入的智能化,投入產出的最優化和效率提升的最大化;等這一時期發展充分,運行良好之後,可能會孕育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次,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和智能化發展的無所不在,有思維能力的智能機器甚至是類真人的機器人將誕生,這個未來會怎樣,是一百年後的事情了,就我們當下的現實而言,第三次產業革命還在進程中,它的高潮部分還沒有登場,但是我確信,現在正是一個入口期。

 

就像電力時代的發展那樣,從最基礎的通訊、照明開始,一直延續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的世界,如果大面積停電,堪比重大災難,電力時代的發展走了一百多年,在此基礎上的發明創造每隔一個時期就翻幾翻,徹徹底底的改變了世界,現在夜晚航拍地球,除了「偉大的」朝鮮和其他不發達地區,很多地方都是亮的,世界經濟發展水平的版圖原來用一張衛星拍攝的夜間明暗對比圖就能精確評測。

 

從工業革命的歷史看,生產力水平決定一切,馬克思主義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可是全世界馬克思主義者在獲得政權後都在折騰生產關係,專注於階級,鬥來鬥去,改來改去,弄了近一個世紀,最後各自散去,發明創造少得可憐,更不用說促成偉大的工業革命,反倒是不信奉馬主義的那些,用一個又一個發明創造真正改變了世界。

 

1930年前後,中國發生了著名的土地革命戰爭,宗旨是打地主、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對土地的要求,以此為始,建國後多次土改直到改革開放,土地制度改來改去都是在人與土地的制度關係上打轉,沒有什麼質的飛躍,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還有8億多人(佔國民總數近80%)被綁在土地上。

同樣在1930年代,美國加州的中央山谷,一個荒涼的沙漠地區,雖然日照充分,晝夜溫差大,氣候條件十分適宜種植農作物,但是這裡沒有水,自然母親饋賜有限,農夫說,這裡若有水,就能讓滄海變良田,可是水在北邊600多公里之外;

1945年,加州沙斯塔水壩建成,這直接使得加州中央山谷在數年後變成了美國著名的農產品種植基地,果蔬產量在美國農產品中佔比巨大。

還是在1930年代,美國堪薩斯州的大部分地方都是荒草連綿,而且常遭龍捲風肆虐,是個完全的從不毛之地,幾十年之後,這裡變成了著名的大糧倉,有86000多個農牧場,哈佛大學公開課裡曾講到一個有趣的比喻,就是有關堪薩斯農場,因為那裡有太多巨型農場,所以不是美國人的理想居住地,這些巨型農場從太空看下去是一個又一個色彩各異,星星點點的大圓圈,這是美國玉米和小麥的主產區,一些農場龐大到農場主需要坐著飛機來視察作物生長的情況,難以想像的是,在過去,堪薩斯是個缺水且災害頻繁的不毛之地,在經過美國農業史上最偉大的改造之後,這裡變成了大糧倉,這個改造就是著名的中心旋轉灌溉系統,地質探測表明堪薩斯地下堅硬的岩層下,有豐富的淡水儲量,據此建設了這個把荒野變良田的灌溉體系。

加州中央山谷和堪薩斯大農場,都不是天然的良田,都是曾經的不毛之地,但經過幾十年的改造,成為美國農業的重要基地,之後,隨著農機、農藥、化肥和農業科技的不斷提升,畝產產量一次又一次刷新歷史紀錄,終於發展到以2%的人口從事農牧養殖業,就養活了98%的人口,不僅如此,還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和最大的糧食援助國。

相比之下,美國這個,才是真正的土地革命,雖然很多地方不具可比性,中國有更多的歷史和傳統包袱,可是千評萬說,真正能夠破局的只有生產力提升,今天中國在18億耕地紅線都受威脅的情況下,在農業人口逐漸遞減的情況下,在城鎮化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糧食年年增產豐收,起決定性作用的,絕不是什麼包產到戶政策,而是生產力大爆發;如果過去這一點因為認識的侷限性不能被充分認可,那麼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的互聯網時代,還不能夠對此有深刻認識的話,那麼落後就不再是一種不平衡而是天注定了。

所幸今日中國已經認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力水準決定一切,不必糾纏哲學,看事實就好,互聯網時代,對此有共鳴的國家正日益增多,互聯網不僅是知識載體,還是人際互動,交流,軟硬件聯繫的必要工具,互聯網對整個世界的深度影響正在推進過程中,今天我們就站在這個當口,新氣象的大風吹,確實豬都會飛起來,因為不是互聯網企業才和互聯網時代相關,到一定時段,所有的行業都將與互聯網聯繫密切。

 

學習歷史,是為了預知未來,除了未來學家,現實生活中對未來最為敏感的是資本市場,尤其是那個生產力水平最先進的國家,它的資本市場會最先傳導未來的信息,某種程度上,投資學就是未來學,對投資人而言,明天永遠最重要。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資本市場在經濟相對疲軟,需要QE政策扶植的背景下走出創歷史新高的大牛市,並一直持續至今,這絕不是美聯儲的刻意,更不是美政府的安排,而是資本市場敏感意志的表現,這是對互聯網時代大變革的預演,所有和移動互聯網,智能化相關的產業,不論軟件硬件,不論新興傳統,全面走強,積極表現此起彼伏,顯然,計算機信息產業革命,已經開始步入到強化時代,美國是這個變革的中心,它已經開始輻射世界,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在危機重重的壓力下,其資本市場紛紛走出牛市,中國的創業板也緊隨其後,走出歷史新高,接下來,它將帶動中小板也逐步走高,直至創出歷史新高,並在整體大變革的氛圍下,把傳統產業為主的中國主板指數,也推向牛市之路。

 

就像美國的農業大變革多數是出於商業推動的本能一樣,這些進步都是自發性的,都不是某個強勢力量組織的,這也充分體現了美國小政府,大市場的本質;中國自開始接受市場經濟以來,也將會逐步的走上這條道路,這是市場經濟的本質決定的,美國夢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美國一步一步奮鬥出來的,當它成為現實之後,才有美國夢的說法,而不是由某個強勢力量事先的刻意謀劃,一個國家只有多數人都有強烈改變現狀的願望,才有可能成就偉大,中國因此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到了互聯網時代,這個強烈改變現狀的願望得以昇華,任何人對可預見的更美好、更方便、更有效率之事都會動心,其中那些目光銳利者看到有這麼一種工具,能夠如此不可思議的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必然會不遺餘力,十多年前,杭州一個其貌不揚的英語教師看到並去做了,今天成為中國首富,他的示範效應,在未來多年裡,都將持續發酵,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作為最基層的一個個體,只要胸懷大志,並積極努力,就能成就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讓世界為之喝彩,這一切,並不需要借助高不可攀的力量,也不需要一個強勢的政府為你規劃籌謀,互聯網時代,有能力捕捉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優秀,然後把它匯聚起來,成就非凡,相比前兩次產業革命,它聚集的能量,無以復加的巨大,馬云只有這個時代能夠造就,過去任何時期都不可能。

和互聯網發展初期所不同的是,今天互聯網企業開始了跨行業,逐步滲透和改變一些傳統行業,以至於有些被侵入的機構與行業還不能完全接受,並希望互聯網來適應它而不是相反,這實際上已經是處於被動了,變革雖然一波三折但是終究會持續下去,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的結合、互動,將是未來產業變革的重頭戲,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所以對經濟前景,沒有悲觀的理由,悲觀來自認識的侷限性,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幾何級數性質的提升經濟和產業效率,與之對應的資本市場,也一定會最忠實的表現這個偉大的進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