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選擇低風險投資!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1510346
最近股市開始出現走牛的跡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憧憬1年幾倍的收益率,連我自己創建的低風險投資群,群友們也躍躍欲試,很多人開始加大杠桿準備大幹一場,他們最喜歡說的話就是,”你的資產已經滾大了,做做低風險自然可以,我們才幾十萬資金,想要財富自由,如果靠低風險的話,要做到那一年去?還不如玩高風險,先賺到高收益再說!”甚至還有人在群里說,DAVID膽子太小了,我看牛市的收益率跑不過新股民。相當一部分人,希望通過股市實現暴富的願望。
我記得2005年全力進入股市的時候,最初只有20萬的本金,到2014年9月12日,凈值從1做到了14.46,複合收益率做到了30.62%,我可以肯定,未來的10年,我的複合收益率大概率要滑落到30%以下,並且我也會坦然的接受這樣的結果。
通常大家的觀點是,“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首先我們先看看,長期的高收益存在嗎?下面是我節選自私募排名網站—格上理財的數據。

目前格上理財記錄的私募產品一共有一千多個,能發私募產品的,肯定都是炒股頂尖的人,那麽整體情況如何呢?從5年私募收益率的中值看,收益率也就是26%,年化收益率不到5%,也就是和銀行存款差不多。期間雖然HS300指數是下跌的,但是中小板、創業板可是牛市,市場機會可以說層出不窮,也就是說並不缺乏機會的情況下,私募基金的的平均水平也就是定期存款,散戶估計更是虧的找不到北。
我們不看平均數,看厲害的,TOP 5%的私募產品,入門線是多少?答案是5年96.5%的收益,折算到年化收益也就是14.5%,這可是最好的5%私募啊,可見許多人動輒預期50%或者100%的年收益,是多麽的可笑。
人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有人隨機調查了100個人,讓他們評估自己的智力水平是超過平均數還是低於平均數,最終結果是95人認為自己智力超過平均數,股市中大部分人也都是如此,95%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割韭菜的,只有5%的人認為自己是韭菜。
中國證券行業的歷史較短,看看國外的情況。

最厲害的要數巴菲特,但年收益率也只有20%,索羅斯輝煌時期到過34%,但是長期和巴菲特差不多,因為索羅斯成立基金和巴菲特的時間差不多,但是現在索羅斯的資產只有巴菲特的10分之一都不到。彼得林奇做到過29%。而搞投資的利佛摩爾,結局是破產,也就是說收益率是負的,趨勢高手江恩,晚年也沒什麽錢,主要收入是靠賣書。唯一保持超高收益的僅一人,那就是西蒙斯。
玩高風險的投資者主要做什麽?大部分是走利佛摩爾和江恩的路,前人已經把路指明了,結局估計也差不多。
那麽玩低風險的人是誰呢?西蒙斯是典型低風險,就是不斷找錯誤賠率的品種,最早西蒙斯把股市牛熊預測也放在里面,結果不僅波動大,收益率還很不理想,最後西蒙斯幹脆把牛熊預測去掉,大獲成功,就連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時候都獲得了高收益。
巴菲特算低風險嗎?記住巴菲特的名言“永遠不要虧損!”,巴菲特沒有超高收益的年份,50年多年的投資生涯,僅1年收益率超過50%,但是也僅有2年虧損,且都未虧損超過10%.
索羅斯算低風險嗎?對沖基金的本質,就是通過多空的對沖來套利保值。
所以,既然高收益是不存在的,長期看高風險的祖師都破產了,而低風險的祖師成為巨富,那麽我為什麽不做低風險投資呢?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打新股,我計算靠打新股+貨幣基金,過去5年的收益率超過50%,處於私募基金TOP 20%的行列,可惜很多人都是看不上,就連剛入股市的新手都看不上,在他們眼中,80%的私募基金經理的智商都在自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