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心目中的陸谷孫先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741

2016年7月28日下午1時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複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去世,享年76歲。(CFP/圖)

陸谷孫先生身上體現了複旦傳統中比較寶貴和特別的一面,那是一種持己守道、有所不為的狷介之氣。

得知陸谷孫先生去世的消息,心中久久被低郁悲傷的情緒所占據。先生的年紀並不是很大,而走得又如此突然,令人痛心和難過。對於我們這一屆的複旦英文系學生,也包括之前和之後的幾屆學生,陸谷孫的名字是與我們在複旦的歲月緊緊聯結在一起的;先生的離開,讓我們不自覺地去回首自己的大學生涯,讓一些已經模糊的記憶和情感重新又清晰起來。在另一個層面,對於我這個步先生後塵、也選擇了做一個大學教員的後輩複旦人,重新去回憶、思考和體會先生的言談行止和風度氣象,心中又多了一層難以盡言的感受。

按說,我沒有資格寫什麽紀念的文字,因為陸谷孫先生並沒有教過我們複旦88級的英文系同學。按照當時的安排,本來大四上學期有先生的英語散文課,但不巧的是,先生恰好在那個學期赴美探親。不過,也因為這個緣故,讓我和先生有了在複旦求學期間唯一的一次交集。

那時,先生的英語散文課在系里已是一個傳奇,所以我發現自己居然沒有機會上,自然非常沮喪。於是,情急之下,只能翹掉與先生的課時間沖突的其他課程,大膽去旁聽先生正在給大四學生上的散文課。那時,旁聽似乎還不是特別常見的事情,而且教室又是根據學生人數安排的,並沒有空座。先生的課堂“聽者如雲”的情景是後來的事,當時還不是這樣。於是,按照上海話說,我便很“老嘎”地拖了一張長凳,坐在邊上聽先生講課。陸老師對我這樣一個“不速之客”,始終沒有只言的鼓勵,也沒有片語的質詢,視我如不存在一般,然而恰恰因為這樣,先生讓我極舒服、又沒有任何壓力地旁聽了一個學期。

上了幾次課之後,因為課文實在難,課後便去系里央求教務老師讓我買一本課本。那時,課本都是系里自制,限量油印版,只有上課的同學能買,所以教務老師自然不同意。碰巧先生那天也來辦公室,看到後說了一句:“他是在我班上聽課的,可以讓他買一本。”

先生的課,許多細節已記不清楚了,但是有三個印象卻極深刻,仿佛昨天發生的事情一般清晰明白。

一是先生的英語口語非常書面化;不像現在,好像英文說得輕巧,再加上幾句美國人愛用的“口頭禪”,就是英文地道的標準。先生的英文說起來,句式很長而且繁複多變,但每句話的最後總能很完美地“兜住”,讓聽者一點也不覺得亂。先生“出口便是文章”的英文功夫讓我們這些學生們由衷地嘆服。不過這樣一來,在先生的課上記筆記,卻因此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先生信口拈來的句子,繁花似錦一般,就是讓我們自己回去慢慢組織琢磨,也難以模仿,更別說在課堂上隨手記錄了。我最後反正是放棄了記筆記的努力,幹脆就用心地聆聽和體會先生著實美妙的英文。

另一個印象是先生很喜歡用英文中那些“大詞”,而且駕馭能力極強;那些拉丁化的英文大詞,先生隨口用來,卻沒有一點做作和“掉書袋”的感覺,既典雅又舒服。這樣的風格和能力,後來我在國外讀書期間,也沒有碰到一個可以與先生匹敵的。現在想起來,先生的英文,可能是因為多年浸潤於像莎士比亞和塞繆爾·約翰遜這樣經典作家的作品之中,自然而然受到了熏陶和影響所致。

先生求學複旦的時期,複旦英文系的教師陣容可說是非常“豪華”。當時,上海的教會大學撤銷,於是像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等教會大學,都是連教師帶圖書資料,一起並入複旦英文系,加上原來的教師和其它學校調來的教師,故而系內人才極一時之盛。先生的授業恩師中,不乏像徐燕謀、林同濟這樣的大學者。然而,在“文革”中,先生被發配資料室,而在此期間,先生苦讀不輟,每日以英美文學的經典為伴,我猜測這也應該是成就先生學問的一段重要時光。一位好友曾告訴我,那時他的父親與陸先生都住學校宿舍,經常看到先生在熄燈之後,搬一個小板凳,坐在走廊里,就著走廊的燈光,繼續讀書。這樣的事情,現在談起來,好像是一件有趣的軼事。然而,在那樣的黑暗年代里,若無堅忍的意誌,以及對文明本身的信念,又如何能夠做到?

最後一個印象也非常深刻,先生喜歡吸煙,課間休息時定要吸一支煙,有時先生會去教室外,不過也經常在教室里吸。我清楚地記得先生吸煙吸得極深,所以一口煙進去,幾乎沒有任何的余煙漾出,所以一根煙下來,教室里可以說完全聞不到任何煙味。當時在我們看來,這簡直是一種神技。

離開複旦多年,時不時也能看到先生的消息,見到他的作品,更不用提海內外知名的《英漢大辭典》了。先生聲譽日隆,當然他也完全配得上這樣的名望;不過有時候我也在想,這樣多的贊譽,其實也容易讓人忘掉先生本真樸素的一面。在我眼中,我相信在許多知道先生的學生們看來,先生首先是一個對學生特別寬厚和認真的老師。我的印象是,先生身上有著一種“詩書寬大之氣”,但你同時也能看到江浙知識分子群體所具有的瀟灑和鋒芒。前幾年,北大發生有關“燕京學堂”的爭議,有一次學校領導召集了一些教師座談,其中就有先生的高足、北大中文系的張沛老師。輪到張沛老師發言時,他拿出一張紙,不緊不慢地說到,就這個問題,我昨天請教了我的老師陸谷孫先生,陸老師有兩句話,希望能夠委托我,帶給北大的主事者,陸老師的意見是“說英文的不懂中國,辦學堂的不懂英文”(即上課講英文無法真正進入中國文化,而辦這樣的“學堂”又說明主事者對西方文明的無知)。當時我想,這兩句話真是符合先生的性格和脾氣。

先生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留洋的經歷,完全是在中國本土學術土壤中培育出來的學人。若按照當下中國大學的種種“人事新政”,不知道要被歸入哪一類中去。然而,先生承繼了複旦英文系曾有的人文傳統,依憑樸素的學風,堅韌的意誌和高拔的理念,浸潤於中西文明的經典之中,成就了他對中西文化的博學多識,也成就了他極高深和極典雅的英文。在課堂上,罕有聽見先生提到某某“國際學術大腕”或什麽“最新西方前沿理論”,更多的是聽到先生提及他所推崇備至的錢鍾書先生,我也記得聽到過楊周翰、王佐良先生的名字,再就是複旦歷史上的一些人和事,都切乎我們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傳統。先生對中國本土的外國文學研究傳統,對中國文明對西方文明的研究和認識過程,表現出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親近和尊重。在所謂“國際化”、所謂“學術接軌”的昏話甚囂塵上的今天,先生的學術經歷和人格氣象,是能夠促使我們保留一點理智和清醒的寶貴遺產。至少,如今的外語學界,雖然早已是“博士滿街走”,可是有哪一位能夠像先生這樣,如此諳熟莎士比亞和約翰遜的作品?就我個人的觀察,即使在美國大學的英文系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恐怕也是鳳毛麟角。不媚上,不媚世,不媚洋,求真知,求文明,求自由,在我的心中,是陸谷孫先生為學為人時一種令人難忘和向往的氣質和氣象,亦中亦西,亦古亦今。

先生在複旦讀書執教,度過他的一生,早已成為複旦精神傳統的一部分。然而,從另一面講,我倒覺得先生也體現了複旦傳統中一個比較寶貴和特別的東西,那是一種持己守道、有所不為的狷介之氣。所謂“自由而無用”,如果過於強調,其弊病也在於造成學術與人生的脫節,並非全然都是好事,但是在今天的學術環境里,針對時弊,這種態度也並非不是一劑良藥。離開複旦後,我有時也會微怨先生過於清高,或者過於“看得開”,但是現在想來,恐怕更多的還是由於自己的輕浮氣燥,所以才不能體會到先生看問題時的睿智和見識。

中夜難寐,想到這些點滴往事,就非常懷念陸谷孫先生;再想到中國又少了一位像先生這樣的人物,同樣令人悲傷。唯願先生的學問和人生,不被遮蔽,不被遺忘,能夠一直成為我們立己之路上的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90

書生本色陸谷孫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742

本文作者、朱維錚與陸谷孫先生(自左至右)在一起。(作者供圖/圖)

昨天(2016年7月28日)真是一日三報,且是一報兇於一報。一大早我的學生發來微信,報告說陸谷孫教授病重住院。我知道他曾經中風過,以為他這回又是小中風,希望能夠康複。但中午接到女兒發來的微信,說她得到消息,醫生宣布陸谷孫已經腦死亡,正在盡力拖延時間,等他女兒從美國趕回,夫人則因高血壓,無法回上海。但這些其實都已經是遲到的消息,到了傍晚,就收到複旦外文學院發布的訃告,說陸谷孫教授已於29日13時39分逝世。

接著,網上就有許多關於谷孫兄的信息,其中還有一張陸谷孫、朱維錚和我的三人照。這張照片是十多年前複旦大學出版社請我們遊天目山時,在山坡上拍的,大家手中還拿著竹竿當手杖。三人中我最年長,朱維錚小我三個月,陸谷孫小我四歲,現在他們卻都先我而去,真是不勝感傷!

我與谷孫兄的認識,是由於他的夫人林智玲。小林進複旦時,先在中文系讀書,到二年級卻調到外文系進英語培訓班,大概學成之後準備做英語教師的。她在中文系時聽過我的課,算是我的學生。到得“文革”開始,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不叫我們老師了。客氣的,叫聲“老吳”“老王”,一般的則直呼其名,更有甚者還要惡言相向。只有林智玲見到我,還是畢恭畢敬地叫我“吳老師”,給我印象很深。這樣,“文革”之後繼續交往也是必然的了。開始時,谷孫兄很客氣,說既然我是他太太的老師,就與他有半師之誼,他要跟著小林稱我為老師,我忙加以阻止,說小林是我的學生,你是我的朋友,橋歸橋路歸路,不能混為一談,咱們還是稱兄道弟吧。於是,我稱他老陸,他叫我老吳。

那時,大家工作較忙,交往並不很多,但有事總能相互幫忙。我女兒在複旦讀書時,想到一所外語學校去補習英語,這所學校非常熱門,難以進入,還是谷孫兄寫了介紹信才進去的;後來,他的女兒到美國讀書,小林不放心,想到美國找個工作,就近照顧,谷孫兄找到我,要我以業師的身份給小林寫一份推薦信,便於她找工作,我當然樂於從命。

我與谷孫兄的專業不同,但是卻有著共同的愛好:愛讀雜書,愛寫雜文,看到不合理的事情,好發議論。這樣,就常常交換書籍,交換意見。所謂交換書籍,其實是他借給我的書多,我借給他的書少,不是對等的。因為他跑的地方多,書源廣。他每有新書,就打電話給我,我到校時就順便到他家去拿,還書時還常交換閱讀心得。因為談得多了,意氣相投,所以他出版散文《余墨集》時,一定要我給他寫序。當時,他主編的《英漢大詞典》早已出版,反響甚佳,很受到校、市,乃至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只要他開口,有的是高官名流願意給他寫序。但是他不請,卻非要我這個無職無權的布衣書生來寫。那時我正好在澳洲探親,累得責任編輯陳麥青老弟老遠地將一大沓校樣寄來。這也顯示出谷孫兄強烈的個性,他不看重官場上的名譽、地位,而看重文化思想上的同道者。

受官本位的思想影響,過去文人的唯一出路,就是謀官,至少是靠近官府,以求托庇。直到如今,有些人還以認識高官、受到他們器重而自豪。谷孫兄認識的官員不少,而且很受他們的器重,但我從來就沒有聽到他提到過他們。我聽說,他很有幾次做官的機會,但都被他拒絕了。改革開放之後,經濟發展起來,知識也成為一種商品,特別是在出國熱、外貿熱中,英語教學也成為賺錢的工具。但谷孫兄卻從不染指此類事情,他堅守文化人的本色,讀書、教學、寫作、編詞典,——編了《英漢大詞典》接著又編《漢英大詞典》。這些,都是吃力不賺錢之事,但卻有益於中國的文化事業。谷孫兄想做的,就是一個本色的文化人。這個要求看似不高,但其實卻相當不易,它需要十分的定力,不斷的堅持。

如果從個人生活的安逸著眼,他完全可以移民到美國,因為他的妻女都在美國,他的英語又好。但他寧可兩地分居,仍要留在中國。他從不唱愛國主義的高調,只是覺得他在國內還能發揮些作用。記得我和高雲準備到澳洲長住時,他曾勸我采取他的模式,即讓夫人出去照顧孩子,爺們留在國內繼續做文化工作。我覺得他言之有理,特別是像我這種研究中國文學、寫中國題材的人,到國外實在沒有用武之地,而且與母土脫離得久了,怕要寫不出東西,所以準備采納他的建議。但是太太不能同意,說是她年紀大了,一個人帶外孫太吃力,要我跟著去做助手。我只好服從,但準備等外孫大些之後,再回上海讀書、寫作,並與陸兄繼續探討問題。卻不料還沒等到我回上海長住,他就走了。

2015年春天我回滬時,谷孫兄請我吃飯,並請了幾個同學作陪。席間說到,有一天半夜,他與朋友通電話,對方忽然覺得他語音異樣,有些不對頭,而他自己卻沒有覺察,還是朋友警覺,趕快叫來救護車,把他送到醫院,一檢查,是輕度腦梗。小林從美國趕回照顧,總算很快康複。但我看他明顯地衰老了。

今年春天我再回滬,在褚鈺泉的追思會上與他相見。在這種場合,大家心情都不好,就沒有多交談。我看他樣子還好,以為他康複得不錯。鄭重兄說要請我吃飯,要他和別的幾位朋友作陪,他也答應了,所以我們就沒有另約時間見面。但大家都忙,時間難湊,我又急著要回悉尼,這次聚會就拖黃了。本以為明年回國時還可以再見面聊天,卻不料追思會上一別,竟成永訣。嗚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91

我心目中的陸谷孫先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741

2016年7月28日下午1時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複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去世,享年76歲。(CFP/圖)

陸谷孫先生身上體現了複旦傳統中比較寶貴和特別的一面,那是一種持己守道、有所不為的狷介之氣。

得知陸谷孫先生去世的消息,心中久久被低郁悲傷的情緒所占據。先生的年紀並不是很大,而走得又如此突然,令人痛心和難過。對於我們這一屆的複旦英文系學生,也包括之前和之後的幾屆學生,陸谷孫的名字是與我們在複旦的歲月緊緊聯結在一起的;先生的離開,讓我們不自覺地去回首自己的大學生涯,讓一些已經模糊的記憶和情感重新又清晰起來。在另一個層面,對於我這個步先生後塵、也選擇了做一個大學教員的後輩複旦人,重新去回憶、思考和體會先生的言談行止和風度氣象,心中又多了一層難以盡言的感受。

按說,我沒有資格寫什麽紀念的文字,因為陸谷孫先生並沒有教過我們複旦88級的英文系同學。按照當時的安排,本來大四上學期有先生的英語散文課,但不巧的是,先生恰好在那個學期赴美探親。不過,也因為這個緣故,讓我和先生有了在複旦求學期間唯一的一次交集。

那時,先生的英語散文課在系里已是一個傳奇,所以我發現自己居然沒有機會上,自然非常沮喪。於是,情急之下,只能翹掉與先生的課時間沖突的其他課程,大膽去旁聽先生正在給大四學生上的散文課。那時,旁聽似乎還不是特別常見的事情,而且教室又是根據學生人數安排的,並沒有空座。先生的課堂“聽者如雲”的情景是後來的事,當時還不是這樣。於是,按照上海話說,我便很“老嘎”地拖了一張長凳,坐在邊上聽先生講課。陸老師對我這樣一個“不速之客”,始終沒有只言的鼓勵,也沒有片語的質詢,視我如不存在一般,然而恰恰因為這樣,先生讓我極舒服、又沒有任何壓力地旁聽了一個學期。

上了幾次課之後,因為課文實在難,課後便去系里央求教務老師讓我買一本課本。那時,課本都是系里自制,限量油印版,只有上課的同學能買,所以教務老師自然不同意。碰巧先生那天也來辦公室,看到後說了一句:“他是在我班上聽課的,可以讓他買一本。”

先生的課,許多細節已記不清楚了,但是有三個印象卻極深刻,仿佛昨天發生的事情一般清晰明白。

一是先生的英語口語非常書面化;不像現在,好像英文說得輕巧,再加上幾句美國人愛用的“口頭禪”,就是英文地道的標準。先生的英文說起來,句式很長而且繁複多變,但每句話的最後總能很完美地“兜住”,讓聽者一點也不覺得亂。先生“出口便是文章”的英文功夫讓我們這些學生們由衷地嘆服。不過這樣一來,在先生的課上記筆記,卻因此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先生信口拈來的句子,繁花似錦一般,就是讓我們自己回去慢慢組織琢磨,也難以模仿,更別說在課堂上隨手記錄了。我最後反正是放棄了記筆記的努力,幹脆就用心地聆聽和體會先生著實美妙的英文。

另一個印象是先生很喜歡用英文中那些“大詞”,而且駕馭能力極強;那些拉丁化的英文大詞,先生隨口用來,卻沒有一點做作和“掉書袋”的感覺,既典雅又舒服。這樣的風格和能力,後來我在國外讀書期間,也沒有碰到一個可以與先生匹敵的。現在想起來,先生的英文,可能是因為多年浸潤於像莎士比亞和塞繆爾·約翰遜這樣經典作家的作品之中,自然而然受到了熏陶和影響所致。

先生求學複旦的時期,複旦英文系的教師陣容可說是非常“豪華”。當時,上海的教會大學撤銷,於是像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等教會大學,都是連教師帶圖書資料,一起並入複旦英文系,加上原來的教師和其它學校調來的教師,故而系內人才極一時之盛。先生的授業恩師中,不乏像徐燕謀、林同濟這樣的大學者。然而,在“文革”中,先生被發配資料室,而在此期間,先生苦讀不輟,每日以英美文學的經典為伴,我猜測這也應該是成就先生學問的一段重要時光。一位好友曾告訴我,那時他的父親與陸先生都住學校宿舍,經常看到先生在熄燈之後,搬一個小板凳,坐在走廊里,就著走廊的燈光,繼續讀書。這樣的事情,現在談起來,好像是一件有趣的軼事。然而,在那樣的黑暗年代里,若無堅忍的意誌,以及對文明本身的信念,又如何能夠做到?

最後一個印象也非常深刻,先生喜歡吸煙,課間休息時定要吸一支煙,有時先生會去教室外,不過也經常在教室里吸。我清楚地記得先生吸煙吸得極深,所以一口煙進去,幾乎沒有任何的余煙漾出,所以一根煙下來,教室里可以說完全聞不到任何煙味。當時在我們看來,這簡直是一種神技。

離開複旦多年,時不時也能看到先生的消息,見到他的作品,更不用提海內外知名的《英漢大辭典》了。先生聲譽日隆,當然他也完全配得上這樣的名望;不過有時候我也在想,這樣多的贊譽,其實也容易讓人忘掉先生本真樸素的一面。在我眼中,我相信在許多知道先生的學生們看來,先生首先是一個對學生特別寬厚和認真的老師。我的印象是,先生身上有著一種“詩書寬大之氣”,但你同時也能看到江浙知識分子群體所具有的瀟灑和鋒芒。前幾年,北大發生有關“燕京學堂”的爭議,有一次學校領導召集了一些教師座談,其中就有先生的高足、北大中文系的張沛老師。輪到張沛老師發言時,他拿出一張紙,不緊不慢地說到,就這個問題,我昨天請教了我的老師陸谷孫先生,陸老師有兩句話,希望能夠委托我,帶給北大的主事者,陸老師的意見是“說英文的不懂中國,辦學堂的不懂英文”(即上課講英文無法真正進入中國文化,而辦這樣的“學堂”又說明主事者對西方文明的無知)。當時我想,這兩句話真是符合先生的性格和脾氣。

先生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留洋的經歷,完全是在中國本土學術土壤中培育出來的學人。若按照當下中國大學的種種“人事新政”,不知道要被歸入哪一類中去。然而,先生承繼了複旦英文系曾有的人文傳統,依憑樸素的學風,堅韌的意誌和高拔的理念,浸潤於中西文明的經典之中,成就了他對中西文化的博學多識,也成就了他極高深和極典雅的英文。在課堂上,罕有聽見先生提到某某“國際學術大腕”或什麽“最新西方前沿理論”,更多的是聽到先生提及他所推崇備至的錢鍾書先生,我也記得聽到過楊周翰、王佐良先生的名字,再就是複旦歷史上的一些人和事,都切乎我們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傳統。先生對中國本土的外國文學研究傳統,對中國文明對西方文明的研究和認識過程,表現出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親近和尊重。在所謂“國際化”、所謂“學術接軌”的昏話甚囂塵上的今天,先生的學術經歷和人格氣象,是能夠促使我們保留一點理智和清醒的寶貴遺產。至少,如今的外語學界,雖然早已是“博士滿街走”,可是有哪一位能夠像先生這樣,如此諳熟莎士比亞和約翰遜的作品?就我個人的觀察,即使在美國大學的英文系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恐怕也是鳳毛麟角。不媚上,不媚世,不媚洋,求真知,求文明,求自由,在我的心中,是陸谷孫先生為學為人時一種令人難忘和向往的氣質和氣象,亦中亦西,亦古亦今。

先生在複旦讀書執教,度過他的一生,早已成為複旦精神傳統的一部分。然而,從另一面講,我倒覺得先生也體現了複旦傳統中一個比較寶貴和特別的東西,那是一種持己守道、有所不為的狷介之氣。所謂“自由而無用”,如果過於強調,其弊病也在於造成學術與人生的脫節,並非全然都是好事,但是在今天的學術環境里,針對時弊,這種態度也並非不是一劑良藥。離開複旦後,我有時也會微怨先生過於清高,或者過於“看得開”,但是現在想來,恐怕更多的還是由於自己的輕浮氣燥,所以才不能體會到先生看問題時的睿智和見識。

中夜難寐,想到這些點滴往事,就非常懷念陸谷孫先生;再想到中國又少了一位像先生這樣的人物,同樣令人悲傷。唯願先生的學問和人生,不被遮蔽,不被遺忘,能夠一直成為我們立己之路上的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