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騰訊市值12年漲300多倍 中國互聯網公司鍛成藍籌

上市12年後,騰訊控股(00700.HK)5日股價大漲4%,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以7日的收盤價213.2港元計算,騰訊控股市值高達2.02萬億港元(約合2602.38億美元),是剛上市時的326倍。

每年的“雙11”,除了是中國電商下半年最盛大的狂歡節,其實還是騰訊成立的日子。今年的“光棍節”是騰訊成立的第18個年頭,“企鵝”即將成人。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7日向合作夥伴致公開信,稱自己已經把“半條命”交給了合作夥伴,並講述了騰訊對開放“新生態”的思考,“騰訊與合作夥伴共建的新生態正從‘一棵大樹’成長為 ‘一片森林’。”此外,馬化騰認為,生態空間將大規模擴容,未來10年內人機交互界面的叠代是個大概率事件。

事實上,中國商業互聯網興起於1998年,這樣算來,不只是騰訊,搜狐、新浪等一批早期互聯網公司都在今年迎來了“成人禮”。

互聯網大佬們去年底在義烏把酒言歡

剛剛發布的《G20國家互聯網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緊追世界第一的美國,在全球零售電商市場領域,中美已處於兩強並列的格局,甚至有報道稱“中國互聯網已進入藍籌時代”。

從全民公敵到助產億萬富翁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憶,騰訊控股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時,發行價3.7港元,市值僅62億港元。當時曾有同事私下詢問公司CFO(首席財務官),什麽時候可以出手。CFO當時“大膽預測”,怎麽也得到10港元。

誰能想到,上市12年後,騰訊控股已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騰訊創辦18年,走了一條從山寨,到公敵,再到大哥的奇妙路徑。”IT行業評論人士洪波這樣說。

“過幾年,騰訊該出操作系統了,會讓微軟都汗顏了。裝騰訊Windows,上網用TT,聊天用QQ,下載用旋風,博客用QQ空間,棋牌用QQ遊戲,看電影用騰訊影音,辦公用騰訊Office,娛樂玩騰訊的網遊,什麽虛擬機、優化軟件、系統工具、多媒體工具,騰訊一並拿下。”多年前,網上流傳的這則關於“全民公敵”的玩笑頗令人回味。

騰訊曾迫切想要在即時通訊以外的領域獲得更多的成功,直至六年前那場“3Q大戰”,讓它走到了互聯網“封閉”與“開放”競爭的分水嶺。

在一片抄襲、壟斷的質疑聲中,騰訊邀請各界人士“診斷騰訊”。馬化騰終於意識到,騰訊不能再繼續“閉門造車”。經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徹底戰略反思後,騰訊打開了大門。

可以看到的是,開放後的幾年時間里,騰訊不再“什麽都做”,而是以激進的投資切入多個領域——入股丁香園、掛號網、餓了麽,投資滴滴快的、同程旅遊,再到海外投資手遊開發商SuperCell……

“這是一個很令人振奮的變化。”馬化騰說,一個企業再大,也難以支持眾多細分領域合作夥伴的創新。現在,生態中先發展起來的合作夥伴,能夠開放資源支持其更多合作夥伴成長,這樣多夥伴開放的新生態才是可持續發展的。

騰訊投資部門的一位人士曾對記者透露,當年專車補貼大戰最關鍵的時刻,滴滴創始人程維曾向馬化騰和騰訊總裁劉熾平求助。但馬化騰的回複是,無論投資還是借款,時間都沒這麽快,如果微信為此修改政策,那就違背了自己開放、公平的原則。最後,解決的辦法是:馬化騰和劉熾平自掏腰包把錢打到了程維的賬戶上。

除了投資,根據騰訊去年10月公布的數據,當時騰訊開放平臺接入應用數量超過400萬,同比增長近70%;去年4月,騰訊開放平臺上合作夥伴的收益分成已經超過了100億元,其中包括誕生了50位億萬富翁;騰訊開放平臺孵化的上市或借殼上市的公司已經超過20家,比2014年翻了一番。

不久前,3Q大戰的另一“主角”——周鴻祎也曾以騰訊的變化為例,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稱:“騰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過去什麽都自己做,結果成了行業公敵,現在是在不少領域采用投資的方式去切入。”

周鴻祎

中美互聯網企業市值差距拉大

不光是騰訊,中國互聯網公司藍籌股價格過去3個月平均上漲了25%,而同期納斯達克指數僅上漲了6%。

曹國偉、張朝陽、李彥宏、馬化騰

從市值來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股價突破103美元,市值接近2600億美元。

不過,伴隨著“人口紅利”的結束,摩根大通認為,中國互聯網正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巨頭之間的競爭從唯流量轉向貨幣化,未來一年該趨勢還將持續,而且未來的增量用戶將主要來自滲透率低的不發達地區。

《報告》也顯示,G20(二十國集團)網絡社交平均水平為48%,高於31%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國網絡社交水平高於全球但略低於G20平均水平。微信、QQ空間、微博,中國網絡社交工具前三強均為本土產品,國內市場無憂,但國外競爭面臨壓力。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是臉書(Facebook),其在G20市場獲得了絕對優勢,QQ和微信等中國網絡社交工具在國際市場仍需發力。

此外,雖然中國互聯網公司最近的股價走勢報喜,但與美國互聯網公司的市值差距卻在加大。全球前20位互聯網市值企業中,美中企業市值總和差距由2014年的2倍上升至2016年的3.4倍。2014年中國企業市值為4304億美元,美國為8470億美元。而2016年中國企業市值僅增至6237億美元,美國則增長至21168億美元。

《報告》認為,中國互聯網未來發展的方向有兩個,一是基礎設施的提升,二是網絡強國戰略的推進。

事實上,對於像阿里和騰訊這樣體量的企業,雙方爭的不是今天的一城一池,而是長遠的戰略布局。在這兩張巨網里,雙方防禦為主、兼顧進攻的謀略一直未變。除了守住各自的優勢板塊,騰訊一直覬覦切入阿里的電商腹地,其動作包括投資京東,發展移動支付;而阿里也在積極以電商業務積累的資源,比如資金和大數據為根基,建立起自己在電商購物領域之外的其他生活領域板塊,比如文娛板塊。

摩根大通表示,通過引入內容和服務,騰訊和阿里在提高用戶參與度方面實現了進步,百度的用戶參與度出現了下降。而產品貨幣化能力已成為互聯網公司股價上漲的主要動力。

馬化騰的“三個思考”

對於未來的發展,馬化騰對“開放”這一生態有了新的思考。

馬化騰

第一個思考是關於生態的變化。騰訊開放平臺推出初期,很多人把它看作“一棵大樹”,認為合作夥伴需要變成“枝葉”才能獲得入口和流量。如今,這種樹狀結構正在變成“去中心化”的網狀結構,形成了合作夥伴自主生長、多個領域的夥伴與騰訊一起開放的新生態。

馬化騰預計,未來騰訊的新生態將生長出許多垂直細分生態,每個合作夥伴之間可以開放分享、自由連接。

馬化騰的第二個思考則是支持合作夥伴發展的生態基礎設施正在叠代——雲、LBS(地理位置服務)、移動支付、大數據和安全能力成為了新型基礎設施。

有意思的是,這些年創業公司成為獨角獸的時間大大縮短。而且目前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獨角獸公司中,近半數都采用了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例如Uber、Airbnb、Wework和滴滴出行等。

在他看來,分享經濟的出現有著不少前提。首先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LBS、雲、大數據、移動支付等技術,能夠實現社會閑置資源的規模化智能匹配。此外,它還有賴於社會互信關系,把朋友間的開放分享拓展到更大的社會空間,這種互信植根於記錄信用、鼓勵分享的社交網絡。

五年前,馬化騰提到一個願望:“哪怕只有一兩個人的小公司,只要有好的創意,我們就可以幫助它把註意力集中在產品開發上,其他問題不用考慮太多。”現在來看,這個願望基本實現了。借助新型基礎設施,創業工具箱正變得豐富。

馬化騰的第三個思考是:在“互聯網+”和“新技術+”的推動下,生態空間將大規模擴容。

例如,今後會有更多的傳統行業通過“互聯網+”轉型升級加入生態空間。

與此同時,生態擴容勢必在突破性的新技術上展開。例如,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一系列新技術正逐漸成熟。

“我和很多合作夥伴一樣在關註,‘AI+’會不會成為下一代生態基礎設施,為全球各行各業帶來智能化變革。”馬化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8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