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調低目標價跟增持並不矛盾-香港經濟日報20121105 王雅媛

1 : GS(14)@2012-11-11 10:38:31

http://blog.163.com/wang_ya_yuan ... 141201210703935887/
上星期I.T(999)公佈截至8月底止六個月業績,股東應佔溢利1.2億元,按年下跌21.45%,每股基本盈利0.098元,不派中期息,而去年同期派2.5仙。如果單看營業額增長,表現仍是不錯的,同比增加了23.3%至29.65億元。再拆分香港及國內市場,前者收入升17%,而後者則升44.1%。不過如果是看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即是EBITDA,國內同比是跌得很厲害,大幅減少了54%。導致這個現象的有幾個原因,一是國內新開了店舖,總開支大了,但那些店舖的銷售卻未上軌道。二是國內工資上漲幅度遠比香港的大。
根據公司中期報表數據,公司於2012年8月31日的總店舖數目為213間,而半年前則為217間,雖然數量是少了4間,但是總銷售面積則增加2.0%。這代表公司關了一定數量小面積的店,而新開的數量雖比關的少,但是其面積卻大很多。因此,有機會是因為新開的大面積店舖銷售未上軌道,再加上新鋪租金高昂,大幅拖低了國內的EBITDA。
以集團一貫上下半年盈利的1對2比例,2013年公司每股盈利應該在0.3港元附近。以上星期五的收市價3.33元來計算,市盈率在10倍左右,不可以說便宜。業績出後,先有不同的投行出報告,大部份的舉動都是類似的,調低目標價,不過仍然叫投資者買入。看上去矛盾,其實不是,因為這是從不同的投資時期去下判斷。調低目標價是因為公司短期內業務未見好轉,盈利仍有機會受壓,故此股價還有機會再下跌來反映現況。而叫投資者買入是因為分析員認為公司在行業定位中有其領導優勢,長線去看,一旦零售氣氛好轉,在其盈利大幅反彈的情況下,現股價估值是不高的。
有朋友亦擔心I.T會不會像當年思捷(330)一樣,其品牌突然失去價值,大家不再光顧。筆者認為發生的機會比較小。首先,IT跟思捷是採用不同的品牌策略。IT店舖既出售自己的品牌,亦出售其它國際品牌,而這些不同的國際品牌是由公司顧用的買家在全世界蒐羅回來,他們只需跟著潮流走就可以了,脫鉤的機會不太大,而這種就是連卡佛的生意模式。相反,思捷一直是以打造自我品牌的策略去吸引消費者,之前的品牌定位一直是中端及時尚。但問題是H&M及Zara的出現卻改變了一般消費者對於時尚服裝的看法,時尚一下子變了快消品。思捷的衣服質料是比H&M及Zara的好,但是服裝造型的改變卻跟不上潮流,而價錢亦不比H&M及Zara便宜,一旦定位開始不清晰,短時間內就失去了消費者的支持。

在I.T多品牌及鎖定年輕人的行業定位中,暫時不見得有大如H&M及Zara的國際競爭對手出現,故此I.T在香港的地位仍然是很穩固的。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以10倍市盈率去買一間此刻正在經歷行業低潮,而又有香港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的公司,可以說算是合理的價格。不過對於短線及中線的投資者來說,卻不見得特別吸引。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