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研究公司Lombard Street的Dario Perkins指出,
經濟學家還在討論歐洲央行是否會推出QE,主要的問題不是歐洲央行應不應該這麽做,而是德拉吉能否克服反對的聲音,成功推出QE。
不過,近日,歐洲央行反對QE的官員似乎立場有所軟化。這可能與歐洲的低迷通脹有關。然而,反對者依然表示,他們擔心QE將讓某些國家政府忽略他們的財政承諾,並不履行他們改革經濟的承諾。這就是為什麽德拉吉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的講話如此重要。他不僅承認歐元區近日通脹疲軟的事實,他還暗示了歐洲就貨幣政策、定向財政刺激以及結構改革上可能已經達成“妥協”。(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kins表示,
我們不知道德拉吉的表態是概念化、理想化的,還是說雙方已經真正達成妥協。如果是前者,那歐洲央行可能會在沒有結構改革和財政支持承諾的情況下,推行QE。
如果是後者,情況會是如何?德國總理默克爾會在歐洲央行沒有推出互惠政策的情況下采取行動嗎?
花旗歐洲經濟研究團隊指出,
在我們看來,德國政府不可能大幅放松財政政策。目前,我們預計,2015年,財政放松將占到GDP的0.3%-0.4%。德國政府將預算平衡作為其重要的政策目標,所以,我們認為如果沒有大的意外事件,德國政府不會放棄這個目標。
上半年160億歐元的政府盈余意味著德國政府進一步寬松的空間也不大。
德國報紙Die Zeit稱,德國政府正在準備一個“緊急包”來支持經濟。
一旦緩沖余地用盡,經濟進一步的小幅疲軟並不會讓德國政府加大寬松。德國政府反而會收小寬松,來達到財政目標。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對於更支持性財政立場的支持表明,德國在財政預算問題上正越來越與歐元區脫節。
然而,對德拉吉提振需求的表態的一種解讀是:更多財政支持的缺乏將會帶來額外的貨幣寬松。在我們看來,如果讓德國政府選擇大幅放松德國財政政策還是歐元區QE,它會選擇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