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帶來了不少商機,很多資訊都可以在互聯網上發佈,例如在香港的地產市場,一手樓的樓書、價單和買賣紀錄都要依法例上載在互聯網,而四大地產經紀也自設網站發佈樓市資訊,說到這裡,大家會否想到,為何香港的地產界在互聯網上的應用只限於資訊發佈或市場推廣,而未能再進一步,利用網站取代經紀的工作?
樓市就像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特色是一方面取之於系統,另一方面又貢獻之於系統。例如植物會吸收泥土內的營養,到植物枯萎之後又可以成為肥料滋養泥土,放諸於樓市,昨日美國又減少買債,同時強調一段長時間內都不加息,之前憂慮加息的朋友可以鬆一口氣了,不過反過來看,加息與樓價下跌並非必然發生的事,加息代表市場缺錢,同時又代表市場興旺,搵錢機會多了,樓市也有興旺理由,常引用單一數據來狠批樓市,只會是一個爛笑話。
生態系統最大的敵人往往是人類,例如植物吸收土地的營養後茁壯成長,就立即收割作為食物,於是植物便不能變回肥料滋養泥土,除非人類會施肥保持泥土養份,否則久而久之土地就會枯萎,直到人類放棄該塊土地,該土地就會雜草叢生,慢慢回復本來的生態系統。
物業買賣市場也如是,經紀就像泥土,幫助銷售物業(植物),植物也會成為肥料滋養泥土,令物業買賣長做長有。那麼地產網站(人類)加入這個生態系統,能否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就要視乎地產網站是在幫助經紀找生意(施肥),還是和經紀爭生意(收割後一走了之)。
筆者以王天林在電影《黑社會》一句對白作為結尾:所有事情都要平衡。
同載於property.hk/
333 total views, 21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