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甩判官 詹濟南

2011-6-9  NM




僭建問題近日鬧得熱烘烘,特首曾 蔭權都出事。「有客人要我驗埋天台屋,我不會驗。驗了有什麼事發生就要上身。」詹濟南說。詹濟南是香港第一位驗樓師。他「辣勻」全港地產商,逢有新樓盤推 出,傳媒都愛找他大踢爆,地產商也忌他三分;裝修判頭更對他恨之入骨,只要說一句外牆漏水,判頭隨時不見錢。「好多人不想我這個行業發展。 」他說。他收過恐嚇電話,「驗樓呀?你因住呀!」「×你老母!我實搵到你o架!」前年有短訊鬧他「食屎狗」,他報警,兇徒至今下落未明 。「我唔驚,一係你就打死我,否則我死唔去傳媒又報導,我仲多生意。」你有你鬧,為了生活,甘願上刀山。

一到夏天,詹濟南最大的娛樂是游水。「因為得閒。上半個月做了一輪新樓,這兩星期又靜下來。五月份只做了兩單舊樓生意, 經驗告訴我,樓市有『『火羅』味』(有冧市危機)。 」採訪日他無生意,便去清水灣暢泳。三角泳褲肚腩微微外張,戴上泳鏡,一個箭步往水裡衝。哪個沙灘多女『目及』?「清水灣我好少來,銀線灣不多女,深水灣 比較多人穿三點式,淺水灣有鬼妹上身無著曬太陽,但要睇彩數。你住邊?我車你去攞泳衣,住上水我都車。」『目及』女是男人天性,他有次驗樓,也因『目及』 女而失手。「我出錯率低過5%,十年來只失手過四次,兩次因為病,一次唔知點解,一次因為業主身材太好,線條好優美,樣似李嘉欣。我顧住望她,驗少一個漏 水位。」驗樓要帶定支水。「見到靚(業主)便飲啖水保持清醒。」

他自認口花,追女無難度。他不是靚仔,記者好難信服。拍過幾多次拖?「這是男人秘密。」八八年跟小學同學拍拖,一年後結婚, 還有個相識多年紅顏知己,一年見一次,「太太也認識她!」他強調只談心不談情,更無越軌行為。口花個性跟老實打扮不襯。記者見他三次,都是典型麻甩佬造 型:紅色有領T恤攝入牛仔褲內,配adidas跑步鞋和金絲方框眼鏡。記者送他一本《壹週刊》,他竟插在牛仔褲後袋四圍走。「我對打扮無要求,幾十蚊一件 衫已經可以,還要去死一間鋪頭買。」獨愛紅色衫,他提供的舊照片無論上電視、旅行、開講座,通通都是穿紅色。「我衣櫃起碼有十件同款紅色衫。 以前在地盤工作,著得sharp,別人容易睇到你,減少意外發生,漸漸成了我的icon。有次驗樓,隔鄰座有個人靠件衫認得我,專登跑上來給生意我做。」 朋友少,無娛樂,游水都是單拖。「我其實得把口 ,個人都幾悶。」

地產霸權

對詹濟南來說,最「唔悶」就是工作。二千年開始幫人驗樓,自此與眾地產商作對:彈名城無豪宅水準,鬧四季豪園是本世紀最強發水樓。他遇過最差的新樓交收, 在長沙灣四小龍:兩組廚櫃未裝,有來水無去水,全部去水位都是塞的,浴室連水龍頭都未裝。「我在報告寫not ready to take over,但交樓大使不停催個客收樓,你一簽就要交管理費。」「業主不懂寫驗樓報告,只寫客廳牆身花,其實要寫埋花在客廳哪個位置才有用,寫得唔清楚,發 展商就側側膊唔理。」但他寫的驗樓報告也不能當聖旨。「新地恒基信和等公司都會執,只有一間例外。打極電話都唔聽,或者跟你講:『係咁o架啦!』。我教客 人日日嘈負責經理,對方怕你煩多數都搞掂。」即係邊間唔肯執?「你也估到,無謂開名。我驗過過萬間樓,起碼有一千個客說過:『以後唔買××樓』,我見過有 工人在單位牆上寫着『某某某正×街』。」萬一收到一間爛屋,拿着你的報告踢契會成功嗎?「又未試過。你要證明間屋不能住人才可以踢契,發展商又沒說不幫你 整。反而裝修爛尾,拿着我的驗樓報告告上小額錢債審裁處,多數成功追討賠償,但如賠償金額多過三十萬,好多裝修公司都會寧願執笠都不賠錢。」那找他驗樓有 何用?「大部分人驗樓最多驗到七成,我可以幫你執漏。但無可否認,好多香港人覺得毋須找人驗樓,所以我做了十年,競爭對手都是得幾個。」

收費以每平方呎$2.9起計算,有十多件架生傍身,又輻射計又紅外線計,連打印機也有。「 十件有十件有九件都是廢。我用天線筆敲牆就知有無空心,不過數據感覺上較專業,上法庭追討賠償較方便!打印機是用來即場列印報告,提高效率。」他是數據 王,事無大小都做統計。「香港人信裝修佬八成,信我得兩成。一句『配合你品味』,不該拆的都拆掉,結果無漏水都變漏水 。廣告宣傳信到十足十,日出康城的客有50%都遲到。你知點解嗎? 大家以為日出康城在地鐵上蓋,其實要轉shuttle,所以至少遲十五分鐘。 」可惜機關算盡,自己原來也是買爛屋。九八年他花一百八十六萬買將軍澳夾屋叠翠軒。「足足寫了九頁驗樓報告,大水掣到而家都是壞,門鎖又壞,試過反鎖我老 婆在家裡。地產發展商如何也衰不過房協和房署。」但也因為叠翠軒,他才靈機一觸,由工程監督,轉做驗樓生意。

脫貧工程

詹濟南一生最大的工程是脫貧,為自己執漏。父母在大坑做小販,他早晚幫手,一家九口住數百呎唐樓,跟三個哥哥睡一張床。「我排行最細,經常爭到最後無得 食。食得最多是賣剩、裂了又未臭的雞蛋 。」小時無志願,十六歲做地盤墨斗,夜間讀中四,會考後讀完工業學院再讀理工學院(理工大學前身),八八年土木工程系畢業,連那是文憑還是高級文憑,他都 忘了。畢業後當建築項目工程監督,負責監察建築或大型裝修工程的進度和水準。「工作半年,為屋企添置熱水爐;再半年,買二手西門子電視機。」九二年剛夠錢 買一層麗城花園(約四十七萬),卻要跟太太移民美國新澤西州。「太太的家人在美國,她也曾在美國讀書。」

他在美國開基督教書店, 但不夠一年便執笠,轉做華文週報記者,照抄《壹週刊》新聞。九七年終於受不了回流香港,立志追回五年所失去的,買樓鎅筏暐鴃A正職朝九晚五,放工去另一個 地盤做到十點,星期六日又以時薪二百做其他工程。「反正夜晚返到屋企都是對住汪明荃(睇無聊電視節目),不如加班搵食。」可惜金融風暴殺到,他兩年內被炒 了三次魷魚。「當年大女得六歲,細仔剛出世,買了叠翠軒又要供,剩下兩份兼職萬多元收入,僅夠供樓和生活,真係好愁。」那時香港很少工程,為生計,他決定 創業做驗樓生意搏一鋪。「二千年前樓買來是炒不是住,根本不用驗樓。金融風暴後自住的人多了, 才有了驗樓需要,美國有些省份也規定要驗樓合格才准出售,我覺得香港也會有市場。」

傳媒之友

他跟一個建築師合作開公司,借家姐在北角辦公室地址方便通訊。除派傳單宣傳,在《置業家居》落廣告,又在中原討論區post驗樓心得,翌日立即有記者找他 做訪問。行業太新,起初三年他的路甚難走。「一個月得三四單生意,好彩接到做昂坪360市集工程,才夠維生。」傳媒那時開始關注樓宇質素,他差不多期期上 《壹週刊》投訴版。「驗樓師英文叫flat inspector,但中文詞彙中卻沒有驗樓師這名稱, 是當年你們投訴版記者創作出來的。」他在各大報刊樓盤大踢爆,發展商、地產代理、工程判頭都當他瘟神。「去到新屋苑被看更趕,連在大堂派卡片給客人都不 准,地產代理也叫客人別搵我驗樓,又在網上話我無學歷。」他沒有學位學歷, 每次驗樓,由建築師拍檔授權他代簽,增強報告說服力,也方便客人日後上小額錢債法庭追討。「我跟足中國質檢局的標準做。以驗雲石為例,雲石是天然礦石,有 些天然洞,我唔會哄個頭埋去驗屍,會行到一米五後睇雲石有無出問題。地板有0.5厘米高低,我都可以接受。」

反而有些客挑剔,尤其上車盤無錢裝修,少少崩,櫃底花都要他寫。「不合理的我會用手寫,讓發展商知道這些不是我要求。」○四年有線電視找他主持樓盤傳真。 為工作,不愛打扮的他竟然每星期返深圳做facial。「我怕在香港做俾人笑。我希望減少黑眼圈和皺紋,上鏡精神一點。」成了傳媒之友後,漸漸多人認識, 地產商開始接受他的驗樓報告。○八年業績破紀錄,一個月接了二百單生意。「最忙一日驗十一個單位,由凌晨六時驗到晚上十二時,高峰期月入二十萬。」有名便 有利,地鐵找他做車站店鋪裝修顧問,連地產商也化敵為友。「某地產商新樓盤的廚房鋅盆出現破裂,也邀請我上總部問我意見。」

生意漸上軌道,他多請一個行家跟他驗樓,又請秘書安排工作。他窮過,今日環境尚算可以,卻依然慳家,一部Corolla,一部舊賓士,都十多年車齡。「我 試過出入半山豪宅揸Corolla被保安留難,但一揸賓士無問就開閘。女兒同學住禮頓山,有時送她去玩,有部賓士較得體。」女兒讀聖保祿學校中五,兒子讀 聖若瑟小學小六,他早上跟太太邊拍拖,邊送子女上學,有生意便開工,無生意便去沙灘游水。夜晚煮飯,一星期七天晚餐由他下廚。「因為我煮得好味過老婆。」 成個新都城街市檔主都認識他,賣魚勝和豬肉榮與他談笑風生。「有這種生活,我已經好滿足。夫復何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22

麻甩的浪漫



自從有了敝教育中心的通識班,到各大學做講座都動力倍增,皆因可乘機與上了大學的通識同學仔聚舊。

旁觀同學的成長,很有趣。開講有話,三歲定八十。以往看到的蛛絲馬跡,到了大學愈發現形。

就像孿生的KN。當年來上課,跟一般初中生一樣,不很留心,也不算分心。兄弟倆的溝通方式,是你打我一拳,我鬆你一肘。

二人總是一起行動。某次雙雙不見人,未幾來電,神氣地說:「我們剛贏了環島障礙賽,忙著接受訪問,不來上課了。」哼!

兄弟倆感情好,性格卻大不同。哥哥K表面看來諸事不在乎,其實極重感情。弟弟N則目標清晰,也很努力。我常想,三幾年後,他們又會走怎樣的路?

重逢,甫坐下,N一輪咀講他的四年大計,分析市場形勢、就業前景。功課忙死了的他,堅持打工實習。明年才打工不行嗎?我問。他一揚手,不,明年要做交換生,首年讀書,次年實習,第三年交流,最後一年專心搵工,時間不等人。我看著胸有成竹的他,笑說,看你,這一晚談的,比三年來在課堂上說的,合起來都要多!

K第一件事告訴我的,卻是:「你知道嗎?大學地點太方便,是很壞的。下課鳥獸散,無人會留在校園。無人,怎會有校園生活?」他說,打工、實習、搵錢,他朝還愁沒機會?但大學是人生最後能建立純真友情的地方,好好珍惜才是。那一刻,我好想向他手一舉:「俾個五我!」後來,他終於在宿舍上了莊,日日夜夜經營宿友的感情。

士別三日,性格堅實了,體格也結實了。我笑,看你倆,怎麼由兩個細路仔,變了兩個麻甩仔?你倆尷尬一笑。麻甩之人,通常心底有情。久不久,師生一餐飯,都算是麻甩的浪漫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89

【專題籽】子華效應 麻甩變男神 裝修佬授徒幫基層

1 : GS(14)@2015-10-14 08:05:13

上課實習同時做義工,平時一個師傅可完成的鋪地板工程,今次要七個人合力完成,效率成疑卻別具意義。



【專題籽:胚芽故事】話說因為裝修家居而想寫《裝修中伏大全》、到處搜集家居裝修「伏s」的Simon(鄧世民),認識了裝修判頭Ivan(陳漢文),Ivan一句:「開班教人裝修,然後組織義工幫公公婆婆,work唔work呢?」就是這樣,他們成立了「家居維修義工協會」(My Repair Fairy)。一班周休一日的專業裝修人,用僅有公餘時間開班授徒,五小時僅收$750起,不怕搶飯碗?才不,他們就是要開枝散業,成立義工隊為基層人士裝修和修補家居。


上周六舉行的扶貧高峯會,說2014年香港最新貧窮率達14.3%,屬六年新低,雖然無收入長者貧窮人口反升8,000多人,又雖然不太明白以單人入息$3,500以下怎樣交租,但至少數字上令人鼓舞,希望基層市民好快可以自置物業完成上樓夢,哼哼!在十畫未有一撇前,許多基層市民仍活在古古怪怪危機四伏的劏房與板間房之內,情況無法忽視。前個周六晨早九時,三位專業裝修師傅Ivan、Jason與阿骨,四位裝修入門者Bonnie、Steven、方包及Oscar,托着幾叠厚重膠地板、大桶地板膠,到佔本港貧窮人口首五位之一的黃大仙,為剛上樓的馬女士義務鋪地板。這其實同時是個家居裝修訓練班,單位只得120平方呎,由為房子彈墨拉線、細心計算地板組合,到塗膠水方法、清潔細節等技巧,都細細教導。一位專業裝修師傅用強力萬能膠,半天工夫就能完成的工程,這裏多花了三倍心機和時間。



這個就是《黃子華行樓梯》短片訪問過的月嬋婆婆,她見家居環境有改善,開心得笑不攏嘴。

簡易鋪膠地板小貼士①房間四面牆不一定方方正正,從中間拉線開始鋪,慢慢鋪到四面將邊才收口,可保地板條紋方正。②專業裝修師傅會用萬能膠,今次初學者多用易控制的地板膠,以S形手法即膠水會更均勻,把地板「推」入適當位置能避免多餘的膠水即出來。③最後以松節水清理多餘的膠水。

Jason教導學員以S形手法塗勻地板膠。



「佢問我攞電話號碼!」 婆婆請子華食檸檬

訪問當天正值三號風球,Ivan一直看着天色漸變,上午才為馬女士鋪好地板,下午就驅車到香港首席窮區深水埗找月嬋婆婆,就是月前男神黃子華踩九層樓梯探望那個住天台屋有腳患的月嬋婆婆。婆婆那不足百呎的天台小屋沒有洗手間,她在外面的去水口小便,大便則鋪報紙包起來解決。她只得一個600ml旅行裝小電熱水煲,洗一次澡最少要煲三次水,到第三煲水煲好,第一煲水已然攤涼時,她要在屋中央僅得三張凳仔闊的空間鋪上報紙免弄濕雜物,才可洗澡。去年業主為她駁了自來水喉到天台,她才不用每天拿礦泉水樽到樓下盛水回天台,她用床單在屋外拉起一幅約高一米的「床單簾」作浴室,每天蹲在角落洗露天澡。短片出街後,子華還不時獨自來看她:「佢(黃子華)話要租房畀我住,我唔要呀!如果佢突然唔交租我點算呀!佢仲問我攞電話號碼,我都唔畀佢呀!」她知道黃子華是名人,卻不知他是男神,無功不受祿,狠狠請他食檸檬,我們羨慕死,她還自覺挺醒目說:「香港地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電話都冇,男神想探望她,只能繼續行樓梯。



月嬋婆婆屋房裏有個奇怪紅圈,原來以前每逢下雨,她就會把杯子放地上裏盛載天花板的滴水。

這是舊日簡陋簷篷,根本無效阻住雨水流入屋。

以前婆婆只用床單簡單圍住一角作浴室,既露天,蹲下來洗澡又吃風。



大蛤乸無用,小蛤乸登場,大半個月前Ivan跟Jason在facebook召喚學員,利用裝修班的學費買了些簡單材料,先以鐵通及厚帆布,在天台屋外搭了個有蓋淋浴室,室內置小椅子,免得膝蓋沒力的月嬋婆婆蹲低起身易跌倒;把本設在門口僅有的燈泡移到屋中央,照亮更多地方;屋子四處漏水,他們補好了天花,在門上加鋼板簷篷頂,把水引到去水口,還用瀝青補好了漏水的牆身,下雨天屋子不再滲水了。樓下八樓也屬基層市民的玲姐,看他們六個大男人朝九晚六為婆婆裝修,更自掏腰包請大家喝菊花茶,落街買餸煮六餸一湯,還有兩大鍋白飯請這班托住材料走九層樓、做足八小時的苦力大男孩吃飯,義工方包講起都感動到眼濕濕。在電視上看到的七十二家房客似的街情,在這裏實實在在體驗到,感動的背後,義工們明白基層市民,惟有互相扶持,才能勉強過活吧。



得義工幫忙,用帆布及鐵通製作的浴室雖仍簡陋,但婆婆已可站着洗澡,帆布不會太輕身被吹翻。

小燈泡從門口移入屋內,把房子照得更明亮。

月嬋婆婆後面的牆壁下雨滲水,他們以瀝青塗補修好了。



中過伏女學員 「實習幫人一舉兩得!」

家居裝修,買材料尚可豐儉由人,但裝修師傅收費約千多元起一工(一天),卻不是人人負擔得來。如Simon在facebook所寫:「你不會花$500去換個鎖,裝個架,公公婆婆更加不會。學識維修,都是幫人的一門手藝。」坐言起行,五個月前他們請裝修判頭與師傅,利用公餘時間開班,以每班約十人、每課五小時,教授不同家居裝修小秘技,之後連結社區組職,讓學員為有需要的基層家庭修理家居,自此,由一群維修「麻甩佬」組成的「My Repair Fairy」誕生了。當中都有不少女學員,正打算搬出來住的Bonnie說想學得一技傍身。Simon:「我都上過一啲維修班,幾十人圍住一個導師學開鎖,齋睇,返到屋企都仲係唔識,有啲裝修『中伏位』要親自做過才知,反正都要實習,不如幫幫一啲基層市民或有需要嘅人,一舉兩得。」估不到平均一星期開工六天的裝修師傅們也反應熱列,其中阿骨更是鐵膽,寧可請假都要來幫忙,像今天為125平方呎的單人公屋鋪地板,他們找來三個師傅加四位同學幫忙,雖然平時一個熟手師傅花四小時就可以收工,但今次意義大不同。今日香港貧窮率回落,但當中還有多少像月嬋婆婆般,仍活在惡劣環境靠補助金過活?Ivan:「呢啲嘢政府未必睇到,亦未必會請師傅幫忙裝修,我哋呢啲做前線嘅,或者可以快啲幫到佢哋手。」



義工方包難忘月嬋婆婆天台屋樓下玲姐,為慰勞他們而煮的六餸一湯兩煲飯。

義工們也補好了小屋的天花板,解決滴水問題。



義工們既可實習,又可真正幫助到月嬋婆婆這類真正有需要的貧窮人士,一舉兩得。

Ivan召集裝修師傅作義工,學員及基層市民都受惠。



facebook:裝修中伏大全記者:陳慧敏攝影: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漢榮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14/193316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179

【專題籽】子華效應 麻甩變男神 裝修佬授徒幫基層

1 : GS(14)@2015-10-15 00:44:15

上課實習同時做義工,平時一個師傅可完成的鋪地板工程,今次要七個人合力完成,效率成疑卻別具意義。



【專題籽:胚芽故事】話說因為裝修家居而想寫《裝修中伏大全》、到處搜集家居裝修「伏s」的Simon(鄧世民),認識了裝修判頭Ivan(陳漢文),Ivan一句:「開班教人裝修,然後組織義工幫公公婆婆,work唔work呢?」就是這樣,他們成立了「家居維修義工協會」(My Repair Fairy)。一班周休一日的專業裝修人,用僅有公餘時間開班授徒,五小時僅收$750起,不怕搶飯碗?才不,他們就是要開枝散業,成立義工隊為基層人士裝修和修補家居。


上周六舉行的扶貧高峯會,說2014年香港最新貧窮率達14.3%,屬六年新低,雖然無收入長者貧窮人口反升8,000多人,又雖然不太明白以單人入息$3,500以下怎樣交租,但至少數字上令人鼓舞,希望基層市民好快可以自置物業完成上樓夢,哼哼!在十畫未有一撇前,許多基層市民仍活在古古怪怪危機四伏的劏房與板間房之內,情況無法忽視。前個周六晨早九時,三位專業裝修師傅Ivan、Jason與阿骨,四位裝修入門者Bonnie、Steven、方包及Oscar,托着幾叠厚重膠地板、大桶地板膠,到佔本港貧窮人口首五位之一的黃大仙,為剛上樓的馬女士義務鋪地板。這其實同時是個家居裝修訓練班,單位只得120平方呎,由為房子彈墨拉線、細心計算地板組合,到塗膠水方法、清潔細節等技巧,都細細教導。一位專業裝修師傅用強力萬能膠,半天工夫就能完成的工程,這裏多花了三倍心機和時間。



這個就是《黃子華行樓梯》短片訪問過的月嬋婆婆,她見家居環境有改善,開心得笑不攏嘴。

簡易鋪膠地板小貼士①房間四面牆不一定方方正正,從中間拉線開始鋪,慢慢鋪到四面將邊才收口,可保地板條紋方正。②專業裝修師傅會用萬能膠,今次初學者多用易控制的地板膠,以S形手法即膠水會更均勻,把地板「推」入適當位置能避免多餘的膠水即出來。③最後以松節水清理多餘的膠水。

Jason教導學員以S形手法塗勻地板膠。



「佢問我攞電話號碼!」 婆婆請子華食檸檬

訪問當天正值三號風球,Ivan一直看着天色漸變,上午才為馬女士鋪好地板,下午就驅車到香港首席窮區深水埗找月嬋婆婆,就是月前男神黃子華踩九層樓梯探望那個住天台屋有腳患的月嬋婆婆。婆婆那不足百呎的天台小屋沒有洗手間,她在外面的去水口小便,大便則鋪報紙包起來解決。她只得一個600ml旅行裝小電熱水煲,洗一次澡最少要煲三次水,到第三煲水煲好,第一煲水已然攤涼時,她要在屋中央僅得三張凳仔闊的空間鋪上報紙免弄濕雜物,才可洗澡。去年業主為她駁了自來水喉到天台,她才不用每天拿礦泉水樽到樓下盛水回天台,她用床單在屋外拉起一幅約高一米的「床單簾」作浴室,每天蹲在角落洗露天澡。短片出街後,子華還不時獨自來看她:「佢(黃子華)話要租房畀我住,我唔要呀!如果佢突然唔交租我點算呀!佢仲問我攞電話號碼,我都唔畀佢呀!」她知道黃子華是名人,卻不知他是男神,無功不受祿,狠狠請他食檸檬,我們羨慕死,她還自覺挺醒目說:「香港地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電話都冇,男神想探望她,只能繼續行樓梯。



月嬋婆婆屋房裏有個奇怪紅圈,原來以前每逢下雨,她就會把杯子放地上裏盛載天花板的滴水。

這是舊日簡陋簷篷,根本無效阻住雨水流入屋。

以前婆婆只用床單簡單圍住一角作浴室,既露天,蹲下來洗澡又吃風。



大蛤乸無用,小蛤乸登場,大半個月前Ivan跟Jason在facebook召喚學員,利用裝修班的學費買了些簡單材料,先以鐵通及厚帆布,在天台屋外搭了個有蓋淋浴室,室內置小椅子,免得膝蓋沒力的月嬋婆婆蹲低起身易跌倒;把本設在門口僅有的燈泡移到屋中央,照亮更多地方;屋子四處漏水,他們補好了天花,在門上加鋼板簷篷頂,把水引到去水口,還用瀝青補好了漏水的牆身,下雨天屋子不再滲水了。樓下八樓也屬基層市民的玲姐,看他們六個大男人朝九晚六為婆婆裝修,更自掏腰包請大家喝菊花茶,落街買餸煮六餸一湯,還有兩大鍋白飯請這班托住材料走九層樓、做足八小時的苦力大男孩吃飯,義工方包講起都感動到眼濕濕。在電視上看到的七十二家房客似的街情,在這裏實實在在體驗到,感動的背後,義工們明白基層市民,惟有互相扶持,才能勉強過活吧。



得義工幫忙,用帆布及鐵通製作的浴室雖仍簡陋,但婆婆已可站着洗澡,帆布不會太輕身被吹翻。

小燈泡從門口移入屋內,把房子照得更明亮。

月嬋婆婆後面的牆壁下雨滲水,他們以瀝青塗補修好了。



中過伏女學員 「實習幫人一舉兩得!」

家居裝修,買材料尚可豐儉由人,但裝修師傅收費約千多元起一工(一天),卻不是人人負擔得來。如Simon在facebook所寫:「你不會花$500去換個鎖,裝個架,公公婆婆更加不會。學識維修,都是幫人的一門手藝。」坐言起行,五個月前他們請裝修判頭與師傅,利用公餘時間開班,以每班約十人、每課五小時,教授不同家居裝修小秘技,之後連結社區組職,讓學員為有需要的基層家庭修理家居,自此,由一群維修「麻甩佬」組成的「My Repair Fairy」誕生了。當中都有不少女學員,正打算搬出來住的Bonnie說想學得一技傍身。Simon:「我都上過一啲維修班,幾十人圍住一個導師學開鎖,齋睇,返到屋企都仲係唔識,有啲裝修『中伏位』要親自做過才知,反正都要實習,不如幫幫一啲基層市民或有需要嘅人,一舉兩得。」估不到平均一星期開工六天的裝修師傅們也反應熱列,其中阿骨更是鐵膽,寧可請假都要來幫忙,像今天為125平方呎的單人公屋鋪地板,他們找來三個師傅加四位同學幫忙,雖然平時一個熟手師傅花四小時就可以收工,但今次意義大不同。今日香港貧窮率回落,但當中還有多少像月嬋婆婆般,仍活在惡劣環境靠補助金過活?Ivan:「呢啲嘢政府未必睇到,亦未必會請師傅幫忙裝修,我哋呢啲做前線嘅,或者可以快啲幫到佢哋手。」



義工方包難忘月嬋婆婆天台屋樓下玲姐,為慰勞他們而煮的六餸一湯兩煲飯。

義工們也補好了小屋的天花板,解決滴水問題。



義工們既可實習,又可真正幫助到月嬋婆婆這類真正有需要的貧窮人士,一舉兩得。

Ivan召集裝修師傅作義工,學員及基層市民都受惠。



facebook:裝修中伏大全記者:陳慧敏攝影: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漢榮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14/193316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19

Yukilovey被彈乏味麻甩

1 : GS(14)@2016-11-21 00:05:12

李拾壹和Yukilovey最近推出合唱歌,講述「觀音兵」和「女神」的故事,兩人否認是歌中主角,Yukilovey謂現實中並沒有觀音兵,而且不會接受每個向自己獻殷勤的男仔,她說:「追我嘅人我係唔鍾意嘅,佢做乜我都會覺得討厭。」而李拾壹大彈對方:「我未見過一個人零觀音味,靚樣但麻甩仔性格。」認識多年,但李拾壹和Yukilovey是首次合唱,為了今次合作,兩人朝夕相對,卻斬釘截鐵拒做真情侶。被問到現時各自有沒有拍拖,兩人竟甚有默契避而不答:「而家將心機放喺工作上面。」採訪:王連連攝影:陳慧安場地提供:HO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0/198393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