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2014年5月的走勢可說是令人意外,當大多數人談論sell in May時,市場自然要走相反方向。我們早前「展望」恒指的5月走勢會以陽燭作結,結果恒指超預期地明顯突破12個月移動平均線(紅線,目前處於22493點),終於以陽燭給予方向性信號。恒指在5月7日低見21680點後,開始進入上升浪,直到5月29日見全月最高的23209點。雖然個別股份、板塊未能全面擺脫弱勢,但符合我預期的參差見底過程。整個5月,我們的組合連一個trade也沒有,是多年來首次。
事實上,在5月港股人人喊淡的時候,市場走相反方向已非新鮮事,根本整個2014年第二季都是玩這一套路數。除非投機者心理質素極高,操作夠快、夠狠,否則持股長一些,放棄一兩波短線上落,不隨便止蝕,等待利潤出現才考慮套現,不失為身處牛市二期的較好存活方法。大家應該還記得我說過,牛市二期最重要是保存購買力,不要被過於短線的上落,消弭我們的彈藥與意志。
回顧5月,指數全月高低波幅約1500點。恒指5月份升948點或4.28%,國指 5月則升470點或約4.81%,MUPI則於4月上升約2.02%,反映資金轉向大市值股、指數股。恆指YTD表現跌1.0%,國指YTD表現跌5.2%,MUPI指數YTD表現跌2.0%。
展望6月,黃國英在5月29日的文章表示:『……以恒指為例,自己這幾日博短期調整,但六月則看升,太過刁鑽,一來一回結果平白浪費一百幾十點,倒不如一早設定一個目標,以及關鍵的支持位,就算出現回吐,就算有如昨日尾市跌得如狼似虎,也可以咬緊牙關,再買一注,博下個月再破頂,好過被短期走勢牽引,既賭得細,平倉時候急住走又會被抽水。
短期內欠缺催化劑,成交低波幅細是常態,不過外圍長期反覆中偏勁,香港追落後的機會是較高,未見一次跌300點以上的調整之前,繼續當作矮仔上樓梯,通常順勢而行是比較上算,其實挾到24,000點也並非太過分,記住欠缺想像力是投資投機的大忌。』
林少陽在同日的文章指出:『……整個5月份,上升股份其實頗為集中於大市值股份,多少反映目前市場避險情緒仍然濃烈,投資者即使入市,亦只選擇成交量大隨時可以套現離場的交易工具。很多二三線股份,即使有好消息刺激,往往亦只得數日的大成交急升,然後股價又可能沉寂下來。……有意入市的投資者,亦只宜小注吸納,並留備彈藥於股價回調時增持。
到目前為止,究竟是6月份升勢開始蔓延至藍籌以外股份,還是5月份的藍籌股反彈,不過是機構投資者為了避險將二三線股份沽出換馬至藍籌股的結果?……在未見明確方向前,投資者不宜有太多主觀的看法,同時必須具備足夠的風險意識,以防像2011年的走勢重現,對投資組合造成不能彌補的損失。
本欄說投資者不應有太多主觀的看法,是因為短線港股的上落,其實很受衍生工具的賭注影響,那不過是市場博奕的結果。……因為即使宏觀經濟的訊息是多麼明確,6月份港股還是逆群眾之意及宏觀形勢上升;然而,由於很大程度上,6月份殺淡倉的誘因已經減弱,令到6月份的港股更難猜測。情況很可能是,要看群眾是否仍然「死熊一邊頸」而定。』
在我們(本人)看來,恒指5月以陽燭收於23082點,上升信號確認,預期恒指在6月可以12個月移動平均線作支持,並在其之上運行;而本浪上試目標則是24000點,甚至25000點。且看這個目標可否在6月或7月抵達。個別股份在5月完成參差見底後,可望出現一輪升勢,為有準備的投資者提供獲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