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小會計到身價百億元的鴻海大掌櫃 黃秋蓮 讓郭台銘信任三十年的祕密

2010-8-2  TWM





郭台銘出資拍攝的《白銀帝國》電影中描述的山西票號的掌櫃制度,可說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重要的專業經理人文化濫觴。在現實世界中,營收達二兆元的鴻海帝國,同樣也有一位「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她是什麼樣的人,為何可以得到郭台銘的完全信任?

撰文‧賴筱凡

七月二十三日的夜晚,位在台北縣土城、號令全球近九十萬名員工的鴻海總部大樓燈火依舊通明;這個晚上主人郭台銘並不在家,總財務長黃秋蓮則仍在加班。

鴻海支出 大小錢都要她同意此時黃秋蓮正在為鴻海是否要重啟高達十億美元的可轉換公司債(ECB)案忙碌著,她不僅對外代表郭台銘召開記者會,為身心俱疲的郭台銘發言,對內還必須管控每一塊錢、每一張分紅股票的進出,她是誰?為何可以成為台灣首富最信賴的大掌櫃?

郭 台銘出資拍攝的《白銀帝國》電影中描述中國最早的商業銀行——山西票號的掌櫃制度,可能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重要的專業經理人文化濫觴。營收達二兆元的鴻 海帝國,同樣也有一位「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有時候連郭台銘決定的投資案,如果沒有『錢媽媽』(黃秋蓮的暱稱)的同意,也有可能被打回票。」一 位鴻海集團高層透露黃秋蓮不為人知的影響力。

身為全球最大的EMS(專業電子代工)廠總財務長,黃秋蓮掌管著兩兆元營收,是一家台灣營收最多、轉投資最龐雜的上市公司;然而,她的學歷卻是所有台灣上市櫃公司財務長中,最不起眼的。

對比動輒國外留學的會計學、財務金融學博士,或是擁有國際會計師證照、漂亮外商銀行背景的財務長,黃秋蓮僅靠著高商畢業的學歷,卻能掌控鴻海帝國財務大權,可說是個異數。

她不僅掌控鴻海帝國的金脈,公司任何一筆支出,都要經過她的同意,連郭台銘的私人財產也是交由她掌管,「從付幾百元的路邊攤小吃費用到買一架十億元的私人飛機,郭台銘都要向錢媽媽開口要錢。」郭台銘幕僚透露郭台銘對黃秋蓮的信賴程度。

黃秋蓮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影響力,最主要是她與郭台銘一起創業的革命感情。

三十六年前,出身台北望族的黃秋蓮,還只是一家小會計師公司的會計,她是郭台銘已故妻子林淑如的阿姨。在郭台銘決定出來創業之初,黃秋蓮還曾借錢給他,後來也因而進入鴻海做會計工作,一度還與林淑如一同管帳。

黃秋蓮曾提過,當鴻海還是塑膠小工廠時,每當遇到出貨的忙碌期間,連她也得跟著作業員一起包裝趕貨。就是這樣看著鴻海從無到有,從小公司變龍頭大廠,鴻海的每一筆財務、帳款,沒人比黃秋蓮更熟悉。

「你去攤開鴻海的年報看看,那個股權架構之複雜,一層一層透過海外投資公司交叉持股,誰看得懂啊?大概只有黃秋蓮自己。」金融圈裡的人士透露,替鴻海架起這複雜股權結構的正是黃秋蓮。

不 只管錢 營運決策也有她的影子在黃秋蓮的眼皮下,旗下每家公司各自有獨立的財務長,「但只要是比較大的案子,牽涉到用錢、籌資,甚至是上市掛牌,都得要黃秋蓮同 意。」業界人士說,黃秋蓮之所以被鴻海員工稱為「錢媽媽」,意思就是要從鴻海出去的每一分錢,都得經過她的手;就連子公司、孫公司掛牌,要選哪家券商作承 銷,都得經她點頭同意。因為每個環節,都牽涉到鴻海的布局和關係的建立。

其實,黃秋蓮在鴻海集團內的角色,一直很令人玩味。她既是掌管鴻海集團財務的重要大臣,卻又時常見到她穿梭在各廠區之間,她不只管錢,也管集團各子公司、孫公司大將軍的績效表現。

據 了解,黃秋蓮掌管的「總經管」主要就是管錢及績效,而績效最主要就是關係年底的股票分紅,「鴻海數十位專業大將軍,最重視的就是年底的股票分紅,除了郭台 銘以外,只有錢媽媽有分配股票的權力,一句話就影響數百萬元分紅,大家莫不對錢媽媽必恭必敬!」一位已退休的鴻海副總級大將回憶指出。

「錢媽媽」雖然大權在握,卻不會恃寵而驕,即使每天在鐵血管理的郭台銘身邊,對待同事也不會亂發脾氣,甚至還會在郭台銘發脾氣罵人後,發揮調和的功能,安慰被罵的大將,扮演凝聚集團士氣的功能。

從 一家黑手中小企業到橫跨五大洲的代工帝國,黃秋蓮的掌櫃地位可以屹立三十多年,除了信任外,一位鴻海高層親身觀察指出,「她的學習能力超強,就像郭董一 樣,她也有吸星大法。」所謂的吸星大法,就是吸收別人的專業能力轉化為自己的。因為是全球最大代工企業,最好的投資銀行、財顧公司都想做鴻海的生意,一天 到晚主動找她做簡報,「她看得多,加上聰明過人,吸收起來就變成她自己的,很多投資、籌資方案,最後都由她自己設計再找人執行。」這位人士指出。

隨著鴻海壯大,黃秋蓮須有助手幫忙打理龐大的資金及管理工作;而這個人,就是鴻海會計長李金明,以及財務部主管的黃德才。兩人過去曾是台灣飛利浦的同事,並先後當過美國大通銀行的高階主管,與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的財務長。

完全信賴 甚至就是郭台銘分身一九九七年郭台銘挖角李金明後,黃德才後來也進入鴻海;兩位擁有漂亮學經歷的會計金融專才,非但完全無法撼動黃秋蓮的「大掌櫃」地位,還成為她的最佳助手。

而黃秋蓮底下帶出的人馬,日後也都在鴻海帝國身居要津。像李金明,不僅負責管理鴻海的財務,甚至小至鴻海深圳龍華廠區的園區美化、商店街招商,他都親力親為,目前更身兼富士康中國區行政總經理一職。至於鴻海募資、購併,則由黃德才管轄,負責聽取他們倆匯報的,就是黃秋蓮。

黃 秋蓮與郭台銘的關係緊密,從一個集團內部流傳的小故事就可知道。前兩年,龍華廠區商店街一個店家,在續約時不肯降價給員工多一點的優惠,最後被黃秋蓮視為 釘子戶,硬是拔除。但沒料到,這個店家就等在龍華廠區內,見郭台銘「擱轎陳情」,還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封信,要告「御狀」。

為了這件事情,郭台銘特地將黃秋蓮與身兼富士康中國區行政總經理的李金明、副總經理黃德才全叫來,聽完黃秋蓮的解釋後,郭台銘把手上的信揉掉,「這種信我連看都不用看,只要是對的事情,我都支持你們。」這充分展現郭台銘對黃秋蓮的信任。

跟 著郭台銘一起打拚三十六年,郭台銘身價高達一四○○億元,成為台灣首富,黃秋蓮與丈夫鴻海副總裁游象富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成為百億元夫妻。依據鴻海財報, 黃秋蓮與游象富在鴻海擁有一.一一%的股權,是僅次於郭台銘的第二大個人股東;依照目前股價計算,這位鴻海大掌櫃的身價至少就高達一百二十二億元!

一位鴻海高層指出,黃秋蓮大半生都奉獻給鴻海,投資也都是鴻海集團的股票,黃秋蓮與郭台銘其實早已是命運共同體。

近來,鴻海因員工墜樓事件,在兩岸面對巨大壓力,這位「錢媽媽」成為郭台銘的替身,首度跳出來舉行記者會,在鏡頭前激動、哽咽,不只是為了郭台銘,也是為了自己親手拉拔長大的鴻海集團。

黃秋蓮

現職:鴻海集團總財務長

學歷:高商畢業

經歷:興順會計師事務所、鴻海會計經理婚姻:丈夫游象富為鴻海副總裁,是鴻海僅次於郭台銘,身價最高的夫妻檔,握有鴻海1.11%股權,價值高達122.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1

就是他 讓郭董踢鐵板

2012-8-20  TCW




今年三月十四日,夏普社長(等同總經理)交棒記者會上,前社長片山幹雄深深一鞠躬,為任內年度預估二千九百億日圓的史上最大虧損道歉,卸下五年的社長棒子。接班人是五十八歲的夏普大臣──奧田隆司。

他,讓購併案變羅生門?郭台銘赴日協商收購價,社長神隱

然而,這位新上任的社長,卻成為台日合作羅生門的主角。

七月底,郭台銘十萬火急飛到日本和夏普高層協商,這位新當家竟然意外不在席中。法人揣測,夏普內部是否降低入股價格「委身下嫁」,包括奧田的夏普高層人馬,已經發生內訌。

外界對奧田的舉動一頭霧水,對奧田的背景更是好奇,到底與老郭下對手棋的人是何方神聖?

不僅台灣方面對奧田不認識,事實上,今年三月初,人事命令公布後,所有人都對取締役(董事會)的決策,感到不可思議,奧田這個「海外派」的代表人物,竟仍擠下片山為首的「本土派」。

因為,在接任社長之前,他在業界一向是低調且沒沒無聞的人物。

在交接記者會上,奧田一字一句用力的說:「我的座右銘是『現場主義』,站在生產者立場,務實的看事情,是最重要的。」與片山的菁英身段不同,奧田在公司內的風評是「現場的實務家」,也是夏普建立海外採購系統的草創元老。

奧田四十四歲時,被公司派駐到馬來西亞,負責推廣海外業務。這三年是奧田成長茁壯的關鍵,奧田放下日本員工的保守內向性格,努力與當地員工融合,合力架構起夏普的海外採購系統。調回日本後,成為高層最倚重的業務人才,所有國際推廣策略,奧田幾乎從不缺席。

經過海外經驗的洗鍊,奧田對國外技術和人才,始終抱著開放的態度。面對夏普百年來最大危機,奧田上任後,準備讓年輕員工跟自己一樣,勇敢走出日本,成為夏普的海外開發部隊。

他,能挽救夏普營運?放權海外部門,企圖贏回國際聲望

「日本人不僅要國際化,還要能在地化。夏普已經開始讓年輕員工在新興國家地區工作一年,學習當地語言。」以往,日本員工到外地工作,都享有優渥的福利,薪資比國內工作還高。奧田認為,海外部隊的首要條件,就是拋棄日本的習慣,練習一天只用四、五百日圓在當地生活。

在海外時期,奧田接觸到各國員工,他相信,日本人天性中擁有優秀的工作DNA,做事仔細、全心全意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卻破除不了保守的框框。今天夏普落入 險境,也是因為一心執著在技術研發,忘了環顧市場已經被鄰國人馬,以低價、大量或令人驚訝的創新速度,一口一口吃掉夏普早年打下的半壁江山。

奧田承認,在一級戰區與其他大型對手相較,夏普規模略遜一籌。

但是,他語帶玄機表示:「今後,我們會建立足以應付全球作戰的架構。而且,夏普在日本國內的促銷手法,例如電漿離子技術等,應該也適用於海外吧。」

奧田新政中,一改過去沉迷於液晶製造的習性,轉型成行銷、研發並重的新科技業。「夏普的商品很有特色,但是,缺點在於我們一直不夠了解顧客的需要。」奧田 計畫,結合海內外不同背景的人才,將海外事業權力下放給當地員工,建立當地生產供應鏈系統,重新贏回國際對夏普的青睞。

因此,即便百年老店陷入危機,奧田仍信心滿滿。過去,他在公司內是「很普通、不起眼的存在」,今天公司落難,三十四年資歷的老臣一肩擔起革命角色,帶頭努力衝刺新市場。

他,如何對決郭董?兩個務實派交手,得先拋棄成見

奧田甫上任,還來不及鞏固勢力,就遇到鴻海這個外來的大和尚入股的麻煩,加上銀行團的貸款壓力,奧田這「神隱」的拖延戰術,是否意在穩住自己人馬,再拉長戰線,與郭天王長期抗戰?

日本媒體猜測,代工天王郭台銘聯姻夏普,不僅是資本合作,未來不排除整體收購的可能,在謠言滿天飛的現在,郭台銘入股夏普這盤棋,要下得順,恐怕得先取得 這位夏普老臣的信任,如果這兩個務實派,能夠趁著這個新局,拋棄成見,互補有無,也許能在重重阻礙中,為台日合作立下不錯的典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89

我的工作就是讓郭董覺得他是錯的

2013-1-17  TCW
 
 

 

段行建是鴻海集團最懂得面板產業的大將,當年,他幫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打造了群創模式,還獲得郭台銘在眾人面前,深深向他一鞠躬。

金融海嘯後,營收僅有新台幣一千六百多億元的群創,演出蛇吞象,合併了奇美電子與統寶光電,一夕,變成營收近五千億元、三倍大規模,躍升全球第三大面板廠。

史上最大規模面板合併案,把段行建推上掌舵者,但是這條船駛得並不平順,連三年面板需求低谷、歐盟反托拉斯鉅額罰款、大股東鴻海與奇美實業理念不合,董事長懸缺,隨後郭台銘另結新歡,大譜鴻夏戀。

二○一二年虧損幅度縮小,也與友達拉開差距,群創光電的營收已贏過台灣所有面板廠加總,顯露國內第一大面板廠的優勢。

二○一三年是群創成立滿十週年,段行建在更名回群創後,首次接受平面媒體獨家專訪,歷經一千一百二十九個日子,三合一(奇美電、群創、統寶光電)整合後,這次他的任務卻是要「證明郭董是錯的」,以下是訪談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三合一合併後約三年,與當初想說一年半慢了許多,你覺得目前整合成效如何?

群創光電董事長段行建答(以下簡稱答):三年整合,老實說是有點慢,但是中間有些story(歷程),讓我們變得比較慢,全球的景氣剛好連續三年都不好,一直到去年比較積極的整合。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龐大的(企業),包含料號,新產品開發的流程都不一樣,得分輕重緩急,去年最大的整合就是把我們的產品,TV跟IT的產品在哪一個工廠做最有效率,整合再分配。

二○○五年新成立的群創開始交貨,當時景氣非常不好,郭董派了一個財務到我們公司。莊宏仁(當時群創董事長),他講,一個公司剛起來,一帆風順固然是好事,但是可能是短多長空……,群創三合一後,這件歷史又重演,只是沒料會演了三年,既然演了,就得熬過去。這三年我們也沒有白熬啦!

今年的目標是,第一,技術品質永遠,第二個是touch(觸控)跟pad(平板),第三個是中小尺寸。

為何不接手,讓董座懸缺三個月?當時股東紛爭,我個人接負擔較大

問:你剛講的story之一就是,公司董事長歷經一百零一天難產,當時你的心情如何,最後又為何決定接手?

答:做TFT(液晶面板)二十年的人,心情起伏應該不特別大。其實在那段時期,股東跟股東間有一些爭議,讓我們比較分心。那三個月我沒有接的原因是,這公司有大股東,誰要來接?應該是大股東比較有優先權,另外一個就是說,我是以個人身分接董事長,負擔比較大。但後來也是因為經營團隊希望公司能成功的走下去。

問:如果沒有股東之間的紛爭,你應該整合的比較快吧?

答:算了,我也不怪股東(笑)!是外面對這件事的期望太高,(希望)幾個月、甚至一年(整合好)。當年聯友與達?皉X併,兩家公司加起來不過兩、三百億,我們五千億,這差了快二十倍。

問:過去群創模式是面板小,組裝大,現在則相反,未來的面板要如何維持穩定獲利?會不會有一個新的模式出現?

答:當時面板小,你拚不過別人,所以你要有一個創新的模式,要做系統,現在面板多,就要把面板變成核心競爭力,我覺得工廠的稼動率是一個最重要的factor(因素),我看內部有非常多的資料……,深深的體會到,過去,有講世界景氣(差)、(競爭者有)政府補貼,這些都是對的,但是我不相信政府的補貼可以長久的激發出有競爭力的企業。其實市場的需求量並沒有比較低,我們的稼動率不高是我們沒有拿到合理的share(市占率),所以如果我們要有合理的share,我們要有好的產品,好的技術,好的品質,外部的條件是次要。

避開中國競爭,不就把敵人養大?我是換個方式,不做被殺價的尺寸

問:群創中國的市占率都是最高,但是去年中國競爭對手瓜分了一成的市占率,你怎麼看待中國對手?

答:中國集中建八.五代廠,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能做的產品尺寸應該是很有限的,對中國是錯誤,對台灣也許是個商機。

問:的確僅有一個世代廠產品線不齊,但是它可以做局部戰場的破壞者,例如二○一二年出貨量最大的三十二吋殺價戰爭,就被中國競爭者先馳得點?

答:我不是不跟它競爭,我是換個方法跟他競爭……,我們做三十九吋,與避開三十二吋和三十七吋是有強相關。光一個三十九吋,我們一個月出貨已經超過百萬片,五十吋也超過五十萬片(此兩尺寸已占群創出貨量三分之一),這在市場上,把一個原來沒有的東西,在一年內市占率拉到這麼高,是不簡單的。我們做產品的轉向,讓我們體會到每一個世代廠有它的功能與價值。被破壞也沒有什麼不好,被破壞就是轉型,反而建立市場的新秩序。

問:你避開了不就把敵人養大,不是嗎?

答:所以啊!你才能體會到我每天都在面對的問題(笑)。我們台灣TFT會有些困難就是養大(敵人),養得太快了。

問:我覺得這是局部戰役的成功,你覺得這真是可以持續的競爭模式?

答:你剛剛講的很對,這是一個battle(戰役),不是war(戰爭),we win the battle(我們贏了戰役),但是還有一個big war(大戰爭),我常常講我們不能鬆懈,還是要繼續打下去。

小尺寸技術開發,追得上變化?我們隨時保持單位切割出去的打算

問:面板廠雖然現在靠電視翻身,但是移動平台起來,使用平板和大螢幕手機的人已經多於筆電和監視器,面板廠勢必轉發展小尺寸面板,只是小尺寸面板技術比較多又變化快,而且良率低也不賺錢,你們開發技術的速度,跟得上變化嗎?

答:一個跟不跟得上,還有技術的選擇,像是touch(指觸控面板)技術選擇也很多,也許你技術趕上,兩年後錯誤,沒趕上的反倒占了便宜。其實觸控群創最早做,一般人比較不知道,做很久了,從三、四年前就在做。

問:為何現在做最多的不是群創,而是宸鴻光電?

答:因為,那個……,群創當年做的比較多,想把這個單位切割出去了,可是在策略方面……,其實這是蘋果造成的,蘋果有時候選的供應商,不一定是大公司,都是小公司,有些成的,有些死了,當時也有找我們,但是……,大公司裡創業的精神比較少。所以(現在)我們隨時保持要把什麼單位切割出去(打算)。

問:你怎麼定義,現在和鴻海與夏普的關係?

答:我在三合一之後,希望通過管道找夏普合作,二○一○年年底,我就牽了這條線,也見到當時的社長和會長,第一次我介紹一下讓雙方互相認識,因為後來有反托拉斯的案子我就不願意參加。

問:介紹鴻海認識夏普?

答:對,第一次我去,後來我就沒去。台灣跟日本,未來合作對雙方都有利,這個前提是沒有變,我相信鴻海、夏普和我們之間,還是有多種組合的可能性,鴻夏戀我們讓他戀下去。

問:現在鴻海和堺工廠的配合,感覺就是當年群創的模式,現在看來,新的群創反而變成出海口小、面板廠大,你們怎麼合作?

答:鴻海、夏普、群創,雖然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合作的combination(組合),但是將來合作的combination應該是有,例如尺寸,sakai(堺工廠)就只能切幾個尺寸,公司不能只有一個工廠。

郭董因整合慢,才找上夏普?蘋果是主因,事實上我們沒這麼差

問:當初郭董投資夏普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是三合一整合太慢,奇美電技術其實也沒想像好,所以轉向投資夏普,外界是這樣看的,實際上是這樣嗎?

答:我的工作就是他失望。

問:讓誰失望?

答:讓郭董覺得他的決定basic(本質上)是錯的,我沒這麼差呀!我們很好。

問:技術也沒比較差?

答:蘋果是他(郭董)重要的客戶,夏普跟蘋果已經有很多合作,當然我想,我們群創在技術上也許比夏普有一點點差 但整體來講,絕對不會太差,這我有信心。

問:技術上可以追得上?

答:技術上也許有一點點差,但那個差到底夠不夠成一個重大factor!我倒覺得……,所以我們去年電視面板絕對比夏普賣得好。

問:可是他會告訴你說,為何你的iPad和iPhone訂單比例就一直沒上來?

答:你自己剛剛已經有答案啦,有些客戶,即使你良率做到九○%,你能不能賺錢?你們自己找人算算,我就不要講了。

問:他可能會告訴你說,有能力的人就能把它做到賺錢?

答:可能,但是一個公司的財務報表,不會告訴你哪個產品賺錢,哪個不能賺錢,很多新聞都說,夏普因為蘋果也停工,你工廠停工六個月就損失多少錢?

到底說……,那你看嘛!將來這一、兩年內就會有答案,到時候你再來訪問我。

問:所以郭董的如意算盤不見得真的打得好?當初他不是希望藉著投資夏普十代廠,和其他廠也開始合作?

答:所以我說,你們最好不要訪問我,去訪問郭董。

問:群創今年成立滿十年了,你一直說希望群創變成一個偉大的企業,你所謂偉大企業的定義是什麼?

答:我也沒有一個清楚的定義,但我相信一個偉大的公司永遠覺得自己有很大成長空間,不管別人怎麼講,心中都得自認六十分,給自己四十分的成長空間。

你所有東西都認為做好,周邊的環境一定會再變化,明天發生什麼事你永遠不知道。今天的科技就是明天被人取代的候選人,科技產業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71

《獨家披露》那一天,特斯拉突檢深圳廠,讓郭董跳腳……機器人大軍當後盾 鴻海電動車佈局揭密

2014-06-16  TCW
 
 

 

馬斯克一句「擴大與鴻海合作」,為兩強聯手揭開了序幕。

到底郭台銘為了什麼,非要拿到特斯拉訂單?

從充電站自動手臂,到整車組裝,全面解析鴻海電動車佈局。

撰文‧張之澤、賴筱凡

如果,特斯拉只是一家「傳統」電動汽車公司,鴻海可能還在特斯拉的供應鏈外面打轉;如果,特斯拉只是一家「傳統」科技電子公司,鴻海也不會和特斯拉打造如此緊密的關係。

偏偏,特斯拉很不「傳統」,所以,鴻海需要它,它也需要鴻海。

就在特斯拉急於解決量產問題時,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股東會上這麼告訴我們:「未來,特斯拉將會擴大與鴻海合作。」至於合作什麼?怎麼合作?馬斯克沒有多說,但雙方關係漸趨緊密,已在不言中。

來看看這兩個場景吧,那是去年十月的事了,地點是特斯拉位於美國洛杉磯的設計工作室,特斯拉請來上百位電動車Model S的車主,參觀歷史上第一場「汽車加油」及「抽換電池」的速度比賽。

機械手臂發威

充電不用自己來 換電池還比加油快「你們都是這場冠軍爭奪戰的歷史見證者!」馬斯克話才剛說完,一輛Model S開上舞台,舞台的另一邊同時升起一塊即時畫面的大螢幕,一輛奧迪(Audi)汽車也開進了加油站,這時,按下計時器,駕駛奧迪的司機開始加油,Model S旁的「充電站」機器人自動手臂也動了起來,開始快速流暢地更換電池。

你猜,誰比較快?答案揭曉,第一輛Model S更換電池只花了九十三秒,而奧迪還在加油;當第二輛Model S接著更換電池,這次更短,只用了九十一秒,此時,奧迪才剛好加完二十加侖的汽油。

畫面看起來有些難以置信,然而,負責完成這項不可能任務的自動「機械手臂」,就是出自鴻海的機器人產品。

資深產業人士推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之所以能抓住馬斯克的心,不在於車身的鋁鎂合金,也不在於十七吋的觸控面板,而是鴻海的機器人技術。

隨著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與「超級電池廠」計畫陸續曝光,馬斯克的企圖心很明顯,他要打造的特斯拉,不只是一家電動車廠,而是像美國最大石油公司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一樣,有自己的「加油站」通路。

台灣最大電動巴士公司立凱電能科技董事長張聖時就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如果特斯拉經營的是加油站,提供電池的是日本松下,負責「油桶」及運送,那麼鴻海就是負責「加油槍」設備的製造,來降低成本。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特斯拉大舉在美國與加拿大興建充電站,馬斯克要透過綿密的充電站網路,建立起屬於特斯拉的「能源公司」;但當這個成長曲線要拉得更高,鴻海成了馬斯克的不二選擇。

據瞭解,鴻海開發充電站的任務,是由主掌連接器事業群副總裁盧松青直接負責,以美國賓州工廠為大本營,一步一步把「充換電站」機器人的艱鉅任務完成。盧松青在鴻海內部以挑戰高難度製造聞名,當年英特爾奔騰(P4)處理器的相關連接器,就是由盧松青出馬打贏了勝仗,幫助英特爾迅速坐穩市場王座。

這次又由盧松青操刀,一方面是郭台銘對他的信任,再者也是因為盧松青對特斯拉一路以來的發展策略瞭若指掌。

盧松青很清楚,馬斯克想做的,不只是賣出一輛又一輛的電動車這麼簡單,而是要抓住電動車最重要的核心,也就是電池管理,連同電動馬達、電源連接、安全控制在內的動力控制系統;不只自己用,也賣給各大車廠,藉以吸引汽車大廠共同投資、分散風險,而鴻海的任務就是讓整個系統都能順暢運作。

特斯拉突擊檢查

未符標準郭董震怒 以高規格準備複檢儘管鴻海已開始與特斯拉有小部分合作,但若要擴大合作就得更進一步確認所有的生產細節,因此,去年特斯拉的採購人員突襲鴻海深圳廠查驗,卻因事發突然,查廠結果沒有通過。「做汽車零組件的生產線與做消費性電子可不一樣,不是你用傳統的流水線給他們看,他們就會認可你。」一家供應商這麼對我們說。

就拿鴻海內部也生產的連接線來說,只要線材粗細差個幾毫米,特斯拉的查廠人員就是在看這些小細節,「iPhone用了兩年壞了,你可以再買新的,可是消費者買車,想的是五年、十年的事,是影響到生命安全的事,就算是幾毫微米的細節,都馬虎不得。」知情人士透露。

特斯拉採購人員突如其來查廠,事情傳到郭台銘耳裡,他急了,尤其查廠結果不理想,更讓積極爭取訂單的郭台銘震怒,連帶地讓車用電子部門日子也不好過。

為了挽回特斯拉的信心,郭台銘竭力奔走,希望特斯拉的採購再來做第二次的查核,這次他們可有了萬全的準備,要讓特斯拉採購人員看的是鴻海的江蘇崑山工廠,甚至將部分產線畫出,為以後接特斯拉的訂單做準備。(從馬斯克在股東會的發言看來,特斯拉再度拜訪鴻海崑山廠,應該得到滿意的結果,雙方才有後續的合作)這些年,郭台銘老是將「自動化」掛在嘴邊,直到今年有了比較顯著、外界看得到的成果,特斯拉充電站的自動手臂是一個,日前大動作與日本軟體銀行(Soft Bank)創辦人孫正義召開記者會,推出每組售價十九.八萬日圓(約新台幣六萬元),具有學習能力、感情辨識功能的機器人「Pepper」,則是另一個。

從特斯拉到軟銀,甚至傳出Google的機器人也由鴻海代工,這樣的製造「學習曲線」相當可怕,一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就指出,「鴻海對於自動化的佈局,現在看起來已經不只在工業用產品。」以前,鴻海為客戶代工,總是為人作嫁,完全隱身幕後,不可能站上枱面,更不可能談客戶。然而,這樣的潛規則開始有了改變,現在不只敢與客戶站在一起召開記者會,更大聲疾呼要爭取特斯拉訂單,在在都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鴻海有了一定的技術和專利,才敢如此「曝光」。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便指出,「製造轉型技術,這可能是鴻海未來最厲害的地方。」事實上,從全球大廠的策略佈局來看,只要你想做到產品便宜、又要新奇與快速量產,他們就非得來找鴻海不可。所以,不只鴻海需要特斯拉,特斯拉也很需要鴻海。

郭董的復仇大計

特斯拉風靡中國 比亞迪望塵莫及倘若鴻海真能與特斯拉結盟,對郭台銘來說,還有一大象徵性的勝利,那就是將中國頭號敵人比亞迪給踩在腳底下。

這幾年,郭台銘無法釋懷鴻海與比亞迪的侵權官司,他甚至對比亞迪大股東之一的股神巴菲特提問,就為表達對比亞迪的高度不滿。鴻海與比亞迪的官司一打就是五年,甚至從中國打到香港去,至今未有明確結果,讓郭台銘心裡很不是滋味。

比亞迪宣佈揮軍電動車已經好些年,卻苦於中國電動車基礎建設不完備,比亞迪的電動車一直未能有效引起搶購風潮。近年更是轉向主打電動巴士,企圖用政府的力量,拉抬比亞迪的電動車業務。

相反的,今年初特斯拉剛在中國開賣,就引起一陣旋風,即使特斯拉目前中國充電站只設置在北京與上海,但特斯拉的酷炫與風潮,已經擋不住。「用中國話來說,就是特別火吧!」特斯拉的上海股東這麼描述。

因此,鴻海若能取得馬斯克的認同,進一步共同在中國設廠,量產特斯拉的電動車,等於是讓郭台銘反將了比亞迪一軍,這場電動車戰役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曾在台灣駐點的特斯拉前員工就透露,○八年特斯拉主動找上鴻海時,他們對於特斯拉的興趣並不高,畢竟特斯拉當時沒沒無聞。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特斯拉全球暴紅,鴻海想爭取更多特斯拉訂單,成了必然。

至於鴻海能否如願拿到特斯拉訂單,又或者成為特斯拉崛起的一大盟軍,將有待時間證明,看兩強聯手下,將如何擘畫未來的電動車市場版圖。

搶特斯拉訂單 志在必得 ── 郭台銘近期針對特斯拉談話2014/1/26 鴻海園遊會近三個月光是美國就去了兩次,而且兩次都曾與馬斯克對談。

2014/2/14 鴻海開工,土城總部舉辦鴻海龍騰虎躍技術博覽會鴻海旗下群創做特斯拉的生意不是今天才開始,大概三年前到五年前就開始。

2014/4/23 北京(與世紀互聯簽約)全世界很有名的電動汽車(指特斯拉),甚至我們今天也在北京有一些合作。

迎接特斯拉 郭董做足準備──鴻海旗下公司聚焦電動車佈局

公司 業務 內容

鴻海 組裝 積極爭取特斯拉電動

車的整車組裝業務

群創 車用面板 三年至五年前,即已

開始出貨給特斯拉

原瑞(未上市) 車用電池 在苗栗設廠,進軍車

用電池業務

整理: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47

60分鐘演講 他讓郭董掏六千萬投資

2014-09-15  TCW
 
 

 

六十分鐘的演講,讓三十七歲的陳柏愷,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看見,甚至掏出新台幣六千萬元投資他的「簽名辨識」技術,不僅讓他剛成立的新創公司市值上看六億元,也讓這個原本年薪只有五十萬元的博士生,身價破億。

這個簽名辨識技術到底多厲害?「在空中畫一個圈,手機鎖自動打開,」AirSig執行長陳柏愷在今年AppWorks Demo大會上,展示他所研發的軟體,他利用手機裡原本的陀螺儀來感測簽名筆畫,相較於現有的臉部、指紋和密碼輸入等安全辨識,必須仰賴高成本硬體,這個幾近零成本的軟體,未來大量使用時可賣出技術授權,華碩、宏達電和三星等科技大廠也都曾私下向他打聽,想知道此技術在手機安全認證的應用。

「六千萬元是(新創公司)首輪募資算高的了,」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表示,該技術可應用在手機、電子商務支付、穿戴式裝置和智慧家庭,應用性廣,而這也是外界猜測,郭台銘之所以大手筆壓寶他們的原因。舉例來說,當你回到家時,利用空中簽名打開大門,此時指令會被送到控制中心,系統辨認你的簽名後,即可打開相關裝置,例如冷氣,並且調到你最喜歡的二十三度。空中一畫,就改變未來生活。

此樁投資案,甚至傳到國際媒體耳裡,知名網路科技媒體(Strategy Eye Digital Media),更把AirSig列為蘋果下半年建議購併的四家公司之一。

「在大公司沒權利選擇」回校園,研發簽名辨識技術

曾待過趨勢、宏?硉布鴔牏j廠的陳柏愷,原來是資安界的資深軟體工程師,三十四歲那年,他不甘願在大公司裡當小螺絲釘,「在大公司做,你沒有權利選擇要做什麼,即使你覺得(某個)project(專案)不好,還是得做。」 於是他毅然決然回到學校念博士班。

「雖然錢(薪水)比較少,但我不是很在乎,因為我可以決定要做什麼,」他的博士論文同樣和安全辨識有關,過去的工作經驗讓他發現,相較於安全,使用者更在意方便,所以,他不斷尋找兼具兩者的辨識技術,而「簽名辨識技術」正是解答。

拿手機在空中簽名,操作起來簡單,但就算是同一個人,每次簽名也會略有差異,為了要讓技術達到可以辨識每個人的筆畫軌跡、角度和速度,又要不被別人模仿,足足花了他三年的時間研究。

在目前全球公開資料中,有二十幾筆簽名辨識相關公開文獻,他的技術達到兩個全球之最:首先是○.八%的破解率,比手寫簽名還要安全;而○.一秒的感應速度,更比目前第二名快了一百倍。

「只要量產、不要錢」參賽找伯樂,三星也關切過

「這是全球第一個可以應用到商業上的(空中簽名辨識)技術,」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教授謝續平表示,一般手機裡的陀螺儀應用在GPS(全球定位系統)等大範圍動作,要感應簽名筆畫,必須非常精細,他在交大找了三十二人測試,在精密度和穩定度上,下了很大功夫。

「它不只是安全,也是一種控制,譬如控制電視、車子等……,」一提到自己研發三年的心血力作,陳柏愷語帶興奮,他深信這是全球創舉。但,技術雖強,卻只能在期刊上獨樂,他想著要如何邁入下一階段:量產。

今年初,他找了兩位朋友成立AirSig,並開始參加美國TechCrunch、RSA(資訊安全界最具權威的競賽)等國際比賽,尋找合作對象。接連吸引紐約、香港、中國和澳洲等創投,「錢,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如何量產,」陳柏愷清楚知道,他要找的對象,是可以幫他生產的公司。

三星、英特爾、宏達電等大廠都曾詢問,但僅止於關切,不見合約書,數次和大公司擦身而過的他,真正遇到伯樂,是在六月十四日的週六早上。

「發明人就坐你前面」一句話,郭董起立鼓掌入股

近期郭台銘為鼓勵公司內部創新,不定期邀請新創團隊到公司演講,那天,鴻海請了三個團隊,陳柏愷是其中之一,當他介紹團隊時,郭台銘得知他們來自資安界,舉手邀請他們到鴻海資安部門工作。

「我不接!我現在要做的事情,比鴻海資訊安全更重要,」陳柏愷的回覆,不僅讓全場八百多名員工鼓掌,也引起郭董放下手邊公文,開始注意眼前這位年輕人。

郭台銘不斷挑戰它的技術,表示要用高速攝影機錄下來,拆解簽名動作並分析,再用機械手臂重製動作,揚言一個月即可破解,不料,陳柏愷卻回:「啊,要一個月喔?」暗指一個月太長,他甚至對郭董說,鴻海專利人員還以為這是他從國外授權的技術,「那是我本人做的,就坐在你前面。」

自信的回答,讓郭董起身鼓掌,據了解,當時郭台銘直接轉身,向鴻海的投資部門主管李雨龍說:「這個年輕人可以投資。」

「鴻海的事業群比較多元,很適合把我們的技術綁在它們各式的產品上,」AirSig共同創辦人王瑞祥表示,有了鴻海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讓公司獲利,另一方面可以讓技術應用在不同產品,預計短期可在手機上,看到類似空中簽名螢幕解鎖的相關應用。

【延伸閱讀】只要空中一畫,就能解鎖、開門、買東西——空中簽名應用領域

行動手機》透過App結合手機載具,拿著手機在空中簽上大名,即可解開螢幕鎖

網路支付》在網路上購物,可藉由空中簽名執行身分認證和進行結帳

穿戴式裝置》例如開車前,利用穿戴式裝置空中簽名,可先啟動車子引擎、車內冷氣

智慧家庭》只要在家門前簽上大名即可開門,同時連結家中冷氣等裝置,啟動個人化設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