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富人的作為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7650.html富爸爸的新書「Why "A" Students work for "C" Students」,書中有一個很有啟發性的經驗分享,讓止凡也想起不少朋友的思維,今天借來討論一下。富爸爸作者Robert在出來工作幾年,曾經上過一個為期3天的地產課程,雖然當年他早已從富爸爸那裡學過不少相關知識,同時他當時更擁有自住物業,但他仍然覺得該個地產課程令他學到十分多知識,尤其是課程導師是一位很成功的房地產投資者,這使該課程跟別的理論性課程有著顯著的分別。
當完成了3天的地產課程之後,課程導師提出了一個功課,是在未來90天內去研究、分析、評估100個以上的房地產項目。在現場即時聽到不少同學有一些回應:「我沒有時間」、「我需要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我需要全職工作的」、「我會去旅行」、「我無多餘的錢」。
課程導師聽到了同學們的回應之後,在那一刻就對同學說:「讓我重複說了一遍,這個課程已經完結,現在開始你的教學了」。
之後,全班被課程導師簡單地分了組,大約6個人為一組作日後的房地產研究,與Robert一組的5位人士中有兩位在第一個星期離開了,之後第四個星期多一位離開,到第二個月再多一位離開,最後只剩下Robert跟另一位組員,兩位一直繼續下去,至今已經成為了房地產投資專家。Robert回顧課程花了各位$385(美元),但至今天,兩位在這3天課程所學到的知識,不知已經帶來多少個百萬美元了。
看完以上的故事,大家會想起什麼呢?會認為故事中的同學們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嗎?其實這些人在我們身邊都佔大部份,要成為富人,單單學習三兩日就行?不太可能吧。然而,大部份人就是這樣認為,崇拜權威心態,只要一位如何知名的人物開講座,花幾百元加上三小時,就可以學到致富之道,這樣合理嗎?
如果大家看完這些同學的思維覺得有點怪怪的話,我想你也大概知道我想講什麼。要成為富人也好,追求財務自由也好,看看平日自己做了什麼,是像課程同學的心態一樣,希望吸收知識但又不想付出時間作實踐嗎?大家可能會話,每天都在看blog,看報章,不足夠嗎?這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好像課程導師所安排,這只是一個開始,你應該要付出更多時間作實踐。
投資理財跟傳統書本知識不太相似,它反而更像音樂、藝術、運動、技巧科目,例如大家不可能單靠看文章及上講座就能學會踏單車及游泳,好像彈琴、畫畫及木工亦需要不停的親身練習才能有成績,理論只是基礎,但如果沒有好好實踐過,所得到的將會十分有限。
記得曾經跟身邊朋友討論財務知識,我問他如何增進財商,他說每天都會看我的blog,這當然是令我十分感恩的答案。可惜當我了解深入一點之後,看看他有否多看其他書籍、年報,或透過年報分析作點投資決定之類,就發現他很長時間還沒有開始行動,話要價值投資股票,但到今天還沒有開始看過一份年報。所以讓我提醒一下,看這裡的文章只是一個開始,最重要是後續的行動,這些行動才讓你得到更多,到時請不要忘記小弟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