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遊記140820奧捷之旅(8)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8/20/%E9%81%8A%E8%A8%98140820%E5%A5%A7%E6%8D%B7%E4%B9%8B%E6%97%858/

遊記140820
中歐扮文化奧捷之旅(8)
朝日執筆

行程第一天(25/5/2014)之 三
在城市公園「閒遊」了一圈後,140820a總算快十點了。 離開公園,我們沿著環城大道往回走,向今天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地「分離派會館」進發,途中還看到奧匈帝國開國之君 法蘭斯‧約瑟夫一世(碑文中的Joseph是古德語的拼法,現代德語基本上都會用F統一代替PH)的澟澟馬上英姿。 他雖然塑造了今日維也納的燦爛,但卻未能挽救帝國的衰亡,不免令人嘆息。

走不了十五分鐘,就看到分離派會館著名的「黃金圓頂」。
1898年,以對抗「藝術建制」為號召的一群「少壯派」藝術家漸成氣候,因此決定建立一個「根據地」,遂推舉剛過而立之年的青年建築師 歐爾布里希,為眾人建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分離派會館」。 會館的建築本身,就已是一個「分離派」的宣言,一個向「藝術建制」的挑戰!「維也納分離派」也在這一刻,正式成立。

140820b這個在落成之初曾被保守派譏笑為「鍍金大白菜」的「分離派」建築,今天已成為維也納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標。 走近一點,就可以看清楚屋頂的「金球」,其實是由無數片金色的月桂葉組成的。 月桂葉是這座建築的重要主題,除了屋頂外,外牆的紋飾都大量應用。 這個黃金屋頂是建築師 歐爾布里希Joseph Maria Olbrich最知名的作品。 其實也不必太費心,就能發現這個分離派會館的建築風格,與之前看到的 卡爾廣場地鐵站樓,完全是一脈相承。 不錯,歐爾布里希正是 華格納的首席愛徒,而且也有份參與老師對站樓的設計工作。

正門立面上有蛇髮女妖 墨杜莎Μέδουσα140820c/Medusa頭像作為楣飾。 根據希臘神話,墨杜莎本是一名美少女,卻因在雅典娜神殿誇示自己的美貌,因而被雅典娜變成醜陋的蛇髮女妖。 「分離派」以墨杜莎自況,比喻自己敢向權威展現「真實的美」和「人間的美」,縱然受到「神的詛咒」、強權的打壓,也絕不退縮。 大門的上方則刻著分離派運動的格言:「每個時代皆有其藝術,每種藝術皆有其自由!Der Zeit ihre Kunst. Der Kunst ihre Freiheit !

1898年分離派會館落成,並舉辦了該派的第一次大型藝術展。1900 年出版第一期會刊。1902年舉辦第十四次展覽— 貝多芬特展。
分離派認為貝多芬的音樂與該派的理念同出一轍,來自德國、奧地利等大德意誌地區,以至全歐洲的新銳藝術家,以不同的手法表現出他們各自認為最「合理」的貝多芬。 這次展覽中的展品,不少也成了分離派的代表性藝術品。 「貝多芬大展」標誌著維也納分離派發展的最高峰。翌年,該會得到銀行家註資,並成立「維也納工作聯盟Wiener Werksttte」。 然而,展覽展現出的「左膠」想像和「親猶情結」,為分離派樹立了大批保守和反猶的敵人。
140820d

有道是花無百日紅,隨著 華格納、莫塞爾Koloman Moser克林姆和席勒Egon Schiele等在1918年相繼去世,分離派花果雕零,「維也納工作聯盟」也終於在1932年正式收檔。
時至今日,分離派會館成了新進/當代藝術的展覽場地。 而當年擺滿整個會館的作品,今天大部分都已經成為歐洲各大藝術館的藏品了,只餘下初代掌門 克林姆的「貝多芬橫帶Beethovenfries」壁畫,仍一直留在牆上,帶不走。
140820e

說實話,本人作為一個「老餅」,對「當代藝術」向來不甚了了。對這些重視「概念」遠多於技藝和手法的「藝術品」,一般都只是感到一頭霧水。 記得當年不知天高地厚,「盲頭烏蠅」撞入了巴黎羅浮宮附近一間名字也不太記得的藝術館內……「火星是很危險的,我們還是快點回地球吧!」就是我當時唯一的記憶。 現在畢竟年紀大了,見識也多了,在這分離派會館中也不至於覺得「太危險」,但也顯然不太能夠投入欣賞。

作為一個有時代精神象徵的建築物,作為一個維也納的藝術地標,作為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分離派會館也是值得來的。 只不過,除非閣下對現代藝術有濃厚興趣,又或閣下是分離派的鐵桿粉絲,再或者閣下原來是「火星人」,否則,並不建議在這裏花太多的時間。當然若閣下的時間多得要「殺」的話,又另作別論。
140820f離開分離派會館,已是午飯時間了,我們決定到附近的「黑山咖啡館Café Schwarzenberg」。 在十八世紀之時,維也納與巴黎並稱為歐洲東西文化之都。 在還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咖啡館就是(撈得掂的)知識分子和(撈唔掂的)文藝青年的聚腳點,他們在巴黎和維也納的咖啡館內交流知識和想法,結識同道中人和未來的權貴。 咖啡館堪稱「文化之都」的心臟,不斷向這個繁盛的時代輸送文化的血液。

相比於巴黎,維也納的「咖啡文化」歷史更為悠久— 咖啡畢竟是由東方傳入的嘛!十七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國勢到達高峰。然而,就在1683年,帝國大維齊爾(宰相)率軍深入歐洲腹地,並圍困維也納城數月之久,最終敗北而回。帝國本來似乎是無窮的擴張,在維也納遭到挫敗。 哈布斯堡王朝在此戰奠定了她在歐洲東面的地位,而奧斯曼帝國則在此役由盛轉衰。
土耳其人走了,但他們卻留下了「惡魔的飲料」。 1684年,也就是維也納大戰後的翌年,第一間咖啡館在維也納開業。咖啡和咖啡館,從此成為維也納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咖啡館不單是為了喝杯咖啡。在資訊不如今天發達的年代,咖啡館提供的多種報紙和雜誌,吸引了全城所有「識字」的人!無論是哲學思想、音樂理論、藝術概念,以經濟訊息和政治情報,都在咖啡館半地下半公開地流通著。 據說在十八世紀,維也納每間稍有規模的咖啡館,都一定有帝國的情報人員長駐監控(工作就有點像今天強國的「網警」),以防捅出亂子。
140820g不過,咖啡館這個行業卻是非常的蓬勃。由剛開始的四間,到十八世紀增加到八十間。到了今天,整個維也納市區已有超過二千間咖啡館了,其中過百年歷史的也有五十多間,反正就是「梗有一間喺左近」。

我們午餐的黑山咖啡館Café Schwarzenberg座落於環城大道上,位處國家歌劇院、維也納愛樂協會和演奏會大廳的中心點,離卡爾教堂也只是兩個小街口,旁邊還有維也納少見的購物中心。 黑山咖啡館在1865年開業,一直都是環城大道上的名店代表。 咖啡店內還是一如百多年來,牆上掛滿新進畫家寄賣的作品。 這是一個傳統,窮得連咖啡錢也付不起,就用畫來抵數,放在店中寄賣,賣得出就分一半給咖啡館。今天當然已沒有這樣的運作。

用玻璃杯裝著的,是混合了冧酒的「馬車夫咖啡Kutscher Café」,非常「帶勁」。 據說當年的馬車夫在冬天早上開工前會先來一杯,既提神又暖身,咖啡因而得名。 至於招牌的「莫劄特咖啡」,反而不怎麼特別。
主食是東歐名菜「匈牙利燉牛肉(湯)Gulyáshús」,從字面直譯就是「牧牛人Gulyás(烹製)的肉」,因此有時也會簡稱為Gulyás。這道菜非常有名!在共產時代,就有一種說法,謂若然蘇聯的共產主義是「土豆燒牛肉」,匈牙利的共產主義就是Gulyáshús!不過雖說是匈牙利名菜,但其實在整個前奧匈版圖(包括捷克斯洛伐克)也非常流行。 伴碟的麵包團子也是當地的傳統食物,蘸牛肉汁吃非常可口,也非常飽肚。 至於甜品,則是本店的的另一招牌「莫劄特蛋糕」。 綠色的外層,黃色和啡色的夾層,還有厚實的餅底,呈現出豐富的層次。 相比於本港,歐洲的甜品一般都偏甜,不過這個「莫劄特蛋糕」還算可以接受,不至於一咬下去就「滿口砂糖」。 只是,恕我眼背(或口背或耳背),不知這蛋糕與莫劄特到底有何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