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周一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促進擴大對外開放。而最近中國的進口持續下滑,被指內需疲弱。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周一(9月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促進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技術產品和服務進口。
會議確定:
一是鼓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調整《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支持金融和融資租賃企業開展進口設備融資租賃業務;完善科教和科技開發用品進口稅收政策,助力企業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二是擴大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高端生產性服務進口。
三是穩定國內需要的資源進口,合理增加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牛羊肉、水產品等一般消費品進口。
四是推動進口管理便利化。實行24小時和節假日預約通關,加快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商品無紙化通關試點。擴大采信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結果,縮短檢驗檢疫時間。
五是搭建進口貿易平臺,在公平競爭原則下,利用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模式增加進口。鼓勵企業在海外建立采購網點和渠道。發展多雙邊貿易,拓展經濟發展空間。
李克強總理本次主持召開的會議決定或瞄準了近期中國進口下滑的事實。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8月進口為0.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了2.4%,是進口數據連續第二個月的下滑。前8個月中國進口7.9萬億元,下降1.1%。出口方面則為9.1萬億元,增長了2.1%。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數據顯示,海外市場的回暖使得出口持續回升,但是中國內需低迷,導致進口下滑,從而使得貿易順差不斷擴大。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範劍平稱,今年中共兩會確定的進出口總額預期增長7.5%,前8個月累計增長0.6%,進口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國內需求轉弱,貿易順差才出現衰退性擴大。(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政府網【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新聞稿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