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給Leona的五本書 蔡東豪

2010-02-20  NM





工 作忙加上不大應酬,認識新朋友的空間愈來愈窄,特別是年青一代,他們怎看這世界,對我來說很陌生。黃雅麗(Leona)是最近一年認識的年輕傳媒人,能夠 跟她交朋友主要還是靠文字,她的網誌「這雙手雖然小」(http://wongleona.blogspot.com),我認為是香港最優秀網誌之一。最 近Leona傳了一篇文章給我,標題是《Five Books That Defined The Decade》,她邀請我介紹五本書。得到她的同意,我把答案作為本欄內容。首先,我把「The Decade」改為「My Decade」,強調這五本書影響我的十年。這五本書是:

一、《On Writing》,Stephen King,2000年。我能夠遇上寫作,《信報》林山木先生和駱友梅女士是我的恩人。過去十年我得到的或多或少跟寫作有關,林先生和林太給我機會,並沿途 鼓勵,送給我一份終生禮物。能夠愛上寫作,Stephen King這本書對我的影響相當大。假如有人佩服我有這麼多寫作靈感,我視為侮辱,因為寫作是一種紀律,夾雜着的不是靈感,而是汗水。Stephen King早已穩坐文壇崇高位置,但他視寫作為工作,每天上午寫不出二千字,是不會離開書房。這本書結尾的這一段話,我鑲起放在書枱正中位置,日日望住: 「Writing isn't about making money, getting famous, getting dates, getting laid, or making friends. In the end, it's about enriching the lives of those who will read your work, and enriching your own life, as well. It's about getting up, getting well and getting over.」

二、 《Dot.con》,John Cassidy,2002年。盈科數碼動力宣布收購香港電訊那一刻你在何處?我記得,因為我真心相信過科網革命。科網革命原來是科網泡沬,我迷惑過,怨恨 過,有過被騙的感覺,最後發覺罪魁禍首是自己。懷恨在心的時候讀這本書,我找到許多答案,並且尋回自己,看清楚一個泡沫年代的事。書中最深刻的章節是關於 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作者認為格老在九十年代的寬鬆銀根政策,及他對新經濟的全面擁抱,為科網泡沫提供了巨大動力。我曾有衝動寫一本香港版本 《Dot.con》,但想到……

三、《香港政經》《Uneasy Partners :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Private Profit》,顧汝德(Leo Goodstadt),2005年。「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在香港是連小學生也懂說的八字真言。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分析香港政治和商界之間的愛恨 交纏關係,指出香港在殖民地政府統治下,早有官商勾結的情況。殖民地政府統治的手段,是先籠絡當地精英;在香港,這些精英來自商界。《香港政經》幫助香港 人了解一個悠久歷史的問題,拆解港英政府跟英資財團到華商的勾結關係。官商勾結是香港歷史上的傳統,香港人感到最難接受的,是當政府不再由英國人操控,他 們還要接受政府偏袒商界的做法。

 

四、《四代香港人》,呂大樂,2007年。第一次讀這本不足70頁的書,一口氣讀完,讀後 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終於在書背找到答案:「概括力」。「呂老」(《四代香港人》作者介紹中,指作者的特長之一是「自嘲」,我建議呂大樂索性改以「呂老」 為筆名) 以最簡淺的文字,精闢地概括出香港四代人的精神面貌。讀完最初的領會,是我所屬的第二代辜負了第一代人的寬容,沒有把第一代人努力製造出的開放成長環境傳 給下一代。這本書是「呂老」對上一代人的致敬,及對自己的自省(或自責)。近日這本書被政府和傳媒「騎劫」,成為解讀「八十後」不滿情緒的分析框架。面對 「八十後」圍攻,「呂老」不必太上心,你怎麼看我就怎麼樣,然後笑着問:你要買幾多本?

五、《Born to Run》,Christopher McDougall,2009年。最直接的形容這本書,是好好睇,我不想加進其他形容詞。對愛好長跑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歷史、有人物;有 運動科學、有真實故事;有血有淚、有講有笑。這本書情節豐富得似小說,主角其實全部是性格十足的真實人物。讀過這本書,我是一個更好的長跑者,但更希望我 是一個更好的人。這本書激勵我寫另一個專欄「毅行出哲 學」(http://trailwalkerasphilosophy.blogspot.com)。

Leona,五本書,here you go。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07

談一本書講細價股


今日往書店,看了一本新股票書,不吐不快。


書為藍色封面,忘了作者是誰,據稱是九型人格導師及百萬圓桌會會員(應是保險從業員),封面講述細價股炒作,有人寫序說它對炒細價股不錯,引起小弟興趣好奇一看。


當然不乏談保險好及九型人格,理財例子也不錯,但不值書價。


但它說的細價股貼要訣,不敢恭維,且是逆練功力,忽視市值重要性,又叫人先看分析員研究才自己分析,不知所謂,至於舉的仙股例子,令小弟大開眼界,幾乎大部分和澳門資本有關,買下去真是輸直。


不夠功力就寫書叫人做細價股買賣,寧願不寫,或至少取消該部分,以免害人害己,誤把錯東西變真理,就不好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20

推薦兩本書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2920


近來生活質素提升,不是大魚大肉,日食鮑參,夜食翅肚, 而是多了餘暇看書。越來越有意無意地不看主流傳媒,怨忿痴愚紛陳,既影響寧定,又多無所得,不如省掉時間。書中自有黃金屋,全球金融界高手如雲,著書立說 言之有物的,數之不盡,最多俾幾嚿水就能夠偷師,補充自己的reservoir of ideas不會翻來覆去,舊調無限重彈,實在抵到不堪

近來股票從低位回升,短線不願高追,低位買的在等食糊。 暫無字花推介,唯有推薦兩本書。第一本是《你用對專注力了嗎?》(The Open-focus Brain,作者萊斯.斐米 博士)。對此書愛不釋手,日睇夜睇,原因是練習書中某些心法後戰鬥力得以提升。

自己的短炒打法,經常要捕捉即市的微小價格變化。例如標 普500指數期貨及澳元忽然轉弱,假如恒指仍然紋風不動,往往是沽期指的良機。決定往往在分毫之間,所以經常要在電腦面前,維 持極度專注。用書中的術語,是「長期以狹隘專注的模式」去觀察市場,有如一隻獅子,狩獵時眼中只關注獵物,周邊的事物都變成無關宏旨的背景。在這種狀態 中,精神狀態高度緊張,甚至免疫系統也會受影響。一旦精神消耗太大,難以持久和復元。書中其中一個建議,是嘗試感受眼睛與目標之間(例 如電腦屏幕)的距離,令自己的焦點開放,相對狹隘專注模式,較能長時間地保持高精神力。

另一本推薦的愛書,是The New Market Wizards1992初版,但近廿載後重看,仍然不斷激發新思維。喜歡看交易員的訪問,又或是希 望以炒賣為生,這本書絕對不能錯過。書中部份受訪者管理的金額,達幾十億美元之鉅(1992的幣值), 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此外,最好看的地方,是受訪者頗為無保留地,分享自己失敗經驗和痛苦,和怎樣從大敗中慢慢復元,這往往亦是最值得偷師的地方。香港的 人物訪問,往往為尊者諱,看得到喉唔到肺。有時我甚至會懷疑,某些本地基金經理,由三歲開始,就已經算無遺策,永遠贏,唔會輸。自己看時,覺得假到離晒大 譜,極難投入。

書中訪問量子基金90年代首 腦Stanley Druckenmiller(德魯肯米勒, 下稱德仔)的一段,頗 為精采話說87股災前夕,股市怒升,德仔從市場流通性(market liquidity)大市股息率、市帳率和技術分析,推斷牛市快將告終,但早了幾個月逆勢沽 空,被盲牛挾到嘔泡。另一傳奇基金經理Paul Tudor Jones (鍾斯,07年時管理近200億美元), 用類似羅家聰式的拼圖法,比較整個80年代和1920年代的股價走勢,得出金融市場崩堤的結論,但 也要在股災前一天,見到史上最大的成交量,才能確定10月19日(黑色 星期一)是好友的審判日。殿堂高手,面對泡沫,也捉不到頂。我等庸手,實不宜過份自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11

為什麼投資股市的人以虧損居多,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部分生理原因,大家可以看看。 黃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f8aa830100yvb1.html
 

  人類是喜歡遵循某種模式的動物。心理學家已經證明,假設你給人們一個隨機結果,並告訴他們結果是不可預測的,但他們仍然會試圖猜測下一個結果是什麼。所 以,人們會認為,他們「知道」下一次擲骰子時將會出現6,「知道」下一位棒球運動員將要進行全壘打,而且也會「知道」某一隻熱門小盤股明天會大漲。

   

    神經科學領域新的突破性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天生會去感知趨勢,即使此趨勢並不存在。只要一件事連續發生兩三次,人類大腦部位的「前扣帶」和「阿肯伯氏神 經核」會自動預感它會再次發生。而且,更有意思的事情在於,一旦確實再次發生,大腦中將會釋放多巴胺讓你感受著一定程度的快感,這和某些毒品帶來的感覺如 此相似,以致於不斷鼓勵人們去進行預測,這極有助於人們快速掌握動植物的習性並提升人類種群的競爭力。

   

    所以,如果某種股票連續上漲幾次,那麼你將會條件反射式地預期它會繼續上漲——隨著股價的上漲,你大腦中的化學成分會發生改變,從而給你帶來一種「天然的快感」。這樣,你實際上就對自己的預測上癮了,這是人類的天性。

   

    然而,當股價下跌時,資金上的虧損會激發你的「扁桃核」——大腦中處理恐懼和憂慮的部位,它帶來的最顯著的反應就是「要麼戰鬥,要麼逃跑」(這是所有困獸 共有的反應)。正如火警響起時,你的心律必然會加快一樣;正如旅途中遇到響尾蛇時,你必然會退縮一樣;股價大幅下跌並持續幾天時,你必然會感到害怕,並且 坐立不安,彷彿只有將它賣出心才安。

  

    事實上,傑出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已經證明,資金虧損所帶來的痛苦程度,是等額盈利所帶來的 快感程度的兩倍。股市上賺10000元會感覺很快樂,但是,10000元虧損所帶來的心理折磨將是快樂的兩倍。賠錢是如此痛苦,因此很多人在股價下跌時害 怕進一步虧損而在價格接近谷底時賣出,或拒絕進一步購買;而在股價上漲時因害怕未來下跌導致虧損而很快減倉。

 

本文出自「聰明的投資者」第八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27

非常神奇的一本書 巴黎

http://blog.yahoo.com/_6TLACXZVBOZGXZUIY5NCVMWRHY/articles/601065/index
巴黎:

最近看過一套電影叫"limitless"。
故事說主角食了一種藥之後,開啟了腦部的所有潛能。

主角變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人。

今天我介紹一套三本的書,在iphone及android的雲香書城app可download,叫"秘密全集"

這套書解決了我過去幾十年有關宗教和哲學的問題,上世紀初"秘密"是一本禁書。
有人說因為有一班原來非當普通的人,看過"秘密"後飛黃騰達,就不想其它人知道"秘密",亦有人說,因為迷途的人發現真正的神原來已在自已的內心,所以不再往宗教找,引致宗教要禁這本書。

Bill Gate是其中一個看過"秘密"的人。

如果像電影"Limitless"內那些能開啟你腦部所有潛能的藥是禁藥的話,
我認為,這本書也應該是一本禁書。因為看完呢本書,前半生你所害怕的一百件事,認為不可能做得到的,今天你將會很有信心去完成,只要你誠意看完這本書你便能。

原來人的確夠去到那個地步,能夠去到無極限!

這是我看完書後的感想。

有機會知道這套書是我的福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5

2013年:關於寫一本書的幾點想法 水晶蒼蠅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e996b0101fpvl.html

雖然也曾接到過朋友寫書的建議和一些媒介的邀書,但一直並沒有很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原因有2個:第一是誠惶誠恐。投資越做越覺得其所涉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東西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完全想透,實不敢輕易去毀人。第二是因為我的生活習慣較為懶散,認真的寫一個東西真的很花精力。對一個職業散戶而言,寫書是一個投入非常大而產出非常小的事情。所以一直都未動筆。

 

但最近有一些新的想法。這首先來自於一些事情的觸動。比如近日看了一些有關2012年回顧的視頻和專題文章,裡面很多人都在這一年留下有有意義的印跡和成果。而我不禁審視自己,在這年復一年中,除了專注於賺錢本身,還幹了什麼正事兒呢?好像一個都沒有。特別是微薄的開通後,人變得愈加懶惰。以前還階段性的寫些文章做些總結,現在卻更習慣直接「腦補」——只在腦子裡轉而懶得整理出來,最後就是一堆碎片化的文字。雖然這也算是一種思想的印跡,但終究非常的不完整和系統。也許沿著這個途徑繼續下去,也許有一天連幾個字都會懶得再寫,但那種狀態其實並非我所想見。人,還是需要給自己一些壓力的。

 

另一方面則是在這幾年的投資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的一個感覺,就是投資路上學習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實話實說,從最初接觸投資到現在雖然相比勤奮的同學而言我讀的書算很少很少了,但怎麼也有個一二十本,算是一個起碼的「從薄讀到厚」的過程吧。但這些著作的具體觀點各異,研究也涉及各個方面,雖說開券有益,但我相信如何將所讀到的東西融會貫通是一個艱難的課題。我在投資學習中的大多數時間,就並不是用來「讀」而是在「思考」,在試圖理清投資的一個大的脈絡,在試圖對各種看似不同觀點和做法的背後尋找一種成功所依賴的共性的東西,並進一步試圖將這些書本疊加出來的「複雜繁多」簡單化體系化,也就是我所謂的「從厚再讀到薄」。我相信這種從原始信息中的提煉和總結是每一個投資人都不可或缺的過程。但遺憾的是,就我所看到的情況,我認為很大一部分投資人並未意識到這一過程的重要性,而另一部分認識到了卻並未將這一過程做到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基本的概念被偏執化、基本的投資規律被偏頗化。這種學習無法進步帶來的機會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對其中的一些心得,我覺得可以拿出來供還在就此迷茫的朋友參考借鑑。

 

再一個重要的方面則來自大多數的投資讀物,更多的在談投資的「Why」和「What」,而很少體系化的探討「How」。特別是近年國內的投資書籍越來越文學化和概念化,甚至有宗教化的傾向,越來越注重感性的渲染而失去理性的態度,僅有的一些方法論方面的論述又大多來自於對國外大師們隻言片語的簡單理解和「口號彙總」。我認為這對於所有的投資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和風氣。在這方面,雖然我的沉澱和經歷還遠遠不夠,但我願意在這方面做一個嘗試。實際上,如果投資書籍僅僅停留在「道」的層面就是無限接近坐而論道,我們並不缺少誇誇其談,我們更缺少的是成體系的、基於理論基礎而又具有實戰意義的「術」。我願意用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做磚,而引來更多的玉,從而一起倡導投資研究的氛圍更加理性務實。

 

因此,我決定在2013年寫一本投資方面的書,它既是至今為止我對投資理解上的一個階段性整理和總結,也是給自己保持繼續思考而不得過且過的無形壓力。目前我對於這本書有一個基本的框架性的考慮,將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它們是:

第一部分:正視投資

第二部分:發現價值

第三部分:理解市場

 

在我看來,投資最重要和艱難的問題都包含在上述三個主題中。進入證券投資領域第一需要做到的,就是認識到投資的基本規律,清楚在投資的世界裡什麼是正常的什麼是異常的,哪裡是陷阱什麼可以作為武器等等,它既有必要理念上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種投資世界中正確的思維方式;而發現價值,則是投資中最趨近「科學性」的部分。如果不懂得價值的本質意義是什麼,哪些會增加價值哪些會毀滅價值,哪些是真實的價值哪些是虛假的價值,就會陷入選擇的迷宮。這部分是章節最多的一部分,除了基本概念之外,還將探討一種企業分析的方法論和框架,嘗試用一種不太複雜但具邏輯性的過程,將一個企業庖丁解牛班的歸類分解,以對其生意屬性及價值特性完成雖未必精確但相對準確的定性;而理解市場,則是另一個重頭戲。在這裡我們將探討市場定價的基本規律和現象,從更本質的角度去理解估值,並且探討投資實踐中如何具體的利用市場的這些規律。雖然這部分很「藝術性」,但並不妨礙我們建立起多維的視角以便相對更全面的把握它,進而去利用它。最後我將會對三個大部分的內容予以整合,以總結一個完整的投資思路。這些內容中,估計有一部分會對原來的博文進行充實和修改,但大部分將是全新撰寫的,兩者的比例我想可能是4:6或者3:7。

 

這種框架下,對於初涉投資學習的朋友,可以就投資最關鍵的三個領域建立起基本的思維視野和邏輯關係,以方便閱讀量的進一步提升,並在閱讀量提升過程中又不容易亂,不容易陷入看誰都有道理,但自己不知道該怎樣運用和整合這些道理的迷茫,大幅降低學習成本。而對於已經在投資上有所經歷和思考的朋友,則可以在企業價值分析的方法論層面以及市場定價機理層面產生腦力激盪,對於正在試圖建立自己的實戰分析框架的朋友相信會有一定幫助,因為它就是我現在具體分析時改採用的一套思路和框架。但我需要強調,這套東西並不神秘也沒有什麼誇張的「獨門秘籍」,都是依據於一些公開的、普適的規律或者理論,只不過每個人運用這些東西的熟練程度和理解的程度差異而已。

 

當然,限於個人能力經驗所限,上述的思考未必完全正確甚或有貽笑大方的地方,但我認為這種嘗試值得,即使一些答案可能是錯誤或者偏頗的,但我相信至少其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是值得繼續思考的,不是有一句話嗎,正確的提問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它不保證正確,但會保證真誠;也許還不夠深刻,但願意提出疑問一起進步。對於這本書具體創作中我可能會有2個原則:

第一,不獻媚於市場。絕不會因為考慮銷量等因素而譁眾取寵,所謂貨賣識家,寫書對於職業投資人毫無經濟利益(版權費還不如賬戶半天的波動),所有文字必須是我真實的想法,只寫我認為重要的東西。

第二,不變相做股評的事兒。雖然理論必須聯繫實際,文中免不了就具體企業作為案例進行各種剖析,但不會給任何企業下定義或者扣什麼帽子。一切引用都是為了闡述某個分析層面的思維方式。

 

總之,我給這本小書的個人目標既很簡單又非常高,那就是:希望這本書在我女兒長大了以後,她還覺得能看。當然,目前這些都還只是一個個人的設想,其中很多需要寫的內容我自己還沒有完全想清楚,這個過程中恐怕免不了一番艱苦的思索,好像又回到了幾年前,但這種感覺還不錯,至少目前是這樣。另一方面,日常的生活還要繼續,所以估計會斷斷續續,要花多長時間也還說不定。不確定性還較大,但我希望自己可以完成它。

 

最後,如果您對本書有什麼建議,特別是在自己的投資學習過程中有什麼正在困擾您,或者覺得很重要但是迷茫的地方,希望你在本貼之後留下你的問題或者建議。我會選擇合適的問題在文中進行討論。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00

長江商學院校友推薦40本書單 吳青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f6ca920101c0mz.html
1、《浪潮之巔》(五星推薦)
去年看得最有收穫的一本書,講述了整個美國科技史,對於理解科技行業非常有幫助,如果只能讓我推薦一本,那一定是《浪潮之巔》。

2、《傑克韋爾奇自傳》
看了以後才知道,阿里巴巴的管理在很多方面原來是學習GE的。結合真實經歷的管理學著作,值得一看。

3、《品類殺手》(做電商、零售業必看)
雖然主要寫品類殺手,但是作者是在整個美國零售業歷史的背景下分析的,對於理解零售業幫助很大。電商也屬於零售業,如果瞭解一下傳統零售的歷史,才能知道自己在坐標中的哪個位置,強烈推薦。

4、《窮查理寶典》(個人最愛)
查理·芒格唯一的著述,無所做什麼行業的都推薦讀,這是活著的人當中,在智慧方面我最佩服的一個人。學會查理·芒格的思維方式,是一件讓人終身受益的事情。

5、《偉大的博弈》
一部美國金融史。大力推薦。

6、《影響力》
本來是部心理學著作,愣是被中國人包裝成了營銷學著作。Anyway,這本書對於所有人都值得一讀,心理學,是理解這個世界最最重要的一個理論武器。

7、《一個廣告人的自白》
大衛·奧格威的經典,做廣告、營銷的必讀書目之一。

8、《引爆點》(做品牌必看)
馬克西姆的這本書,是我看到的最實用、最有解釋力的一本傳播學大作。希望建立自己品牌的人,一定不能錯過。

9、《網絡營銷實戰密碼》
Zac的大作,系統的講述了網絡營銷的種種工具,非常具有實戰性。適合那些需要瞭解網絡營銷的人做入門讀物。

10、《創業的36條軍規》
孫陶然著,一看就是真正創過業的人寫的,非常實在,非常耐看。

11、《三體》(看了停不下來,慎看)
說它是中國最偉大的一部科幻小說應該不會有人反對。一部令人看時欲罷不能、看過悵然若失的小說。其對科學、對人性的反思,非常具有哲學高度。

12、《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接地氣的管理書,強力推薦。)
因特爾前總裁安迪·格魯夫的著作,實戰性非常強,適合職業經理人閱讀。

13、《一勝九敗》、《一天放下成功》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的著作,要瞭解優衣庫,必要看這兩本書。

14、《失控》(個人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
有些哲學的一本書,而且很厚,看起來會比較累,但有時間的話,真的值得讀一讀。

15、《野蠻生長》(接地氣,大力推薦)
不裝逼的一本書,對於理解中國的商業,極有幫助。大力推薦。

16、《黑天鵝》(個人最愛)
又是一本哲學書,個人非常非常喜歡,當時還做了很多批註呢。

17、《玩法變了》(淘寶人必看)
每一個做電商的人都應該讀,前淘寶小二胖胡斐大作,目前國內專門寫電商的書裡面最好的一本。

18、《MBA教不了的創富課》
阿芙精油老大雕爺的作品,一本讀起來輕鬆、讀了以後獲益匪淺的管理書。

19、《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與電商無關,屬個人推薦,而且是極力推薦。看了你就知道了。

20、《從9億到179億像百麗那樣瘋狂成長》
書名起得超爛,內容卻很不錯。要瞭解傳統零售業的經營方法,這本書做入門很不錯。

21、《高級品牌管理:實務與案例分析》
飛利浦科特勒的《營銷管理》太長,很少有人能夠全部讀完。這本《高級品牌管理》篇幅不大,理論性和可讀性都不錯,推薦。

2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魯克的一本小書,很棒。

23、《給你一個億》
瞭解VC,瞭解融資,瞭解創業。

24、《自由與市場經濟》
許小年的著作,很值得一看。

25、《當代中國經濟改革》
吳敬璉著,梳理了中國經濟改革歷程,有些學術。

26、《出軌:娃哈哈與達能的中國式離婚》
一部非常紮實的商業案例書。

27、《大敗局》
在中國做生意,不能不看看別人是怎麼死的。

28、《金領:21世紀職業生涯完勝之道》(個人最愛,對我人生影響很大)
衛哲唯一的一本書,也是我個人最最喜歡的一本書,超5星推薦。不過這本書現在買不到了,可以到我的微盤去下載電子版。

29、《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
不投資的人也可以看看,看看大師是如何去評判一家公司的好壞的。

30、《我在通用汽車的歲月》
比爾蓋茨、彼得德魯克推薦的管理學著作,值得一看。

31、《倒轉的紅輪:俄國知識分子的心路回溯》
這本書是一個我敬愛的長者推薦的,還沒看,據他說是他最近看過的最好的一本書。大部頭,分析俄羅斯革命歷史的。革命很危險,不建議讀者在沒有大人指導的情況下擅自嘗試。

32、《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
一說起大數據,網絡上立馬會分出兩個陣營:一個陣營認為大數據非常牛逼,但是說了半天也沒說明白它到底為什麼牛逼,於是另一個陣營就嘲笑說這就是忽悠,無非是換了個概念又炒一次冷飯罷了。要我說,還是先看看這本書再說吧,大數據確實非常重要,如果說我們現在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那馬上要到來的就是大數據時代,它會徹底顛覆我們的生產方式和思維方式。建議和《失控》一起來看。

33、《隨機漫步的傻瓜》
說起《黑天鵝》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另一本著作,黃若老師跟我推薦的,也是我過年回來帶的唯一一本紙質書。還沒看,過幾天再來做書評吧,先推薦上。

34、《論中國》
這是令人尊敬的亨利·基辛格最近的著作。他知識極為淵博,而且親歷了許多重大的歷史時刻,因此他能夠把中國放在整個歷史的時間維度上和東西方文明的空間維度上進行對比、評析,比單純的就中國論中國或者站在西方視角看中國,都更加有穿透力。

35、《技術元素》(大力推薦)
「技術元素」是凱文·凱利的個人博客的名字,這本書就是他博客文章的合集。與《失控》那樣的大部頭相比,這本書讀起來更加輕鬆,文章的覆蓋面也更廣,不僅有他對於技術的哲學思考,還有關於新經濟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想法,過完春節我會轉載幾篇其中的作品給大家。

36、《商業的常識》(接地氣,大力推薦)
申音出品,必屬精品。本來有紙質的,後來在多看上又花6塊錢下載了一本電子版,準備有空的時候再看一遍。

37、《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瞭解中國現代史的必讀書)
如果有朋友去香港或者台灣,可以請他們順道帶一本回來,楊繼繩著。另外,他的《鄧小平時代》(與傅高義版同名了,不過楊的版本在先)也非常棒,大學時看了兩遍,比《交鋒》、《變化》要高一個層次,據說比傅高義的版本也要好上很多,沒看過傅版,不評論。

38、《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高華著。理解了延安整風,就能理解57年的反右和66年的文革了。為了避免重犯歷史上已經犯過一次的錯誤,我們應該去瞭解那一段時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紙質版應該買不到了,上網下電子版吧。

39、《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
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的著作,近來後者被炒成了暢銷書。這兩本都是大學時候看的,真心是好書,現在有些遺忘了,準備重新看一遍。

40、《二號首長》
我看過的唯一一本官場小說,雖說作者的一些觀點未必認同,但是這本書對於我這個常年掉書袋的書呆子來說,可謂開拓了眼界,瞭解了管理我們這個龐大共和國的首長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讀書雜點沒有壞處,不能光看托克維爾、凱文凱利這類嚴肅的,適當增加一些流行文學可以讓我們更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by浙大同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169

每位投資者都應該讀的12本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04

如果你想看些書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商業決策相關咨詢機構WM Canco Inc的主管、博客Farnam Street的創始人Shane Parrish建議,應該讀以下12本。他認為,這些書很有信息量,能發揮作用。(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這本書有個很高的評價:“迄今為止面世的最佳投資類圖書”。這麽評價的不是別人,是“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說:“第8章和第20章是我60多年投資活動的基石。我建議,所有投資者都讀一讀那幾章,每逢大牛市和大熊市都要反複讀。”

   · 《戰勝市場的小冊子》(The Little Book That Still Beats the Market
作者:喬爾·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

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正如巴菲特所說,投資簡單,但並不容易。二十年投資生涯之中,格林布拉特的年均回報率高達40%左右。他本書用語簡明,著重展示投資有多簡單,解釋了如何使用六年級的數學知識投資。

當然,就算入門上手簡單,要取得像格林布拉特那樣的佳績就是另一回事了。

《隨機致富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
作者:納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

Fooled by Randomness

這本書是塔勒布早年的著作,其中已經可以找到他聞名於世的另外兩部作品《黑天鵝》(The Black Swan)和《反脆弱》(Antifragile)的核心內容。

Parrish認為,對他來說書中最精彩的一處是提到“替代歷史”(alternative histories)的概念。

塔勒布寫道:“大自然不會告訴你輪盤賭的賭桌上有多少(輸家掉落的)洞。”

這部作品教大家怎樣從概率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如果開始這樣觀察,就會發現世界再也不會從前看到的那樣。

   · 《投資最重要的事》(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作者: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巴菲特曾這樣評價這部著作:“這是本有用的書,是稀世珍品。”

它不僅教你了解成功投資的關鍵,也會傳授批判的思路。

   · 《窮查理寶典》(Poor Charlie’s Almanack
作者: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

Poor Charlie's Almanack

Parrish說,在他不認得的人之中,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也許是名列前茅的智者。這本書是芒格本人演講與講話的精選集,它會讓讀者變得更有智慧。

書中每一頁無不閃現芒格的睿智之光。本書將提高讀者的思維和決策水平,也會產生強大的心理力量,讓獨腳者都有勇氣投入殊死搏鬥。

   · 《怎樣選擇成長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作者: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

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巴菲特過去說,他的投資理念有85%來自格雷厄姆,15%來自費雪。

但去年11月回答全美8所大學MBA學生提問時,巴菲特本人也說,現在向費雪走得更近,有些偏離格雷厄姆,這是因為操作的資金規模更大了。

也許費雪這本書給人的啟示就是買入並持有大公司。

   · The Dao of Capital (無中譯本,字面為“資本之道”)
作者:馬克·斯匹茲納戈爾(Mark Spitznagel) 

The Dao of Capital

斯匹茲納戈爾介紹自己的道家投資方式是:利用損失獲利,因為獲利蒙受損失。這種反直覺的投資方式源於150年歷史的奧地利經濟學派。

塔勒布評價本書說,終於看到一本真正在投資冒險的實踐者寫的書,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讀一讀。

   · 《巴菲特傳: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作者:羅傑·洛溫斯坦(Roger Lowenstein)

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Parrish說,這本書比其他書影響力更大,它改變了自己的很多朋友和投資者,因為他們頭一次了解巴菲特其人及其價值投資觀。

   · The Outsiders: Eight Unconventional CEOs and Their Radically Rational Blueprint for Success (無中譯本,字面理解為“局外人:八位非傳統CEO和他們極其理性的成功藍圖”)

作者: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

The Outsiders Eight Unconventional CEOs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八位超凡的CEO和他們配置資金的非常規方法。其中一位Henry Singleton去年接受彭博商業周刊采訪時曾這樣簡單地闡述自己的戰略

“我唯一的計劃就是保持工作……和那種提前規劃未來道路的方式相比,我喜歡每天都調整船的方向。  ”

 · 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 A Fractal View of Financial Turbulence(無中譯本,字面理解為“市場的劣行:從分形的角度看金融動蕩”)

作者:本華·曼德博( Benoit Mandelbrot)

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

現代金融通常以分配是正常的作為理論假設的依據。本書是批判現代金融理論的著作。塔勒布稱它是“最現實的一本目前出版的金融圖書”。

   · Why Stocks Go Up (and Down) (無中譯本,字面理解為“股價為何漲跌”)

作者:威廉·派克(William Pike)

Why Stocks Go Up and Down

這是介紹財務報表、現金流等股票與債券投資基礎的入門級圖書。Parrish向那些沒有任何財會背景的商學院同學推薦本書,認為本書能幫他們加快速度掌握相關知識。

   · 《大牛市:漲升與崩盤》(Bull: A History of the Boom and Bust, 1982-2004

作者:麥基·馬哈爾(Maggie Mahar)

Bull A History of the Boom and Bust

Parrish認為,也許這是描寫市場歷史的第一本、也是最好的一本書。它覆蓋了從1982年到21世紀初的整個歷程。

作者馬哈爾提醒讀者,狂喜和盲目是牛市的常見特征,這是研究上述22年牛市發展史可以吸取的教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27

世界首富最愛的六本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010

用日理萬機來形容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許並不為過。不過,不管多忙,蓋茨每周還是會讀完一本書。

蓋茨的書單中,絕大多數是非虛構類作品,通常和他的基金會有關系。其中不少書是關於體制變革: 比如一個國家如何更合理的發展;如何領導一個機構;怎麽的變革更有益於社會。

美國財經網站BusinessInsider梳理了過去四年,蓋茨對所讀書籍的評價。找出了蓋茨最愛的六本書。雖然不可能人人做首富。但人人都可以從這些書中獲得啟發。

tap-dancing-to-work-warren-buffett-on-practically-everything-1966-2012-by-carol-loomis

Tap Dancing to Work: Warren Buffett on Practically Everything, 1966-2012

《跳著踢踏舞去工作:巴菲特如是說》

作者:Carol Loomis

巴菲特和蓋茨交情至深,蓋茨推薦這本書一點也不出人意料。這本書收集了巴菲特本人所寫的以及其他人寫的關於巴菲特的文章。由《財富》雜誌記者Carol Loomis編纂。

蓋茨說,讀完這本書的人,會有兩大收獲:

巴菲特在整個投資生涯中都堅持了他的視角和投資理念。
巴菲特對商業和市場的分析和理解無人能比。理解巴菲特的思維方式,是非常值得的。

making-the-modern-world-materials-and-dematerialization-by-vaclav-smil

Making the Modern World: Materials and Dematerialization

《創建當代世界:材料及去材料化》
作者:Vaclav Smil

蓋茨說他最喜歡的作家是環境科學教授Vaclav Smil。蓋茨評論該書道“材料看起來平常無奇,但材料是幫助世界最平困的人改善生活的重要因素。過去100年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生活質量有巨大提高。我們希望接下來50年會有更多奇跡發生。”

the-sixth-extinction-an-unnatural-history-by-elizabeth-kolbert
'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作者Elizabeth Kolbert

我們很容易忘記,當下的每一天也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紐約客》雜誌記者Elizabeth Kolbert的這本書,也許能改變這一錯誤。

“人類大修大建、在全球造成物種遷徙、過度捕撈、汙染河流。”蓋茨寫道。“自然科學家證實地球上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Kolbert書中有大量的事實顯示, 人類可能成為引發第六次大滅絕的元兇。”

stress-test-reflections-on-financial-crises-by-tim-geithner

Stress Test: Reflections on Financial Crises

《壓力測試:反思金融危機》

 作者:Tim Geithner

作為微軟的創始人和前CEO,蓋茨曾面對巨大負責的挑戰。Timothy Geithner在金融危機爆發之時擔任美國財政部長,他面臨的複雜局勢和蓋茨相比絲毫不差。

“蓋特納生動的描述了他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各界的批評者。”蓋茨寫道。“應對金融危機,牽涉到的政治難免非常醜陋。 但公眾了解這一切是有好處的。”

business-adventures-twelve-classic-tales-from-the-world-of-wall-street-by-john-brooks

Business Adventures: Twelve Classic Tales from the World of Wall Street

《商業冒險:華爾街的十二個經典傳奇》

作者:John Brooks

1991年,蓋茨問巴菲特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

之後,巴菲特將《商業冒險:華爾街的十二個經典傳奇》送給微軟的創始人。雖然書中的故事來自於半個世紀以前,這本書卻一直是蓋茨的最愛。

蓋茨提到,這本書很好的闡述建立成功企業的基本原則。“首先,人是每個成功企業的根本。不過是一個完美的產品、制造計劃、市場策略,你都需要正確的人去實現這些計劃。”

the-bully-pulpit-theodore-roosevelt-william-howard-taft-and-the-golden-age-of-journalism-by-doris-kearns-goodwin

The Bully Pulpit: Theodore Roosevelt, William Howard Taft, and the Golden Age of Journalism
《白宮:西奧多·羅斯福、威廉·霍華德·塔夫脫以及新聞業黃金時代》

作者: Doris Kearns Goodwin

西奧多·羅斯福是美國最傑出的總統之一。蓋茨非常著迷於羅斯福如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這本書中有很多問題的答案。蓋茨寫道:“社會變遷是如何發生的?能靠鼓舞人心的單個領導人驅動嗎?亦或是其他因素需要首先奠定基礎?”

“雖然,羅斯福在職業生涯初期就試圖推動變革,”蓋茨提到。“但在記者媒體幫助他獲得公共支持之前,他其實並不太成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46

獐子島事件後必讀一本書:《反脆弱》 張永鵬88_hex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v8b2.html

獐子島事件後必讀一本書:《反脆弱》

8億扇貝去哪了?獐子島黑天鵝事件讓投資者大跌眼鏡,很多社保基金深陷其中。《反脆弱》一書則闡述了,與其預測黑天鵝事件何時發生,不如下功夫增強自己應對極端事件沖擊的能力,如果能把自己由脆弱性的主體變為反脆弱性的主體,那麽一旦極端事件爆發,自己還能從中獲益。想必此時讀這本書,一定能給你別樣的啟發。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想必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家夥。盡管他曾經是一個非常成功(但離經叛道)的華爾街交易員,其著作《黑天鵝》也一度成為近年來最暢銷的財經書籍之一,但他的新著《反脆弱》註定將是一本令很多人難以釋懷的書。比如,在《反脆弱》中克魯格曼、斯蒂格利茨和布林德三位經濟學家被他嘲笑為脆弱推手。他的書也不太好讀,總覺得風格生澀,遠沒有邁克爾·劉易斯(代表作為《說謊者的撲克牌》與《大空頭》)那麽妙趣橫生、行雲流水。

 

然而,不好讀的書並不意味著不重要。與斷斷續續花一個月看完的《黑天鵝》相比,我在旅行開會的間隙用四五天就讀完了《反脆弱》。看完後者,我知道這無疑將是2014年我讀過的最精彩的書,沒有之一。比較而言,《反脆弱》無論在可讀性還是深刻性上都強於《黑天鵝》,這一點作者在書中也承認。因為《黑天鵝》僅僅是提出極端事件不僅存在而且重要這一問題,《反脆弱》則提出了一整套如何應對極端事件爆發不確定性的解決方案,這套解決方案無論對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有著非常寶貴的借鑒意義。

 

《反脆弱》是一本信息量很大且內容深邃的著作,要在短短一篇文章中覽其全貌並不容易。因此,我將從自己閱讀本書時受到的啟發出發,梳理本書對自己思想的若幹沖擊。

 

首先,作者提出了脆弱性、強健性與反脆弱性這組概念。這組概念是用來衡量波動性對特定主體的沖擊的。如果特定主體將從波動性中受損,那麽這個主體具有脆弱性;如果特定主體從波動性中既不受益也不受損,那麽這個主體具有強健性;如果特定主體將從波動性中獲益,那麽這個主體具有反脆弱性。請註意,反脆弱性(Anti-Frangile)這個詞是現有詞匯中沒有的,它是由作者新造的。

 

其次,正如作者在《黑天鵝》中所言,要預測極端事件何時發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與發生概率可以量化的風險不同,極端事件的爆發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奈特意義的不確定性)。但換個角度,判斷一旦極端事件爆發後,特定主體在面對該事件沖擊時是否具有脆弱性,則是比較容易的。例如,預測汶川地震何時爆發以及具體的震級,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判斷一旦爆發8級地震,某座特定建築是否可能倒塌,則是相對容易的。上述判斷極為重要,基於這一判斷,作者指出,與其預測極端事件何時發生,不如下功夫增強自己應對極端事件沖擊的能力。如果能把自己由脆弱性的主體變為反脆弱性的主體,那麽一旦極端事件爆發,自己還能從中獲益。

 

第三,如何增強自身的反脆弱性呢?作者建議實施杠鈴策略,即押註兩頭不押註中間的策略。請讓我舉例來說明該策略。假如在2006年初,甲與乙都有100萬美元資產。甲選擇把100萬美元資產都投資於兩房的債券,因為當時兩房債券的信用等級很高,且收益率顯著高於同等級國債。而乙選擇持有80萬美元現金,而將20萬美元用於購買對沖基金。甲的策略即是押註中間,將所有資產投資於風險相對較低、收益率相對較高的資產。在正常情況下,甲能獲得相對不錯的收益,但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甲將承受巨大虧損(至少是巨大的賬面損失)。乙的策略即是杠鈴策略,80萬美元現金雖然沒有收益,但也不會承受市場波動風險(通脹與存款銀行倒閉風險除外),另外20萬美元配置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這筆錢既可能在次貸危機中賠得精光(例如做多股市或CDS),也可能賺得盤滿缽溢(例如做空股市或CDS)。因此這兩種策略最重要的區別是,在面臨可能爆發極端事件的環境中,中間策略是賺錢有上限、虧損無下限;而杠鈴策略是賺錢無上限、虧損有下限。

 

除杠鈴策略外,容忍一定程度的冗余也是一種提高反脆弱性的方法。相反,過於優化的做法盡管在大多數時期能降低成本,但如果爆發極端事件,卻可能遭遇較高的成本。例如,日本汽車企業的原材料庫存經營模式的確有助於降低成本。但當福島地區爆發地震、海嘯、核擴散的複合式災害後,由於日本汽車零部件的主產地遭遇重創,導致日本汽車企業無零部件可用,從而不得不在一定期間內停產。

 

第四,作者進一步指出,過於規律性的東西未必是好的,這將會增強特定主體的脆弱性。對天然具有反脆弱性的有機體而言,它可能更加偏愛較小的波動性。例如,如果一個人每天嚴格按照營養學家開出的食譜,過於註重飲食的時間、份量與搭配,他的身體未必會很健康。相反,有定期素食或齋戒習慣的中東地區,居民的平均健康程度似乎更高。為什麽會發生這一現象呢?作者認為,日常發生的一些小波動性,有助於增強特定主體的免疫力,從而有助於其應對極端事件的爆發(提高其反脆弱性);而過於規律性的東西通常具有更高的脆弱性。

 

第五,從應對策略上來講,提高反脆弱性的途徑更多源自做減法,而非做加法。那些看起來越複雜的系統,通常具有更強的脆弱性,而越簡單易懂的東西,反而能更好地應對不利沖擊。例如,合成型CDOCDO平方之內的複雜難懂的衍生品,在次貸危機中被證明是危險程度最高的資產。又如,作者認為越是複雜的藥品與複雜的治療技術,對人體的醫源性傷害可能越大。再如,作者聲稱他只接受具有悠久歷史的飲料(例如水、酒、咖啡),而對諸如果汁、碳酸性飲料等人工飲品敬而遠之。

 

最後,作者辛辣地諷刺了一類人,認為這類人以增強別人的脆弱性為代價來增強自身的反脆弱性。他把這類人稱為脆弱推手。在書中最生動的一個例子,莫過於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布林德。根據書中的描述(真偽有待檢驗),一方面,布林德自己管理的公司向美國富人推銷一種理財服務,即將富人龐大的存款切割包裝為不同主體持有的小額存款,從而突破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每戶存款保險10萬美元的限制,而享受到無上限的存款保險服務;另一方面,作為一名宏觀經濟學家,布林德卻公開反對美國政府提高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每戶保險限額(因為這樣做會影響其生意)。正如作者所言,此類行徑在道德上應該受到譴責,任何主體提高自身反脆弱性的行為不應該損害其他主體的利益。

 

綜上所述,塔勒布在《黑天鵝》中提醒世人關註極端事件爆發可能產生極大的破壞性,而在《反脆弱》中為世人提出了一套應對黑天鵝事件的方法。無論是追逐兩頭的杠鈴策略、建立一定程度的冗余、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制造一定的波動性、做減法還是做加法,還是己所不欲莫施於人,都對我們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來源:商業周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