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秘密」儲備黃金背後的戰略考量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0689

上週日,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稱,

美國的政客沒能達成妥協讓他們引以為自豪的政體恢復正常運轉,這也許是全球「開始考慮建立去美國化世界的好時機」。

全球金融系統也必須進行一些重大的改革。一種行之有效的關鍵改革步驟可能是:引進一種新的國際儲備貨幣,用它替代佔主導地位的美元。

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GoldMoney的研究主管Alasdair Macleod撰文稱:

中國的確確定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目標,不僅鼓勵香港和倫敦建成人民幣離岸市場,同時也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內積極推動亞洲多國進行非美元貿易結算。

與此同時中國正低調地儲備黃金,也「默默地」鼓勵老百姓購買黃金。

毫無疑問中國正在為當前世界儲備貨幣——美元的失落做準備,為避免由此而帶來的衝擊,其必然結果就儲備黃金。

中國在國內礦產的開發上投資巨大,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年產量預計達到約440噸,此外中國還從別處購買金礦,而國內金礦開採的黃金幾乎沒有出現在市場上,因此可以合理推測出,政府正在將國內開採的所有黃金都儲存起來。

中國私人部門對黃金的需求也進一步膨脹,其總需求已經明顯超過其他國家的黃金產量。

今年前八個月,從上海黃金交易所和香港流入私人手中的黃金已經達到1730噸,今年預計將達到2600噸。

除了中國以外的世界黃金產量預計只為2260噸,這不僅讓黃金進口大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面臨供應不足,全世界都存在供應緊張的情況。

這令不少人猜疑這令西方國家央行通過拋售黃金儲備來維持金價穩定,因為黃金ETF基金和逐漸縮小的非亞洲國家供應量完全不足以滿足需求的激增。

但今年的黃金大拋售也顯示投資者對黃金越來越失去興趣。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今年前六個月,英國出口至黃金精煉行業重要地瑞士的黃金,由去年同期的83噸激增至798噸,相當於全球黃金年產量的近30%。

市場投資者大規模拋售黃金正在使得黃金的所有權正發生大規模轉移,西方出手,亞洲接手。

為何中國政府如此熱愛黃金?答案很可能包含地緣政治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通過上海合作組織,中國和俄羅斯在多國的支持下正在建立一個經濟集團,這個經濟集團有一個共同特徵——黃金,幾乎所有的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均在儲備黃金。

西方國家拋售黃金儲備有可能成為金融史上最大的戰略賭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180

投身硬件創業前的三點考量

http://www.iheima.com/thread-7241-1-1.html
李論,合力投資合夥人,關注TMT中早期項目,投資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智能硬件、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

以下口述根據李論在黑馬會硬件與先進製造分會沙龍的分享整理:

我是做投資的,所以把投資也看為創業,個人對投硬件還有一些想法。我今天分享的重點,是幫助大家降低你在創業過程中的損耗。

第一,我認為每個人應該在走上硬件道路之前先評估我是否適合走硬件創新這條路。

對於硬件的理解以及對硬件技術相關知識的積累,是你需要具備的一個內核能力,如果你沒有,我覺得你就別為難自己了,別做硬件創業了。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你能捕捉到一個有非常強的技術內核的合夥人,能在技術上彌補你的短處。否則你就三思而行了。這是第一個給大家的忠告:硬件創新的起點,你到底有沒有硬件核心創新的能力。

第二,硬件的創新能力永遠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最基礎的結構就是,對產品的理解和對生產鏈的瞭解,接著是營銷和渠道能力,再往上才是品牌能力。

在選擇硬件項目投資的時候,我第一考量地是這個創業者有沒有對生產的認識,有沒有對產業鏈上游下游打通的認識。如果你沒有,作為投資人我沒辦法交這個學費讓你補這個技術,我們沒法用錢去讓你慢慢試錯,有比你優秀的人等著,我寧願選擇別人。

有了技術和對生產的理解,接下來就是營銷跟渠道的能力。我們更注重的應該是渠道的能力,怎麼樣讓你的產品更快地找到目標用戶,讓他知道你的產品,必須迅速地能夠把產品賣到消費者手裡去,同時把消費者的反饋迅速蒐集回來。硬件創新不像軟件,硬件每次迭代涉及到開模,重新注塑等等,這個事情成本太高,一定想清楚。

最後才能談品牌。我認為任何產品在沒有量的情況下說品牌都是瞎扯。品牌跟銷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以為你賣一千萬就是品牌嗎?不是。那只是銷量。但是反過來說沒有一個品牌是沒有銷量支持的。有技術,懂生產,渠道暢通,再考慮品牌。我認為小米一直到了出了2S以後其實開始有品牌了,他有追求品牌的溢價能力了,他可以把品牌帶到其他的比如說充電器等等周邊的產品。

第三個關鍵點是融資能力,因為硬件真的太燒錢了,你沒有足夠的錢很難控制。

那麼你應該去融誰的錢?對於早期的硬件項目,我認為你自己的起步投入都不會超過一百萬的話,我就不建議你去融機構的錢,因為你自己投入太少了,你不足以做出一個東西讓你的投資機構看清這個事情未來有多強——你能證明的東西越少你拿到的錢也越少。中國民營企業其實有很迫切的轉型和投資慾望。所以早期項目的融資對象應該是那些跟你做的事業相關的傳統企業家們,因為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比我們要深,對於這個行業的痛點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他們的理解是很深刻的,他可以幫你補到一些短板,這些短板在硬件創新過程裡面很可能是直擊要害的。

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些我們這種投資機構投一些小錢,然後讓我們幫你設計一個完善的股權結構,以免你將來被傳統行業的人控了盤。他們的價值絕對不容忽視,他們對上下游的理解是很多早期硬件創始人不具備的,你能融到他們的錢其實在項目發展上相當有益,他們能從一開始把你帶在一個相對比較高的一個層面去做你的項目。

軟硬件結合的領域,我認為注定不是一個革命者,我們其實是一個改造者,你只是把傳統硬件改造更符合現代互聯網和現代人生活習慣而已。你需要找到好的OEM廠商,找到好的產品,然後把這些產品做迭代做更新,這就是你的創新。在硬件領域其實你必須對軟件是有理解的,否則的話你也做不了這件事情。

以上就是我對於硬件創業最基本的一些理解,硬件的創新一定不能閉門造車,硬件創新比其他的創業更高,創業者要很綜合,要有很全面的能力。謝謝大家。

問: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也在整合硬件,我們也經常在聊一個轉型,互聯網公司硬件,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李論:很多軟件公司,小米在做硬件,360也在做硬件,騰訊也在做硬件,我們反過來有沒有想過一點,它並不是說硬件製造商的能力本身不重要了。有的大佬把智能硬件企業都瞭解完了,一個一個聊過,親自盯這件事。因為他有這個資源方了,他用錢用資源解決了底層的問題,試問在座各位你有嗎?你沒有,你就是做底層那個人,坦白講你做完這個才有可能做上面,所以不是最基本硬件能力不重要。

問:您剛才說現在互聯網公司要求很強的硬件技術實力,其實小一點的公司沒有硬件技術,都是市場上現有的東西做成自己的東西來創業,在你眼裡這種公司值不值得去投?
李論:值得去投。你需要的東西可能在市場上都能買到,但是你不能把這事做成把最好的配製方案串在一起,雖然我們已經處在了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但是你僅僅依靠整合能力,能夠在市場上找到很好的幾個模塊結合在一起就想做出一個好的產品來,是不可行的。你本身對產品是要有理解的,再加上這些領域又有創新,比如說通訊方案上我有創新,我在算法上有創新,這就更棒了!這其實已經很核心了。這就是最簡單的硬件創新能力,硬件創新能力一部分是高大上的能力,一部分就是你這種。這種能力很重要的。

問:我作為一個傳統行業做公共安全的,對於我們這樣的企業後期的發展上,或者是作為投資人來說對我們這個行業,對我們有沒有興趣?
李論:其實做B2B也很好,如果想要往B2C上轉,可以有幾個思路。比如前瞻一點,你賣給保險公司嘛,因為美國有火災險,未來買火災險附帶一個這個也可以,現在很多人做到汽車險裡面一樣的,用數據的方法做保險也可以,你反過來用你的數據做,我覺得可以。我講究順勢而為,因為整個社會大家對於安全的追求,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已經提高了。


整理:陳曉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50

政治市的考量 上哲

http://shangzhe2.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政治市的考量

有人著眼「眼前的」,認為佔中「一定」或「已經」影響生活,導致香港經濟受損。
有人著眼「較遠的」,認為沒有真普選、社會不公、到處貪腐,因此要佔中,「可能」可以改變現狀。

各人著眼的「時間」和「機率」都不同,很難判誰是誰非。情況有點像投資股票,對著相同的股票,因大家所持的原因和time horizon 不一樣,而出現有人買、有人賣的情況。

原本已經不斷有人問佔中如何收場,及後以為可以通過學生與政府的對話,情況或會有轉機之濟,執筆之時卻殺出現了第三路人馬- 黑幫 (應該說根本就存在的),究竟他們想買股票還是賣股票?天曉得!只知道情況變得更複雜,佔中更不知如何完結。

筆者今年多次強調,「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面對著重大不確定性,我和大部份人實在連一點基本的分析都做不到,因為我全無能力去估計此政治事件及後的演變。簡單來說連會出現的scenarios都想不到,如何做scenarioanalysis和估算各事件的機率? 又如分析造船業,有關行業趨勢、供求、船價,甚至乎哪些才是決定性因素我都不清楚,我寧放棄。

坊間多建議逢反彈減持股票,在此環境下,反彈我認為有限,除非佔中事件不在惡化及再次出現對話的機會,否則我建議「盡減」,無謂食驚風散,尤其是香港地產股。

有傳10月的滬港通可能會因佔中而推遲,無人能確認真偽,只知道取消的可能性不高。因此,有人建議現在吸納港交所(388),但我卻認為從高位只調整8%不夠吸引,因為不能排除滬港通推遲的可能性,若然出現,隨時下跌至150元的位置; 又假如滬港通如期在10月下旬推出,我不覺會衝破之前180多元的高位,畢竟事件已經priced-in多月,所以現價不吸引。

還記得筆者早前的文章「三大事件要留意」嗎?美國買債將會結束。美國聯邦儲備局6月份議息會議紀錄顯示,聯儲局的官員普遍同意,若美國經濟進展符合預期,他們將在10月份會議,宣布最後縮減買債150億,結束整個買債計劃。建議今年9月,不論你倉位如何,可能都要考慮一個較保守的策略,希望你早已把策略轉成保守。

有人認為港股單單因為佔中而下跌,但只要一看恒指圖表就清楚知道這下跌浪在9月初已開始,若果10月美股真的調整,港股會下跌多少?減持是唯一的做法,無論你今年輸了多少。如果大家與筆者一樣重倉在香港電訊股,笑容應該比一般人多吧。

有讀者朋友見我失蹤信報多星期,紛紛問候,只因最近有新的工作安排,未能抽空撰文而矣,多謝大家關心。

上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01

石油觀察:低油價時代來臨時沙特的戰略考量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22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6-4 15:16 編輯

石油觀察:低油價時代來臨時沙特的戰略考量
作者:吳理達

2014年12月下旬,WTI原油跌破55美元/桶,相比2011年5月的最高點(115美元/桶)已經腰斬。原油價格跌至5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特別是2014年6月以來,跌速加快,半年內跌幅超過50%,綜合分析,目前跌勢未止。

決定原油價格走勢的因素錯綜複雜,但最終都要回歸到實際的供需關系和對未來供需的預期。其中,需求側很難人為在短期內幹預和改變,而作為天平另一端的供應側,卻往往能因市場相對集中的主供方的策略調整而短期奏效。此番油價下跌歸根結底是供應過剩所致,更具體說,是原油從剛性需求為主轉進一個需求彈性更大的時期,同時需求增速小於供應增速,長期的累積導致供應大幅過剩。

盡管油價已經大幅下滑,面對明顯供應過剩的市場狀況,作為石油儲量占世界77%、供應量占40%的歐佩克卻視若無睹,在2014年11月27日的會議中仍然做出不減產的決定,主要由沙特等海灣國家主導,與其2008年積極減產拯救油價的做法截然不同,該組織的策略從維持油價轉向捍衛市場份額。2014年12月底,沙特石油部長再次表示,不管油價跌到什麽程度,減產都是不符合該組織成員國利益的做法,進一步強化了不減產的決心,石油儲量占世界77%、供應量占40%的其中緣由引起各界的紛紛猜測和解讀。

媒體的主流解讀版本有兩個,一是來自歐佩克的“馬首”沙特的官方解釋:通過拉低油價,借機打壓美國頁巖油產業的發展,消滅美國的頁巖油和頁巖氣能源革命,重新奪回自己原有的市場份額。另一個是所謂的政治陰謀論:美國聯合沙特,通過增加石油產量來壓低油價,從而打擊俄羅斯經濟,迫使其在烏克蘭等問題上讓步。該手法已在20世紀90年代打壓前蘇聯解體的戰略中取得成功。

然而深入剖析後,筆者認為上述2個解讀都只是沙特和其他歐佩克成員國真正意圖的一部分,是表面文章,其背後隱含著更深層次的考量和遠慮。

1 沙特打壓美國頁巖油革命的解讀不合情理

首先,從沙特石油的歷史沿革來看,沙特國家石油產業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該公司發源於1933年,當時美國美孚石油公司與沙特簽署協定,獲得在沙特進行石油勘探、開采、加工和銷售66年的特權,公司獨攬了沙特的石油資源。1976年,沙特政府通過協議付費完成對該公司資產的贖買,全面接管該公司。可以說,阿美石油傳承的是美國石油的文化和基因,沙特與美國持續保持著血濃於水的關系,行動的一致性展現在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沙特對抗美國的說法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第二,從商戰角度看,沙特此次放任油價下跌是為了與美國頁巖油決戰也不符合邏輯。

要打壓該產業的最好時機應該是在其孵化期和起步期,不會等到整個產業羽翼豐滿了才動手,而且十幾年前沙特對美國原油供應量的萎縮就已開始。美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在2001年達到歷史最高的266.4萬桶/日,占進口總量的28.6%,之後逐年下降至2010年的18.5%,其原因主要是受到美國的頁巖油開采技術(水平井和多級水力壓裂)的飛速發展,促使美國原油產量提高了30%,進口量下降了50%。這期間對歐佩克原油出口量帶來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沙特並未對此表示出太多的擔憂。近年來美國原油每月平均日進口量見下圖。

當然,油價的持續下跌,對頁巖油產業的打擊也是實實在在的。據摩根士丹利估算,在美國18個頁巖油生產地區中,有14個地區的原油價格損益平衡點均在60美元/桶以下。因此,目前油價水平開始對頁巖油生產商形成壓力,一些小規模廠商已開始削減資本支出。但是,筆者認為打壓美國頁巖油來奪回市場份額並非沙特主旨,其解讀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官方說法。

2 迎合美國實現打擊俄羅斯的政治目的,也只是沙特的順水人情

沙特做出不減產的決定,更多的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是為了奪回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歐佩克產油國占領的市場份額。只是在這特定的時期迎合了美國等利益集團的政治意圖,可以算作順水人情。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堅持,俄羅斯經濟快速惡化,盧布對美元匯率暴跌了40%,5年期CDS(信用違約掉期)已經高達450個基點,但也只能啞巴吃黃連。

3 沙特真正的戰略考量

作為聰明的阿拉伯商人,其實他們只要在這特定的時期按兵不動,犧牲一點短期利益,就能一舉多得,實現長遠利益。

3.1 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現任歐佩克秘書長此前曾明確表示:近年來,非歐佩克國家原油產量增加了600萬桶/日,加上市場的投機引發了價格的下跌。也就是說,將供應的增加歸責於非歐佩克國家的增產,認為其爭搶市場份額,並引發了此輪價格的下跌。在吸取2008年因減產保價而失去市場份額的教訓後,歐佩克成員國此次將改變策略繼續堅持低價,保住並奪回失去的市場。

3.2 遏制和拖延石油替代能源產業的發展

這是最重要、最深遠的戰略,也是關乎沙特乃至所有歐佩克成員國的命脈的考量。在石油被替代能源取代,變得一文不值之前,把蘊藏於地下的財富盡量變現。推斷出沙特有如此擔憂主要基於如下事實。

1)替代能源飛速發展帶來的威脅

2011年,美國政府在發布的《能源安全未來藍圖》和《2011年戰略規劃》中指出:美國要全面減少對石油的過度依賴,首先要在美國本土尋找和生產更多的油氣,其次通過新能源等更清潔的替代燃料和更高的能源效率途徑。

奧巴馬明確表示:要在未來十余年內把美國的石油進口量削減1/3,提高美國能源的獨立性,同時批準在美國近海開采石油和天然氣,打破了美國政府執行20多年的近海采油禁令,也釋放出這個第一用油大國不再擔憂石油危機的信號。

加上近幾年來,世界主要國家對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鼓勵和支持,市場對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汽車的倍加青睞。又如此前消息,西班牙某公司研發的一種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充電時間不用10分鐘就能供電動車行駛達1000千米,而且使用壽命是傳統氫化電池的4倍。這些新材料、新技術的發現和發明似乎預示著石油作為主要動力燃料時代的動搖。

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等發達國家在新能源的研發方面已取得實質性成果,甚至在不遠的將來可能帶來石油能源時代的終結。而這恰恰是作為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歐佩克國家最大的擔憂。

2)沙特本土似乎蘊藏著取之不盡的油氣資源

以謝巴赫油田(Shaybahoilfiel)為例,2008年日均產量高達75萬桶,而整個油田看不到一個“磕頭機”(采油泵),也沒有數量龐大的大型開采和處理的設施、設備,所有油井都是自噴井。該油田已經這樣自噴了60多年,產量至今未降。據油田負責人介紹,這樣的產量再開采60~100年都沒問題。最重要的是開采成本僅為5~6美元/桶,相當於美國頁巖油開采成本的1/10。

擁有如此富饒的資源、如此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哪怕油價進一步下跌到40美元/桶、20美元/桶,又何懼之有?因此,為了盡可能地延長世界經濟對石油能源的依賴期,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沙特必將聯手其他歐佩克成員國,借助合適的時期,以犧牲短期利益為代價,發起石油能源時代保衛戰。而2014年就是他們亮劍的時刻,劍指非歐佩克產油國,劍指替代能源產業。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非歐佩克產油國主動減產之前,在西方主要國家對替代能源產業的投資收縮之前,將進入低油價時代。(原載《當代石油石化》)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46

達人錦囊》基金教母蕭碧燕:買高收益債 風險低是首要考量 三招防身 破除配息商品保本迷思

2015-08-20  TCW


高收益債投資金額已達境外基金總投資規模的三分之一,類全委保單的基金規模也達兩千億元。配息型商品儼然成為投資人新寵,但配息商品不一定保本,投資人如何自保?

撰文•蔡曜蓮

自二○○八年金融海嘯以後,全球陷入低利環境,強調高報酬的高收益債趁機出籠搶市,固定配息的特性,恰恰符合台灣人胃口,順勢拉開高收益債在台暢銷的序曲。

按照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今年五月,國人投資境外高收益債基金約新台幣一兆元,逼近境外基金總投資規模的三分之一。

投資者大量買進高收益債,卻可能過度忽略升息環境下的倒債風險,去年十月以來,已有十九家石油能源公司的信用評等被降至垃圾等級,創下○九年以來單一產業最多公司被降級的紀錄。

當然,對退休族來說,每月有固定收入的配息型商品非常吸引人;但為避免投資血本無歸,到底應該怎麼選購配息商品才能自保呢?

第一招 看還原配息金後的總報酬首先,不要看到配息率高就見獵心喜!配息型商品最大的迷思就是,投資人往往誤以為配息率就是報酬率,理由是看配息率根本沒有意義,只有還原配息金之後的總報酬率,才是投資的實際績效。

配息率衝到多高,投資人心中就必須亮紅燈?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為衡量高收益債殖利率的標竿,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約二.三四%,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 數的利差為五.二八%,兩數值相加為合理的高收益債殖利率約七.六%,也是市面上多數高收益債的平均配息率。反觀美林債券指數評級CCC以下的債券利差為 一○.八二%︵編按:CCC以下債信,違約率通常高於二○%︶。在目前的投資環境下,若金融商品配息率的訴求高於八%,投資人應小心,它所連結投資商品的 債信若非太低,不然可能就是詐騙。

基金教母蕭碧燕強調,買債的重點在於長期持有,風險低是首要考量,債券配置越分散,基金池越大越能承受市場震盪的債券基金,尤其國際知名的大型基金公司就會是她的首選。

但是這類型的境外基金在國內的詐騙案卻層出不窮。坊間有不少非法銷售機構以「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的名稱,四處兜售境外基金,目前合 法的銷售管道應為「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投信)、「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投顧︶、證券經紀商、銀行等。民眾應謹慎認清差異,可上境外基金 資訊觀測站、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網站查詢該機構的合法性。

第二招 上網查詢發行機構合法性若購買未經金管會審核的商品,一旦血本無歸,金管會也愛莫能助。從合法管道購買金管會核准通過的商品,即使無法避免投資失利,但起碼出現投資糾紛時,在法律保障下,還有據理力爭的空間。

若投資人打算向投信、投顧購買,蕭碧燕更進一步提供挑選標準,以同時設立「投顧」與「投信」的基金公司為優先。因為設立投信須投入的人力遠遠高於投顧,對 蕭碧燕而言,這就代表一家公司願意在台灣扎根的程度。若公司僅設立投顧,撤資台灣相對有彈性,但是投信就無法說走就走。

蕭碧燕認為,即使投顧撤離台灣,投資人持有境外基金的權益雖不會因此受影響,「但這樣投資人就形同基金孤兒」,萬一未來產生投資爭議,缺乏可信的專業機構當靠山,難免有求償無門的疑慮。

第三招 考量資金運用彈性本來投資配息型商品是希望有穩定的現金流應付日常花用,但天有不測風雲,人生難免出現需錢孔急的緊急狀況,在配息型金融商品中,結構型商 品的連動式債與保單同屬投資期限長,資金彈性小,提前解約得付出額外手續費。以基金、ETF等或股票來說,投資人若急於贖回,賣掉即可,但風險就是若當時 的淨值或股價較低,將導致投資虧本。

結構型商品與保單相較,後者成本又更高。結構型商品的解約手續費大約一%左右,而保單要撐到解約免手續費,通常都須撐到三年以上,其中投資型保單的解約費 用又比傳統儲蓄險保單來得高。若以許多保險公司推出的後收型且屬分期繳納的類全委保單來看,第一年的解約費就要五%,第二年四%,須撐到第五年才可免解約 費。當投資人盤算財務規畫時,除了報酬率外,也得將資金運用的彈性,甚至後續的解約成本納入考量。

投資人為配息型商品心動,多少是希望早日收回投資果實,追求落袋為安的安全感,但須謹記,惟有合理的報酬率、合法的商品,才能真正安心享受到投資的果實。

全台瘋配息 3招讓你閃開投資陷阱

小心配息率8%

以上商品

若金融商品配息率高於8%,投資人應小心,一則風險太高,二則可能是詐騙。

從合法管道購買金融商品

民眾應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網站查詢該機構的合法性。

留意提前解約成本

現有的配息型商品中,以結構型商品與保單的投資期限最長,投資型保單的解約成本又比傳統儲蓄險來得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41

精打細算》小心匯差風險 高利率貨幣不見得穩賺 現階段外幣投資 應考量避險而非配息

2015-08-10  TWM


外幣存款是台灣人喜歡的配息型金融商品之一,尤其是澳幣、紐幣、南非幣及人民幣。

考量到現階段的全球經濟情勢,專家建議應考量避險,把外幣資產核心放在低利的美元。

撰文•黃瑋瑜

高利率的外幣,如澳幣、南非幣、紐西蘭幣與人民幣,一向是配息型投資人鍾愛的標的。然而,隨著美國升息箭在弦上、原物料市場步入空頭格局、全球經濟復甦遇上亂流,匯差波動的風險是否造成匯兌損失而吃掉利息,甚至侵蝕本金,值得投資人精打細算。

全球經濟疲軟 短線著重防禦型貨幣相對之下,低利率的避險型外幣︵如美元與瑞士法郎︶看似利率很低,沒有配息效果,相對新台幣卻有持續升值的潛力。一來可利用匯兌收益補 低利率的不足,二來可作為資金停泊避險的避風港,俟全球經濟回復平穩,原物料止穩向上後,再轉移至高利貨幣上頭,不失為一條穩中求富之道。

著有《未來十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外幣投資經驗豐富的理財達人盧冠安分享他的經驗說:「其實外幣投資很簡單,如果你感覺全球經濟開始復甦,那就買高利率的 原物料出口國貨幣就對了,如澳幣、紐幣、南非幣;如果你感覺經濟要走下坡了,不太對勁了,那就把資金往低利率的避險型貨幣移動,如美元、瑞士法郎,日圓也 可以。」以美元為例,美元指數是國際資金流向的重要指標︵編按:美元指數愈高,代表相較其他一籃子貨幣升值愈厲害,反之則是貶值愈厲害︶。○八年金融海嘯 時,美元指數一度推升到八十九點;一一年爆發歐債危機時,美元指數也同樣又上升到八十九點,顯示市場動盪期間,資金將流向美元尋求避險,使得美元匯率上 升,從近期美元指數來看,也已到九十七點的高點位置。

外匯部落客JOE也認為,在未來一年內應該繼續持有美元,他強調美國現階段景氣持續復甦樂觀,在聯準會升息前,投資美元是不錯的好選擇。

另外,若是以日圓、瑞士法郎作為避險貨幣,富邦銀行財管商品處資深協理黃致淵則提醒,日圓雖為避險貨幣,但因資金停泊時間較短,在市場震盪時間拉長時,避險功能會隨之降低;瑞士法郎則是因瑞士央行不時進入匯市干預,使得瑞郎避險需求降低。

至於歐元,由於歐洲央行加入量化寬鬆行列,加上希臘債務危機紛擾,歐元匯率恐長期維持下跌趨勢,投資人最好也要小心避開,歐元的避險性也因希臘債務危機而失色不少。

屬於高利率的貨幣,像是國人最愛的澳幣、紐幣、南非幣定存,在高利的背後,往往也具有高匯率波動風險,投資人又該如何投資?

澳洲是煤礦、鐵礦的主要出口國,過去因中國工業化高度發展,使得澳幣匯率兌美元曾突破一.一元的高點,但近一年來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影響,匯率目前已回跌 至○.七二,今年更已貶值近一一%。對此,盧冠安指出,「未來澳洲工業原物料需求,可能會由菲律賓、印度接手,但目前礙於其成長規模,仍無法與中國相比, 使得澳幣價格尚無支撐,短期內仍應避開操作。」除了澳幣,同樣受原物料價格影響的紐西蘭幣,面臨乳製品價格崩跌,以及紐西蘭央行企圖刺激農產品出口的弱勢 貨幣政策導向,經濟面、政策面皆不利匯率上升,不排除仍有續貶風險。

匯率波動高者 長線注重資產配置至於定存利率最高的南非幣,近期美元兌南非幣匯率已跌破金融海嘯低點,來到十二.六四兌一美元。此時是否適合投資人進場低接?

投資南非幣長達十幾年經驗的外幣達人饒允武表示,從一二年高點的七.五元南非幣兌一美元迄今,跌幅已近七成,若資金充裕者則可考慮逢低分批進場。以三個月定存利率三.八%來看,將近新台幣定存利率的四倍,還是可用時間換取匯率回升空間的划算投資。

南非是高失業率、高通膨以及治安不佳的國家,但整體來看仍屬於BBB信用評級︵屬投資等級︶的國家。因此他也強調,若要降低投資風險,還是要著眼在長期投 資及資金的分配。一般而言,他會把資金分為二十等分,其中五等分會放在風險大,但價格便宜時進場低接,其他十五等分則拿來作為風險控管,當作未來攤平或是 加碼時的運用。

全球經濟環境詭譎多變,各界關心是否有黑天鵝事件發生時,外幣匯率波動難免加大,這當中雖有危機,但機會也同時出現,就看投資人能否把握。

短期看防禦型貨幣,以美元為首── 外幣定存利率、兌台幣升貶幅度

種類 外幣 今年來

兌新台幣

升貶幅度 3個月

定存利率 1年期

定存

利率 風險 操作策略

幣 美元 -0.59% 0.40% 0.80% 美國股市、債市價格過高,風險升高。 應作為現階段外幣資產的核心。

瑞士

法郎 2.67% 0.001% 0.001% 瑞士央行出手干預匯價,壓制瑞郎升值。 傳統的避險角色弱化,宜觀望。

日圓 -3.88% 0.001% 0.05% 離通膨目標還有距離,短期內可能繼續量化寬鬆。

幣 澳幣 -11.45% 1.60% 1.80% 中國經濟成長衰退,導致相關工業物料出口下滑。 經濟基本面短期內恐難好轉,匯率恐繼續探底,宜暫時避開。

紐西蘭幣 -15.33% 1.80% 1.95% 面臨乳製品價格崩跌、央行態度由鷹轉鴿。

南非幣 -8.73% 3.80% 3.50% 政經環境差、匯率波動大。 可分批低接,但須留意資產配置。

註:數據統計至7月27日 資料來源:台灣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45

專訪南洋理工大學劉宏:“習馬會”選擇新加坡有特殊考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536.html

專訪南洋理工大學劉宏:“習馬會”選擇新加坡有特殊考量

一財網 閻彥 張媛 2015-11-07 14:43:00

新加坡是東南亞非常重要的國家,雖然是小國,但是因為自身的經濟發展、外交政策,和世界大國都是良好關系。

第一財經專訪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劉宏教授,具體訪談內容如下。

第一財經:聽完習主席今天的演講,您有什麽感想,他傳達了哪些信息讓你印象深刻?

劉宏:我自己本人非常榮幸,在離習主席的距離不到10米聽完了整個演講,我感到非常振奮。因為習主席的講話透露了幾個非常明顯的信息。

第一,中國是亞洲和平、繁榮、友好、發展的重要環節。他也提到了南海問題,說中國需要要堅持自己的主權,和周邊國家在“一帶一路”的大框架下進行發展。第二,他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也是充滿信心,現在進入全面小康,4個全面,5個發展,每個步驟如何展開,對於整個世界都有影響。

第三,中國和新加坡之間的友好和友誼源遠流長。1970年代李光耀訪問中國,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習近平主席曾經也作為廈門常務副市長來新加坡調研。

他也強調了友誼和雙方的互學互建。

第一財經:因為三地華人的血緣關系,為什麽在新加坡會面,怎麽看待三地的內在聯系?

劉宏:今天下午的習馬會當然是非常具有歷史性的會面。這次選擇在新加坡,應該也是有特殊的考量,第一次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在兩岸關系中扮演了非常特殊的作用。

新加坡和海峽兩岸都保持了非常密切的關系。

從李光耀到李顯龍也都非常關心兩岸的發展。此次習主席在新加坡訪問,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這既有歷史的元素,也有在目前亞太發展中,新加坡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為主的國家,不管國籍是哪一個,都希望海峽能和平、發展,合作。

第一財經:現在進行習馬會是否是好時機?對兩岸關系的影響?

劉宏:習主席和馬先生的會面,討論已經有1、2年時間,這次在時間上對雙方都是很好的契機。一方面是習主席到新加坡國事訪問,另外我們也知道習主席在美國、英國的國事訪問也都非常成功,也加強了中國國際大國的地位。同時,也需要使得兩岸和平統一進一步強化,現在也是很好的契機。

現在也正值臺灣領導人選舉的時候,所以能夠推動兩岸最高領導人的互相了解溝通,推動兩岸領導人制度化、常態化的溝通,有益於兩岸的發展。

第一財經:習馬會之後,您對兩岸關系的期望?

劉宏:新加坡是東南亞非常重要的國家,雖然是小國,但是因為自身的經濟發展、外交政策,和世界大國都是良好關系。

新加坡對於中國不僅僅是合作,在經濟上,也是很重要的關系

那麽新加坡,我相信通過海峽兩岸的合作,為整個區域的穩定有貢獻,也有助於新加坡自身的發展。

編輯:王麗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63

燃氣股投資考量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11/blog-post_30.html

郝承林曾在《致富新世代》中推介的未來四大板塊,每個板塊都說得十分合理。看完這樣一本好書,止凡也做了些功課,看看這些行業有否適合自己的投資機會。四大板塊之中,科技不太懂,藥業也大概知道其分析的複雜性,其中燃氣股的模式我最喜歡,因為在地方舖設好管道,就能做成壟斷,很適合我這類長線投資者。



燃氣股的壟斷概念,大家可以看看香港的煤氣公司,人家話中電、港燈壟斷了電力市場,但起碼都有兩家,還是被政府管制著,而煤氣公司就在沒有管制之下靜靜地壟斷著香港的燃氣市場多年,在香港早已舖設好的管線網絡,成了煤氣公司長期有效的獲城河。

基於這點,我分析了兩支主力內地的天燃氣股,希望可以找到值得投資的燃氣公司,營合內地政府未來對潔淨能源的需求。

第一支是新奧能源,由於它有相對好的股東回報率,這代表運用股本的效率高。誰知細心看看有關公司的新聞之後,看到這公司在不久前購買大股東的資產。

「2014年10月,新奧能源斥2億美元向大股東兼公司主席王玉鎖收購北美加油站資產,惟相關業務原來由2012年起至今年首三季,已累計錄得近4.7億元人民幣稅後虧損,重金買下虧損業務的新奧能源。。。」

看到這則新聞,感覺已經很差,好像公司主席把自己的垃圾賣及公司,讓股東承擔。之後再看到公司內有不少可換股債券,管理層提出:「公司表現越好,股價越升,盈利就越差」,原來因為股價上升之後,可換股債的價格越高,需要以現金損失入帳,所以得出這樣的怪邏輯。艱深的財務技倆,我還是知己不足,不太明白就不作投資了,這是風險問題。

第二支是港華燃氣,香港背景,母公司是香港煤氣公司,管理質素應該不錯吧。看看balance sheet,不動產230億,負債大約75億,包括長債52億,短債24億,現金大約18億,每年盈利大約10億,看完這配置,感覺負債不輕。

再看看現金流表中的融資活動,大數有到期債30億,還掉後又再借新債37億,還息大約1.8億,大約年利率兩厘多吧。負債到期又借新債,每年就是還息,盈利10億還兩億,不能說是很冒險的,不過無可避免在玩弄負債,加息的話會蠶食盈利的,而在財務分析上,感覺上這比自己平時買的東西好像更高危噢。

算是冒了不少負債的風險,股東回報率又是否很高呢?5年平均股東回報率也只是單位數字。還要承擔匯率風險,一個人民幣貶值,一點點強美元的日子,立即蝕掉3億多,賺10億,無3成,都頗奇怪。

看完在這個板塊中兩家公司,甚至其他公司也草草看過,大概明白這是以資本舖設備的遊戲,是以資本買壟斷,所以每一家都加重負債,包括中國燃氣及華潤燃氣。有的靠母公司財力雄厚,有的靠借,有的靠發換股債,總之都是在燒銀紙換領土。

深信只要舖好管線,就能壟斷該地方,何時收成期?不清楚,主因草草看看,仍是不太懂這行業,不能好好掌握,未算能伸展自己的能力圈。加上看完資料數字之後,不覺得這些行業內的公司在謀取暴利,反而感覺普遍回報效率頗低,因此,最終都沒有投資該板塊。

多看兩下,反而留意一下香港煤氣公司,雖只得兩厘多股息,但這幾年十送一紅股,計起來股價加上累積回報不俗,未知有否blog友詳細研究過這類燃氣股,不妨分享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62

燃氣股投資考量

郝承林曾在《致富新世代》中推介的未來四大板塊,每個板塊都說得十分合理。看完這樣一本好書,止凡也做了些功課,看看這些行業有否適合自己的投資機會。四大板塊之中,科技不太懂,藥業也大概知道其分析的複雜性,其中燃氣股的模式我最喜歡,因為在地方舖設好管道,就能做成壟斷,很適合我這類長線投資者。



燃氣股的壟斷概念,大家可以看看香港的煤氣公司,人家話中電、港燈壟斷了電力市場,但起碼都有兩家,還是被政府管制著,而煤氣公司就在沒有管制之下靜靜地壟斷著香港的燃氣市場多年,在香港早已舖設好的管線網絡,成了煤氣公司長期有效的獲城河。

基於這點,我分析了兩支主力內地的天燃氣股,希望可以找到值得投資的燃氣公司,營合內地政府未來對潔淨能源的需求。

第一支是新奧能源,由於它有相對好的股東回報率,這代表運用股本的效率高。誰知細心看看有關公司的新聞之後,看到這公司在不久前購買大股東的資產。

「2014年10月,新奧能源斥2億美元向大股東兼公司主席王玉鎖收購北美加油站資產,惟相關業務原來由2012年起至今年首三季,已累計錄得近4.7億元人民幣稅後虧損,重金買下虧損業務的新奧能源。。。」

看到這則新聞,感覺已經很差,好像公司主席把自己的垃圾賣及公司,讓股東承擔。之後再看到公司內有不少可換股債券,管理層提出:「公司表現越好,股價越升,盈利就越差」,原來因為股價上升之後,可換股債的價格越高,需要以現金損失入帳,所以得出這樣的怪邏輯。艱深的財務技倆,我還是知己不足,不太明白就不作投資了,這是風險問題。

第二支是港華燃氣,香港背景,母公司是香港煤氣公司,管理質素應該不錯吧。看看balance sheet,不動產230億,負債大約75億,包括長債52億,短債24億,現金大約18億,每年盈利大約10億,看完這配置,感覺負債不輕。

再看看現金流表中的融資活動,大數有到期債30億,還掉後又再借新債37億,還息大約1.8億,大約年利率兩厘多吧。負債到期又借新債,每年就是還息,盈利10億還兩億,不能說是很冒險的,不過無可避免在玩弄負債,加息的話會蠶食盈利的,而在財務分析上,感覺上這比自己平時買的東西好像更高危噢。

算是冒了不少負債的風險,股東回報率又是否很高呢?5年平均股東回報率也只是單位數字。還要承擔匯率風險,一個人民幣貶值,一點點強美元的日子,立即蝕掉3億多,賺10億,無3成,都頗奇怪。

看完在這個板塊中兩家公司,甚至其他公司也草草看過,大概明白這是以資本舖設備的遊戲,是以資本買壟斷,所以每一家都加重負債,包括中國燃氣及華潤燃氣。有的靠母公司財力雄厚,有的靠借,有的靠發換股債,總之都是在燒銀紙換領土。

深信只要舖好管線,就能壟斷該地方,何時收成期?不清楚,主因草草看看,仍是不太懂這行業,不能好好掌握,未算能伸展自己的能力圈。加上看完資料數字之後,不覺得這些行業內的公司在謀取暴利,反而感覺普遍回報效率頗低,因此,最終都沒有投資該板塊。

多看兩下,反而留意一下香港煤氣公司,雖只得兩厘多股息,但這幾年十送一紅股,計起來股價加上累積回報不俗,未知有否blog友詳細研究過這類燃氣股,不妨分享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10

政治市的考量


政治市的考量

有人著眼「眼前的」,認為佔中「一定」或「已經」影響生活,導致香港經濟受損。
有人著眼「較遠的」,認為沒有真普選、社會不公、到處貪腐,因此要佔中,「可能」可以改變現狀。

各人著眼的「時間」和「機率」都不同,很難判誰是誰非。情況有點像投資股票,對著相同的股票,因大家所持的原因和time horizon 不一樣,而出現有人買、有人賣的情況。

原本已經不斷有人問佔中如何收場,及後以為可以通過學生與政府的對話,情況或會有轉機之濟,執筆之時卻殺出現了第三路人馬 - 黑幫 (應該說根本就存在的),究竟他們想買股票還是賣股票?天曉得!只知道情況變得更複雜,佔中更不知如何完結。

筆者今年多次強調,「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面對著重大不確定性,我和大部份人實在連一點基本的分析都做不到,因為我全無能力去估計此政治事件及後的演變。簡單來說連會出現的scenarios都想不到,如何做scenario analysis和估算各事件的機率? 又如分析造船業,有關行業趨勢、供求、船價,甚至乎哪些才是決定性因素我都不清楚,我寧放棄。

坊間多建議逢反彈減持股票,在此環境下,反彈我認為有限,除非佔中事件不在惡化及再次出現對話的機會,否則我建議「盡減」,無謂食驚風散,尤其是香港地產股。

有傳10月的滬港通可能會因佔中而推遲,無人能確認真偽,只知道取消的可能性不高。因此,有人建議現在吸納港交所(388),但我卻認為從高位只調整8%不夠吸引,因為不能排除滬港通推遲的可能性,若然出現,隨時下跌至150元的位置; 又假如滬港通如期在10月下旬推出,我不覺會衝破之前180多元的高位,畢竟事件已經priced-in多月,所以現價不吸引。

還記得筆者早前的文章「三大事件要留意」嗎?美國買債將會結束。美國聯邦儲備局6月份議息會議紀錄顯示,聯儲局的官員普遍同意,若美國經濟進展符合預期,他們將在10月份會議,宣布最後縮減買債150億,結束整個買債計劃。建議今年9月,不論你倉位如何,可能都要考慮一個較保守的策略,希望你早已把策略轉成保守。

有人認為港股單單因為佔中而下跌,但只要一看恒指圖表就清楚知道這下跌浪在9月初已開始,若果10月美股真的調整,港股會下跌多少?減持是唯一的做法,無論你今年輸了多少。如果大家與筆者一樣重倉在香港電訊股,笑容應該比一般人多吧。

有讀者朋友見我失蹤信報多星期,紛紛問候,只因最近有新的工作安排,未能抽空撰文而矣,多謝大家關心。

上哲

www.facebook.com/shangzhe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