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3歲舞蹈家,靠理工腦跳進國際 他用程式碼編舞 機器人變最佳舞伴

2016-04-18  TCW

庫卡(Kuka),是廣泛用於BMW、空中巴士(Airbus)、三星等知名品牌生產線的工業用機器人。舞者兼編舞家黃翊,被林懷民稱為「可怕的小孩」(Cnfant terrible,法文藝術天才之意)。當黃翊與庫卡,跳著令觀眾如痴如醉的雙人舞時,程式力,是不可或缺的創作關鍵。

黑暗中,舞台上簌、簌、簌傳出在工廠才聽得到、很「工業」的聲響,隨著燈光、音樂緩緩加入,隱約映照出黃翊與庫卡互動交纏的舞步。原本在生產線上運作飛快卻了無生氣的機器手臂,這時彷彿被注入生命,展現出探詢、遲疑甚至凝視的情緒。

「奇異的富有詩意(oddly poetic)」《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形容。

耳目一新的表現方式,讓這齣舞碼打敗眾多對手,應邀在全球科技藝術最重要的年會——奧地利Linz電子藝術節開幕式中演出,是台灣首度獲邀;它也獲選為二〇一五年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SPA)年會十大新作,是當年度唯一華人作品。

但亮麗成績的背後,是長達四年構思與反覆修改的苦功,為了讓庫卡舞出豐富情感,光是一分鐘的舞,就要花二十個小時編寫程式碼。編舞也要寫程式?黃翊的電腦底子,讓他在編舞者中顯得與眾不同。

黃翊從小立志習舞,但就跟同齡小孩一樣,他對電腦充滿好奇。他還記得,小學五年級時,原本富裕的家境,財務狀況已大不如前,父母親還是咬牙買了一部電腦,讓他格外珍惜。

從小習舞,學寫程式接案改善家境脫貧的動力,讓他發憤在網路上自學網頁設計、電腦動畫。到了高中,已能接案賺錢分擔家計。他的功力甚至吸引新竹科學園區公司委託建置網站。

藉由撰寫程式改善家中收入,別人眼中無趣的機器與程式碼,成了黃翊心目中的可靠朋友,「如果沒有這樣的成長過程,我可能對科技不會有那麼深的感觸。」黃翊說。

除了跳舞如吃飯喝水般重要,他形容,程式語言則是他的第二外語。「會寫程式,等於多會一種語言。」黃翊說,就像學會德文,就容易交到德國朋友,到德國旅遊有人接應。學會程式語言,有電腦當好友,「自己的世界就變得大一點。」當別人的想像力只局限在與真人跳舞,熱愛機器貓哆啦A夢、很會寫程式的他,大膽幻想:如果與機器人跳舞呢?

下對指令,機器能表現情緒所謂舞蹈,就是控制時間、空間、力量等元素,藉由移動的質感與力度,來表達出情感。但,如何將質感與力度放在沒有生命的機器人身上?黃翊分析,真人舞者會以自己的方式詮釋情緒,但機器人就像個非常被動的舞者,必須先拆解舞蹈的肢體動作,利用程式下達指令,告訴機器以什麼速度、轉多大的圈,精準表現編舞者所要的情緒。這,就是庫卡詩意的來源。

其實,與機器人共舞只是整合程式力的開端,實驗新科技早已成了他平日的重要戲碼。

最近,他開始在自家安裝人臉辨識與定位程式系統,他想知道,如果房子能辨識來客、知道客人走到哪個位置,可以有什麼樣的應用。「只在實驗階段,還不知道可以怎 應用。」他說,看到可用程式控制的新科技玩意,只要售價不貴,就會買回家測試。

但往往試了之後晾著,直到某個創作過程中,靈光一現,自然就用程式將新玩意與藝術「黏」了起來。

程式力同時也大大提升他的藝術創作效率。同時擁有藝術腦與理工腦的黃翊,常遇到合作的工程師很驚訝:「你怎麼懂我們的術語?」節省了許多溝通成本。別人視為畏途、往往委外處理的網路技術事務,他做起來也甘之如飴,「黃翊工作室」官網自己設計;舞蹈作品的影片,當然也全由他自己剪輯編排,「這樣比較快,也最能符合我的想法。」具原創性的創新,吸引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找上門合作。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也邀約黃翊到德國合作,找出機器人的更多可能性。

事實上,當一個舞蹈家能講流利的第二外語給機器聽時,不只他自己的世界變大,其他人的世界也都能一起變大!

黃翊如何與機器人一起跳舞?

精彩片段線上看!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39

中國大音樂公司紮堆跳進韓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077.html

當韓國音樂組合BIGBANG中國演唱會門票炒到五位數,新晉國民老公韓星宋仲基中國粉絲見面會一票難求……我們知道,新一輪韓流已經席卷而來。而各大公司也已看到這一市場機遇並采取行動——中國三大音樂公司先後結盟韓國三大娛樂公司,韓流正以音樂為先鋒向中國娛樂產業全方位滲透。

5月29日,《第一財經日報》獲悉,騰訊與微影時代將投資韓國三大娛樂公司之一YGENTERTAINMENT(簡稱“YG娛樂”)。據騰訊方面透露,兩家將分別向YG娛樂註資3000萬美元和5500萬美元,獲得4.5%與8.2%的控股權,成為繼LVMH集團旗下的LCapital之後的第三、四大股東。事實上,除了騰訊外,阿里巴巴今年2月宣布以1.95億元收購SM公司4%的股份,海洋音樂也於今年2月宣布與韓國JYP娛樂簽署獨家音樂版權合作協議,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至此,中國三大音樂公司或其背後母公司均與韓國三大娛樂公司合作,一場發軔於音樂卻又訴諸整個娛樂產業的新一輪中韓合作浪潮掀起。

三大音樂集團入韓流

騰訊與YG娛樂的合作要追溯到2014年,2014年12月,YG與騰訊集團旗下QQ音樂達成獨家版權戰略合作,並啟動“中韓娛樂航母計劃”,即騰訊全平臺產品與YG明星娛樂資源將進一步整合聯動,攜手深化國際化正版版權戰略,打造“中韓娛樂航母”,提升韓國音樂在中國樂壇的分量,讓中國和韓國的娛樂產業進一步融合。據悉,通過雙方合作,讓韓國音樂組合BIGBANG紅遍中國。彼時的合作顯然為這次騰訊入股打下了基礎。

與此同時,阿里音樂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以及海洋音樂分別與SM、JYP合作,讓我們看到了本土音樂產業一場巨頭爭奪戰開啟。

中國音樂產業一直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大市場,但由於長期以來版權保護不力,音樂公司在盈利變現方面舉步維艱,對版權的購買也興趣不大,然而,隨著各大音樂公司對版權的重視,特別是去年國家出臺了版權保護政策,讓音樂產業開始出現新的整合,最終很早就開始囤積了大量音樂版權的三大公司QQ音樂、海洋音樂、阿里音樂成為國內音樂產業三巨頭。

“三巨頭”雖然各有擅長,但作為音樂產業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音樂版權。在華語音樂版權已經被瓜分殆盡,並且各家已經形成各自的護城河的時候,與中國文化相近的韓國音樂產業成為各家爭搶的目標。

韓國三大娛樂公司成為首選目標,在韓國,大大小小的娛樂公司有1000多家,除了SM、YG、JYP這三家,還有MBK、CUBE、Star-Empire、STARSHIP、FNC等,但這三家長期占據了韓國娛樂圈前三強,幾乎未變過,旗下擁有大量優秀的音樂藝人及音樂版權。以YG娛樂為例,該公司是韓國最大的娛樂公司之一,也是韓國擁有最多HipHop歌手的公司。成立至今,公司培養出BIGBANG、2NE1、WINNER、iKON、具惠善、劉仁娜等眾多知名歌手及演員,同時也陸續加入了一些已經出道幾年的歌手如PSY、Tablo、EpikHigh。很顯然,如果能夠與這三家韓國娛樂公司合作,將獲得大量音樂版權及藝人資源。

不只為“音樂”

雖然韓國三大娛樂公司與中國公司的合作中都重點強調音樂方面的合作,但中方的合作方除了海洋音樂外,其他兩家都是母公司出面合作,此次騰訊與YG的合作還拉上了微影時代。這也說明,這些合作不僅止於音樂產業,在整個泛娛樂產業,中韓都會開展深入合作。騰訊方面也表示,本次簽約使得之前的QQ音樂與YG娛樂的合作系更緊密,除了音樂之外,騰訊還希望與YG攜手開拓更多的娛樂領域。據悉,騰訊集團旗下除了QQ音樂外,還有騰訊視頻、企鵝影業等一系列娛樂公司。

事實上,韓國娛樂產業在造星、音樂影視內容制作等方面均具有較強實力,中國公司與韓國音樂公司合作不僅僅是為了購買一些音樂或者影視內容版權,能夠學到韓國如何培養、包裝藝人,如何生產娛樂內容是最終目的。

已經入股《太陽的後裔》制作方韓國NEW公司的華策影視董秘王叢就在其《韓娛經濟學》一書中感嘆:“到了必須要深入研究韓國娛樂產業的時候了!”王叢認為,中國娛樂產業現階段只是剛剛進入產業化運營不久,離成熟的產業業態和商業運營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急需向成熟國家的產業模式學習。

然而,相比好萊塢,韓國娛樂文化產業是現階段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最佳學習模板。王叢表示,首先,由於歷史原因,兩國文化價值觀高度一致;其次,韓國娛樂文化內容所帶動的旅遊、飲食、服飾、時尚等多方面衍生產業與中國的同類產業都有高度的相似性,可以直接借鑒學習;再次,中韓娛樂文化產業深度交流已經超過20年,已經打下較好的合作基礎;最後,兩國政府也積極鼓勵文化交流與合作,中韓自貿區的落地為兩國娛樂業合作提供了好的商業經營環境。

葉榕投資創始人黃歷向記者表示:“微觀方面,中國國內流動性相對充足,資產端缺乏優質資產,韓國娛樂文化產業企業股權是優質的投資、並購標的物;另一方面,中國是韓國文化產業急需的、全球最大的市場,帶有中國因素的韓國上市公司股價均有不俗表現,故韓國相關企業主也正主動尋找適合的中國戰略投資者合作,葉榕投資近期經常接到相應的委托,目前正在推進其中一起交易。”

韓國娛樂資產價格處於低位也是重要原因。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記者表示:“中國的影視公司和互聯網文化公司(騰訊及其旗下的微影時代)投資韓國的公司,看中的是娛樂創意經驗、明星和合作帶來的市場占有率(中國的市場很大);另外,從我們的上市企業來看韓國的娛樂公司,對方的市值還是比較低的,合作投資也比較劃算。”

與此同時,對於韓國經紀公司來說,中資頻繁進場始終是利好消息。YG娛樂在聲明中表示:YG在過去的10年里維持了30%的年增長率,為了保持這一成績,拓展中國市場是勢在必行的任務,過去的1年里YG一直積極尋求適合的合作夥伴,終於和騰訊、微影時代成為合作同盟。

韓國公司也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YG對外就表示:今後將在中國創建合作公司,為YG旗下的藝人提供更多的中國活動機會,並在中國本土挖掘、培育新人,努力進軍中國娛樂市場。SM更是把招募中國練習生放在了更高的戰略地位,包括現今娛樂行業正當紅的吳亦凡、鹿晗、張藝興等“小鮮肉”最初都來自韓國偶像組合EXO。韓國娛樂公司也正在積極布局廣大中國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83

6名科學家“重返地球”,出來後最想跳進海里遊泳

當地時間8月28日上午9點,6位“封閉”生活了一年的科學家在“歡迎返回地球”的歡呼聲中,“重返”地球。

據外媒報道,這6位科學家去年8月在夏威夷毛納羅亞火山開啟了為期一年的模擬居住火星實驗。他們其中一位是法國天文生物學家、一位是德國物理學家,另四位是美國人,職業分別是飛行員、建築師、醫生兼記者和土壤學者。在過去長達一年的時間里,這些參與實驗的科學家生活在“居住艙”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居住艙其實是火山里的一座穹頂性建築,此前在這個直徑11米、高6米的建築物中也開展過為期4~8個月不等的火星模擬實驗。實驗所處的高海拔環境意味著那里幾乎沒有植被生長,而毛納羅亞火山山頂的土壤與火星相似,因此成為了可以讓人類模擬火星生活的地方。

那麽,在“火星”上的生活究竟是怎麽樣的?

實驗期間,參與實驗者能享用的物資十分有限,只能進食粉狀奶酪、罐頭金槍魚等食物,外出時必須穿著太空服,甚至連上網和通訊也受到限制——因為要模擬火星的傳送速度,傳送信息時會延遲20分鐘,從而盡量模擬火星上的環境。只有每個周日是休息時間,並且很少與人接觸。

一名成員吉福德(Sheyna Gifford)這樣幽默地描述“火星”與外界與世隔絕的程度:“在過去二十四個小時里,我在掂量著自己做一張名片,上面寫‘請放慢語速,本人剛從火星回來。對於總統候選人、最新歌曲、電影以及明星八卦一無所知’,最好不要使用文化俚語,也不要動作過快。”

吉福德在離開“居住艙”之前發布了一篇博客,表達了對美國航天局2030年火星送人計劃的看法。她稱:“我基本可以保證,我們已經知道如何讓人在一個有光、有熱和有重力的地方健康地生存。過去十二個月我適應得很好,每分每秒都在待命的狀態。”

關於重返地球後最想做的事,吉福德早就有計劃:“出去之後,我準備去度個假。”

夏威夷太空模擬中心的負責人賓斯特德(Kim Binsted)表示,“重返地球”的成員們最想做的事就是跳進海里遊泳,吃一些“火星”上沒有的新鮮食物。

另一名成員、法國生物學家韋爾索(Cyprien Verseux)在一年的實驗後顯然對火星之旅很有信心。他表示:“我個人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登上火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已經可以克服技術和心理上的障礙。

在德國成員海恩克看來,科學家已經具備了在幹旱的環境尋找到水的能力:“通過實驗證明,在看上去幹旱的土地中仍可提取出水。這也意味著在火星上,我們同樣能夠找到水。” 不過,海恩克也提出,居住在“火星”上的最大敵人是苦悶,人們必須學習相互遷就。

美國宇航局(NASA)資助了此次研究,這也是全球持續時間第二長的火星模擬實驗,僅次於此前俄羅斯國家航天基地企劃的520天模擬火星實驗。以往同在毛納羅亞火山展開的實驗,一般只維持4~8個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432

郭曹互撕大戲未盡,創業公司如何避免跳進這些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7/158611.shtml

郭曹互撕大戲未盡,創業公司如何避免跳進這些坑
華創資本 華創資本

郭曹互撕大戲未盡,創業公司如何避免跳進這些坑

成熟的現代企業運作模式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都是一劑良藥,對相聲行業同樣如此。

推薦星級:★★★★

閱讀時長:本文1769字,閱讀需要5分鐘。

推薦理由:郭德綱和徒弟曹雲金的撕逼現在還沒有落幕的意思,而這場糾紛背後,越來越多人看到了管理的缺陷。本文以郭曹事件為由頭,分析了創業公司在員工的雇傭與解聘,內部制度管理的問題,指出成熟的現代企業運作模式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都是一劑良藥。本文由華創資本(ID:ChinaGrowthCapital)授權i黑馬發布。

當郭德綱和曹雲金這對曾經的師徒在網絡上開始互撕時,雙方文章和口水仗中的狗血八卦讓不少人都感到驚訝。

其實如果對相聲和曲藝行業了解足夠深,你就會明白:封建大家長管理制度下的相聲藝人,大部分人依然保留著小農思想,在商業化、現代化的社會里沒有契約精神和信用制度保障,最後就會為了錢打起架來,而且彼此都吃相難看。

如果從商業上看,這更像是一個合夥人反目,原始股東被稀釋股份,員工、股東和職業經理人三方博弈的故事。這種橋段在太多公司中上演,每一本商學院教材上都寫滿了類似的案例。  回到德雲社這家初創公司,對於誰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之前有郭德綱、張文順和李菁一說,後有郭德綱、王惠夫婦一說,還有郭德綱、範振鈺一說。不管哪一種,早期德雲社(包括前身“北京相聲大會”)的運營都是非常艱難的。事實上,在一位票友歐陽先生和文字輩四位老先生的幫助下,德雲社在最艱難的幾年里勉強度日。 回過頭來看德雲社的最初幾年:缺乏完整的工作計劃、現金流嚴重不足、無法進行有效融資…… 

創業者如何避免踩入這些坑? 讓我們看看德雲社帶來的鮮活案例。 

一、員工雇傭及解聘

1.在重要里程碑之前聘請所需的員工

雖然從2002年開始郭德綱就開始陸續收徒,但第一批正式拜師的時間是在2006年10月29日,郭德綱收何雲偉、曹雲金、孔雲龍、欒雲平,再加上搭檔於謙的兒子於雲霆,五人正式成為郭門“雲”字科第一批入室弟子。這個時間點是在堪稱德雲社劃時代事件——鳳凰衛視專場(2006年1月)後、德雲社開始第一次大規模商演時完成的。

 2.在員工招聘和培訓上預留充足時間

從2006年第一批收徒開始,到這次德雲社公布所謂“家譜”,郭德綱有弟子91人,而整個德雲社的演員將近400人。同時,“雲鶴九霄”的排輩和傳習社的制度,使得德雲社在演員招聘和培訓上可謂下足了功夫。不過反過來,德雲社的人效卻很低,郭德綱自己也說過:“我在哪里都能開德雲社,現在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派不出這麽多合適的人來。”培訓周期過長及人員冗繁,造成了德雲社目前這種窘境。

 3.在重要發展期前解雇平庸人員

郭德綱表示:“德雲社到今天第20年,演員將近400人,不正常出走的有3個人,這難道不是一家很成功的公司?”然而,德雲社在這方面的經驗其實並不令人信服,不正常的低流動率必然會影響公司的業績。雖然目前有嶽雲鵬這個超級大IP,但離開德雲社的幾位骨幹已經造成了傷筋動骨的影響,從長期看德雲社的發展依然面臨巨大隱患。

二、內部制度管理

1.融資分配充足的時間

一般來說,創業者拿到融資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越到後期這個時間可能會越長,創業者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否則你的努力都變得毫無結果。數據顯示,德雲社旗下共有三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法人皆為郭德綱妻子王惠,德雲社迄今為止沒有進行過任何融資。而年輕的曹雲金單飛之後,其成立的上海曹雲金影視文化工作室同樣沒有進行過融資。在這個方面,師徒倆沒有區別,還都是作坊式的生意。

2.聚焦主營業務

從2010年“離隊風波”開始,德雲社被迫開始企業改制,同時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開辦分場。德雲社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不是駐場演出收入,而是商演或巡演收入。此外,郭德綱本人在主持,影視劇及其他產業(面膜、葡萄酒等等)則是德雲社背後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而離開德雲社曹雲金同樣在走“全能藝人”的路線,頗有和德雲社“搶生意”的感覺。可惜能力所限,曹雲金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撼動德雲社的江湖地位和市場空間。 

3.合夥人還是核心員工

迄今為止,離開德雲社的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徐德亮都可以說是德雲社的核心員工。單飛後他們也曾大火過,何、李、曹都曾經多次上過春晚,然後這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快速發展的機遇,逐漸默默無聞,事業發展遇到了瓶頸期,特別是曹雲金負面新聞纏身,與德雲社後來培養出的嶽雲鵬相比反而遜色不少。 曹雲金等人離開德雲社是因為沒有(有效)合同約束,如果德雲社當初能用類似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來規範,或者簽署一份“有吸引力”的ESOP協議,都會避免目前這種互撕的局面產生。退一萬步,就算曹雲金選擇離開德雲社,郭德綱如果能夠在那時選擇入股、甚至控股曹雲金工作室,都會大大緩和雙方的關系。

對於相聲愛好者來說,大概已經看出相聲自從郭德綱出現帶來的紅利期已經接近尾聲。對於這個江湖味很濃的傳統行業,未來是走向消亡還是繼續發展,這次郭曹互撕事件都將是一個關鍵契機。 

無論如何,成熟的現代企業運作模式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都是一劑良藥,對相聲行業同樣如此。

創業 郭德綱 曹雲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8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