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費者掌握食品安全知識才能避免恐慌” 訪原美國農業部副部長任築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827

原美國農業部副部長任築山 (CFP/圖)

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都是在農業人口數量下降到總人口的50%以下時出現的。隨著食品加工業的成熟,食品鏈條越來越長,可能發生問題的機會就日漸增多。

中國的學術制度以發表文章和理論分析為主,這導致食品安全研究往往和工業界脫節。比如油條等傳統食品,現在規定不可以用含鋁的添加劑,那怎麽才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讓油條既安全又好吃呢?

“我想把10年來對中國食品安全的觀察和思考整理成一本書,寫完我就可以退休了。”任築山(Joseph Joe)笑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位原美國農業部副部長是少數在美國政界擔任要職的華裔之一。

2005年,任築山完成了四年任期。同年,上海交通大學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希望邀請這位美國專家作為顧問委員會主席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把脈。他們每年都會組織一次國際研討會。最初三年,沒人重視這樣的會議。

任築山記得,自己曾在會上介紹,“中國的食品品質在國外口碑不好——只做一票生意。”他舉了在國外買中國香脆竹筍的例子,一開始特別好吃,後來便越來越差,乃至成了碎渣渣。沒想到聽眾們都不以為意。

直到2008年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國內消費者針對食品安全的恐慌達到了歷史最高點。任築山作為國外專家也深度參與了中國食品安全由亂到治的過程。

2015年年初,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邀請他共同為中國食品安全立傳,任築山在第一章即指出,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政府部門、學術界、企業、媒體、消費者五個環節共同努力。

“就消費者而言,掌握食品安全知識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任築山說。

法律定得太嚴,能執行嗎?

南方周末:中國的食品安全危機和美國歷史上的類似危機相比,有什麽不一樣嗎?

任築山:有一點是相同的,無論是從美國歷史還是英國歷史看,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都是在農業人口數量下降到總人口的50%以下時出現的。隨著食品加工業的成熟,食品鏈條越來越長,可能發生問題的機會就日漸增多。

不同的是,在美國或歐洲,科學界能幫助政府和工業界制定可行性的法規。

南方周末:中國科學家做得還不夠多嗎?

任築山:國內有很多做食品安全研究的學者,政府給了大量的經費,企業也投入很多錢。但中國的學術制度以發表文章和理論分析為主,這些往往和工業界脫節。

其實在食品安全領域,中國傳統食品的研究是很不足的,比如油條等食品。現在規定不可以用含鋁的添加劑,那怎麽才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讓油條更好吃呢?這方面的研究很匱乏。

在教育領域,一方面大專院校已經有三百多個學校開設食品安全專業,但外企卻總和我抱怨他們在中國招不到有實踐經驗的學生。在國外,在工廠實習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多實踐才真正知道企業是如何確保食品安全的。

南方周末:但中國的法律也越來越嚴格,這能否加強食品安全防線?

任築山: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幾乎和國外一樣先進了,但我個人認為,這一步跨得太大了。與其立一個嚴謹但很難實施或做不到的法規,還不如立一個稍微寬松,但可能達到的法規。

南方周末:你為什麽會這麽想?

任築山:舉個例子,比如美國的肉品是由農業部下的食品安全檢驗局(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以下簡稱FSIS)監管的。每個屠宰場都有一個FSIS的駐場檢查員,一共有8000個。檢驗非常嚴格,如果檢查員不批準肉品就不能出廠。而這些檢查員要做到絕對的獨立,連在廠里吃一餐飯也不可以,如果被查到一次,他終身就不能為聯邦政府服務了。

中國有一樣嚴格的法律,也有官方駐場員,能不能做到同樣的執行呢?中國太註重人情,很容易被收買,有些嚴苛的規則在中國實施不了,這規則就和沒有一樣。我們還是應該根據社會情況,走得慢一點。

謠言為什麽傳得快?

南方周末:在食品安全管理上,中國農業部和國家食藥總局各自管理食品的前端和後端,這是不是會有交叉和沖突?美國是不是也遇到了一樣的問題,之前傳言FSIS和FDA要合並,現在情況如何?

任築山:不太可能合並,他們合作得非常好。對於食品監管的法律和機構,美國農業部下屬的FSIS和衛生部下屬的FDA有不同的職責。FSIS管理肉類、牲畜和禽蛋。FDA則管剩下的全部食品。兩者之間的合作也很順利,會互相幫助而不是推卸責任。

中國就完全不同了,部門之間可能出現推諉扯皮。我不太清楚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象。我感到最大的區別是美國管理任何事物都會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各機構的老大首先是科學家。如果政府機構沒有將科學作為基礎,消費者很難去信任這些機構。

南方周末:與食品安全水平相比,中國的消費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似乎更低。

任築山:惡意添加的行為讓消費者失去了信任,還把一個詞“添加劑”給妖魔化了。中國人很怕添加劑,但實際上怕的不是真正的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在美國,基本上沒有惡意添加的情況,出現問題主要是清理不夠幹凈或操作不當造成的,都是很偶然的事件。但國內還是存在,這和商業界的道德有關。透明度和誠信是建立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兩個基本條件。

南方周末:國內最近成立了食品安全辟謠聯盟,你怎麽看食品安全的謠言?

任築山:在中國這個問題很嚴重。中國人特別喜歡傳謠言,網絡上有很多謠言的帖子,被迅速轉發。經常有人問我一些帖子是真是假。我仔細一看哭笑不得。但這樣的帖子一兩天之內,會有幾百萬人看到,糾正都無法糾正,也無法追蹤。美國的網絡上很少有這樣的謠言,大眾不太信這些,也不會隨便傳播。很重要的一點是和民眾的科學素養以及對政府的信任有關。比如美國FDA出了一個通知或聲明,民眾是絕對相信的。

南方周末:所以我們在有些問題譬如轉基因安全和管理上很難讓民眾信任。美國怎麽樣?

任築山:美國絕大部分人已經接受轉基因食品,覺得沒什麽。三十年前美國和現在的中國一樣,為這個問題爭得不可開交。吵到後面發現30年都沒事。美國政府的立場非常堅定,認為如果反對者提不出轉基因有危害的證據,就沒有必要把這個是否存在轉基因放在標簽上。如果標了,反而是擾亂視聽。他們相信和轉基因同類的元素太多了,不可能都列上。美國也有一些公司特別註意會標註“不含轉基因”,比如一些有機食品,那是為了和普通食品競爭。

南方周末:消費者如果不掌握信息,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呢?

任築山:消費者總是相信轉基因是壞東西,就像幾年前中國人都覺得食品添加劑是壞東西一樣。這需要大量的科普和風險交流才能改變。在美國,政府有專門的機構從事風險交流工作,還有獨立的民間交流平臺來提供關於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學信息。就消費者而言,掌握食品安全知識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1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