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字當頭: 高槓桿的香港 利世民

1 : GS(14)@2013-02-11 16:55: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06/18158112
香港人,為甚麼借那麼多錢?本星期初,金管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香港的家庭無抵押貸款,比九七更高。從數字看,增長都是過去四年內累積起來的。
過去四年,正正是08年金融海嘯後的日子。解釋之一,就是越來越多人見到反正是平息,一於先使未來錢。
有線財經的同事在前日的《財經拆局》除了填鴨式地重複金管局的數字,更自行用家庭可供支出收入(Household Disposable Income)來計算金融體系的風險系數,發現目前的比例約八成,快要挑戰03年的高位。
一條警戒線在97年的泡沫頂位,另一條是03的谷底水平,究竟這些比率應該怎樣解讀?
借錢有成本,有實質負利率,自然人人有理冇理,有用冇用,都借點錢,炒股也好,消費也好,反正通脹之下早買早享受。
另一個要人借錢的環境,就是不借不成。03年,大家都記得,是賤物鬥窮人的日子。有人收入越來越少,被迫越借越多。當然,事後孔明的說,那時的聰明人要是借盡去買入資產,那場反彈可真是波瀾壯闊。
現在呢?既是負利率,家庭可供收入支出也在縮水中。所以,也難怪香港人的怨氣越來越大,尤其是政府的盈餘看來越來越多。
順帶一提,早兩天又有會計師樓條件反射地在財政預算案之前,出來說要政府開徵銷售稅在穩定收入。拜託!了解香港民情好不好?之前的強政厲治,尚且要銷售稅死於無聲無色之中,思歪政府又憑甚麼動這手術?消息透露,今年的財政預算,還是有大量一次過的措施。換句話說,思歪和鬍鬚曾始終有深層次矛盾,暫時仍然是官僚佔上風。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92

湯文亮﹕銀主盤是由低成數按揭造成

1 : GS(14)@2017-05-13 01:49:11

【明報專訊】最近唔知點解,突然有很多銀主盤出現,有不明白箇中原因的朋友問我,點解在樓市升勢凌厲之際,會出現銀主盤,而且按現時情况,銀主盤會愈來愈多,究竟是什麼原因?是不是那些業主在買樓的時候採用高成數按揭,結果沒有依期還款,被銀主沒收住宅單位,變成銀主盤?如果那些人沒有採用高成數按揭,銀主盤就不會出現?

朋友的說法是絕對正確,但沒有說明點解那些業主會採取高成數按揭。原則上,有心買樓的人都了解到,除非肯定未來樓價升幅驚人,否則,樓價升幅是不能夠抵消高成數按揭所付出的利息,於是我對朋友說,銀主盤湧現是由低成數按揭造成,朋友的表情並不是半信半疑,而是絕對不相信。

銀行按揭成數低 唯有借財仔

現在買樓,就算買一房的小型單位都可能超過1000萬元,這個樓價是被定義為豪宅,即使是初次置業者亦只能夠借五成,只得三四百萬現金在手的人望樓興嘆,但是他們不但有迫切需要,而且恐怕樓價繼續上升,於是向財務公司借錢買樓,避開金管局監管,樓價的確如他們所料繼續上升,但因為採用高成數按揭所付出的高息蠶食了樓價升幅,即使樓價上升,業主亦享受不到,令到那些物業的按揭成數居高不下,當樓市轉勢,或者借錢的人未能如期供款,那些採用高成數按揭物業就會變成銀主盤。

如果他們在最初買樓的時候,銀行可以接受較少的首期,令到那些人可以享受到低息貸款,樓價上升,他們的借貸比率就會下降,那些物業亦不會太過容易變成銀主盤。所以,我話銀主盤是由低成數按揭造成。

樓價雖升 借貸比率難降

不過,這個說法亦有多少強詞奪理,而現實就是買樓的人應該衡量自己的實力,有關的法例,如果仍然要採用高成數按揭買樓,必需要知道,如果樓市轉勢,供款未能持續,他們擁有的物業是很容易變成銀主盤。不過,當大家吹噓着樓市必升,大師級的人又轉軚,叫人唔好採用高成數按揭買樓,都只會是好心做壞事,或者,題目應該改為:銀主盤是買家不能夠採用低成數按揭所造成。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55&issue=20170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37

政府賣№ 鯔身買 周顯

1 : GS(14)@2014-05-30 08:38:0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近來炒股的成績不過不失,不過在寫股方面,踩中了幾個地雷,誤中了幾隻大跌的股票,結果當然是受到千夫所指,狼狽不堪。這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因為凡是泡沬,必有爆破,這叫做「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既有當日寫親股票隻隻升的金手指,便可預知有今日的衰運連連,股壇名燈。

然而,為了挽回聲譽,我近日正在密密出動,聯絡老友,請他們大吃大喝,少林食物加唱歌跳舞樣樣齊,只求他們給我一些贏梗的股票。有什麼股票可以贏梗呢?



政府不會讓人民輸錢

我在收費1.38萬元的超級昂貴股票課程中,介紹了一類贏梗的股票,這是股壇名宿彼得林治的名句:「無論政府出售什麼,鯔身去買就對了。」換言之,像領匯(0823)港鐵(0066),以及「通脹掛鷴債券」這些,就是贏梗的,因為政府永遠不會令到人民輸錢,以免被人民唾罵,反正,錢又不是屬於高官的,樂得慷人民之慨。

然而,老友不是政府,但他們也有贏梗的股票,就是獱曬99%的股票,只要他們願意配合亂炒一輪,這股票就非升不可了。

「點解我要幫你呢?」其中一人問。

「第一,因為我們是老友,第二,因為我求你,」我說,「第三,你都希望有個股神老友,以後在專欄對你歌功頌德,好過有一位過街老鼠朋友,你同我一齊食飯都驚被我的仇家打埋一份。」

不過,以上的陰謀可不會在短期之內發生,因為聲名大損的周顯大師,現正在養傷期間,如果在這時再屹個頭出來扮高調,只有一出再撲,被撲得更慘,暫時當然是韜光養晦,是最佳的策略。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90

金融雲端:劫「息」同謀

1 : GS(14)@2012-02-08 23:35: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60&coln_id=155234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653

基金觀點:人工智能潛力龐大

1 : GS(14)@2018-01-08 01:29:00

在中國的超級黃金周裏,杭州有一家無人超市,當中沒有收銀員、無需排隊,不用拿出手機,不用掃碼,取貨後便離開,可說是真正的顛覆!這一套模式,正是借助了臉部識別技術的嶄新科技。當你進入店鋪時,店內的閘機就對你做了一個全身掃描,你只需在店內開啟手機淘寶,掃一掃店門的二維碼,獲得一張電子劵,就能盡情購物,不單是節省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是幫助消費者節省寶貴時間。智能時代已經來臨了,下一個主題或將會是無人超市。今天就來探討為何無人超市的概念會備受追捧。在人工智能主導的時代,任何生活裏能節省人力之處都可以機器取代,例如機器人理財、無人駕駛汽車,這些嶄新科技無疑對傳統線下實體店造成沉重打擊。便利店要承擔高租金的和工資的成本,同時受制於傳統的營銷策略,預期日後的利潤空間會逐步縮減。那?,未來三至五年內,實體店舖是否會消失?無人超市受到追捧,很多人自然會關心未來實體店舖的生存空間。其實,無人超市就是率先應用物聯網支付和臉部識別技術,配合精準的營銷大數據分析。簡單一點來說,例如哪個貨架的顧客流量最多?哪些顧客在商品停留時間最長?以及有哪些最流行的產品等,都能利用大數據作出分析,以了解顧客的喜好和變化趨勢,因此想要追上時代步伐,實體店舖還須更努力經營,力求創新變化。既然人工智能已經來臨,也吸引了大批投資者蜂擁而入。從投資角度來看,人工智能帶來的商機龐大潛力,據最新Tractica的數據顯示,雖然在2016年人工智能的投資盈利低於10億美元,但預測到了2025年,相關收入預計將增至近370億美元,年增長率竟達到57%,速度驚人。隨着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將更廣泛應用在交通、安全防衛和醫療領域,相信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將進一步影響全世界!安聯投資本文內所載的資料於刊載時均取材自本公司相信是準確及可靠的來源。本公司保留權利於任何時間更改任何資料,無須另行通知。本文並非就內文提及的任何證券提供或邀請或招攬買賣該等證券。閣下不應僅就此文件提供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並請向財務顧問諮詢獨立意見。投資涉及風險,尤其是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市場所附帶之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核。本文件只供參考之用,如於中國大陸使用,旨在為境內商業銀行根據適用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的法規法則而發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提供輔助資訊。發行人為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8/202571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60

陳永傑:樓市20年 細價盤架勢

1 : GS(14)@2017-07-03 22:49:25

【明報專訊】香港回歸祖國20年,投資市場升升跌跌,但樓市先急挫後勁升,其中以細價樓盤走勢凌厲,升幅超過大型屋苑,由價細變架勢,令長期持貨的小業主以小勝大,跑贏大市。

香港回歸20周年,樓市經歷1997年金融風暴、2003年SARS、2008年金融海嘯等多件大事,其間樓價多次調整。20年過去,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成分屋苑樓價走勢各異,當中以細單位為主的屋苑表現最突出,累計升幅跑贏藍籌屋苑。以港島為例,嘉輝花園現今呎價為18,378元,比較1997年7月的7,204元,其間累升約1.6倍,升幅明顯高於太古城的88.1%及杏花邨的54.2%。

九龍區亦有同樣情况,以細單位為主的淘大花園累計升幅跑贏黃埔花園。淘大花園其間累升99.5%,黃埔花園其間僅累升58.6%。新界東的沙田第一城及河畔花園表現同樣突出,累計升幅均高於1.1倍。

揀股有難度 磚頭賺到盡

恒生指數今年6月下旬約25,800點,比起20年前的高峰16,820點,高出53.38%,但實際上,目前有些股票連1987年10月美國引發全球股災也不如,部分甚至還輸錢三分之二呢,所以,揀股確實有不少難度。有幸能夠在10多年前買中今天的股王騰訊(0700),由當初上市的3.7元,到現在約280元(以1拆5前計算,價值應是每股1,400元,升幅為377倍。但由上市時持貨至今的股東數目有限,因不少人賺了某個升幅就按捺不住中途「落車」,不易賺盡。反而業主因要居住可以持貨至今,仍然未賣樓,所賺就「由頭到尾都咁好味」。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46&issue=20170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69

如何處理員工間內鬥

1 : GS(14)@2013-10-21 23:42:11

http://finance.sina.com.cn/zl/ma ... /11441703702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42

職場慧眼:正生買爛船

1 : GS(14)@2012-09-22 15:31:3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21/18021330
買架普通二手車,都會先落定然後找間信得過的車房檢查清楚,才會交錢辦過戶完成交收手續。正生會大拿拿成百萬買架二手雙體船,怎可能未有找專業人員檢查清楚,單憑賣家聲稱船隻已維修好就畀錢完成交易?而且4月收船後,直到上週三即是9月才和船長到船上視察,才發現電線搶火和「跳掣」、方向舵不能轉動、消防及抽水裝置都未能如常操作,分分鐘船毀人亡。
此舊船4月經海事處取得牌照,情形和運輸署驗舊車一樣,當時如非經過合資格人士檢查過各項操作正常,照道理不會發牌照,否則海事處就是失職。船公司是否有欺詐成份也好,事隔五個月先發覺有問題來追究,正生會肯定要有人為此事負上全責。誰可擔保這段日子中甚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沒有被人破壞過?要判斷責任誰屬談何容易?合約內理應列明保養、保障期,期限一過,賣方絕對有權不理,這種商業糾紛報警根本冇用。單方面斷定賣家欺詐對賣家亦不公平。
可以丟空五個月不用,購船究竟有沒有逼切性及實際用途?而且不是一筆過買船那麼簡單,買船容易養船難,汽油錢船長船員人工,保養維修的費用加起來相當可觀,條數究竟點計?自己的錢買錯也好買貴也好,即使被騙都只是自己荷包的事。正生會買船的錢90多萬來自禁毒基金,另外10多萬來自正生會,涉及的是公帑及捐款,買船之前有沒有好好計過度過值不值,錢該不該花?
正生書院為年輕人提供的戒毒服務確實功德無量,但正生會處事管理的方法的確很有問題。公家的錢豈容如此求其是但處理?該如何向大家交代?
張慧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75

估值方法越合理 目標價越有說服力-香港經濟日報20131104 王雅媛

1 : GS(14)@2013-11-11 22:11:41

http://blog.163.com/wang_ya_yuan ... 314120131073305395/
近日乳製品行業股票呈現輕微的兩極化,下游的品牌商,如蒙牛乳業(2319),伊利股份及合生元(1112)等等,股價從高位回落。而上游的原料奶公司則一直在衝擊新高。對於明年行業的看法,因國內奶牛短缺屬結構性問題,不能一時三刻解決,上游的原料奶自然值得看好。

奶類製品屬價錢越貴,消費者消費得越安心的產品,因此上游的加價對於品牌商造成的毛利率壓力只是時間滯後的錯覺,大約一季的時間品牌商已可把成本上漲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筆者認為市場應該更擔心缺原料奶導致的出貨減慢多於毛利率受壓。不過對於已佈局了全產業鏈的大品牌商來說,他們是相對地安全的。在純考慮投資邏輯,不包括估值下,原料奶行業將一直有漲價及供求緊張等好消息,投資者是應該買的。至於下游大品牌商,如果股價因市場過於擔憂成本上漲或出貨減慢而跌得多時,都是值得考慮買入的。

對於一些剛進入奶牛成熟期的原料奶公司來說,未來幾年盈利的彈性將是很大的。盈利彈性來自三方面,一是原料奶價格的上升,有些上游原本跟下游是每半年才商量一次價格的,現在時間縮短到每一季,盈利更實時反映出原料奶的供求緊張格局。第二,奶牛年紀進入成熟期,可產奶的牛量上升。第三,成熟奶牛可生小牛,奶牛的懷孕期一般都是280天左右。因此,當大量的奶牛進入成熟期時,不單總體產奶量上升,連牧場小牛的數量都會大幅上升。

上星期就有投行出報告把港股其中一隻原料奶公司的目標價大幅上調。其報告不同之處在於認為公司有機會出售比市場預期中多很多的初生牛。出售初生牛本身就跟房地產出售土地儲備的性質差不多,初生牛是未來生產牛奶的資產,而土地儲備則是未來生產房屋的資產。因此,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出售初生牛的收益,那麼應該跟出售土地儲備一樣,被當作是非持續盈利。但是牛跟土地不一樣的是,前者有生育能力,只要你把出售的數量控制得宜,即使一個牧場持續地出售初生牛,它成熟奶牛數量還是可以持續地增長。因此,某程度上,是可以把原料奶公司分成兩門不同的生意,一門是繁殖生意,一門是銷售原料奶生意。如果是從這角度去考慮,那麼出售初生牛就應該被當作是可持續的盈利了。

基於以上兩種的觀點,出售初生牛收益是介乎於持續及非持續盈利之間,所以對於出售初生牛收益明顯的原料奶公司,筆者認為利用分類加總估值法(Sum of the parts valuation)是比較合適。就是各給繁殖及銷售原料奶一個市盈率,之後把兩部份的價值加起來,這樣得出的目標價更有說服力。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其客戶持有蒙牛乳業(23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76

炒新股的部署 周顯

1 : GS(14)@2014-10-06 11:22:38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6883
在我的第一本炒股著作《炒股密碼》,其中的一章是有關新股上市的,開宗明義的主題是:所有的新股上市,都是為了從投資者的身上賺錢,從來沒有是去派錢給公眾的。以上結論的論證,不證自明,不須多贅。

我們也可以說成:所有的股票的發行,都是為了為發行者,即是上市公司的老闆賺錢,而不是派錢給散戶。問題在於:如果公司上市,是為了在市場賺錢,那麼,我們為甚麼還要買股票、炒股票呢?我也曾經講過一個比喻:所有的男人結識女孩,第一步都是心謀不軌,想同她上牀,但女人可不能因為這個原因,不想被男人欺騙,因而因噎廢食,當一世的老處女。問題只在於,她要小心選擇男人,以免遭到欺騙。

這在西諺的說法,叫「no venture, no gain」:我們雖然明知印刷和發行股票的人不安着好心,但也必須去冒這個輸錢的風險,原因很簡單嘛,因為我們想贏錢,但不冒着輸錢的風險,則不可能贏錢,這也是永恒的真理。

上周五上市的強泰環保,首日上市已大升七成。

而根據我的不科學的「印象推算」,有95%的新上市股票,在上市後的三年之內,都至少有一天的股價,是跌破招股價的。除外的只有一個種類,就是政府因「privatization」(這個名詞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意思,所以不作繙譯了)而上市的公司,如「地鐵」(0066)、「領匯」(0823)、「友邦保險」(1299)等等,因為這些公司的上市,同時也是有關人等上下其手,借機「尋租」的大好機會,所以也只有這種上市是必賺的,這正如投資大師彼得林治的名句:「不管英女皇賣些甚麼,瞓身去買就是了。」

不過,新股上市,雖然其目的都是為公司的老闆圈錢,但我還是抱着冒險精神,常常身體力行地,去申請、去炒賣,皆因利字當頭,「no venture, no gain」也。

在不久前,我認購了一隻新股「百本醫護」(8216),又買進了一隻半新股「恒寶企業」(1367),各自賺了幾十萬元,甚至是我關注過,但並沒有買進的「先達物流」(6123),上市後的股價也升了一倍以上。因而令我對炒賣新股的興趣和信心均是大增,這叫做「食髓知味」,又再希望投錢於新股之上。

在這個星期,我看中的新股一共有兩隻,一隻是主板「強泰環保」(1395),集資額只有1.2億元,另一隻則是創業板「壹照明」(8222),集資額更是只有幾千萬元(因為此文發稿是在星期四,所以還未知道定價情況),都是貪其市值小、容易炒,很可能有倍數升幅。

在「強泰環保」,我申請了二百萬股,只獲得了二十萬股的配售,是買糖不甜,買鹽不鹹的箋箋數量,在「壹照明」,更加是一股也沒有,得個桔。所以,我決定在它們上市之後,慢慢的增持其股票,直至買足了我心目中的數目為止。

但我當然不會像文友孫柏文般,來一個「不問價追入」,而是慢慢的去購進,價錢適合,走勢適合,才會下注,甚至不排除玩「高沽低揸」,trade來trade去,賺差價。總之,一切見機行事,是不會錯的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