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道德經譯註 第五十七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s7d8.html

【原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朴。」

【註釋】

正:簡單平易的方法,即「清靜無為」之道。

利器:權謀。

伎巧:技巧,智慧、

奇物:邪惡之事。

自化:自我化育,自然變得順化。

【翻譯】

治理國家要用簡單平易的方法,只有在用兵時才用奇巧詭詐的方法,治理天下則應該儘量不去騷擾百姓。我為什麼知道這些呢?從下面這些反面的情形便可以知道了:天下的禁忌越多,百姓動輒得咎,無所適從,便不能安心於幹活,生活便會貧困;朝廷中的大人物權謀越多,為政者勾心鬥角,國家便會混亂;人的智詐機巧越多,邪惡的事就會層出不窮;法令過於嚴苛森嚴,束縛人們的生活自由,盜賊就會越來越多。因此,聖人鑑於此而說道:「我無為而治,人民便自然變得順化;我喜歡清靜,人民自然會端正思想和道德;我不去用政令和戰爭騷擾人民,人民便自然會幸福安康;我不放縱自己的慾望,人民便自然樸實淳厚。」

【理解】

何為「正」?在這裡「正」的反義詞是「奇」,「奇」指的是奇謀詭詐之術。治國當然不能用詭詐之術,統治者對百姓詭詐,百姓就不會信任統治者,統治也就很難維持下去。以「正」治國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而用兵卻恰恰相反,孫子兵法有一句話叫做:「以正合,以奇勝」,說的就是以常規的方式交戰,以非常規的奇謀取勝。也就是說打仗大部分時間靠的還是兵對兵,將對將式的戰鬥,但是要取得勝利還是得靠克敵制勝的奇謀。舉個例子來說,官渡之戰大部分時間就是曹操袁紹兩方互相攻伐,而最終決定二者勝負的是許攸夜襲烏巢的計謀。換句話說,「正」是實力,是基礎,而「奇」是建立在「正」的基礎上的關鍵因素。

毫無疑問老子主張的是清靜無為的統治之道,反對統治者放縱自己的慾望。他的這一觀點在這一章得到了集中體現。無為、無事、好靜、無慾這些都是給統治者樹立的要求。雖然這對統治者的要求有點高,但是如果統治者真的達到了這個「太上,不知有之」的無為境界,那麼這跟現代的民主社會豈不是很像?因為從效果上看老子的無為思想就是抹殺了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轉而要求他服從社會大眾的訴求。這在經濟上就表現為「經濟自由主義」,發揮每一個人的能動性,雖然老子在幾千年前沒聽說過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理論,但是二者在政策主張上是一致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7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